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人体器官移植技术开展以来,器官捐赠已经成为器官来源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随着该项技术的广泛开展,规范了器官捐赠行为,使器官捐赠者的自主权得到有效合法保护,捐赠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得到全面履行,从而提高捐赠者参与社会捐赠的积极性,以便解决器官需求紧缺状况。  相似文献   

2.
《生物技术世界》2009,(5):53-53
您想知道在研发实验室中如何进行基因测试吗?您是否想过在器官移值之前,确保捐赠者和接受者的DNA相容性测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血型分布。方法:对临床表现怀疑为HDN的1939例新生儿进行血清学试验检测,包括新生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同时检测母亲ABO血型和RhD血型。结果:1939例婴儿母亲血型均为O型RhD阳性。A型血新生儿818例,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17.2%(141/818),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89.2%(730/818)。B型血婴儿1121例,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10.9%(121/1121),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78.6%(881/1121)。结论:ABO血型不合引起的HDN中,A型新生儿比B型新生儿患病几率更大。  相似文献   

4.
《生物磁学》2014,(4):I0002-I0002
如果你需要眼角膜移植来改善视力。也许不用太过担心捐赠者的年龄。美国《眼科学》杂志15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来自71岁捐赠者的角膜在移植10年后,其健康程度与来自35岁捐赠者的角膜大体相似。  相似文献   

5.
糖生物学:生命科学中的新前沿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张树政 《生命的化学》1999,19(3):103-107
1.糖类研究的历史回顾糖类的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许多研究成果表明,糖类是生物体内除蛋白质和核酸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生物分子,尤其是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1.1糖类和血型众所周知,血型在输血、组织和器官的移植以及法医鉴定中是必须注意的。人类的主要血型是AB...  相似文献   

6.
问:为什么从毛发中能测出血型?答;从血液中能测出血型,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为什么考古工作者能通过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尸的头发测出死者的血型?为什么法医能从脱落的头发、阴毛中测出脱发者的血型?我们知道,AB(血型系统是人类诸多血型系统中的一种,这种血型系...  相似文献   

7.
彭聃龄 《生命世界》2006,(3):107-107
通常人们常说的血型,是根据血液中红细胞表面抗原的不同而划分的。输血时经常提到ABO血型系统,它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不同将血型分为A、B、O和AB型,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它的抗体一旦结合,就会发生溶血(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溢出)反应,所以输血一定要注意血型相配。  相似文献   

8.
灵长类动物的ABO血型抗原都表达在组织器官内,而不是在红细胞上,这给灵长类动物血型的鉴定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找到更加简捷、准确鉴定灵长类动物类人ABO血型的方法,采用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卡式微柱凝胶正、反定型法对34只猕猴和16只食蟹猴的血型进行了鉴定,并与肾组织免疫组化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卡式微柱凝胶正定型法的检测结果中无一例为阳性结果;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人-猴种属间非特异性抗体都会对卡式微柱凝胶反定型法的部分检测结果产生干扰;采用经正常人O型红细胞吸附处理后的清亮血清,卡式微柱凝胶反定型法的检测结果明确,与免疫组化法判定结果一致。由此得出:卡式微柱凝胶反定型法可以用于灵长类动物血型的鉴定,其主要干扰因素为血浆内的纤维蛋白原和人-猴种属间非特异性抗体,在采用清亮血清及经正常人O型红细胞吸附处理后能消除其干扰。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介绍了红细胞的Rh血型的命名方法,Rh抗原和变异性的种类及Rh的表现型、遗传型.对MNSs血型、P血型、Lewis血型、Kell血型、Duffy血型、Kidd血型、Lu theran血型等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信息     
血型转换器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珠穆夸斯特公司发明了一种可以使人的血型转换的新设备,并正努力使监管部门批准此种血型转换器上市。据悉,这种设备能把任何血型的血液转换成一种通用的血型,从而使得不同血型的任何人之间的输血都变得十分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AB0 血型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体血型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在研究人类 种族起源和迁移中是个重要工具。ABO血型 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血型系统,由于鉴定方便, 已积累了中国人ABO血型分布的大量资料。 1963年尚书颂等Ci7曾统计分析了15万左右中 国人ABO血型的分布资料,并根据“民族指数” (A十AB)/(B十AB)和各种血型比例,将我 国各省区ABO血型分布划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人体血型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历史的过程。随着现代免疫学理论和方法学的进展,免疫血液学的基础理论飞跃地发展,促进了血型工作的发展,除红细胞血型系统外,相继发现白细胞、血小板、血清和红细胞酶均有各自的型别。“血型”的概念应是各种血液成分的遗传多态性。“血型”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血型的常规技术,我国近年来引进了单克隆抗体和重组DNA技术,这必将使血型研究进入更深的层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供了男、女两性共404人ABO、MN血型各表现型的35个体质特征测量数据,对血型和测量体征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统计分析表明,不同血型群体的某些单个体征平均值之间有显著差异。对所调查的35个体征作整体分析,可见男性MN系统和女性ABO、MN系统各血型群体平均值之间差异显著。在MN血型系统,MN型群体的测量体征平均值低于M型和N型与MN基因型的杂合状态有密切关系。本文还分析了4个民族的血型资料,表明MN血型在ABO血型系统是随机分布的。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区260对双生儿的血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族的血型分布调查,早在1918年就开始,到1963年才报告了14个民族的ABO血型分布,继后又调查了10个民族Rh血型的分布。关于双生儿的调查,多胎妊娠的分析,国内虽有报道,但有关双生儿血型研究尚未见到。本文将上海市260对双生儿的4种血型分布情况,以及一套以血型诊断我国汉族双生儿  相似文献   

