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流感病毒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病原体。常见的流感疫苗有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流感DNA疫苗成为流感疫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常见的流感DNA疫苗有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DNA疫苗、核壳蛋白(NP)、膜蛋白(M)DNA疫苗。联合使用细胞因子DNA对流感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有明显加强作用。众多试验表明,流感病毒DNA疫苗效果良好,其保护效果不逊于传统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应用上,一种能够持续递送药物的微针(microneedle,MN)系统对于一些疫苗、激素类药物的递送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壳聚糖的可控缓释型微针阵列(PVA/CS-MN),将微针贴片与药物相结合用于药物的可控长效缓释。重点研究了PVA/CS-MN的制备优化工艺,并对MN阵列外观形貌、力学性能、溶解与溶胀性能以及体外刺入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最优工艺制备的PVA/CS-MN具有良好的形貌以及力学性能,可以顺利在皮肤上打开微通道,并实现可控的溶解与溶胀功能。同时,体外透皮扩散实验表明,以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为模型药物制备的Vc-PVA/CS-MN在1 h内即释放了约57%的药物,随后12 h内缓慢释放了约66.7%的药物,7 d后最终释放了92%的药物。PVA/CS-MN具备可控的缓释特性以及优良的药物递送效率,为药物的持续透皮递送提供了一个新选择。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持续流行,疫苗的研发和推广使用是阻止新冠疫情的关键手段.SARS-CoV-2核衣壳蛋白(NP)作为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是疫苗开发的潜在候选靶点.鞭毛素B(FlaB)可作为免疫佐剂,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高致病禽流感病毒核蛋白(NP)中可用于高致病禽流感病毒感染检测或疫苗设计的CTL表位,为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开发新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NP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2006年深圳株高致病禽流感H5N1病人分离的病毒cDNA为模板扩增NP全长基因(1500 bp)并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NP氨基酸序列中潜在的HLA-A觹0201限制性表位。构建重组pJW4303-NP核酸疫苗并肌肉免疫HLA-A2/DP4转基因小鼠,利用ELISPOT法筛选特异性CTL表位。结果:克隆了2006年深圳株高致病禽流感NP基因,构建的重组pJW4303-NP核酸疫苗能在体外COS-7细胞中表达,免疫小鼠后能引起小鼠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结论:生物信息学和转基因小鼠模型筛选相结合的方法,能用于高致病性禽流感核蛋白CTL表位的筛选。  相似文献   

5.
布尼亚病毒分布广,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是对全世界的公共卫生事业有重大影响的负链RNA病毒,开发疫苗和寻找药物是预防布尼亚病毒感染的关键。病毒的核蛋白(nucleoprotein, NP)是合成病毒RNA所必需的,其与病毒RNA结合形成核衣壳,参与病毒的组装与RNA转录,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NP还具有B细胞和T细胞表位,能诱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因此,NP是疫苗设计和药物开发的理想靶点。鉴于NP的丰度和特异性,NP也常用于病毒病的检测。目前,越来越多的布尼亚病毒NP结构及NP-RNA复合物的结构得以解析,研究者已经通过这些结构发现2个重要的抗病毒靶点,即NP的末端臂和RNA结合口袋。本文就布尼亚病毒NP的功能和三维结构以及NP作为抗病毒靶点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布尼亚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虽然近年来肿瘤的治疗取得较大进展,乳腺癌依旧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杀手。近年来,乳腺癌相关的免疫治疗取得较大进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程序性死亡受体 1(PD 1)及其配体PD L1、肿瘤突变负荷等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免疫治疗具有预测作用,并与乳腺癌的预后相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例如PD-1/PD-L1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 4)抑制剂在乳腺癌中取得极大进展,各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效用。