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绿僵菌分生孢子对寄主附着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海川  尤民生 《昆虫知识》1999,36(3):189-192
绿僵菌Metarhizium(Metsch.)Sorokin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杀虫真菌,据不完全统计,有200多种昆虫能被这种真菌感染致死[1],利用它来防治害虫的研究与实践已愈百年[2]。绿僵菌致病力强,效果好,对人、畜。作物无毒害,和白僵菌一样,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虫生真菌之一,利用绿僵菌对害虫进行微生物防治具有广阔的前景[3]。目前,国外如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已对其分生孢子和寄主之间的附着、识别等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较详细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却很少…  相似文献   

2.
绿僵菌杀灭农业害虫法国科学家研制的生物杀虫剂,能够在数天内将蝗虫和蚱蜢种群尽数杀灭,其作用原理是,将农业害虫病原真菌黄绿僵菌(Metarrhiziumflavorivide)固定到蝗虫等害虫身体表面,使害虫像是患了一种癌症,最终导致死亡。其杀虫效率与...  相似文献   

3.
<正> 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在我国南方为害房屋建筑普遍而严重。目前通常以亚砒酸为主的粉剂进行毒杀,此药效果虽好,但对人畜剧毒,造成环境污染。本试验目的是为了寻找高效低毒、对人畜安全的生物杀虫剂。利用绿僵菌Metarrhizium anisopliae Sorokin防治各种农林害虫,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早在1879年,苏联就有人用绿僵菌感染奥地利金龟子。1924年,日本有人用绿僵菌防治甘蔗金龟子。墨西哥也曾有人用绿僵菌防治松叶蜂、松梢螟。我国台湾省王次男等(1975)和轻工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1978)等单位都先后利用绿僵菌防治甘蔗蔗龟,取得较好效果。南开大学  相似文献   

4.
绿僵菌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土壤之中,在调节和控制土壤中有害昆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农业实际应用过程中,绿僵菌杀虫剂的施用效果很不稳定,原因之一是受到了土壤因子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从土壤温度和水分、土壤pH、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质地4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土壤因子对绿僵菌生命活动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土壤因子影响绿僵菌生命活动的新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讨论,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土壤因子影响绿僵菌生命活动的作用机理及绿僵菌在实际生物防控地下害虫领域的广泛和高效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水稻重要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目前市场上尚无一种理想的微生物杀虫剂.昆虫病原真菌具有从体壁侵入的能力因而对刺吸性害虫的防治具有优势.为此,本研究选用不同原寄主和来源地的3种昆虫病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12个不同菌株,以1 100孢子/mm2孢子悬浮液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参试的不同菌种12个菌株中,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对褐飞虱成虫致病力最高,10 d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3.5%,致死中时(LT50)为4.6d.其不同浓度孢子液对褐飞虱3个发育阶段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毒力大小顺序为成虫>高龄若虫>低龄若虫.黄绿绿僵菌孢子液对各处理稻株褐飞虱产卵痕部位、卵粒均有侵染作用,10d侵染率分别为66.7%和51.2%,卵龄越低,侵染效果越好,卵龄为0.5d时侵染率最高.本研究表明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对褐飞虱成虫、若虫和卵均有较强的致病性,是一株极具应用潜力的生防真菌.  相似文献   

6.
对水稻重要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目前市场上尚无一种理想的微生物杀虫剂。昆虫病原真菌具有从体壁侵入的能力因而对刺吸性害虫的防治具有优势。为此, 本研究选用不同原寄主和来源地的3种昆虫病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12个不同菌株, 以1 100孢子/mm2孢子悬浮液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在参试的不同菌种12个菌株中, 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对褐飞虱成虫致病力最高, 10 d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3.5%, 致死中时(LT50)为4.6 d。其不同浓度孢子液对褐飞虱3个发育阶段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 毒力大小顺序为成虫>高龄若虫>低龄若虫。黄绿绿僵菌孢子液对各处理稻株褐飞虱产卵痕部位、 卵粒均有侵染作用, 10 d侵染率分别为66.7%和51.2%, 卵龄越低, 侵染效果越好, 卵龄为0.5 d时侵染率最高。本研究表明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对褐飞虱成虫、 若虫和卵均有较强的致病性, 是一株极具应用潜力的生防真菌。  相似文献   

