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蔗体细胞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耀邦  徐建云  王敬驹  陈晖   《广西植物》1992,(2):157-164
用~60Co-γ射线,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组培甘蔗愈伤组织,可提高再生植株的变异机率,处理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性状:株高、茎径、锤度等明显偏离正常的正态分布,差异达1%显著标准,EMS处理较~60Co-γ射线变化大。连续试验观察表明:一些变异性状具有遗传性。用~60Co-γ射线或甲基磺酸乙酯处理甘蔗愈伤组织可作为一种甘蔗体细胞诱变育种手段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甘蔗原生质体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甘蔗(台糖134)花粉植株叶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作为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原生质体以液体浅层培养的方式培养在修改的 MS 培养基上,经培养后一周内,观察到第一次细胞分裂,约5—6周后,形成了愈伤组织。将胚性细胞团组成的愈伤组织转移到除去或降低2,4-D浓度,但含有 BA 的分化培养基上,约2—3周后,有的愈伤组织发育了胚芽鞘,另一些愈伤组织分化出胚根或根。系统观察了这些原生质体在分裂和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相似文献   

3.
作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新品种的培育能保持粮食稳产增收,利用自然和诱变获得遗传变异是作物育种的基础。随着栽培作物基因库的日益贫乏,诱变育种技术已成为目前种质资源创新和挖掘新基因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植物诱变育种的发展简史,物理诱变、化学诱变的主要类型、特点、异同及其在农业育种上的应用。由于诱变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益突变频率仍然较低,变异的方向和性质尚难控制,因此提高诱变效率,迅速鉴定和筛选突变体以及探索定向诱变的途径,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5.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与作物育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评述了植物体细胞胚发生在作物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内容包含有:胚性细胞系的建立与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胚的形成与人工种子制作;胚性细胞与遗传转化;胚性细胞系与优良种质保存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突变体筛选等,并讨论了有关机理。  相似文献   

6.
月季辐射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重娣 《激光生物学报》1995,4(4):748-750,740
月季“红帽子”、“恩培林”等8个品种的植株经60Co-r辐射,在剂量19.4-48.5ky范围内,变异频率为7.6-66.7%其中,“红帽子”花器变异频率为1.89-14.3%,变异谱有叶型、叶色、枝色、花色、花型、瓣数等。突变枝经分离获4个变异已稳定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10多年来在玉米体细胞突变体筛选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玉米突变体筛选程序的改进;产生能稳定遗传突变的机理等。指出开展玉米突变体筛选育种更具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甘薯体细胞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宝红  丰嵘 《植物学通报》1995,12(A01):25-30
  相似文献   

