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酸模属植物茎的组织学特征,为显微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对酸模属6种药用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酸模Rumex acetosaL.、皱叶酸模Rumex crispusL.、网果酸模Rumex chalepensis MiⅡ.、齿果酸模Rumex dentatusL.和长刺酸模Rumex trisetifer Stokes的茎的横切面进行了制作和观察.结果:首次在羊蹄和网果酸模茎中观察到异常构造——内生维管束(internal bundle).结论:6种酸模属植物茎横切面的显微特征虽然较为相似,但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区别,可为6种植物的鉴别提供依据;根据茎中内生维管束的有无及生长年限,初步推测了其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江西产酸模属(Rumex L.)7种植物进行了叶形态结构的显微观察.结果表明:(1)叶片上表皮均有气孔器分布,表皮上普遍具有腺体和异细胞,叶肉中均含有晶体细胞,晶体类型为簇晶;(2)下表皮细胞特征及气孔类型、叶肉细胞的分化及排列方式、中脉维管束数目等特征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可以作为属下种级鉴定指标;(3)小酸模在气孔类型、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排列紧密程度、中脉形状及维管束数量等特征上与同属其它种类具有显著的差异,形态解剖学证据支持小酸模亚属(Subgen.Acetosella(Meisn.)Rech.)的成立;(4)根据酸模属植物气孔器类型的演化阶段,并结合孢粉学、形态学等证据,认为酸模属处于蓼科植物系统演化的较低或中等地位.通过对酸模属植物叶形态结构的比较观察,为探讨该属的系统演化关系及属下分类提供叶解剖学证据.  相似文献   

3.
4.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15种,透射电镜对2种国产酸模属植物的花粉进行观察与研究。本属花粉为球形或近球形,大小为15~40×18~40μm。具3孔沟、4斜孔沟、散孔沟、散沟等;沟或外沟狭长,几达两极,内陷或不内陷,内孔圆形、稍横长或纵长;表面具皱波状纹饰;外壁厚1.0~3.5μm,外层明显厚于内层。在透射电镜下,花粉外壁分3层:覆盖层最厚,具穴状或穿孔,颗粒状或刺状纹饰,内面均匀;柱状层明显,厚,小柱为钝圆锥体或圆柱状,基层和内层不分,最薄,但在萌发孔处明显增厚。根据花粉形态,本属花粉可以分成7个组,它们是:小酸模组、滨海酸模组、酸模组、土大黄组、荒地酸模组、巴天酸模组和钝叶酸模组。对萌发孔分布规律的研究,基本支持Wodehouse(1931)的观点,同时据花粉萌发孔演化的规律,认为本属花粉可能是蓼科花粉由少数萌发孔向多数萌发孔演化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及资料考证,对六盘水酸模属植物的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六盘水有酸模属植物7种,其中钝叶酸模(Rumex obtusifoliusL.)为贵州省的分布新纪录,并对酸模属植物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及生态价值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蓝花棘豆提供科学准确的性状和显微鉴别依据。方法: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定方法对蓝花棘豆的叶轴、叶的内部组织构造及叶的表面特征和粉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蓝花棘豆密被长柔毛,茎短缩。叶轴细长。蓝花棘豆叶轴横切面圆形,波状起伏,像花瓣一样。维管束外韧型,为16~20个,大小相间隔排列,形成连续的环。髓部宽广,髓细胞常呈类圆形,为较大细胞。小叶主脉维管束为外韧型,近圆形,维管束鞘明显,由一层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粉末中可见成束的纤维、单细胞的非腺毛、具缘纹孔和螺纹导管、不定式气孔。结论:首次提出蓝花棘豆全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定特征,以期为该品种的鉴定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用药的准确性,采用徒手切片法对小叶黑柴胡的根、根茎、茎的横切面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并详细观察和分析其显微特征.结果表明,小叶黑柴胡的根部维管束为外韧型,木质部呈二元型,导管2~5个相聚或单个分布在薄壁细胞中,韧皮部含大量油管;根茎的木质部分布较多的木纤维,常呈连续或不连续的环状排列,韧皮部可见到明显的叶迹维管束...  相似文献   

