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惠英  喻学俭  易元芬   《广西植物》1992,(2):125-128
本文报道绒毛番龙眼种仁油的脂肪酸组成脂肪酸双键位置,采用“远端基团修饰”的方法经GC/MS测定,它的种仁油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如下:C16:0 3.94,C16:1(9)4.134,C18:0 3.31,C18:1(9) 19.18,C18:1(11) 13.49,C20:0 32.25,C20 :1(11) 2.21,C20:1(13) 8.43,C22:0 6.13,C22:1(13) 1.16,C22:1(15) 5.14.  相似文献   

2.
13种微藻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铭  刘然  徐宁  李爱芬  段舜山 《生态科学》2006,25(6):542-544
分析了13种微藻(包括7种绿藻,5种杂色藻和1种红藻)的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门类微藻的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大:绿藻的脂肪酸组成以C16和C18为主;杂色藻类的脂肪酸组成相近,金藻门含有14:0、16:0、18:1、18:4等特征脂肪酸,三角褐指藻主要的脂肪酸为14:0、16:0、16:1、16:3和20:5,而粉核油球藻的脂肪酸以14:0、16:0、20:5为主;紫球藻的脂肪酸组成以16:0、20:4和20:5为主。在测试的13种微藻中,杜氏盐藻的亚麻酸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的60.9%;等鞭金藻的十八碳四烯酸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的19.6%;紫球藻和粉核油球藻中花生四烯酸与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分别占总脂肪酸的17.1%和20.9%。  相似文献   

3.
大脑功能与脑内脂肪酸成分密切相关,分析研究老年时脑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有助于阐明不同类型脂肪酸在老年认知能力降低过程中的作用.采用Y型电迷宫测试老年组(22月龄)和青年组(3月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表明老年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用气相色谱的方法分析大鼠大脑皮质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显示老年组和青年组大脑皮质均含有16种脂肪酸.以C23:0为内标对各种脂肪酸进行了定量,老年组总脂肪酸含量比青年组降低约15%,各脂肪酸中含量下降的脂肪酸有长链饱和脂肪酸(C14:0、C16:0、C18:0)及多不饱和脂肪酸(C18:3、C20:4、C22:4、C22:6),含量升高的脂肪酸有单不饱和脂肪酸C20:1、C24:1.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了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老年组相对含量下降的脂肪酸有C18:0、C20:4、C22:6,相对含量升高的有极长链饱和脂肪酸(C20:0、C24:0)及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C18:1、C20:1、C22:1、C24:1).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学习能力与脑皮质C22:6、C22:4、C20:4水平呈正相关,与C20:1、C24:1水平呈负相关.上述结果为阐明不同脂肪酸在老年大脑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ω-7脂肪酸(C16:1Δ9, C18:1Δ11, C20:1Δ13), 特别是棕榈油酸(C16:1Δ9)具有重要的工业、营养和医药价值。这些珍稀脂肪酸大多在一些野生植物的种子中合成, 不能商业化生产。对普通油料作物的油脂代谢途径进行遗传修饰, 使其种子大量合成并积累ω-7脂肪酸, 已成为生物技术和可再生资源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基因操作的主要靶标包括: 不同来源的Δ9脱氢酶的应用、提高底物(C16:0)的浓度、共表达质体型和内质网型Δ9脱氢酶以及代谢物流的优化等。该文在解析ω-7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网络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ω-7脂肪酸代谢工程的技术策略、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并进一步讨论了油脂物组学和转基因组学等组学技术在鉴定参与ω-7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的特异基因和优化油脂代谢工程设计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应用GC和GC-MS分析了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成虫脂肪体、血淋巴和飞翔肌内总脂类脂肪酸组成.它们的组成成分为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棕榈油酸(C16:1),硬脂酸(C18:0),油酸(C18:2),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组成百分率为1-2:35:9-11:1:32:12-17:3-6.在吊飞1h后,脂肪体内的脂肪酸水平显著下降(20μg/mg组织·h~(-1),血淋巴内脂肪酸浓度明显升高,然而,飞翔肌内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不明显.从脂肪体、血淋巴和飞翔肌内脂肪酸组成成分的百分率变化可以发现东方粘虫飞翔肌在飞翔活动中主要选择性利用棕榈酸和油酸.  相似文献   