9.
目前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引起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不能完全预测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可能存在未知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体细胞DNA突变的大量积累是衰老的标志,它促进肿瘤的发生已经得到深入研究,但它与心血管疾病或其他与年龄相关疾病的相关性很大程度上尚未阐明。本文综述了体细胞突变可能作为新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以及心血管事件的潜在驱动因素。深入地了解体细胞突变的调节机制对于靶向特定突变基因,用于诊断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实现对心血管疾病的个体化精准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食药用菌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变育种是一项借助诱变剂人为的诱导突变,创造出杂交育种中无法创制的新性状的育种技术。自然界中的突变只有0.1%,而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到3%左右,比自然突变高100倍以上。诱变技术已经在食药用菌育种中广为利用,本文针对诱变育种的原理、方法、在食药用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最后为食药用菌诱变育种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展望,这为利用诱变技术进行食药用菌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体外选择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进平  郑成木 《遗传》2002,24(5):617-630
本文综述了体外选择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进行抗病育种的方法、影响因素、优缺点及研究进展等。 Application of in vitro Selection and Somaclonal Variation in Improvement of Disease Resistance LIU Jin-ping,ZHENG Cheng-mu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ropical Agriculture,Agronomy College Zhanzhou,Hainan 571737,China Abstract:Techniques,influencing factors,advantages,disadvantages and advances in improvement of disease resistance using in vitro selection and somaclonal variation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in vitro selection;somaclonal variation;improvement of disease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2.
植物抗病育种中的标记辅助选择与甘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具有稳定、准确、高效的特点,通过对基因型而不是表型的直接选择,抗病基因分子标记应用于辅助选择可大大加快常规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本文评述了植物抗病育种中标记辅助选择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各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及植物抗病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方法,重点介绍了甘蔗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的现状,展望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甘蔗抗病育种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甘蔗复合群”是一类极具生物能源开发潜力的禾本科C4植物。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危机的影响和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甘蔗复合群”植物资源评价和能源育种研究越来越重视。本文介绍了“甘蔗复合群”的基本概念、属种分类及核心类群等研究背景。同时以甘蔗属和芒属核心资源为例,从“甘蔗复合群”能源植物遗传育种的角度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旨在总结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杂交育种实践经验,探讨相关类群在植物系统分类和种质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与对策,为我国“甘蔗复合群”能源植物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体细胞克隆变异培育菊花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原产于我国。现代栽培的菊花,是由东北至华北的野黄菊和华北至华南的小红菊,经过长期的天然种间杂交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菊花在遗传组成上是高度杂合体。细胞学检查证实,现代栽培的菊花大多属于多倍体和非整倍体。如4X=36、5X=45、6X=54、6X-1=53、8X-1=71、8X-4=68等。菊花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常常因染色体的联会配对不正常而产生败育的配子,造成菊花生理性不孕或不能自然地通过有性过程繁殖后代。尤其是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名优品种,大部分的小花为性退化的单性花,能育的两性花少,而且被众多的舌状、匙状、管状花瓣层层包围,不能接受花粉。因此仅依靠传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育酶活力高、耐热性好的毛霉蛋白酶菌株,用于腐乳发酵实验或生产。方法:从腐乳中分离毛霉蛋白酶菌株,对其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并经控温培养,选育优良变株。结果:获得一株酶活力高、耐热性强的优良变株SCLG—毛霉16,该菌株在32℃条件下,生长茂盛,其HE值为1.39、蛋白酶活力为180.375u/g,分别较出发菌株高出7.8%和51.4%。结论:将此优良变株用于腐乳发酵实验或生产,在缩短发酵时间,提升腐乳质量,延长生产季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激光诱变效应及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激光与常规育种的试验中,我们采用不同波长和不同剂量的激光处理各种不同的植物种子,研究生长发育状况有关的生物效应,并已改进少数基因控制的个别性状。  相似文献   

18.
黄绿木霉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影响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原生质体形成的因素,并利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氯化锂几种因素复合诱变原生质体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影响原生质体形成的因子顺序是酶系统>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原生质体形成的最佳条件是0.5%蜗牛酶 0.5%溶菌酶 1.0%纤维素酶,菌龄为18h,酶解时间为3.0h,酶解温度为32℃;在该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可达到4.25×106个mL-1。Ca2 和PEG对提高原生质体再生率的作用明显;复合诱变后得到酶活显著提高、遗传性能稳定的诱变株T-14,其EG酶活与BG酶活分别提高了58.43%、44.48%。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地区辐射诱变育种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子文  孙光祖 《激光生物学报》1996,5(3):891-893,899
本文阐述了黑龙江省近期利用辐射诱导与享体生物技术,远缘杂交,有性杂交相结合,以及辐射诱变处理纯基因型品种(系)等技术方法,选育粮食,经济和蔬菜作物新品种13个,累计推广面积100万公顷,创造具有突出特性的突变体丰富了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辐射诱变与其他方法相结合,能够扩大变异谱,提高变异率,缩短育种周期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葡萄等离子束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智才  罗延礼 《激光生物学报》1997,6(1):1006-1008,1020
以伊豆锦,先锋,巨峰,黑奥林等为材料,用空气等离子束对其腋芽进行辐照处理,安全照射时间为60-10秒,以40-25秒较为适宜,照射时间过长芽枯死,过短不起作用。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证明了变异的真实性,通过选择获是极早熟品种“早丰7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