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索了裂解气相色谱法作为植物种子分类表征方法的可能性。对豆科植物中不同属、不同亚属及相同亚属的共10种种子的裂解色谱图,用分区编码法进行区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子最少有一个编码不同,方法简易快速,可为高等植物种子的区分提供一种佐证手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羊蹄甲属新分类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德昭   《广西植物》1988,(1):43-51
<正> 在《中国植物志》第39卷中,作者对羊蹄甲属采用了广义的概念,属以下分为3个亚属:羊蹄甲亚属subgen.Bauhinia,厚盘亚属subgen.Lasiobema Korth,显托亚属subgen.Phanera(Lour.)Wunderlin,Larsen et Larsen.在编写过程中,发现一些新分类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羊蹄甲属植物种子表面微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羊蹄甲属21种(含1亚种、2变种)的种子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羊蹄甲属植物的种子颜色、形状和外种皮纹饰多样,还发现种脐位置、假种皮裂片、拟透镜状突起和种皮表面纹饰有一定的相关性:即没有假种皮裂片,拟透镜状突起在种子表面不明显,具网状纹饰的种子其种脐位于种子亚顶部的位置,而非顶部位置。此外,大部分羊蹄甲亚属种子的表面纹饰为皱波状,而显托亚属的纹饰没有皱波状纹饰,却以网状纹饰居多。分析认为,羊蹄甲属植物中种皮网纹状纹饰可能是比较进化的特征;并认为种脐在亚顶部位置,没有假种皮裂片,拟透镜状突起在表面不明显,具网状纹饰的种子应是羊蹄甲属内较进化的式样。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原产于越南的蟹钳叶羊蹄甲在中国的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羊蹄甲属中国特有种的花粉形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羊蹄甲属植物11种中国特有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孔类型均为三孔沟,少数还有合沟;花粉均具半覆盖层,表面纹饰有皱波状、皱波状-穿孔、疣状、孔穴-穿孔、穿孔-网状。依据Larsen(1975)的划分,这11种植物的花粉隶属于Integrifolia型、Glauca型和Curtisii型,我们根据花粉纹饰的差异在Integrifolia型下进一步划分了Auma亚型和Paucinervata亚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三种羊蹄甲属植物在中国的新分布记录,即产自广西的中越羊蹄甲、耐看羊蹄甲和产自云南的圆叶羊蹄甲.  相似文献   

7.
应用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沙棘属(Hippophae Linn.)6种6亚种植物种子形态、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沙棘属植物种子形态、种皮微形态等性状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同时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种及种下类群的分类、鉴定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中种皮微形态可分为4种类型:拟脑纹状纹饰、线纹-穴状纹饰、近平滑-细疣状纹饰、浅穴-疣状纹饰.从内果皮和种皮结合程度及种皮表面光泽一致性等方面可明显地将沙棘属植物划分为二者紧密结合与分离两种情况,基本支持将沙棘属植物划分为有皮组和无皮组两大类群的观点,但观察结果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8.
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自动连续跟踪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尤其是差热分析和热重法与其他手段联合,可用于化合物稳定性、分解机理和相转变等方面的研究。由于种子是一个复杂化合物的有机体,我们期望发现各不同种子化合物之间在成份上和组成方式上的共性和差异性,从热化学的角度对木本植物进行热化学分类。我们选用针叶类两个科(松科、杉木科)的种子进行了DTA、TG、550℃裂解气相色谱分析;300℃逸出成份分析,发现松科种子DTA图上在240±5℃有一个共同的吸热峰,而杉木则出现在320±5 ℃。TG曲线同科的不同种之间非常相似,逸出成份分析和裂解气相色谱分析同科的不同种之间也具共同特征,且又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分类方法是可靠的,且可为树木(或植物)分类学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自动连续跟踪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尤其是差热分析和热重法与其他手段联合,可用于化合物稳定性、分解机理和相转变等方面的研究。由于种子是一个复杂化合物的有机体,我们期望发现各不同种子化合物之间在成份上和组成方式上的共性和差异性,从热化学的角度对木本植物进行热化学分类。我们选用针叶类两个科(松科、杉木科)的种子进行了DTA、TG、550℃裂解气相色谱分析;300℃逸出成份分析,发现松科种子DTA图上在240±5℃有一个共同的吸热峰,而杉木则出现在320±5℃。TG曲线同科的不同种之间非常相似,逸出成份分析和裂解气相色谱分析同科的不同种之间也具共同特征,且又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分类方法是可靠的,且可为树木(或植物)分类学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张奠湘  陈德昭   《广西植物》1994,(1):11-15
羊蹄甲属厚盘组作为一个分类实体包含有约18个种,本组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及中南半岛等地,其中很多种类在其分布区内地理替代现象相当明显。对此组的分支系统学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对本组种类系统进化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又为对热带亚热带亚洲大陆各区系之间关系。的理解提供帮助,为本地区的分支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材料.本文用30个形态及叶脉脉序性状对厚盘组进行了分支分析.云南羊蹄甲被选作外类群,内类。群包括龙须藤亚组及攀援羊蹄甲亚组的所有18个种。分析产生了8个最简约的分支图。分析还表明攀援羊蹄甲单独作为一个亚组是不可取的,厚盘组的分类及生物地理学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豆科黄华属植物种子表面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豆科黄华属Thermopsis 18种植物种子的表面纹饰,发现 T.alpina,T.bar- bata,T.inflata,T.lupinoides,T. licentiana,T.smithiana和T.turkestanica的种子表面为粗网状,T californica,T.divaricarpa,T. macrophylla,T.mollis的种子表面为细网状,T.gracilis,T.montana,T. fabacea的种子表面为相对平滑型纹饰,T.alterniflora的种子表面为不规则条形,T.chinensis的种子表 面为粘膜状,T.rhombifolia的种子表面为条形及 T.viuosa的种子表面为碎屑状纹饰。结果表明黄华属的种子表面特征对属下类群的划分有一定意义,对澄清某些混乱的种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3种碱蓬属植物种子含油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应用重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生长的碱蓬、角碱蓬和翅碱蓬3种野生植物的种子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碱蓬、角碱蓬和翅碱蓬种子含油量分别为24.39%、15.67%和15.8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8.65%、88.30%、88.50%。尤其是亚油酸含量较高,分别达56.94%、59.35%和60.86%。利用盐碱荒地种植碱蓬属植物。充分开发其在食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价值。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羊蹄甲属厚盘组作为一个分类实体包含有约18个种,本组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及中南关岛等地,其中很多种类在其分布区内地理替代现象相当明显,对此组的分支系统学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对本组种类系统进化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又为对热亚热亚洲大陆各区系之间关系的理解提供帮助,为本地区的分支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材料。本文用30个形态及叶脉脉序性状对厚盘组进行了分支分析,云南羊蹄甲被选作外类群,内类群包括龙须藤亚组及攀援  相似文献   

