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瑞  迟云平  谢远云  康春国  吴鹏  孙磊  魏振宇 《生态学报》2022,42(24):10317-10328
炭屑是探索古火活动和人类用火及其驱动机制的重要指标,为研究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演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我国东北地区的炭屑研究较为薄弱,仅有的少数研究集中在全新世,缺少更长时间的沉积记录。为此,我们对哈尔滨黄土炭屑和总有机碳(TOC)进行分析,以重建中晚更新世以来松嫩平原东部的古火活动与古植被-古气候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古火活动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哈尔滨黄土炭屑形态揭示研究区主要以木本植物为主,炭屑粒度特征记录本地区为区域性古火事件。哈尔滨黄土-古土壤炭屑浓度曲线与TOC曲线比较吻合,古土壤炭屑浓度高,在弱古土壤层L1S1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温度的上升和生物量增多导致古火活动较为增强,揭示出古火活动主要受控于生物量。通过与Rb/Sr比值、全球CO2S浓度以及深海氧同位素的对比,发现古火还受温度条件的限制。温度作为触发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古火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即温度影响木本植物生长,较高的温度导致更密集的蒸发,较低的温度会导致较高的有效湿度,从而对火灾的发生和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这也指示了古火-植被-气候之间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黔西高原MIS3-MIS2期炭屑记录与火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灾与气候、植被存在复杂的关系,搞清东亚季风区的火灾模式及其发生机制,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及火灾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黔西高原MIS3—MIS2期间的古湖相沉积物进行炭屑分析并结合AMS~(14)C测年数据研究发现:MIS3晚期以来研究区的火灾主要发生于36.3—35 cal ka BP、26.2—17.6 cal ka BP期间,中粒炭屑和大炭屑分别在35、26.2、23.6 cal ka BP记录到3次地方火。研究区炭屑记录对冷干事件响应敏感,炭屑峰值区对应Heinrich事件(H事件)、末次冰盛期(LGM)等干旱事件,低值区对应DO事件,呈现千年旋回的特征。比对东亚地区的炭屑记录发现,在大范围的东亚季风区MIS2期比MIS3末期在火的强度和频率上都要高,与欧洲模式显著不同。火的发生机制可能受气候因素的控制,同时受植被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运城盆地典型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化率和炭屑含量的分析,研究了洪积扇全新世野火活动的规律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新世早期(11500~8500 a B.P.), 气候向温湿过渡,但仍较干旱,炭屑含量较高,野火活动比较频繁,说明气候干旱是野火发生的重要原因。而全新世中期(8500~3100 a B.P.),除夏商文化时期外,炭屑含量在整个全新世时期居于最低,野火活动最为微弱,与此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密切相关。但在夏商文化时期(3800~3500 a B.P.)炭屑浓度出现峰值,野火活动较为频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的结果。全新世晚期(3100~0 a B.P.)炭屑含量大幅度增加,野火活动最为频繁,一方面与气候向干旱化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大范围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干旱的气候背景条件下, 人类活动加速了野火的发生频率和活动强度。  相似文献   