6.
立克次体脂肪酸图谱及其相似性判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7株立克次体浓盐乙醚纯化物的脂肪酸成分,即R.ProwazekiE株、R. conorii Simkoo株、R.rickettsii R株、R sibirica Barbash株和246株、R.Si—nkiangensis Jinghe。株以及R.heilugkiangensis 54株。所得脂肪酸色谱图中有近50个色谱峰,初步确认有以下1 6种: C11:10、2OH—C10:1、C12:0、2OH—C12:0、C13:0、C14:0、C15:0、3OH-C14:0,C16:1、C16:0、C17:0、C18:1、C18:1、C18:0、C19:0和C22:0。其中主要成分是直链饱和脂肪酸C16:0、C18:0及C14:0与不饱和脂肪酸C18:1、C18:2及C16:1。实验菌株脂肪酸图谱经改进的Kulik—Vincent相似系数法处理后,精河株和246株的相似系数为9 7.09%,54株和其他菌株的相似系数在81.6--94.6%之间。  相似文献   

7.
ω-7脂肪酸(C16:1△9,C18:1△11,C20:1△13),特别是棕榈油酸(C16:1△9)具有重要的工业、营养和医药价值。这些珍稀脂肪酸大多在一些野生植物的种子中合成,不能商业化生产。对普通油料作物的油脂代谢途径进行遗传修饰,使其种子大量合成并积累ω-7脂肪酸,已成为生物技术和可再生资源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基因操作的主要靶标包括:不同来源的△9脱氢酶的应用、提高底物(C16:0)的浓度、共表达质体型和内质网型?9脱氢酶以及代谢物流的优化等。该文在解析ω-7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网络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ω-7脂肪酸代谢工程的技术策略、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讨论了油脂物组学和转基因组学等组学技术在鉴定参与ω-7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的特异基因和优化油脂代谢工程设计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五种底栖硅藻(鲍鱼饵料)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了5种从鲍鱼育苗池中分离获得的底栖硅藻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作为鲍鱼饵料的5种硅藻的C_(16:0)和C_(16:1)含量都很高,达总脂肪酸的40%~80%,是5种硅藻中脂肪酸的主要成分。C20:5的含量均较高,而C_(22:6)含量均很低。其中,咖啡双眉藻的C_(20:5)明显高于其他4种,且C_(20:5)、C_(20:4)、C_(18:2)、C_(18:3)等4种脂肪酸的总含量也最高。而C_(16:0)、C_(18:0)、C_(18:1)、C_(20:4)、C_(20:5)、C_(22:5)脂肪酸的总含量及C_(16)系列脂肪酸和C_(20)系列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在舟形藻(MMDL51102)中最高。  相似文献   

9.
南海南部悬浮颗粒物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号"科考船在2012年2月22日—3月20日调查期间,对南海南部海域0 m、75 m和150 m层水体悬浮颗粒物进行了脂肪酸(FA)组成的研究。FA含量在表层、75 m层和150 m层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9—15.65μg/L,10.45-14.45μg/L和9.65—16.45μg/L。FA与叶绿素a的比值垂向变化非常大,在表层和150 m层都大于70,而在75 m层小于30(除A7)。悬浮颗粒物的FA组成以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C16:0和C18:0,其次是C12:0,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C14:1n3、C16:1n7和C16:1n9,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C18:2n6和C22:2n6。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主要与C16:0、C18:0、C20:0等正相关,可认为第一主成分主要表征浮游植物和碎屑,而第二主成分所表征的可能与浮游动物等有关的信息。悬浮颗粒物的脂肪酸标记物中,C16:1n7/C16:0和∑C16:1/∑F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同时C16:1n7/C16:0与∑C18/∑FA呈显著负相关,将C16:1n7/C16:0和C16:1/∑FA结合起来适宜于指示硅藻类的组成,∑C18/∑FA可用来指示甲藻类组成。  相似文献   