肿瘤疫苗的使用为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另一途径,虽然部分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取得较好成效,但绝大多数仍需深入研究,乳腺癌免疫治疗之途仅为开端,依旧需要大量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乳腺癌免疫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细胞免疫应答, 尤其是CD3+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 在控制病毒感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鼻咽癌(nasopharyngenl carcinoma, NPC)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 在鼻咽癌疫苗的研究中, 人们将研究重点放在增强特异性抗病毒CTL应答上. 本研究单独或联合使用表达EB病毒潜伏膜蛋白抗原2(epstein-barr virus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2, EBV-LMP2)的DNA疫苗、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疫苗、非复制5型腺病毒疫苗(Ad5), 分别于0, 2, 4周肌肉注射免疫4~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 IFN-γ 免疫斑点法检测EBV-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水平. 疫苗诱导的特异性细胞应答水平与疫苗的免疫策略有关. 其中, 使用3种载体疫苗联合免疫的效果最好, 其次则是先使用DNA疫苗免疫两次, 再用腺病毒疫苗加强免疫一次的联合免疫方法. DNA疫苗和AAV疫苗单独免疫能够诱导出特异性的CTL, 但与联合免疫相比诱导的应答水平很低. 结果表明, 使用DNA, AAV和腺病毒载体疫苗联合免疫, 能够更好地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为鼻咽癌的防治提供了很好的疫苗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致死性脑炎的疾病,对野生动物、家畜和处于高风险暴露地区的人群进行预防性疫苗接种可以控制狂犬病。目前可用的疫苗价格昂贵、生产繁琐、需要强化免疫以诱导和维持保护性免疫。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描述基于表达单体(RABV-m G)或其三聚体结构(RABV-t G)的原型狂犬病毒的糖蛋白G(RABV-G)来开发候选狂犬病重组亚单位疫苗,使用或不使用Matrix-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比内置和外置参考电极的微丝电极阵列在记录大鼠脑神经元放电过程中的优缺点,优化微丝电极阵列的制作与埋置,为多通道电生理实时记录系统提供更加实惠、优异的媒介工具。方法: 采用镍铬合金丝、电路板、电极引脚和地线(银线)制作16通道的微丝电极阵列,通过内置(参考电极与电极阵列并列排布)或外置(参考电极与地线分别焊接在电极一侧的两端)微丝电极阵列的参考电极,观察对比两种电极在记录大鼠ACC脑区神经元放电中的区别。实验大鼠分为内置组(8只)和外置组(9只),检测指标有信噪比(n=8)、放电幅度(n=380)和放电频率(n=54)。结果: 内置与外置参考电极的微丝电极阵列均可顺利记录出大鼠ACC脑区神经元的电信号;与外置组相比,内置组的神经元电信号具有信噪比高(P<0.05)、背景信号幅度小、受噪音干扰小,和放电幅度大(P<0.05)的优点;锋电位放电频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记录大鼠ACC脑区神经元电活动时,内置参考电极的微丝电极阵列记录到更高信噪比、更大放电幅度的电信号,为多通道电生理技术提供更加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正>朝圣者易受多重严重感染,需要接种多种疫苗。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含有破伤风类毒素(TT)、白喉类毒素或白喉类毒素突变体(CRM197)等载体蛋白。这些载体蛋白可能会与其他结合疫苗或含有破伤风或白喉的联合疫苗在同时或连续给药时发生相互作用。作者研究了在2015年参加朝圣前的澳大利亚成年朝圣者中单独和联合使用破伤风/白喉/无细胞百日咳(Tdap)疫苗与四价脑膜炎球菌TT结合疫苗(MCV4)与13价肺炎球菌CRM197结合疫苗(PCV13)联合使用时的免疫相互作用。将每个参  相似文献   

11.
<正>穿皮免疫接种是一种非侵袭性的而且易于使用的接种方法。作者在动物模型中使用水凝胶贴片证实了穿皮免疫接种配方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者使用抗破伤风和白喉的穿皮免疫配方制剂在人体中进行了临床研究,这种穿皮免疫接种器具是水凝胶贴片(无抗原),应用到22名健康志愿者的左臂  相似文献   

12.