8.
丘琴  陈明伟  甄汉深  黄培倩 《广西植物》2016,36(11):1330-1334
龙脷叶( 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为大戟科守宫木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西和广东等地,为广西常用壮药,具有润肺止咳、通便之功效,在民间使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龙脷叶具有较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全草均可入药,为国家药典收载品种。但其鉴别方法尚未完全建立,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其叶与根的显微鉴别已有报道,而茎的鉴别未见有相关报道,因此有必要对龙脷叶茎的鉴别方法进行研究。该研究采用生药学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龙脷叶的茎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龙脷叶茎的主要显微特征为木栓层有7~12列细胞,皮层中含有较多淀粉粒,并含有纤维束,韧皮部窄,木质部宽,射线明显,髓部大;粉末可见螺纹、网纹及梯纹导管,伴有草酸钙簇晶,淀粉粒较小,有纤维。薄层色谱采用对照药材进行对照,发现样品斑点与对照药材斑点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上述特征可作为鉴别和制定龙脷叶茎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该研究结果为建立龙脷叶茎的鉴别方法以及进一步建立其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对竹亚科散生竹全面研究基础上,本文对酸竹属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讨论了本属与相近属之间亲缘和区别。本文确认有6种,其中有1新组合和5个新异名。  相似文献   

10.
杜鹃属植物的分类历来都十分重视叶片表皮特征的分类学价值,无论是在各亚属之间还是在种及种下等级的划分中都很强调此类特征的作用。贵州省位于世界现代杜鹃分布中心边缘及向东部散布的过渡地带,省内自然分布的杜鹃种类资源丰富而又独具特色,包括很多尚未深入研究的特有类群。为进一步研究贵州杜鹃属植物的属下系统分类关系,该文对自然分布于贵州的30种杜鹃进行了叶背显微形态特征研究,其中有28种的叶背表皮特征为首次报道。研究材料全部来自采于贵州西北部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内的杜鹃属植物,包括杜鹃亚属4种、糙叶杜鹃亚属1种、常绿杜鹃亚属22种、马银花亚属1种及映山红亚属2种,共计30种。研究方法为取成熟叶片处理后在JSM-6490型扫描电镜下对叶背表皮进行观测。叶背鳞片类型的划分方法参照前人工作。结果表明:这30种杜鹃叶片叶背表皮形态特征在电子显微镜下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如有鳞类杜鹃具有鳞片而其他类群则无,叶表面有或无表皮毛,表皮毛排列稀疏或密生,气孔器未见或偶见,散生于乳突状或非乳突状突起之间,或角质层增厚气孔器下陷,内、外拱盖表面粗糙或光滑,气孔器周围有或无间断的条形突起,突起呈环状或羽状等,但在同一亚属或亚组中又呈现出或多或少的一致性。研究讨论表明,叶背表皮显微形态特征在杜鹃属植物的属下系统分类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水菠菜叶乙醇提取物与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用水菠菜叶乙醇提取物处理人成骨样细胞MG-63 48 h后,提取水菠菜叶乙醇提取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的总RNA,将两组RNA纯化为mRNA,逆转录成cDNA,用Cy3和Cy5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进行线性扩增标记,然后与骨质疏松相关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扫描后对获得的数据用LuxScan 3.0软件分析.研究发现经水菠菜叶乙醇提取物诱导后MG-63细胞的244个骨质疏松相关基因中,有c-Fos、JNK、ODF、c-src、OSCAR、RANKL、Samd4、Samd6、Samd7 9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LRP5、Dkk1、TGFB、OPG 4个基因明显下调.结果表明水菠菜叶乙醇提取物能改变骨质疏松相关基因的表达,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蛋白信号传导途径和骨保护素/核因子受体激活信号传导途径有关,与雌激素内分泌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study is aimed at the evaluation of the phytochemical profile and the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ethanolic extract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Rumex algeriensis and Rumex tunetanus, two relict species limited to the North Africa. Phytochemical analyses of these extracts were performed using standard colorimetric procedures, HPLC‐DAD, and HPLC‐DAD‐ESI/MS, and their antioxidant/free radical scavenging capability was estimated through several in vitro cell‐free assays. Moreover, the anti‐inflammatory potential of these extracts was demonstrated in an in vitro model of acute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using differentiated Caco‐2 cel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extracts appeared endowed with excellent antioxidant/free radical scavenging properties. In particular, the extracts from both R. algeriensis and R. tunetanus flowers, and that from R. algeriensis ste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remarkable SOD‐like and NO‐scavenging activity, as well as by the capability to protect albumin against HClO‐induced degradation. Furthermore, the extracts from flowers of both Rumex species, as well as R. algeriensis stems, showed a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i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as demonstrated by the inhibition of TNF‐α‐induced gene expression of IL‐6 and IL‐8. In conclusion, R. algeriensis and R. tunetanus have shown to be potential sources of bioactive products to be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athologies related to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相似文献   