15.
浙江杜鹃花属植物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浙江产杜鹃花属13个种(录属5个亚属7个组)的种子形态进行了研究。比较观察了种子形状、大小、扁化率,翅和表面结构等形态学特征,井对该属种子形态的演化趋势、种于类型的划分及种子形态在分类学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种子形态特征与植物习性和形态特征一定程度上相关,反映了周内类群的分化,因而种子形态在杜鹃花属的系统研究中是不可忽视的性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25种4变种绣线菊属(Spiraea L.)植物的种子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绣线菊属植物种子外观上呈窄线形至椭圆形,表面有光泽和条纹,种子颜色为红棕色至深褐色;种皮纹饰可分为网纹、复网纹、负网纹和链状网纹4种类型。种子按长宽比的划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该属传统的组下系的划分;种皮纹饰在种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作为中国绣线菊属植物种的分类依据。本研究为绣线菊属的分类及系统学研究提供了种子形态及种皮微观形态方面的新资料,对进一步完善该属属下分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光镜(LM)和扫描电镜(SEM)对十大功劳属24种植物的种子形态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十大功劳属植物种子颜色为黑色,长3.4~6.7mm,宽1.7~3.5mm,属大型种子,形状多样;外种皮纹饰为网纹状,网眼形状、大小及网脊粗细、凸凹在不同类群间不完全相同,种内变异稳定,据此可将十大功劳属植物种皮纹饰划分为9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形态在十大功劳属内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但不支持Ahrendt将十大功劳属下分为2个groups,4个sections,14个subsections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棒花羊蹄甲Bauhinia claviflora L. Chen和海南的薯叶藤B. dioscoreifolia L. Chen长期被认为是国产特有种植物,实际上分别是广泛分布的缅甸羊蹄甲B. nervosa (Wall. ex Benth.) Baker和牛蹄麻B. khasiana Baker。作者依命名法予以归并。  相似文献   

19.
利用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小檗科5属(小檗属、十大功劳属、鬼臼属、山荷叶属和红毛七属)40种2变种植物种子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小檗科植物种子颜色多为黄褐色、红棕色至黑色,形状多样;种皮纹饰可分为网纹型、网纹—梯纹型、梯纹型和嚼烂状4种类型,其中网纹型又可划分为7个亚型。种子球形、种脐位于种子侧面近中部可作为红毛七区别于其他属种子的重要形态特征。根据种皮微形态特征,探讨了种子形态在小檗科内的系统学意义,并推测了种皮纹饰的可能演化路线。种子形态支持小檗属和十大功劳属的近缘关系,认为鬼臼属(八角莲属)较山荷叶属分化更早,但不支持Ahrendt对小檗属下组和亚组的划分。  相似文献   

20.
野牡丹属植物种子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国产5种野牡丹属植物的种子为材料,对种子颜色、数量、大小、形状、千粒重和萌发率等基本特征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野牡丹属不同植物果实中都有浅、深两种颜色种子,其数量比多在1:2左右。种子形状为类肾形、类三角形、类半圆形、类圆形。浅色种子较饱满,能萌发;深色种子多数干瘪,不能萌发。同种植物浅色种子的千粒重约为深色种子的2倍;不同植物千粒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展毛野牡丹〉地苍〉多花野牡丹〉细叶野牡丹〉野牡丹。野牡丹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为97.55%,地苍最低,为12.63%,种子萌发率与采种时期有密切关系。对种子表面做电镜扫描,多花野牡丹、野牡丹和细叶野牡丹种子表面纹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突起;地苍种子表面呈不规则的皱痕;展毛野牡丹种子表面有脊和谷,脊顶部有突起,谷布满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