流感病毒的核蛋白(Nucleoprotein,NP)高度保守,具有型特异性,能够诱导产生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抵抗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的攻击。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将杆状病毒GP64蛋白的信号肽(Signal peptide,SP)和胞质尾(Cytoplasmic tail,CT)与甲型流感病毒(A/Hubei/1/2010(H5H1))的NP蛋白融合表达,从而将NP蛋白展示在杆状病毒的表面,并对该病毒NP蛋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Westernblot实验证明NP蛋白可以在Sf9细胞中有效表达。免疫电镜试验显示NP蛋白已成功展示在杆状病毒表面。通过小鼠感染实验,ELISA结果证明NP疫苗可以诱导产生高水平的IgG血清抗体。ELISPOT结果表明NP蛋白的2个细胞免疫抗原表位(NP57-66IQNSITIERM和NP441-450RTEIIKMMES)可以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FN-γ,利用NP57-66、NP441-450和NP蛋白均可刺激CD4+和CD8+T细胞产生IFN-γ,但主要以CD8+诱导为主,表明重组病毒可以产生有效的细胞免疫反应。利用小鼠鼠肺适应株A/PR/8/34(H1N1)进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该重组病毒感染小鼠后可以降低小鼠肺病毒载量,减轻肺组织损伤,减少体重下降,并可以保护50%小鼠存活。  相似文献   

13.
与许多在细胞浆内复制的RNA病毒不同,流感病毒的复制及转录都在细胞核内进行。流感病毒感染细胞进入细胞浆后,经病毒脱壳将病毒核糖核蛋白体复合物(v RNP)释放到细胞浆。v RNP含有病毒的RNA基因和碱性聚合酶1(PB1)、碱性聚合酶2(PB2)、酸性聚合酶(PA)及核蛋白(NP)。v RNP被主动运送到细胞核内,开始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晚期,在细胞浆中新合成的PB1、PB2、PA及NP蛋白也需要进入细胞核,参与新的v RNP的装配。我们简要介绍有关流感病毒v RNP和新合成的PB1、PB2、PA及NP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境条件下滨海芦苇湿地C、N、P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阐明不同生境对黄河三角洲滨海芦苇湿地土壤和植物碳(C)氮(N)磷(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选取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两种湿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和植物体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退耕芦苇湿地土壤TC、TN的含量明显增加,TP的含量变化不大。2)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土壤R_(C、N、P)分别为42.6:1.6:1、71.2:2.0:1,R_(NP)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3.1)和我国平均水平(5.2),土壤表现为N限制。新生湿地土壤剖面中,R_(CN)和R_(CP)变化剧烈;R_(NP)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退耕湿地土壤R_(C、N、P)值规律性较好,R_(CN)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R_(CP)和R_(NP)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3)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中芦苇整株R_(CN)、R_(CP)和R_(NP)平均值分别为78.2、1753、22.4;67.0、1539、23.0。开垦活动可以降低芦苇植物体R_(CN)和R_(CP)值,但由于芦苇植物体本身对R_(NP)的约束性较高,对R_(NP)值的影响不大,芦苇植株R_(NP)约为23。以上结论可以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进行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2a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渭北旱塬区冬小麦生育期内0-2 m土壤水分,耕层(10 cm处)地温,以及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推荐施肥+垄上覆膜+沟内覆草(NP+PF+S)、推荐施肥+垄上覆膜(NP+PF)和推荐施肥+麦秸覆盖处理(NP+S)均能增加土壤储水量,但以NP+PF+S和NP+PF处理较好;(2)3种覆盖栽培模式均提高了冬小麦越冬期间耕层地温,但推荐施肥+麦秸覆盖处理(NP+S)在冬小麦返青期耕层地温要低于对照(CK),推荐施肥+垄上覆膜+沟内覆草(NP+PF+S)和NP+S处理在冬小麦返青期后期到收获期耕层地温也均低于CK;(3)NP+PF+S处理较其它处理可增加冬小麦产量,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次是NP+PF处理,而NP+S处理增产效果不明显。可见,覆膜覆草和覆膜是较为适宜渭北旱塬雨养区冬小麦发展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国外动态     
《生物加工过程》2004,2(1):72-74
20 0 5年世界微排列生物芯片市场预测微排列是在1980年期间被发明的,它们只是现在投入了重要的使用。微排列在测定人类基因组功能的过程中是关键的,因为在一个阵列上能够放置万个点。不同的DNA碎片能被固定到每个点上。在一个微排列的点上能够平行进行数万个试验。这意味着使以前使用数百台仪器,花费许多年的任务,现在仅需一台仪器,花费几个星期的研究时间就能完成工作,加速发现过程许多倍。据贸易通信公司(BusinessCommunicationsCompany)的最新研究《骤增的微排列生物芯片贸易》显示:微排列、排列仪、扫描仪和显微流体的世界市场在2 0 …  相似文献   

17.
