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 2 2 4个野外采集的真菌样品中筛选分离到一株产漆酶活性较高菌株AH28-2 ,经初步鉴定为白腐真菌。采用单因子相互比较法 ,研究了该菌株最适发酵产酶条件。应用添加有 1g/Lkraft木素的液体发酵培养基 ,接种量 5 %(V/V) ,初始pH8 5 ,装液量为 5 0 %,2 8℃、 1 5 0r/min摇瓶振荡培养 4~ 5d ,漆酶酶活水平达 2 0 1 84IU/L。  相似文献   

2.
包埋法固定化真菌漆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真菌漆酶,海藻酸钠和CaCl2的最佳浓度分别为3%和4%,最佳给酶量为30U,最大回收率为48.0%.与游离漆酶相比,固定化漆酶的热稳定性有明显改善,最适反应pH向酸性方向漂移0.5,最适反应温度提高了5℃.使用固定化酶处理低浓度造纸废水,运行8批次后残留酶活为64%.  相似文献   

3.
荚荣  谢萍  秦易 《菌物学报》2003,22(2):308-313
白腐真菌F17Schizophyllumsp.对不同结构的多种染料具有较强的脱色能力。聚酯无纺布是该菌固定化的最佳载体。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该菌株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最优操作条件。与游离菌相比,固定化菌不仅提高其脱色能力,而且在pH值和染料浓度的变化情况下,仍保持稳定的脱色率。固定化菌对染料脱色后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可见光区吸收峰消失,紫外区的光吸收峰有所增加,染料结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白腐真菌对稻草秸秆的降解及其有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稻草秸秆加20%棉籽壳为培养基质,接种侧耳Z17、921、1024菌株,在不同生长阶段,测定培养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有关酶活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接种到子实体形成,所试菌株培养物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呈持续不断的下降趋势,水份、粗蛋白含量却逐渐升高。基质中漆酶酶活性在菌丝生长初期呈迅速上升趋势,后稍降低,而愈创木酚酶活性在菌丝生长初期及子实体形成时达到高峰,后有所降低或消失。  相似文献   

5.
白腐真菌漆酶的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体发酵培养白腐真菌F9,粗酶液经盐析、透析浓缩、葡聚糖G-100柱层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四步分离纯化,得电泳纯漆酶。经SDS-PAGE法测定酶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104,酶活回收率达46.47%,纯度提高了18.86倍。F9漆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为4.8,在35℃以下、pH 4.8~5.4的范围内稳定性较强。其催化愈创木酚的Km为4.61 mmol/L,vm为6.27 mmol/(L.min)。K+对其有激活作用,而Fe2+、Fe3+对其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真菌漆酶及其应用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漆酶是一种含铜多酚氧化酶,在白腐菌中普遍存在,少数低等真菌和植物中也产生,多为分泌型糖蛋白,至少20种漆酶得到了分离和纯化。该酶是一种氨基酸残基在500个左右的单体酶,一般都为酸性蛋白,含有4个铜离子,形成3个活性区域。表面一些氨基酸被不同程度地糖基化,晶体结构和其它一些波谱学研究解释了其空间结构和可能的电子传递机制,运用PCR技术和cDNA文库技术,越来越多的漆酶基因被克隆,许多来源的基因都是以家族形式存在于染色体上的。已研究的漆酶基因中都含有10个左右的内含子,这些内含子在活性域位置上有比较高的保守性。一些特殊序列的存在与否决定了该酶的表达形式-诱导型或组成型,诱导型菌株的调控序列中含有一段受酚类化合物作用的序列,而不含有该序列的酶基因则都是组成型表达的。漆酶在S.cervisiae,Trichnoderma reesei,A.oryzae TATA amylase和Pichia pasti等异源表达系统中有成功表达的报道。漆酶的应用集中在在以下几方面:漆酶参与的有机合成,生物检测,有毒化合物的消除。工业废水处理,纸浆的生物漂白;等等。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固定化真菌漆酶及其用于处理酚类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Trametessp. AH282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经邻甲苯胺诱导能有效合成漆酶同工酶A。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进行了漆酶A的固定化研究,确定酶固定化适宜条件为:0.1g壳聚糖与15 mL 5%戊二醛交联8 h后,加入30.0U酶固定12h。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固定化漆酶催化能力为176.4U/g载体,酶活回收率58.5%。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漆酶与作用底物愈创木酚的亲和力降低,但固定化酶的稳定性有明显改善。固定化漆酶的最适温度为55℃,比游离酶提高5℃;70℃条件下保温8 h,固定化酶保留酶活56.5%,而在相同条件下游离酶酶活明显下降。使用固定化漆酶反应装置进行酚类化合物转化实验,连续进行12批次操作,固定化酶酶活仍保持60%以上,漆酶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真菌花色素苷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色素苷酶是一类能催化花色素苷水解、褪色的糖苷酶,目前仅发现真菌有该酶的存在。本综述了真菌花色素苷酶在食品工业上应用,花色素苷酶的来源、种类、催化花色素苷降解的模式,花色素苷酶活力测定方法、分离纯化方法及酶学性质。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真菌漆酶降解氯苯嘧啶醇农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葡萄糖培养基中,栓菌420(Trametes sp.420)经6mmol/L邻甲苯胺诱导,漆酶活力达到4535U/L(愈创木酚法)。用弱阴离子交换层析可分离得到纯化漆酶。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漆酶进行固定化,30g壳聚糖与30U漆酶混合,酶活回收率高达69%。在酸性条件下,固定化漆酶对农药氯苯嘧啶醇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尼龙网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真菌漆酶。用固定化酶在自行设计的小反应器中降解低浓度造纸废水,试验结果如下:当废水COD的浓度控制在3000 mg/L左右,降解时间为26h,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35%。  相似文献   

