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核果类果树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DNA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在核果类果树亲缘关系上的鉴定、基因标记、定位与克隆、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上的应用进展,探讨了分子标记在核果类果树上的应用前景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藏绵羊DNA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讨论了藏绵羊DNA分子遗传标记在其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DNA标记和分子育种钱惠荣郑康乐(中国水稻研究所生物工程系杭州310006)生物技术的发展给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是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9,48]。由于分子标记相对于经典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形态性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以前无法进行的研究,比如环境因素的影响,数量性状的多重效应等等,在分子标记的帮助下已经开展。同时分子标记直接应用于...  相似文献   

4.
DNA标记和分子育种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前已在木耳属真菌中广泛应用的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ISSR、SRAP、SCAR、ITS、IGS),以及这些标记在木耳属真菌系统发育、分类研究、种间和种内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这些标记技术在木耳属真菌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小麦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小麦RFLP标记遗传图谱遗传连锁图既是遗传学本身的重要研究内容,又是育种等许多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数十年来,小麦遗传学家利用形态标记、生化标记和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方法,为构建小麦遗传图谱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形态标记和生化标记数目少,特殊遗传材料培育困难及细胞学工作量大,因而在RFLP遗传连锁图绘制之前,一直没有完整的小麦连锁图绘制出来。极大地限制了小麦遗传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进展。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分子标记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遗传连锁图的构建。1989年7月由美…  相似文献   

7.
DNA分子标记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总结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所发展出来的各类分子标记,并对分子标记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基因定位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油菜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
观赏植物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遗传标记。简要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观赏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种质鉴定、亲缘关系的演化及分类、系谱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分子标记在观赏植物遗传育种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重复序列(SSR)等不同类型分子标记在草莓指纹图谱构建、品种鉴别、遗传多样性、进化、遗传作图以及相关性状的标记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草莓分子标记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地黄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 植物名称 地黄 (Rehmanniaglutinosa) ,又名生地。2 材料类别 茎段、茎尖。3 培养条件  ( 1 )无菌苗获得培养基 :MS ;( 2 )茎尖分化培养基 :MS NAA 0 .0 1mg·L- 1 (单位下同 ) 6 BA 1 GA30 .2 ;( 3)增殖培养基 :1 /2MS 6 BA  相似文献   

12.
地黄连作的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具有典型连作障碍效应的药用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为试验材料, 以正茬地黄为对照, 研究连作条件下地黄植株的生理生态特性变化。结果表明, 该试验条件下地黄的连作障碍效应起始于苗期, 在栽种后60天时, 连作引起植株细胞膜质过氧化作用, 使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 重茬地黄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显著低于对照, 而气孔限制值(LS) 33.97%, 显著高于对照, 同期重茬地黄叶绿素含量(Chl)也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相关分析表明, PnGs、Chl含量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和0.814)。对植株叶片叶肉细胞的电镜观察显示, 连作条件下地黄光合细胞结构在其生长中期开始发生变化。因此, 在地黄生长早期由于(连作)环境胁迫植株叶片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积累所带来的膜结构损伤, 导致了叶绿素含量的降低, 而气孔关闭以及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共同造成连作地黄早期光合能力降低, 生长受阻, 从而表现出明显的障碍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RT-PCR方法对9个地黄扩展蛋白基因在地黄不同组织器官、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用RACE方法克隆了主要在根中表达的RgExpA1基因的全长,并对该基因编码氨基酸的功能位点、拼接方式以及与同源基因的进化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怀地黄ISSR扩增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用CTAB法提取怀地黄嫩叶DNA,进行简单重复间序列标记(ISSR)分析.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研究了退火温度、Taq酶单位、Mg2+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和模板DNA浓度对ISSR-PCR反应的影响,找出各自的合适条件,而且每一个合适条件确定以后都被作为后续研究的一个条件.通过各个因子的组合研究建立了适宜于怀地黄ISSR分析的扩增体系25 μL PCR反应体积,1×Taq DNA酶缓冲液(10 mmol/L Tris-HCl,50 mmol/L KCl,0.1% Trion X-100,pH9.0 ),2.5 mmol/L MgCl2,1.5~1.0 U Taq酶,60 ng模板DNA,0.4 μmmol/L引物,各0.4 mmol/L的dATP、dGTP、dCTP和dTTP.合适的退火温度为53~55℃.为用ISSR技术分析鉴定怀地黄种质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地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地黄根茎所获无菌苗为材料,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再生植株的获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取叶片、茎段、叶柄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筛选出最适培养基为MS附加2,4-D0.5mg/L、BA1.0mg/L,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将叶片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其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附加BA 3mg/L、NAA 0.1mg/L,分化率为77.5%。试管苗在改良的MS(大量与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物质各1/2)附加NAA 0.05mg/L的培养基上,经过15~20d培养,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6.
简要综述了分子标记在烟草性状连锁基因定位中的应用进展,包括烟草化学、普通农艺和抗病性等性状,讨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以期为分子标记应用于烟草性状连锁基因定位和特色优质烟叶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Li ZF  Yang YQ  Xie DF  Zhu LF  Zhang ZG  Lin WX 《PloS one》2012,7(1):e28806
Rehmannia is a medicinal plant in China. Autotoxicity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s hindering the consecutive monoculture of Rehmannia. However, potential autotoxins produced by the fibrous roots are less known. In this study, the autotoxicity of these fibrous roots was investigated. Four groups of autotoxic compounds from the aqueous extracts of the fibrous roots were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s of these water-soluble compounds were further analyzed and separated into five fractions. Among them, the most autotoxic fraction (Fr 3) was subjected to GC/MS analysis, resulting in 32 identified compounds. Based on literature, nine compounds were selected for testing their autotoxic effects on radicle growth. Seven out of the nine compounds were phenolic, which significantly reduced radicle growth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The other two were aliphatic compounds that showed a moderate inhibition effect at three concentrations. Concentration of these compounds in soil samples was determined by HPLC. Furthermore, the autotoxic compounds were also found in the top soil of the commercially cultivated Rehmannia fields. It appears that a close link exists between the autotoxic effects on the seedlings and the compounds extracted from fibrous roots of Rehmann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