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疫苗效力的方法,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Ⅱ型)进行了系统地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置37℃3 天,室温3 周,2~8℃保存一年、一年半、两年和两年半。效力试验检测结果均达到合格标准,证明疫苗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制包含Ⅰ型和Ⅱ型病毒抗原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灭活疫苗,以适合全国各出血热疫区使用,通过空斑克隆和终末稀释传代的方法选育了2株出血热Ⅰ型病毒PS-6和JR-C-1。用金黄地鼠肾细胞培养的L99株(Ⅱ型)病毒疫苗,PS-6株病毒疫苗和JR-C-1株病毒疫苗以2:1:1的配伍方式试制三批双价疫苗,结果试制的三批双价疫苗自检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复检,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疫苗于室温放置3周,37℃放置2周和4℃放置1年、1.5年和2年,效力试验均合格,研制的三批出血热双价疫苗,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双价)试行规程》的要求,疫苗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Sepharose 4B、Sephacryl-200HR和Sepharose6-Fast flow柱色谱进行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浓缩原液纯化试验,试制精制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对疫苗的残余牛血清含量、效力、收获率和安全性进行检测,优化和建立了精制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4.
地鼠肾细胞培养的CTN株狂犬病新疫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胞毒种代替豚鼠脑毒种制备狂犬病地鼠肾细胞纯化疫苗。将狂犬病毒CTN株在原代地鼠肾细胞(PHKC)传代适应,用病毒培养液上清作为生产用毒种,结果通过在PHKC传10多代,适应后病毒滴度达到了7.0LogLD50/ml,并应用适应株(CTN-LS-HK)细胞毒种制备三批疫苗,其效力在6.11-6.55IU/ml,高于用aG株豚鼠脑毒种制备的三批疫苗效力(3.77-5.85IU/ml)。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精制原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PPHKRV)的质量,在甲醛浓度,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对静置法和转瓶法灭活狂犬病毒后制成的疫苗进行了效力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转瓶灭活的PPHKRV效力高于静置灭活法。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Srpharose4B、Sephacryl-200HR和Sepharose6-Fastflow柱色谱进行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浓缩原液纯化试验,试制精制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对疫苗的残余牛血清含量、效力、收获率和安全性进行检测,优化和建立了精制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7.
将批号4003、5002、5009的纯化疫苗室温(20℃)放置2周后,在不同间隔时间免疫家兔,分年度以ELISA检测免疫抗体及PRNT检测中和抗体,直至检测到第三年,结果证实,该型疫苗具有较好的室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国产浓缩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与法国纯化Vero细胞狂犬疫苗接种人体后中和抗体产生情况。分别用两种疫苗接种10人,用小鼠中和试验方法检测中和抗体滴度。国产疫苗五针全程免疫后30天(第一针按种后60天)可100%达到保护水平,法国疫苗在第一针接种后30天100%达到保护水平。第一针接种后14、30、60天时,前者抗体平均滴度分别是0.06IU/ml、102IU/ml、2.07IU/ml;后者抗体平  相似文献   

9.
对新近研制成功的地鼠肾原代细胞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疫苗(汉滩型+汉城型)进行了Ⅱ期临床扩大观察,考核其对人体的安全性和中和抗体反应。将观察人群分别选择在中国南方和北方两个点,每个点接种589人和600人,观察其接种对象的副反应程度和采集血清样品测定其光抗体并以蚀斑减少中和法测定中和抗体,考核疫苗效果。观察结果显示,在观察的253人中分别有6人呈现轻度局部副反应和1人37.5℃以下的低热全身反应,总反应率分别为2.77%(7/253)。IFAT抗体阳转率对I型病毒为94.85%(184/194),对Ⅱ型病毒为89.69%(174/194),ELISA抗体阳转率为99.44%(179/180),GMT1325。PRNT抗体阳转率I型为92.55%(87/94),GMT10.17,Ⅱ型为93.62%(88/94),GMT11.08。经过Ⅱ期临床人体观察结果显示,该双价疫苗仅有轻度局部反应和良好的中和抗体应答。证明该疫苗对人体安全,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
鹿衔草化学成分的研究:羟基肾叶鹿蹄草甙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鹿衔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确定其中1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羟基肾叶鹿蹄草甙(1, hydroxylrenifolin),另一化合物为儿茶素(3)。  相似文献   

