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白背三七不同生长时间的叶片及茎段作为实验材料,利用含有多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分别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和根,建立了组织培养和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最适外植体为生长15d的叶片和茎段;(2)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配比为0.5mg·L-1 2,4.D、0.8mg·L-1 6-BA和0.1mg·L~NAA,茎段和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别为95.6%和97.8%;(3)诱导不定芽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配比为1.0mg·L-1 6-BA、0.2mg·L-1 NAA和0.1mg·L-1 TDZ,诱导率可达87.4%;(4)以MS+0.2mg·L-1 NAA作为生根培养基可获得100%的生根率。将生长良好的的植株进行移栽,存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2.
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途径,建立了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的植株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种胚、幼叶切块、茎段、根段)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种胚、无菌苗叶片、茎段和根作为外植体,在MS补加2,4-D、NAA和6-BA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都能诱导得到愈伤组织,其中种胚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100%,茎诱导效果次之,诱导率为97.1%。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有:MS+1.0mg·L-12,4-D+0.5mg·L-16-BA、MS+0.1mg·L-16-BA+1.0mg·L-1NAA、MS+0.5mg·L-16-BA+1.0mg·L-1NAA、MS+1.0mg·L-16-BA+1.0mg·L-1NAA、MS+0.5mg·L-16-BA+2.0mg·L-1NAA、MS+1.0mg·L-16-BA+2.0mg·L-1NAA和MS+0.5mg·L-12,4-D+0.5mg·L-1NAA。以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上植株再生效果最好,再生率为62.5%。  相似文献   

3.
以柚木优良无性系71-14组培苗节间茎段为材料,MS 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设计对6-BA、IBA、TDZ、NAA 等4个生长调节剂各4水平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并以最佳组合使用不同浓度的 TDZ 进行柚木愈伤组织再生.结果表明:TDZ 对形成具再生能力的致密型愈伤组织影响最大,低浓度水平的 TDZ 和6-BA 更易形成致密型愈伤组织;以愈伤组织大小、诱导率和致密型所占比例采用隶属函数法评定得出最优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 MS+0.9 mg·L-16-BA+0.04 mg·L-1 IBA+0.02 mg·L-1 TDZ+0.8 mg·L-1 NAA,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0.78%、平均直径1.65 cm,获致密型愈伤组织83.0%;得出优化的再生培养基为 MS+0.132 mg·L-1 TDZ,分化率为34.22%;初步建立了以茎段为外植体的柚木优良无性系71-14的再生体系,为柚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小叶龙竹种子为外植体,通过研究MS培养基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及不同配比对生根的作用,建立了稳定的繁殖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5.0mg·L-1;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0.5mg·L-1+6.BA1.0mg·L-1+KT0.25mg·L-1;小苗的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0.5mg·L-1+NAA1.0mg·L-1+IBA0.4mg·L-1,建立的繁殖再生体系将为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竹类植物进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1植物名称小叶金鱼藤(Columnea microphyllaKlotzsch&Hanst.ex Oerst.)。 2材料类别茎段。 3培养条件(1)诱导侧芽分化培养基:MS+6-BA0.5mg.L^-1(单位下同)+NAA0.1;(2)继代培养基:MS+6-BA0.3+NAA0.05;  相似文献   

6.
以单头亚菊茎段为外植体对其进行组织培养,MS为基本培养基,设置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筛选出合适的配方。启动培养基为Ms+0.5mg·L-16-BA+0.01mg·L-1NAA。继代培养基MS+O.75mg·L-1。6-BA+0.01mg·L。NAA,可获得较高的增殖率。不定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2MS+O.15mg·L—IBA,生根率达87%以上,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7.
蔓绿绒的离体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vitroPropagationofPhilodronimbeMORao,DENGXiao-Jiang(DepartmentofAgronomy,SouthChinaCollegeofTropicalCrops,Danzhou,Hainan571737)1植物名称蔓绿绒(Philodronimbe)。2材料类别带侧芽茎段。3培养条件侧芽诱导培养基:(1)MS+6-BA5~6mg·L-1(单位下同)+NAA0  相似文献   

8.
以桂黔吊石苣苔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材料,对桂黔吊石苣苔进行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桂黔吊石苣苔茎段腋芽可直接诱导萌发,在 MS+6-BA 1.0 mg·L-1+IBA 0.1 mg·L-1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达75%;适宜的继代增殖及壮苗培养基为1/2MS+NAA0.2 mg·L-1,繁殖系数为6.0/60 d,继代培养中茎段外植体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但诱导率较低,未能进一步分化成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0.2 mg·L-1+NAA 0.8 mg·L-1+AC 0.1%+香蕉5%,生根率达100%;在大棚中模拟桂黔吊石苣苔自然生境对生根苗进行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侧芽为外植体,以N6、B5、CC、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无机大量元素、无机微量元素、有机物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探究大花蕙兰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以及诱导生根的最佳生长调节剂浓度。结果显示,大花蕙兰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B5无机大量元素+ CC无机微量元素+MS有机物+蔗糖30 g·L-1 +琼脂7 g·L-1 +活性炭0.5 g·L-1(pH 5.8~6.0),诱导丛生芽增殖的适宜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为6-BA 4.0 mg·L-1 + NAA 0.2 mg·L-1,诱导生根的最佳生长调节剂浓度为NAA 1.0 mg·L-1。  相似文献   