10.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15种肠杆菌的全细胞酸性水解物,对结果中近30种脂肪肠酸初步化学定名13种,即C11:C12:0,C13:0、C14:0、C15:0、20H—C14:0、 3OH—C14:0 c-16:1、C16:0、aC17:0、C17:0、c13:1和D18:0,其中含量较高者为C-16:0、C18:1、 C15:0、 C-14:0、C16:0、C13:0、3OH—C14:0和C11:0。肠杆菌细胞脂肪酸成分特征是以直链饱和不饱和脂肪酸为主,C16:0。含量最高,而且均含有一定量的30H—C14:0,沙雷氏菌含20H—C14:0,其他未知成分也具有一定特征。本结果为肠杆菌的化学分类学和分子细菌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两种海桐属植物种子油脂肪酸组成的分析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有机溶剂抽提了海桐属 2种植物 (海桐和皱叶海桐 )的籽油 ,使用气相色谱法 (GC)分析鉴定了其油脂的脂肪酸组分。 2种籽油均含有 6种脂肪酸 ,主要脂肪酸成分均为软脂酸 (C16∶0 )和油酸 (C18∶1)。其含量 ( % )分别为 :软脂酸 (C16∶0 ) 2 9.66,3 4 .72 ;油酸 (C18∶1) 66.4 3 ,62 .54。这两种油脂中 ,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占优势 ,因而品质优良。提示海桐属植物籽油可作为保健型食用油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GC/MS法研究了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仔鱼、稚鱼及幼鱼阶段的脂肪酸组成和变化特点。共检测到2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1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8种。结果表明:条石鲷鱼苗内源性营养阶段以饱和脂肪酸C16∶0、C20∶0及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C18∶1作为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必需脂肪酸C20∶4(n-6)(AA)、C22∶5(n-3)(DPA)和C22∶6(n-3)(DHA)在稚鱼期含量较低,∑EPA+DHA仅为6.89%,认为是发生稚鱼"胀鳔病"的主要原因;仔鱼开口前体内的DHA和EPA是由母体卵黄提供的。  相似文献   

13.
何瑞  徐宁  段舜山 《生态科学》2014,33(1):93-98
从广东沿海分离出9 种海洋微藻(包括6 种绿藻, 2 种金藻, 1 种硅藻), 在低氮并持续通入二氧化碳(1% CO2)条件下测试其总脂含量, 对其中总脂含量超过其干重45%的海洋微藻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并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9 种海洋微藻的总脂含量存在着明显差异, 介于8.9%-55.77%之间。其中, 海洋小球藻Chlorella sp.、眼点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 和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p.的总脂含量超过干重的45%, 而且, 这4 种富油海洋微藻的C16 和C18 脂肪酸含量丰富, C16:0、C16:1(n-7)、C18:1(n-9)含量较高, C14-C18 长链脂肪酸的含量超过总脂肪酸含量的80%。4 种高脂微藻在30 ℃高温培养条件下比生长速率均超过1.0 d−1。研究结果可为高温富油海洋微藻的工业化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态条件对绿色巴夫藻生长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温度、盐度、光照条件对绿色巴夫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绿色巴夫藻的适温范围在5—30℃之间,最适为25℃;该藻为低盐度种类,在试验范围内都能生长,其最适盐度为6‰;生长较适宜的光照强度为3000—5000lx。巴夫藻的主要脂肪酸为C14∶0、C16∶0、C16∶1(n-7)、C18∶1(n-9)、C18∶3(n-3)、C18∶4(n-3)、C22∶6(n-3),其中在20℃时C22∶6(n-3)的含量达到最高,且PUFA(n-3)的含量也较高;在低盐度条件下有利于PUFA(n-3)的合成,盐度为6‰时C20∶5(n-3)的含量最高为总脂的6.02%,在盐度为15‰时C22∶6(n-3)的含量达到最高(总脂的17.79%);光照强度对C22∶6(n-3)的影响不大,在3000lx时C20∶5(n-3)的含量较高。结果表明低光照强度下利于PUFA(n-3)的合成,且C22∶6(n-3)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灵芝孢子油脂肪酸组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GC-MS)联用分析,从超临界CO2萃取孢子油中鉴定出18种脂肪酸成分,包括6种不饱和脂肪酸、7种饱和脂肪酸、2种环链脂肪酸,以及己酸、辛酸、壬酸等短链脂肪酸。GC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孢子油中检出9种已知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73.6%;其中,主体成分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棕榈酸(C16∶0)等含量分别为57.5%、13.4%、19.6%;此外,不饱和脂肪酸十六碳烯酸(C16∶1)、亚麻酸(C18∶3)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2%、0.5%。  相似文献   