11.
枸橼酸转运蛋白mRNA在代谢性酸中毒大鼠肾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Wu D  Chen XM  Ye YZ  Cheng QL  Wang JZ 《生理学报》2000,52(1):55-58
文章报道了代谢性酸中毒时大鼠肾组织两种钠离子依赖的枸橼酸膜转运蛋白mRNA表达量的变化。给雌性Wistar大鼠喂含0.28mol/L NH4Cl饮用水诱导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喂酸后分别于1、3、7d处死大鼠,测定血浆HCO^-3浓度的变化。以Northern杂交方法,用钠离子依赖的枸橼酸膜转运蛋白1(SDCT1)探针及钠离子依赖的枸橼酸膜转运蛋白2(SDCT2)探针,分别检测肾皮质枸橼酸转运蛋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纯化疫苗中糖膜蛋白(GP)的纯度,采用调节pH值使乳鼠脑组织蛋白沉淀的方法,对蔗糖密度梯度区带离心脱糖后的GP样品进一步纯化。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易行,能大幅度降低样品中的杂蛋白含量、提高GP纯度。以该法纯化前、后的样品免疫家兔,产生的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基本一致。用此方法,可省去部分昂贵的纯化设备,降低生产成本,为HRRS纯化疫苗的批量生产提供又一简单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肾综合征出血热研究进展蔡增林,范永星(沈阳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110031)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一次病毒性出血热工作会议上统一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我国卫生部1995年规定改称流行性出血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采用同位素[^3H]-肌醇参入与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析分离的方法,比较了Wistar大鼠与两肾一环肾性高血压大鼠(2K-1CRHR)主动脉与尾动脉磷酸肌醇(包括-磷酸肌醇IP、二磷酸肌醇IP2和三磷酸肌醇IP3)的含量,以及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PE)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发现:(1)无论是在静息还是在PE激活的状态下,血管平滑肌中的磷酸肌醇均以IP为主,约占总磷酸肌醇的71-82%;  相似文献   

15.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汉滩病毒LRI株糖膜蛋白(GP),并用SDS-PAGE电泳对ELISA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双抗体夹心ELISA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简便易行,是HTN病毒糖膜蛋白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对HFRS疫苗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草鱼头肾免疫细胞组成和数量变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头肾器官有两种静脉(头肾静脉和门静脉)和丰富的血窦。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门静脉及其血窦周围,形成淋巴细胞聚集区。粒细胞主要分布在头肾静脉及其血窦周围,形成粒细胞聚集区。头肾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其中淋巴细胞约占62.2%,粒细胞约占36.6%,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约占1.2%。本研究检测了不同生长发育期的草鱼头器官重量及其免  相似文献   

17.
了解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纯化疫苗接种安全性及有效性。分别以 1.0ml及 0 .5ml的剂量 ,按暴露后及暴露前免疫程序给 313人接种 ,用小鼠中和试验法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结果显示 :临床副反应轻微 ,副反应率为0 .89%~ 15 % ;免疫全量疫苗和半量疫苗的人群均获保护力 ,抗体阳转率为 10 0 % ,免后抗体GMT滴度分别为35 .2IU/ml(n =32 )和 31.4IU/ml(n =37) ,经检验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免疫全量疫苗和半量疫苗两组的免疫前、后相比 ,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表明疫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兔肾细胞产量用于增加风疹病毒生产。方法 SPF级家兔肾细胞经传代培养10代,对不同代次兔肾细胞进行遗传稳定性、外源因子及兔脑原虫检测后接种风疹病毒松叶株(Matsuba strain)的试验。结果兔肾细胞产量得到提高,由1对兔肾平均生产1瓶细胞增加为8瓶,细胞核型检查传至第10代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与初代细胞一致,细胞培养物均一性提高。第0~第3代细胞病毒培养物滴度间无显著性差异,χ2检验返回相关性的P值均大于0.95。结论第1~第3代细胞培养风疹病毒与第0代相比,可获得相同滴度的病毒培养物,p3代兔肾细胞应用于疫苗生产可显著提高细胞及病毒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森林脑炎病毒的增殖动态,改进现有疫苗的工艺,将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地鼠肾细胞,控制不同的培养条件,以利病毒增殖,并于不同时间收获病毒液,测定病毒滴度。疫苗液用不同浓度的福尔马林灭活后,测定疫苗的保护指数。结果表明森张株病毒增殖高峰在68-72h,多次收获的病毒液及其病毒滴度、疫苗效力均优于现有疫苗,新工艺可提高病毒产量,为疫苗的精制纯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猪肾胆绿素还原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肾胆绿素还原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的研究张楚富,吴志平,朱汝(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430072)关键词猪肾胆绿素还原酶,红色三嗪染料-琼脂糖凝胶4B层析,米氏常数在哺乳动物中,胆绿素还原酶(EO1.3.1.24)广泛存在于肝、脾、肾、肌肉和脑等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