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色污染"的防治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色污染”是指废弃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被遗弃于环境中 ,并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造成污染的塑料制品主要有塑料包装袋、泡沫塑料餐盒、一次性饮料杯、农用塑料薄膜及其他塑料包装用品等 ,其中尤其以塑料餐盒和包装袋危害最为严重。“白色污染”像瘟疫一样在世界各国蔓延 ,已成为世界级的公害。1 面对现实 ,科学决策面对危害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我国借鉴国外的治理经验 ,提出了“回收为主 ,替代为辅 ,区别对待 ,综合防治”的科学决策。自 1995年以来 ,上海、北京、武汉、广州等 10多个城市相继出台禁止使用泡沫塑料盒的有关法规。…  相似文献   

2.
生物降解地膜新材料的发展及产业化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物质生产资料之一,其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同时地膜残留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近年来,由于降解新材料与加工工艺的不断创新,降解地膜得到了快速发展。就生物降解地膜出现的背景、发展过程、应用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产业化前景进行了论述和分析。随着技术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降解地膜将成为21世纪农业新材料发展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3.
许睿  陈方  丁陈君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5):1867-1882
当前,白色污染造成的消极影响已经扩散到人类社会经济、生态和健康等各个方面,循环生物经济发展进程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消费国家,我国在塑料污染的治理问题上肩负着重要责任。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美国、欧洲、日本与我国塑料降解与回收的相关战略,并对该领域的文献与专利展开计量,从研发趋势、主要研发国家和研发机构等角度了解其技术研发现状,探讨我国塑料降解回收发展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最终提出了政策体系、技术路径、产业发展与公众认知四位一体的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株可降解聚b-羟基丁酸酯的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性"白色污染"的日趋严重和人类对改善自身生存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在寻求可与环境同化的高分子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取代不能生物降解的塑料,消除"白色污染"。 聚b-羟基丁酸酯(PHB)是由生物发酵获得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酯,它除了具有高聚物的基本性质外,其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倍受人们关注。因此,PHB作为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塑料制品的迅速应用和发展 ,对方便群众生活 ,促进农业生产 ,预防疾病的传播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残留在土壤中的塑料制品不易分解腐烂 ,日积月累势必污染农田 ,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的理化性状 ,污染并堵塞河道 ,影响市容 ,及被动物误食引起胃功能失调甚至死亡。塑料中的有毒物质渗入食品及燃烧后释放的有毒气体危害更大 ,被称为“白色污染”。为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增强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笔者结合教学和学生一起就白色污染问题进行了探讨 ,为塑料制品的合理使用提供一些依据。1 试验方法与设计1.1 调查1)家庭调查 对 5…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80~90年代兴起以聚乙烯和聚丙烯为原料的塑料包装物现已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地为害农田、牧场、山林和城乡环境,现已成为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性“白色污染”的日趋严重和人类对改善自身生存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在寻求可与环境同化的高分子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取代不能生物降解的塑料,消除“白色污染”。聚(-羟基丁酸酯(PHB)是由生物发酵获得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酯,它除了具有高聚物的基本性质外,其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倍受人们关注。因此,PHB作为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PHB的生物降解特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PHB作为胞内碳源和能源贮存物,在细胞内易于被本身产生的胞内酶降解。但将其从细胞内…  相似文献   

8.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6,22(3):464-464
随着石油能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油价上涨,以及源于石油生产的各类塑料制品废弃后难以降解,严重污染了环境(有“白色污染”之称),发展可生物降解的“生物塑料”(即生态友好塑料)以取而代之,是大势所趋,是塑料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生物技术应用于生物塑料的发展有广阔的前景。日  相似文献   