4.
炭屑与植硅体分析广泛应用于古环境重建研究,现代植物燃烧微炭屑与植硅体比值研究有利于认识土壤及沉积物微炭屑与植硅体的丰度与火灾和燃烧活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现代草本及木本植物叶片进行开放燃烧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植物燃烧微炭屑的形态特征及微炭屑与植硅体数量比(Ch/ph)的差异。结果表明,植物燃烧后会残留下植硅体和微炭屑,草本与木本植物微炭屑形态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微炭屑与植硅体(Ch/ph)比值较大,Ch/ph值木本植物(26.07-31.61)大于草本植物(1.62-15.20)。微炭屑的形态及长宽比(L/W)、Ch/ph值含有丰富的火灾发生及燃烧的植被类型信息,尤其Ch/ph可能是古火灾及古植被重建研究的潜在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新疆东部巴里坤盆地内巴里坤湖的地层孢粉记录,结合14C定年,重建了该地区8.8cal.kaBP以来植被的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在8.8-8.0cal.kaBP、8.0-4.3cal.kaBP、4.3-3.8cal.kaBP、3.8-0.6cal.kaBP以及0.6cal kaBP至今,植被分别经历了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荒漠、荒漠草原/草原再到荒漠的演化过程.研究区中全新世以来的这种植被变化模式与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其它研究记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晚更新世以来浙江余姚地区植被变化及人类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余姚河姆渡镇7 m钻孔的孢粉记录提供了晚更新世以来的植被变化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历史.在全新世海侵之前,研究区发育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全新世早中期,海侵发生,植被由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发展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碳屑和禾本科(≥35/μm)花粉的增高说明,可能在河姆渡文化之前,研究区已经有人类活动.7 cal.kyr BP之后,高含量的禾本科(≥35 μm)花粉表明钻孔点的临近地区有水稻种植.亚热带与温带乔木花粉的比值(sub/tem)显示,在8 cal.kyr BP之前的海侵期间,浙江余姚地区气候最温暖湿润;7.5-5.86cal.kyr BP期间,温度低于海侵期但是仍然属于全新世暖期,温度高于现在;5.86 cal.kyr BP之后,温度下降;4cal.kyr BP之后温度进一步下降,接近现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宁波北仑NBBL钻孔约6.5m长柱状样中的有孔虫进行分析及定量统计,结合AMS14 C测年结果,恢复了宁波北仑中晚全新世古环境变化历史。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在全新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演变过程。早中全新世(~7 300Cal aBP以前),宁波北仑为陆地;自~7 300Cal aBP开始,海水开始影响北仑地区,该区域为滨岸沼泽相;~7 150—2 480Cal aBP演变为近岸浅海环境,此时段为海侵最盛期;~2 480Cal aBP以后,海水影响逐渐减弱;其后海水完全退出该地区,北仑地区变为陆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巢湖湖泊沉积物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氮同位素(δ15N)和粒度参数的研究,重建了全新世以来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从而揭示了巢湖地区全新世环境变化历史。早全新世时期(10100-8200 cal a BP),较高的TOC和TN、在波动中逐渐升高的δ13Corg值以及高δ15N值、高黏土(<4 μm)含量指示了较高的湖泊初级生产力,反映气候温暖较湿;中全新世时期(8200-4200 cal a BP),TOC、TN、δ13Corg值和黏土(<4 μm)含量总体上较高但呈波动降低趋势,粉砂(4-64 μm)含量升高,δ15N值总体较低但变化幅度较大,指示初级生产力由较高水平开始逐渐降低,气候由温暖湿润逐渐向凉干方向发展;7300-5800 cal a BP和4300-3800 cal a BP的低δ15N和高TN值可能受到固氮蓝藻的影响,分别对应着7500-7000 cal a BP和4200-4000 cal a BP气候事件时期夏季风强度的减弱;晚全新世前期(4200-2000 cal a BP),TOC、TN、δ13Corg值、黏土(<4 μm)含量的低值和较高的δ15N值、高粉砂(4-64 μm)含量代表初级生产力继续降低,气候环境进一步向冷干转变。全新世以来湖泊初级生产力的逐渐下降反映了季风的逐步减弱,而逐渐减少的30°N夏季太阳辐射是驱动季风减弱的主要因素。晚全新世后期(2000 cal a BP至今),各环境代用指标的变化表现出不同于全新世环境演化趋势的异常,说明湖泊环境及沉积物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  相似文献   

9.
 火是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本文通过北京房山东甘池15000aB.P.沉积物的炭屑、孢粉及烧失量(LOI)的分析,试图讨论北京地区15000aB.P以来火发生的可能性,提出火与植被中某些成分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火发生的一些因素,同时结合考古和历史地理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火灾的情形和程度。  相似文献   

10.
火是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本文通过北京房山东甘池15000aB.P.沉积物的炭屑、孢粉及烧失量(LOI)的分析,试图讨论北京地区15000aB.P以来火发生的可能性,提出火与植被中某些成分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火发生的一些因素,同时结合考古和历史地理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火灾的情形和程度。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THE ORIGIN OF THE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acetylcholine liberat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rabbit occipital cortex has be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underlying cortical synaptosomal and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t varying times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N-Me-3H]choline. Choline was administered by diffusion from solutions placed in cups formed by Perspex cylinder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Acetylcholine was collected by diffusion into these cups.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acetylcholine declined progressively. The effect of stimulation of afferent cholinergic pathways was to cause a fall in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released acetylcholine. However this was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ynaptosomal or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s represented by fractions P2 and D of the authors’fractionation scheme. It is concluded that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cortex must come from a store or stores more recently synthesized than the endogenous acetylcholine of these subcellular fraction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5):902-909
为了解三峡库区的忠县甘井河段水域牧场生态渔业对水环境的影响, 于2013 年3、6、9 及12 月按季度对该河段4 个站点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理化因子的监测, 并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该河段浮游植物有7 门93 个属种, 其中绿藻门的物种数最多, 有37 种, 占浮游植物群落总数的39.79%, 其次为硅藻门和蓝藻门, 物种数分别为26 种和13 种,分别占浮游植物群落总数的27.96%和13.98%;浮游植物的年均丰度为757.67104 ind./L, 变化范围(3.065743.99)104 ind./L, 年均生物量为4.40 mg/L, 变化范围0.0317.67 mg/L;水体的年平均透明度为1.18 m, 叶绿素a、总磷、总氮含量分别为8.54 g/L、0.13 mg/L、1.95 mg/L;浮游植物香农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年均值分别为2.90 和0.88, 全年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为37.5971.86, 由此推断, 甘井河水质属于中污染轻污染状态、中营养型富营养型。在鱼类生长旺季的6 月, 甘井河段养殖区内的水质优于非养殖区, 这可能与养殖区内放养滤食性鱼类有关, 证实了水域牧场没有带来水环境的污染, 反而能提高生物多样性,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