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株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从植物性材料中筛选产细菌素的乳酸菌。方法 琼脂扩散法。结果 所筛选的产细菌素R260菌株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等干扰因素后,发酵液仍有很强的抑菌作用;用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处理后,发酵液抑菌活性急剧下降,因而确定产生的抑菌物质具有蛋白质性质,是一种细菌素。抑菌谱试验测定表明,此菌株的发酵液不仅抑制革兰阳性菌,而且对部分革兰阴性菌也有抑制作用,因此产生的是一类广谱细菌素。结论筛选到了1株产广谱细菌素的乳酸菌。  相似文献   

2.
以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供试菌株,采用滤纸片法测定评估了紫苏籽油经过皂化提取之后其提取液抑制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能力,并将所得的结果与大豆油的抑菌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紫苏籽油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两个供试菌株的抑制效果较强,且对于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要优于大肠杆菌,且紫苏籽油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要优于大豆油。  相似文献   

3.
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酸乳杆菌在MRS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细菌素经30、60、90、121℃处理20min后,活性几乎不变,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革兰阳性菌、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ricine—SDS—PAGE和不同pH值抑菌实验测定结果证明,嗜酸乳杆菌细菌素是一组低分子量,并在pH2—4时有抑菌作用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脑脊液培养结果的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相关细菌的耐药性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从临床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的细菌,所有菌株均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仪器法与纸片法检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包含非重复分离菌株23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5株(74%),革兰阴性菌59株(24%),真菌5株(2%)。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与链球菌属细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真菌均为新型隐球菌。分离菌株中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革兰阳性菌仅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仅对阿米卡星、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敏感率为90%以上,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在80%以上。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分离菌株。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面临巨大挑战,提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格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然后进行细菌菌株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出593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64株,占78.2%,前四位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49株(占8.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80株(占13.5%),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不论是革兰阴性杆菌还是革兰阳性球菌均普遍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离病原菌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金矿床区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与金矿化关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孢子数目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一种较理想的探矿法。利用此法对我国2个金矿床区的土壤样品进行了该菌的分离鉴定。从55份样品中分离到阳性菌对9株,从739林中挑取11株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证明,该分离株均为典型的蜡质芽孢杆菌。分析矿区每克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数量最高可达19000余个,与背景矿区比较要高达几百倍至几千倍。同时对55份土壤也进行了金含量的分析;结果发现,该菌孢子异常与金异常有一空间上的分离。依据这些研究,作者认为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是指示金矿床区金含量多少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分离引起柑橘腐烂、霉变的微生物及生物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腐烂的柑橘中提取腐败菌,并对其进行分离,研究引起柑橘腐烂、霉变的主要微生物。通过菌落颜色、表面特征和质地等菌体形态的观察,获得初步鉴定的结果:细菌2种(编号A1、A2),分别为葡糖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霉菌2种(编号B1、B2),分别为青霉菌属和毛霉属;酵母菌1种(编号C),为酵母属的酿酒酵母。用地衣芽孢杆菌SH003试验菌株考察对上述腐败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SH003发酵液对细菌和霉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用酶法合成的10-十一碳烯酸葡萄糖酯进行真菌和细菌的抑菌试验,发现糖酯对白假丝酵母菌及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抑制效果,对白假丝酵母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0、4、3、4和3mg/mL。  相似文献   

9.
从20种中药中分离纯化得到48株芽孢杆菌,其中25株对10种植物病原菌中至少一种具有拮抗作用,7株抗菌谱较广,其中1株广谱抗菌能力极强。25株有抗性菌株经纯化培养对其进行菌体菌落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其中8株芽孢杆菌被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3株被初步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1株被初步鉴定为纳豆芽孢杆菌,1株被初步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发现两种可能对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的中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成人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血培养仪和VITEK-2 Compact鉴定仪,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 595份血培养送检标本中分离出23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47株占63.91%,革兰阳性菌78株占33.91%,真菌5株占2.17%。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率高。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保持高敏感率。结论本院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菌种复杂多样,不同菌种耐药性差异较大,应该定期对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低温冻存时间及温度对支原体菌种保存稳定性和菌种活力的影响。方法用固体平板计数法计算不同冻存时间、温度下的口腔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菌落数差异,分析这2个因素对口腔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菌种活力的影响。结果口腔支原体在生长48 h后达到生长高峰,肺炎支原体生长较为缓慢,在103 h到达生长高峰。口腔支原体在-70℃冻存1个月时,菌落数由1012 cfu/mL下降至1011 cfu/mL,冻存1个月的菌落数和冻存3个月、12个月的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在-70℃的冻存条件下,菌落数一直处于稳定水平;比较-35℃与-70℃的冻存条件下肺炎支原体的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支原体在-70℃冻存条件下的菌种活力明显高于-35℃(P<0.05)。结论口腔支原体生长迅速,但对于储存温度的敏感性较高,肺炎支原体相较口腔支原体生长缓慢,停滞期较长,菌株对冻存温度和时间的敏感度较低,稳定性高。菌种冻存温度应选择较低温度,冻存周期在1年内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真菌并鉴定为烟曲霉L-3。以菌株L-3作为固定化载体,将地衣芽孢杆菌固定在真菌上组成固定化体系。研究了混菌菌丝球,菌丝饼,发酵混合液,粗漆酶液对刚果红染料废水的降解情况并对染料废水进行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菌丝球对染料废水的降解效果最显著,降解率高达99.96%,菌丝饼仅用20 s降解率为91%,发酵混合液与粗漆酶液的处理效果并不显著。该体系对染料废水的去毒率较明显,尤其是菌丝球的去毒率可达到78%。可见,固定化体系对染料废水不但有较高的降解能力,也有较高的去毒率。  相似文献   