13.
威灵仙为常用中药材,对来自全国8个地区的10件威灵仙商品药材进行了性状和数码显微鉴定,结果表明10件商品药材中有5份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的根和根茎,4份为毛茛科植物棉团铁线莲C.hexapetala Pall.的根和根茎,1件为混淆品,经鉴定为百合科植物黑叶菝葜Smilax nigrescens Wang et Tang的根。应用数码成像技术,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威灵仙药材的显微结构,为该药材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5种药用石韦总黄酮的提取及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究石韦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用该工艺提取了5种药用石韦总黄酮,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旨在为石韦药材的黄酮提取及石韦药材质量控制和进一步有效利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案为:5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测得毡毛石韦的总黄酮含量明显较高,而华北石韦总黄酮含量最低,不同种石韦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云南野生稻叶茎根组织结构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徒手切片法对云南3种野生稻和栽培稻的叶片、茎秆及根的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明确野生稻的内部结构,为进一步揭示其结构与云南野生稻的生长势旺盛、营养吸收能力强、抗某些病虫害能力强的关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云南野生稻与栽培稻叶片主脉、茎秆及根的组织结构差异显著,其中景洪疣粒野生稻、景洪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的差异最明显。(2)在叶主脉结构中,景洪疣粒野生稻无气腔结构,维管束数量少、面积小;景洪药用野生稻、3个普通野生稻材料存在多个维管束和气腔结构,维管束、束内导管直径及气腔面积较栽培稻大,而栽培稻中的气腔均为2个。(3)在茎秆结构方面,景洪疣粒野生稻茎秆最小,维管束数量最少,其茎壁内的维管束排列方式与栽培稻不同;景洪药用野生稻和普通野生稻茎秆及茎壁较栽培稻粗厚,维管束数量也较栽培稻多,普通野生稻的茎壁中有通气组织。(4)在根的组织结构中,3种野生稻的导管数量较多,导管直径及中柱面积较栽培稻大,外皮层出现了具有凯氏带功能的凯氏点等。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浓度的酒精、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条件,对南方碱蓬根、茎、叶总黄酮提取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并用聚酰胺吸附-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总黄酮的优化提取条件,根为50倍原料重的45%乙醇溶液在80℃条件下提取30 min,含量为(1.50±0.20)%;茎为30倍原料重的60%乙醇溶液在80℃条件下提取50 min,含量(0.94±0.24)%;叶为30倍原料重的75%乙醇溶液在80℃条件下提取30 min,含量为(6.35±0.45)%。  相似文献   

17.
18.
19.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海南莎草属(Cyperus Linnaeus)15个种1个变种的叶下表皮微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该属叶下表皮微形态基本特征如下:长细胞为长筒形、短筒形,少数为近方形,边缘波状、深波状;无短细胞的存在;副卫细胞为高圆屋顶形、圆屋顶形、圆屋顶至三角形或三角形;(2)根据保卫细胞的形态将海南莎草属分为两大类型即保卫细胞两端明显加厚型和保卫细胞两端不明显加厚型;(3)海南莎草属叶下表皮微形态一致,表明莎草属是一个自然类群,但在莎草属种间叶下表皮的长细胞形态、保卫细胞及副卫细胞形态、气孔长宽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作为本属种间分类鉴别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