10.
1植物名称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L.)DC.],别名白背三七、富贵菜、神仙草。2材料类别茎段。3培养条件侧芽诱导培养基:(1)MS+6-BA1.0mg·L-1(单位下同)+NAA0.1;增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离体条件下对佛手参种子进行了非共生萌发研究,成功实现了种子萌发,并通过根状茎增殖和分化获得了大量再生种苗。结果表明,成熟佛手参种子难以萌发,而未成熟种子具有萌发能力,萌发率可达到20%,最适萌发培养基为:1/2MS+1.0-2.0mg·L-1。KT+0.1mg·L—NAA+10.0mg·L-1腺嘌呤;根状茎增殖最适培养基为:1/2MS+3.0mg·L。6-BA+0.1mg·L-1 NAA+10.0mg·L。腺嘌呤;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1/2MS+I.0mg·L-1 KT+10.0mg·L-1腺嘌呤。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1.0mg·L。KT)与较低浓度类生长素(O.1mg·L-1 NAA)的配比对佛手参种子萌发、根状茎增殖及芽分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较高浓度的NAAA制种子萌发。根状茎与愈伤组织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但前者的分化能力却显著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以菊芋带芽点的薯盘及带节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研究菊芋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技术环节,最终筛选出最优技术参数组合,建立菊芋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是理想的快速繁殖材料,正接(形态学下端向下)是最佳的接种方式。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16-BA+0.2mg·L-1IBA,诱导率为95%;继代增殖最适宜培养基为MS+2.0mg·L-16-BA;壮苗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0.1mg·L-16-BA;生根适宜培养基为MS+0.2mg·L-1NAA,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达95%,大田种植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对抗结核植物桂林小花苣苔(Chiritopsis repanda var.guilinensis)进行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小花苣苔叶片外植体的最适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16-BA+0.05mg·L^-1IBA,pH8.0;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1mg·L^-16-BA+0.05mg·L^-1IBA,pH6.0,繁殖系数7.0/35天;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2mg·L^-1NAA,pH6.0,生根率为93.6%。模拟桂林小花苣苔自然生境,在春季对生根试管苗进行大棚移栽,成活率达90%。根据上述快繁技术,理论上每株试管苗每年可繁殖桂林小花苣苔种苗46万株。  相似文献   

14.
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inn.)为菊科(Asteraceae)向日葵属(Helianthus Linn.)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1];其地下块茎富含菊糖,还可通过发酵生产乙醇,在功能性食用多糖及生物能源方面的开发潜力巨大。菊芋主要通过块茎进行无性繁殖,其种子成活率和发芽率均很低[2],严重阻碍了菊芋的杂交育种。近年来以植物组织培养为基础的一系列现代育种技术为菊芋的种质改良提供了新途径,但由于菊芋的愈伤组织难以诱导不定芽或体胚发生,导致以农杆菌转化为主的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5.
以南荻幼穗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MS+2.0mg·L-12,4-D+0.1mg·L-16-BA+0.5g·L-1水解酪蛋白+0.5g·L-1脯氨酸;最佳分化培养基:MS+0.5mg·L-1NAA+0.5mg·L-1KT+0.5mg·L-1IAA+2.0mg·L-16-BA+0.5g·L-1水解酪蛋白+0.5g·L-1脯氨酸;最佳生根培养基:MS+1.0mg·L-1NAA+0.25mg·L-1Met。炼苗后,移入营养土与珍珠岩(1:1)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高达100%。该体系的建立为南荻规模化生产及遗传改良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广西绞股蓝是极具开发潜力的绞股蓝属植物。以其茎尖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的组织培养试验表明,茎尖为最适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mg.L-1+NAA 0.02mg.L-1,在此培养基中,茎尖和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达95%,丛芽增殖系数平均达14。广西绞股蓝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20mg.L-1,生根率92.50%。炼苗后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5.5%。  相似文献   

17.
雷颖 《植物生理学通讯》2014,(11):1727-1732
以野生松潘乌头块根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培养。由于松潘乌头离体培养时,组织褐变严重,因此在愈伤组织诱导前须进行除褐培养,培养基以MS+6-BA 1.0 mg·L^-1+VC 300 mg·L^-1+PVP 200 mg·L^-1效果较好,连续转移3次后褐变率显著降低到10%。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3.0 mg·L-1+6-BA 2.0 mg·L^-1+LH 500 mg·L^-1,诱导率100%;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ZT 1.0 mg·L^-1+6-BA 2.0 mg·L^-1+NAA 0.5 mg·L^-1,分化率93%;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3 mg·L^-1,平均增殖倍数为6.0左右;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3 mg·L^-1+VC 100 mg·L^-1(或PVP 300 mg·L^-1),平均生根数10条左右,生根率为96%以上。将瓶苗移栽于森林土和蛭石以1:1(V/V)混合的基质中,生长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探讨菘蓝花药处于单核晚期的形态指标,并以适宜发育时期的花药为外植体,进行花药培养及单倍体诱导。实验结果表明,4℃低温处理2d后,在含有6-BA0.5mg·L-1和NAA1.0mg·L-1。的Ms培养基上,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23.35%;将其转接到Ms附加6.BA1.0mg·L-1,NAA0.5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80.00%以上的愈伤组织可以诱导产生不定芽;再将分化出的试管苗转接到1/2MS+NAA1.0mg·L-1的生根培养基上,3d左右即可获得完整植株。经叶边缘压片检查染色体数目,花药培养所得的弱小绿苗为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