运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分析校园水体的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研究表明 ,饮用水及生活污水中存在具有致突性的有机化学物质 ,其水源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以及微生物生长活动引起非活性化学物转化成致突物等 ,在这些致突物中 ,许多具有遗传毒性。目前 ,研究饮用水的遗传毒性可用许多短期遗传毒性试验 ,其中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作为致突性分析的一种测试系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应用。1 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原理环境污染物 (如物理、化学、生物污染源 )能诱发植物细胞的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断片游离在细胞质中于分裂末期形成微核。蚕豆是对污染物较为敏感的植物品种 ,利用污染过…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发生于各种家禽和野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其重要的经济和公共卫生学意义 ,使得禽流感的防治显得突出重要。疫苗的使用是控制禽流感的主要手段。目前实际应用中仍以禽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为主 ,但由于其潜在的缺点使得人们将目光转向其它类型疫苗的研制。从常规疫苗、新型疫苗和交叉保护性疫苗三个方面对禽流感疫苗研究进展加以阐述。常规疫苗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和重组活载体疫苗 :新型疫苗主要有冷适应流感弱毒疫苗 ,基因工程活流感病毒疫苗 ,复制缺陷型病毒疫苗 ,DNA疫苗 ,RNA复制子疫苗 ,表位疫苗等 :交叉保护性疫苗主要依据流感病毒表面的保守蛋白M和NP的特性 ,构建疫苗来达到交叉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建立基于荧光微球的液相基因表达阵列,用于特定基因组合的表达谱分析.采用带有不同强度荧光鉴别信号的羧基化微球,与氨基修饰的不同标签寡核苷酸序列化学偶联,制成微球阵列.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用于扩增靶基因核苷酸序列,即通过RNA标本六随机引物逆转成cDNA,与不同基因特异性的一对探针杂交,耐高温的连接酶联接,最后采用生物素标记的同一对引物扩增.PCR产物与微球阵列液相杂交,加入链亲和素标记的PE染料,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应用这一系统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中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难治性贫血伴转化中原始细胞增多(RAEBt)、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和其他组(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巨幼贫、溶贫等)差异表达谱,差异表达结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共建立了5个基因的微球阵列,分别为Rap1GAP、RAC2、SPA1、RhoBTB3和内参GAPDH,每个基因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02 5~0.1μmol,液相表达阵列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P<0.001).检测RA、RAEB、RAEBt、AML和其他组差异表达发现,RAC2、RhoBTB3、SPA-1和Rap1GAP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性存在(分别为P<0.000 1,P=0.049 1,P=0.020 6和P=0.004 6),其差异显著性与实时荧光定量PCR一致,泊松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0.946,0.945和0.921,具显著性(P<0.001).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基于荧光微球的液相基因表达阵列,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0.
<正>组胺致敏试验(HIST)是一项用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批签发的致死性试验,或者是百日咳与其他疫苗联合应用的疫苗批签发的检测试验。这项试验需要使用大量的动物,并且该项试验难以标准化,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体外替代性试验以取代HIST。一项体外测定系统已经开发出来,用于替代HIST,以期测定百日咳毒素的功能性结构域,这是一项将酶联HPLC(E-HPLC)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