15.
人巨细胞病毒(简称HCMV)感染能引起新生儿和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后的疾病,例如在美国大约有1%的婴儿因HCMV的先天性感染导致丧失听力或影响智力的发育。除此之外,器官移殖病人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引起潜伏感染的HCMV的增殖,并导致术后长期发热,甚至引起肺炎,或者术后移殖器官的排斥。目前常用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ABO血型分布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人体血型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在研究人类种族起源和迁移中是个重要工具。ABO血型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血型系统,由于鉴定方便,已积累了中国人ABO血型分布的大量资料。1963年尚书颂等曾统计分析了15万左右中国人ABO血型的分布资料,并根据“民族指数”  相似文献   

17.
90年第2期生物学通报的“ABO血型与亲子鉴定”一文(以下简称“鉴定”)提出了在ABO血型系统下,根据双亲的血型计算其子女的可能血型出现的概率。例如表1列出了血型分别为A、B的双亲其子女的可能血型及其概率,但是在人群中,具A血型的人有两种基因型,即Ⅰ~AⅠ~A和Ⅰ~Aⅰ,按“鉴定”一文的分析,作者实际上假定了这两种基因型的人数是相等的,因而认定  相似文献   

18.
计算了汉、回、蒙古、维吾尔、侗、高山、朝鲜和壮等八个民族红细胞抗原常见等位基因数、常见血型和血型组合频率、血型相同的二人随机相遇的概率、血型组合数、常见和罕见的血型组合、AB、Rh(D-)型频率及排除亲子关系的概率。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民族的血型系统的多态程度比南方民族高。  相似文献   

19.
赵桐茂  张工梁 《遗传》1980,2(3):1-6
Landsteiner于1900年发现了人类第一个血 型系统,但真正证明血型是一种遗传性状的则 在此后的+年。1910年由Von Dungern和 Hirszfeld首先提出了ABO血型遗传的第一个 假设。1962年发现了伴性遗传的Xg血型,使 人们第一次指出了血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 置。目前,人类血型遗传知识已被广泛应用于 免疫遗传学、人类遗传学、!腐床医学以及法医学 等方面。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血型的遗传方式 以及它们在临床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验证麦胚凝集素作用下膜血型糖蛋白A空间构象的变化,本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技术,定量测定了麦胚凝集素作用下,溶液血型糖蛋白A和脂蛋白体膜血型糖蛋白A的二级结构的改变,发现麦胚凝集素结合于血型糖蛋白A导致血型糖蛋白Aα—螺旋减少,β—结构增加,麦胚凝集素的抑制剂N—乙酰葡萄糖胺对麦胚凝集素诱导的血型糖蛋白A二级结构的改变有抑制作用。本文同时用扫描隧道显微术直接观察了麦胚凝集素结合前后膜血型糖蛋白A分子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