11.
尼龙网固定化果胶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尼龙网作载体,经3-二甲氨基丙胺活化,用戊二醛将果胶酶固定化。所得固定化酶Km值与自然酶接近;对温度的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100℃保温30min才能使其失活。固定化酶在较宽的pH范围内能保持其正常活力,它对金属离子抑制剂的耐受性有较显著的提高,用0.5%果胶溶液作底物,重复使用10次后酶活力保留44%。固定化果胶酶与自然酶相比较,对不同果汁的澄清效果不同。固定化果胶酶在无保护剂存在的条件下,室温放置四个月活力不减少。  相似文献   

12.
木瓜蛋白酶的固定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木瓜蛋白酶(immobilized papin on sodium alginate-chitosan,IPSAC)的实验中,当给酶量为1 mg g1载体时,酶活性为39.2 U,酶活力回收为21.1%.在尼龙布固定化木瓜蛋白酶(knmobilized papain onnylon,IPN)的实验中,当每块尼龙布(3 cm×3 cm)给酶量为1 mg时,酶活性为35.6 U,酶活力回收为19.2%.木瓜蛋白酶(papain,PA)、IPSAC、IPN的最适pH分别为7.2、7.2和6.8.PA及IPSAC在70℃以下活性稳定;IPN在50℃以下活性稳定.IPSAC与IPN半衰期分别为59 d和66 d.  相似文献   

13.
研究壳聚糖吸附和戊二醛交联对木聚糖酶固定化条件 .将酶液加入到经醋酸溶液处理过的脱乙酰壳聚糖的pH 4 8的悬液中 ,加入浓度为 0 3%~ 0 4 %的戊二醛溶液 ,室温下 ,8h后得到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的半失活温度比游离酶高 ,由 5 1℃升至 71℃ ,Km 值由游离酶的 1 2mg ml增加到1 5mg ml ,最适反应温度也由 5 5℃增加到 71℃ ,而最适反应pH由 4 6下降到 3 8.该固定化木聚糖酶可用于制造低聚木糖 .经过 10次连续应用实验后 ,该固定化酶的活力保持 81%  相似文献   

14.
尼龙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龙经CaCl_2和H_2O的甲醇溶液处理,稀HCl水解用戊二醛交联以制备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在溶液酶浓度为1mg/mL pH7.5—8.0、4—15℃条件下固定3h,活力回收42.5%,相对活力46%,偶联效率52%,半衰期72天。溶液酶Km值和固定化酶K_m~(aPP)值(底物酪蛋白W/V,%)分别为0.28%和0.35%。溶液酶和固定化酶分别在pH6.5和pH8.0以下活力稳定;最适pH分别为7.0和8.0;在65℃处理30min活力分别为原有活力的89%和66%。当酪蛋白浓度为1.5%和2.5%以上活力分别受到抑制。固定化酶在6mol/L脲中连续浸洗5次共6h其活力稳定,仍有原活力的44.4%;用以处理啤酒浊度比对照下降了2-11倍;蛋白质含量下降了55%;冷藏(4℃)120天,无冷混浊发生;同时各项理化指标和风味不变。  相似文献   