7.
昆虫病原真菌毒素对昆虫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昆虫病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一个最大的类群 ,约有 75 0多种 ,寄主范围较广 ,可寄生 5个目2 4个科 2 0 0余种昆虫。 1 879年Metchnikoff用绿僵菌 (Metarhiziumanisopliae)防治奥国塞丽金龟 (Anisopliaaustriaca)获得成功 ,并且生产出大量用于生物防治的绿僵菌孢子产品[1] 。随后昆虫病原微生物用来防治害虫的研究与应用渐多 ,到目前为止已有 5 0多种真菌制剂在世界各国注册使用[2 ] 。毒素被认为是昆虫病原真菌对付昆虫的一种有效手段。Suzuki[3 ] 和Champlin[4 ] 分…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害虫病原真菌的调查和研究昆虫病原微生物中,真菌种类约占60%。70年代末,国外记载的虫生真菌已达530余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虫霉目真菌,约有160种。我国自6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我国虫生真菌资源的调查和研究,但主要以自僵菌、绿僵菌为主要研究和应用对象。70年代以来,贵州农学院等单位从茶园中分离到害虫病原真菌20  相似文献   

9.
《菌物学报》2017,(6):671-678
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是一种重要的广谱性杀虫真菌,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研究表明microRNAs在丝状真菌的生长发育中可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迄今有关miRNAs在绿僵菌产孢过程中的作用还未见研究报道。本文分析了实验室前期鉴定的一个绿僵菌新miRNA(mro-miR-33)在绿僵菌产孢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绿僵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mro-miR-33的表达量有显著差异,且在孢子发育过程表达量下降。在野生菌株中过表达mro-miR-33后,绿僵菌的产孢量显著下降,qRT-PCR分析表明孢子发育关键调控基因brl A表达显著下调,而敲除mro-miR-33后,绿僵菌的产孢量显著增加。这些变化表明mro-miR-33在绿僵菌的产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的世界性害虫,对农林业危害巨大。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当前防治西花蓟马的虫生真菌的种类、高毒力菌株的筛选及防治现状。现已知西花蓟马的寄生病原真菌有5种,包括蜡蚧轮枝菌(半知菌:丝孢目)、球孢白僵菌(半知菌:丝孢目)、金龟子绿僵菌(半知菌:丝孢目)、玫烟色棒束孢(半知菌:束梗孢目)和小孢新接霉。其中,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在西花蓟马的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广,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潜力,部分防效好的虫生真菌已申请专利及实现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定量喷雾法测定了绿僵菌、白僵菌以及3种杀虫剂对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低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并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Ma09与3种杀虫剂混配后的协同作用。结果显示:4种昆虫病原菌菌株均对樟巢螟2~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致死效果,用绿僵菌和白僵菌孢悬液处理后,死亡高峰期在3~4 d;白僵菌GDLY9的防治效果最好,处理浓度为1×109孢子/mL下LT50和LT90分别为3.01、3.95 d,金龟子绿僵菌Ma09、3297效果相当,黄绿绿僵菌Mf985的LT50相对低一些,但是LT90优于金龟子绿僵菌Ma09和3297。金龟子绿僵菌Ma09与苯氧威、除虫脲和短稳杆菌混配后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协同指数分别为20.43、27.53和33.13。  相似文献   

12.
绿僵菌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虫生真菌,在农业绿色防控中担任重要角色,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绿僵菌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也可作为植物内生菌,通过介导昆虫植物碳氮元素交换、分泌代谢产物、诱导植物抗性等途径促进植物生长。本文以绿僵菌根际定植和对植物的促生效果以及分子机理为主要内容,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并对目前研究局限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为绿僵菌与植物互作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制备促生防虫于一体的新型生物制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从青杨天牛分离的几种致病真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青杨天牛虫尸上分离出枝顶孢霉、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轮状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5种病原真菌,其中枝顶孢霉为国内新记录。利用青杨天牛蛹对五种致病真菌进行了生物测定,5种病原菌的致病力顺序为: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枝顶孢霉>尖孢镰刀菌>轮状镰刀菌。青杨天牛不同虫期对金龟子绿僵菌的易感性顺序为:1龄幼虫>蛹>老熟幼虫。利用金龟子绿僵菌和枝顶孢霉菌液田间防治青杨天牛幼虫,死亡率分别为95.56%及48.72%。  相似文献   

14.
从青杨天牛虫尸上分离出枝顶孢霉、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轮状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5种病原真菌,其中枝顶孢霉为国内新记录。利用青杨天牛蛹对五种致病真菌进行了生物测定,5种病原菌的致病力顺序为: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枝顶孢霉>尖孢镰刀菌>轮状镰刀菌。青杨天牛不同虫期对金龟子绿僵菌的易感性顺序为:l龄幼虫>蛹>老熟幼虫。利用金龟子绿僵菌和枝顶孢霉菌液田间防治青杨天牛幼虫,死亡率分别为95.56%及48.72%o  相似文献   