9.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塑料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使塑料的消耗逐年增加,近年来废弃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包括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对城市、森林景观的破坏;可利用土地的减少等。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去对工业及日常使用的塑料制品所要求的持久性、耐降解性,如今却成了消除“白色污染”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可生物降解塑料全球市场与市场准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生物降解塑料产品问世后的市场开拓,一直是可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以及反对白色污染的环境保护人士面临的难题。昂贵的价格使得这种材料难以直接面对市场的竞争。可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市场的开拓,需要各国或地区政策的引导和推动。本文考察了各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政策和市场,以及标准和和合格评定现状,并为可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治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地表径流是典型的非点源污染,具有地域范围广、随机性强、成因复杂等特点,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由源处理、输移控制和汇处理组成的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控制对策,并探讨了各种具体的城市径流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认为初期雨水的有效截留将成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Bioremediation is a spontaneous or controlled process in which biological, mainly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are used to degrade or transform contaminants to non or less toxic products, reducing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to define a contaminated site are: biodegradability, contaminant distribution, lixiviation grade, chemical reactivity of the contaminants, soil type and properties, oxygen availability and occurrence of inhibitory substances. Biological treatments of organic contaminations are based on the degradative abilities of the microorganisms. Therefore the knowledge on the physiology and ecology of the biological species or consortia involved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luted sites are decisive factors to select an adequate biorremediation protocol. Basidiomycetes which cause white rot decay of wood are able to degrade lignin and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ly persistent pollutants. Thus, white rot fungi and their enzymes are thought to be useful not only in some industrial process like biopulping and biobleaching but also in bioremedi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view of different aspects of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and recent advances on ligninolytic metabolism research.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对抗生素污染的水体和土壤进行有效的原位处理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植物修复是具有处理成本低、二次污染可控、易于后续处理、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等优势的绿色、原位修复技术,已被证明是可用于抗生素污染治理的处理技术之一.因此,通过文献搜索和总结分析,作者们对植物修复在抗生素污染治理中的应...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标志物在土壤污染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标志物已被广泛用于土壤污染生态毒理学诊断和土壤污染的预防与修复效果的评价.本文综述了在土壤污染生态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微生物标志物及相关技术,介绍了常用的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同时,着重阐述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PCR-DGGE和PLFA技术及其应用进展和优缺点.建议实践中应联合使用多种方法,综合不同技术和方法的优势,确保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董彬 《生态科学》2012,31(5):596-600
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排入渤海海域的污染物质总量不断增加,污染物质的长期增加和积累造成了渤海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渤海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备受人们的重视。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及实际调查基础上,论述渤海污染现状,主要包括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石油类污染、沉积物形成的二次污染等;分析导致其污染的原因和危害:陆地污染物的大量排入、海水养殖、油气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在此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防治渤海污染、改善渤海环境的对策,主要包括依法治海、建立简洁高效的管理机制、应用新技术新手段以及加强预报工作等。  相似文献   

16.
董彬 《生态科学》2012,31(6):683-687
文章通过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从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修复技术应用和研究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重点分析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前景。超富集植物修复是一种新兴的绿色生物技术,成本较低,易操作,是土壤污染治理的环境友好技术。微生物修复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对环境影响小、效率高等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种理想的绿色修复方法。并指出筛选和培育生物量大、适应性强、富集能力强、易栽培且具经济效益的超富集植物、利用大型真菌吸收和富集土壤重金属、组合运用多种修复技术、结合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和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效果的评价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7.
Carbon nanotubes (CNTs) show great potential and bright prospect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new kind of material will bring opportunities and benefits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In recent years, a lot of CNT-base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applied with successful results, but the adequate understanding and large-scale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these technologies are lacking.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current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of CNTs, including pollution treatment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environmental sample analysi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sensing, and design of environment-friendly products. The adopted properties of CNTs are introduced. The main roles of CNTs in these technologies are illustrated. Additionally, the main current challenges to realizing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volving toxicity and ecological risks, production costs, general applicability, long-term effect, and public acceptance. Further studies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toxicity and environmental risk of CNTs when developing new CNT-based technologies. Research on standardizing toxicity testing and risk assessment of CNTs is highly recommended and a large number of toxicity data of CNTs are needed.  相似文献   

18.
白腐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重金属修复中的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腐菌是一类特殊的丝状真菌,能降解多种污染物质,具有广谱、彻底、高效、无专一性的 特点,在生物修复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白腐菌的分类、酶系、降解机理以及应用于有机 物污染的研究现状,特别介绍了白腐菌在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的应用进展情况,包括白腐菌吸 附重金属的原理、在重金属污染的废水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需考虑的 因素。同时展望了白腐菌在重金属污染及复合污染的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白腐菌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白腐真菌是一种能够引起木材白色腐朽的担子菌,因其特殊的代谢类型及其独有的细胞外降解特质,能降解各种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而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从白腐菌的分类与来源、降解机制及其在工业、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等对近年来白腐菌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并对其在城市垃圾堆肥化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及污染日益严重。因此,研发适合于农村生活污水特点的水处理技术势在必行。本文对比介绍了四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并将各处理技术根据其特点进行组合,将组合的工艺进行模式分类,总结了各模式的适用情况。此外,本文还从我国南北农村的地理、聚落、气候等多样性入手,结合我国南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行技术,因地制宜地总结出了适合南方和北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