15.
真菌漆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漆酶是一种含铜多酚氧化酶,在白腐菌中普遍存在,少数低等真菌和植物中也产生,多为分泌型糖蛋白。至少20种漆酶得到了分离和纯化。该酶是一种氨基酸残基在500个左右的单体酶,一般都为酸性蛋白,含有4个铜离子,形成3个活性区域;表面一些氨基酸被不同程度地糖基化。晶体结构和其它一些波谱学研究解释了其空间结构和可能的电子传递机制。运用PCR技术和cDNA文库技术,越来越多的漆酶基因被克隆,许多来源的基因都是以家族形式存在于染色体上的。已研究的漆酶基因中都含有10个左右的内含子,这些内含子在活性域位置上有比较高的保守性。一些特殊序列的存在与否决定了该酶的表达形式-诱导型或组成型,诱导型菌株的调控序列中含有一段受酚类化合物作用的序列,而不含有该序列的酶基因则都是组成型表达的。漆酶在S.cerevisiae、Trichodermareesei、A.oryzaeTATAamylase和Pichiapasti等异源表达系统中有成功表达的报道。漆酶的应用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漆酶参与的有机合成;生物检测;有毒化合物的消除;工业废水处理;纸浆的生物漂白;等等。  相似文献   

16.
甲壳素/壳聚糖在酶固定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金水  刘葳 《生物技术》2006,16(2):89-91
作为功能性材料,甲壳素与壳聚糖分布广泛,且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无毒性、凝胶性、生物适应性、降解产物的无毒性、显著的蛋白质亲和性等。正是由于这些特性,虽然甲壳素/壳聚糖材料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但是与其它一些酶的固定化载体相比,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甲壳素/壳聚糖在酶的固定化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甲壳素/壳聚糖的理化性质、载体不同制备方法的特色和差异、在食品工业、非食品工业、环保、酶的分离纯化以及医疗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陈兵  林开江 《生物技术》1995,5(4):16-19,44
从土样中分离的71株木霉(Trichoderma sp.)筛选出一株分解几丁质和葡聚糖能力较强的菌株。该菌株在麸皮、稻草粉、硫酸铵和诱导物为主成份的固体培养基上,经过25℃、84h的培养,产生较高的真菌细胞溶壁酶,能溶解酵母、毛霉、黑曲霉及食用菌等丝状菌丝体的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经选用酵母、毛霉等进行原生质体再生,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8.
Fine magnetic particles (ferrofluid) were prepared from 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by oxidation of Fe2+ with nitrite. The particles were activated with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in toluene and the activated particles were combined with some enzymes by using glutaraldehyde. Enzyme-immobilized magnetic particles were between 4-70 nm and the size could be ch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ratio of the amount of Fe2+ to that of nitrite. In the immobilization of β-glucosidase, activity yield was 83% and 168 mg protein was immobilized per g magnetite. Other enzymes or proteins could be immobilized at the level between about 70 and 200mg/g support. Immobilized β-glucosidase was stable at 4°C. Magnetic particles immobilized with β-glucosidase responded quickly to the magnetic field and “ON-OFF” control of the enzyme reaction w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19.
Fine magnetic particles (ferrofluid) were prepared from 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by oxidation of Fe2+ with nitrite. The particles were activated with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in toluene and the activated particles were combined with some enzymes by using glutaraldehyde. Enzyme-immobilized magnetic particles were between 4-70 nm and the size could be ch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ratio of the amount of Fe2+ to that of nitrite. In the immobilization of β-glucosidase, activity yield was 83% and 168 mg protein was immobilized per g magnetite. Other enzymes or proteins could be immobilized at the level between about 70 and 200mg/g support. Immobilized β-glucosidase was stable at 4°C. Magnetic particles immobilized with β-glucosidase responded quickly to the magnetic field and “ON-OFF” control of the enzyme reaction w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