13.
镉胁迫对紫花苜蓿幼苗生理特性和镉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农三号"紫花苜蓿幼苗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探究了在10 d内不同浓度(0~2.0 mmol·L-1)镉(Cd)胁迫对其根长、茎长、生物量、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Cd富集及其亚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125 mmol·L-1) Cd能促进幼苗根和茎的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浓度(0.5~2.0 mmol·L-1) Cd显著抑制幼苗根和茎的生长,叶绿素及生物量显著降低; Cd胁迫使MDA含量显著增加,而SOD和POD活性显著增强,其中Cd胁迫浓度为0.5mmol·L-1时,SOD和POD活性达到最大值,这可能是植物对环境胁迫的一种应激保护反应; Cd在各亚细胞组分中的含量依次为细胞壁>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且均随Cd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Cd胁迫浓度为0.125 mmol·L-1时,水培10 d的紫花苜蓿幼苗单株地上部对Cd的净化率最高可达0.214%,而整盆植株在单位体积内对Cd的净化率最高可达15.5%;当Cd胁迫浓度为2.0 mmol·L-1时,紫花苜蓿幼苗地上部Cd含量达89.36μg·g-1。这些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对Cd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虽未达到Cd超富集植物的临界标准,但从植株生物量、耐Cd能力、富集Cd量及对Cd的净化率等方面综合考虑,紫花苜蓿在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干预措施对噪声污染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将5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噪声污染组(分为30、60、80 dB三个组)、干预组(利血平+80 dB), 每组10只动物。每天刺激1次, 每次刺激30 min, 连续刺激15 d。第16天解剖出脑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噪声污染组大脑前额叶皮质(PFC)和海马(Hipp)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22.87%、50.35%、94.65%和 12.00%、31.76%、61.83%; 干预组NA水平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3.66%和52.06%;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oradrenaline transporter, NAt)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22.87%、50.35%、94.65%和12.00%、31.76%、61.83%, 干预组NAt水平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3.66%和52.0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24.87%、39.27%、67.41%和44.97%、80.81%、95.84%, 干预组BDNF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16.36%和14.34%, 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噪声污染组; 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B, TrkB)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32.64%、59.95%、82.64%和31.02%、57.31%、80.23%, 干预组TrkB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4.75%和10.52%, 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噪声污染组。结果显示, 噪声污染使动物体内去甲肾上腺素等水平升高, 去甲肾上腺素是噪声污染引起组织器官损伤的主要因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防止神经元受损死亡, 改善神经元的病理状态, 利血平使去甲肾上腺素耗竭, 保护组织器官免受噪声污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神依赖物海洛因对胚胎大鼠发育和大脑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受孕后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海洛因给药组(分为海洛因低、中、高剂量组)。第7天,分别给予16、32和64mg/kg的海洛因,连续给予海洛因9d,观察精神依赖物海洛因对胚胎大鼠形态结构发育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胚胎大脑组织Bax表达水平。结果 胚胎观察发现,海洛因低、中、高剂量组活胚胎总数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27.27%、37.12%和48.48%;海洛因低剂量组胚胎枕骨发育不全,胚胎出现脑膨出畸形;海洛因中剂量组胚胎枕骨、顶骨发育不全,胚胎脑膨出明显;海洛因高剂量组胚胎枕骨、顶骨、颞骨发育不全,胚胎脑膨出更为明显。ELISA检测发现,海洛因低、中、高剂量组胚胎大脑组织中Bax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1.41%、47.06%、83.74%,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胚胎小脑组织中Bax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增加了17.16%、52.96%和90.01%,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精神依赖物海洛因具有明显抑制胚胎大鼠形态结构发育的作用,抑制作用随给予海洛因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海洛因诱导胚胎组织器官Bax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瞬时表达人源重组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对抗体性质进行分析。方法 PCR法扩增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并分别构建真核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EK293 EBNA1细胞;抗体经亲和纯化后,CE-SDS法分析纯化后抗体单体比例,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分析抗体体外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ELISA分析抗体与3aG、CTN、PV及CVS株的结合。结果提取瞬时表达质粒的A260/280 nm比值在2.0~2.1之间纯化后抗体非还原CE-SDS单体纯度为74.4%;还原CE-SDS抗体轻、重链峰合计占比超过95%;抗体RFFIT体外中和活性为293.37 IU/mL,比活达628.21 IU/mg,抗体与3aG、CTN、PV及CVS株交叉反应均为阳性。结论该株抗体具有较高体外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与主要疫苗株均有较强结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肺炎链球菌C多糖单克隆抗体(单抗),建立检测荚膜多糖中残留的C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选择BALB/c雌性小鼠,采用体内诱生单抗腹水,放大生产肺炎链球菌C多糖单抗;使用间接ELISA、抑制性ELISA对其进行特异性鉴定;用特异性和亲和力高的单抗尝试建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中C多糖含量检测的速率比浊法,并对该方法的线性、精密度、特异性进行验证。结果所制4株单抗的抗体类别均为IgM,识别的抗原表位互不相同,亲和力也不同。间接ELISA、抑制性ELISA结果均显示,所获得的单抗能够作用于肺炎链球菌C多糖上的磷酸胆碱位点,具有很好的特异性。选择单抗E8建立速率比浊检测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和特异性均良好,检测结果表明肺炎链球菌23个血清型荚膜多糖中C多糖含量不同。结论利用单抗建立了检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中残留的C多糖的含量的速率比浊法。  相似文献   