15.
绿僵菌(Metarizium anisopliae)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用于防治蛴螬等害虫很有效。国内已开始研究。此菌异名很多。据查,此菌最初由Metchnikoff从奥地利金龟子(Anisoplia austriaca)死虫体上分离到,1879年由他命名为金龟子虫霉  相似文献   

16.
罗莹  赵晶  黄振  任顺祥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5):1085-1092
昆虫病原真菌是控制害虫发生与危害的重要生物防治因子之一,优良的菌种是生物防治的关键。紫外线诱变育种是昆虫病原真菌菌种选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易操作、效果好、作用时间长等优点。本文以白僵菌、绿僵菌、玫烟色棒束孢等三种常用的昆虫病原真菌为例,从诱变育种的材料、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昆虫病原真菌紫外线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昆虫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印楝素农药与虫生真菌混用防治红树林鳞翅目害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种印楝素农药1%印楝素苦参碱乳油和0.3%印楝素乳油,以及2个虫生真菌绿僵菌菌株和白僵菌菌株对桐花长卷蛾、棉古毒蛾和广州小斑螟等3种红树林叶面和种子害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印楝素农药的单剂(500~1000倍)和与虫生真菌的复配剂(700倍),均对害虫有较强的毒性,一周内害虫死亡率达78.6~100%.两种印楝素农药与虫生真菌混合使用均比各自单独使用的杀虫效果好,其中与虫生真菌的复配剂700倍液的杀虫最快,效果最好,第3天柑橘长卷蛾和广州小斑螟的死亡率达100%,棉古毒蛾的死亡率达93.3%.应用1%印楝素苦参碱乳油和0.3%印楝素乳油与绿僵菌和白僵菌的复配剂500倍液进行林间防治危害桐花树的柑橘长卷蛾的试验,防治效果达65.4%~100%,该复配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高效、低毒和安全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用微生物制剂防治害虫,是害虫的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害虫的生物防治,最早始于我国,早在公元304年前后,我国就已经利用黄柑蚁消灭柑橘害虫。在国外于1873年提出了用致病微生物防治害虫的概念,以后1879年梅契尼可夫试验用绿僵菌感染奥国金龟胛。以后又有人用绿僵菌的孢子和砂土混合,用来防治甜菜象鼻(虫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是我国重要的迁飞性水稻害虫,本文研究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及其与dsRNA混合使用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绿僵菌悬浮液1.6×108孢子/m L至8×106孢子/m L对褐飞虱2龄、4龄和成虫进行喷药,发现1.6×107孢子/m L对各个虫态虫龄均有良好致死效果,并且成虫和4龄若虫均好于2龄若虫。在交配行为上来看,绿僵菌处理过的褐飞虱成虫活跃度非常低,从配对开始一直到交配结束的各个阶段都受到明显影响,处理组3 h的交配率只有3.70%,而对照组的交配率为24.44%。还把褐飞虱几丁质合成酶基因A的dsRNA与绿僵菌混合使用防治褐飞虱2龄和4龄若虫,结果表明0.5μg/μL ds CHSA与绿僵菌混合使用的防治效果最好,2龄若虫的死亡率为89.63%,4龄若虫的死亡率达到93.94%。而0.2μg/μL ds CHSA与绿僵菌的混合,对2龄和4龄若虫的致死率为65.56%-76.52%。研究结果为褐飞虱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2龄幼虫的毒力,研究金龟子绿僵菌侵染后寄主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肠道内细菌群落的变化,探讨斜纹夜蛾对金龟子绿僵菌侵染的防御机制。【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不同浓度金龟子绿僵菌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毒力;应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肠道细菌群落。【结果】不同浓度的孢悬液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均有一定的毒力,处理7 d时半致死浓度(LC_(50))为3.944 107个孢子/mL;浓度为1.0×10~9个孢子/mL时,半致死时间最短(LT_(50))为4.6 d,校正后的死亡率为81.03%。处理后未致死的斜纹夜蛾幼虫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后致死的斜纹夜蛾幼虫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处理后致死的斜纹夜蛾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组成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金龟子绿僵菌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死率和致死效率与金龟子绿僵菌的浓度呈正相关;斜纹夜蛾幼虫体内的抗氧化酶可能在抵抗金龟子绿僵菌侵染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金龟子绿僵菌的侵染会导致斜纹夜蛾幼虫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升高和组成发生变化,Enterococcus、Escherichia和Pseudomonas等属可能是影响斜纹夜蛾幼虫抵抗金龟子绿僵菌侵染致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