16.
杨梅核脂肪酸及蜡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杨梅(Myrica rubra)核中的脂肪酸及蜡质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梅核中脂肪酸和蜡质的总含量为31.10%,其中含有8种脂肪酸和3种长链烷烃,主要为棕榈酸(C16:0)28.22%、亚油酸(C182)14.4%、顺式-油酸(C18:1)25.74%、芥酸(C22:1)15.68%、十七烷5.2%、十八烷5.87%和十九烷4.71%,是一种优质和价廉的脂肪酸来源.  相似文献   

17.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解的方法检测了银杏叶片磷脂酰甘油(PG)脂肪酸的分子种组成和位置分布,确定银杏叶片PG主要分子种的脂肪酸组成(sn-1/sn-2)是18:3/16:1(3t),18:3/16:0,18:2/16:1(3t),18:2/16:0,18:1/16:1(3t),16:0/16:1(3t),18:1/18:1,18:/16:0和16:0和16:0/16:0。银杏叶片PC脂肪酸组成和位置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C18脂肪酸主要位于sn-l位,16:1(3t)只分布于sn-2位,16:0在sn-1位和sn-2位上均有发现。sn-1位上的不饱和度∑u大于sn-2位上的∑u。  相似文献   

18.
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分析广东鹤山两种人工林——针叶林和荷木林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两种人工林的磷脂脂肪酸总量(PLFAs总量)、细菌特征脂肪酸(细菌PLFAs)、真菌特征脂肪酸(真菌PLFAs),以及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特征脂肪酸的含量都是0~20 cm土层最高;荷木林的PLFAs总量高于针叶林,但这种差异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 且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呈正相关。在相同土层,细菌PLFAs含量均显著高于真菌PLFAs含量。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丰富度受林型和土层综合作用的影响;单一的PLFAs中,i13:0、a13:0、17:0、cy17:0和16:0等脂肪酸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较大;i16:0、cy19:0、18:1ω9c、i15:0、18:2ω6c和a17:0等脂肪酸对第二主成分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9.
稀有(鱼句)鲫的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有(鱼句)鲫汉源种群和彭州种群全鱼中共检测到3种饱和脂肪酸(SFA),它们是C14∶0、C16∶0、C18∶0.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它们是C14∶1、C16∶1、C18∶1、C20∶1.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它们是C18∶2、C20∶4、C20∶5(EPA)、C22∶6(DHA).SFA 占总脂肪酸的23.63-28.97%,MUFA 占40.73-54.32%,PUFA 占9.96-23.17%,EPA占0.41-1.74%,DHA占0.11-5.37%.EPA 含量一般低于 DHA.UFA(MUFA+PUFA)%>SFA%,且 MUFA%>PUFA%,n-3FA/n-6FA为0.33-0.99.此外还测定了鱼肌、内脏脂肪、肝脏、性腺等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相似文献   

20.
羊奶果种子脂肪酸组成和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测定了羊奶果(Elaeagnus conferta Roxb.)种子脂肪酸组成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脂肪酸含量为1.98%,主要是油酸(C18:1)34.15%、亚油酸(C18:2)31.51%、软脂酸(C16:0)13.83%、硬脂酸(C18:0)2.88%。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为1:2.23:2.75。矿质元素K高达7837.69mgkg-1,Fe为30.99mgkg-1、Zn为10.13mgkg-1,Na为259.5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