18.
冻干即真空冷冻干燥,是利用升华的原理使物料脱水的一种干燥技术,其广泛用于生物制品,特别是蛋白质类生物制品的生产,以保护生物制品生物活性成分。外观是冻干制品的重要质量属性之一,合格的冻干制品外观应是疏松多孔、色泽均匀、质地细腻的固体。在大规模生产中,由于冻干参数复杂、设备操作的灵活性等因素,冻干制品的饼块有时会出现收缩、裂化、塌陷、雾化、回熔、喷瓶、结膜等不合格外观,从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就近年来在蛋白质类生物制品冻干过程中易发生的几种不合格外观及解决方案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用有机溶剂/去污剂(solvent/detergent, S/D)病毒灭活处理对破伤风抗毒素质量的影响。方法 3批破伤风抗毒素样品,每批样品取3等份,向其中2份中分别加入磷酸三丁酯(tri- n -butylphosphate, TNBP)和吐温-80(Tween 80)至终质量分数为0.3%和1%;一份放置在(25±1)℃水浴中振摇6 h后取样,另一份放置在(30±1)℃水浴中振摇4 h后取样;向第3份破伤风抗毒素原液中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混匀后室温放置作为对照。各样品经超滤后检测其效价和蛋白质含量,同时用SDS-PAGE电泳和凝胶过滤色谱柱测定。结果 破伤风抗毒素原液样品经过S/D病毒灭活处理后,其动物效价与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蛋白质含量、分子大小分布无明显变化,多聚体、二聚体及F(ab′) 2含量也无明显变化。结论 S/D病毒灭活处理对破伤风抗毒素的效价,蛋白质含量,分子大小分布,多聚体、二聚体及F(ab′) 2含量均无明显影响,可以作为破伤风抗毒素病毒灭活的候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敏感和特异的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序列的细胞基质检测方法,用于细胞种属鉴别和不同种属间的细胞交叉污染分析。方法①提取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狗肾细胞(MDCK细胞)和牛肾细胞(MDBK细胞)基因组DNA,以PCR扩增相应细胞的线粒体CoI基因保守区的基因条码序列,将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基因片段的大小,并与文献报道的来源于ATCC相应细胞系线粒体CoI基因保守区的基因条码序列片段大小进行对比,以确定细胞的种属类别;②用Vero细胞、MDCK细胞和MDBK细胞的线粒体CoI基因保守区的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分别与相应细胞和其他不同种属的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用不同浓度的细胞基因组DNA与相应细胞的线粒体CoI基因保守区的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方法的灵敏度;③以不同种属细胞的线粒体CoI基因保守区的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分别与多种细胞混合液提取的细胞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细胞间的交叉污染。结果 Vero细胞、MDCK细胞及MDBK细胞线粒体CoI基因保守序列中的基因条码序列片段大小,与来源于ATCC相应细胞系线粒体CoI基因保守序列中的基因条码序列片段大小相符。该方法具备较好的特异性,检测灵敏度为1.0 ng/μL,不同种属间细胞的交叉污染可被检出。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地判断细胞的种属来源,亦可用于不同种属间细胞交叉污染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