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用冰冻蚀刻方法观察大鼠精子细胞高尔基体的膜结构。冰冻蚀刻复型膜显示了高尔基体膜囊上的膜内颗粒和圆形凹陷结构,这些结构在高尔基体的各层膜囊以及GERL上的数目和分布是不同的。一般认为膜内颗粒代表镶嵌于生物膜类脂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和酶,因此,它们的数目和分布说明了精子细胞高尔基体各层膜囊结构的分子排列以及酶的活性是不一样的。圆形凹陷结构的具体性质还不清楚,它们可能与高尔基体膜囊融合运输小泡以及长出分泌小泡的过程有关。本文还把高尔基体各部位的膜内颗粒分布与它们的细胞化学反应联系起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为猕猴桃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是我国长江流域广泛分布的野生果树。由于果实营养价值高、味道佳美、具有高产等多种优点,因而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现在许多国家相继引种栽培。国内近几年来,对猕猴桃的栽培技术、资源调查和组织培养都作了较多的工作。另外,还作了插条愈伤组织和不定根的比较组织学研究、胚乳植株形态分化研究、猕猴桃的解剖学研究等,都希望从这些研究中找出培养高产优质品种的途  相似文献   

3.
黑斑蛙胃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冰冻蚀刻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冻蚀刻技术能使细胞连接立体地显示出来,比用超薄切片技术或镧渗透法获得的结果更容易分析,而且更接近于生活状态,所以被广泛地用于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间的连接装置。动物多细胞间保持一定的连接关系,细胞连接在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胃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连接装置特别丰富,因此是研究紧密连接几何形状较好的材料。本文初步报道黑斑蛙胃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形态结构。材料和方法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采自成都平原。取样按常法进行。实验前,用两栖类生理盐水将组织条洗1至2次后,置于30%的甘油两栖类生…  相似文献   

4.
胃上皮细胞的排列较为紧密,连接装置特别典型、丰富。因此,是研究紧密连接形态结构的较好的材料,笔者已用冰冻蚀刻技术对草  相似文献   

5.
冰冻蚀刻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应用较多,但是在植物病毒研究方面报道极少。1985年我们对日本国小麦上的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简称NCMV)弹状病毒粒子进行了试验,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冰冻蚀刻照片说明@周明$新疆医学院电镜室 @王新英$新疆医学院电镜室~~  相似文献   

7.
生物样品冰冻蚀刻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高压电子显微镜在研究生物材料方面已经显示了优越性,但它在分子生物学领域里的重要课题——生物膜形态结构的研究上的应用,还有待探索。而冰冻蚀刻(Freeze-etching)或冰冻断裂(Freeze-fracture)技术,则是目前国内外广泛用于生物膜结构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浮游病毒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用戊二醛固定水样中的浮游病毒,通过超速离心使已固定的浮游病毒沉淀到覆有Formvar膜和碳支持膜的铜网上,经醋酸双氧铀染色后,利用透射电镜对湖水中的浮游病毒进行观察.结果可观察到球形、杆状和蝌蚪状等形态各异的浮游病毒颗粒及球形病毒的囊膜子粒、杆状病毒的核衣壳、具有不同尾部的蝌蚪状病毒等的精细超微结构.从而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和高效研究浮游病毒的电镜方法.  相似文献   

9.
藏酋猴精子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光间首次对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藏酋猴的精子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藏酋猴精子在大体结构上,如头的形状,顶体大小,核的结构等,与猕猴属其它种类相似,其主要特征是顶体发达,总长(79.96±0.29)um,及头长(5.97±0.05um),尾中段(11.98±05um)与尾主段的长度(62.01±0.32um)与红面猴(Macaca arctoides)及猕猴属其它种类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果表明藏酋猴与红面猴应分属于不同的种组,与Fooden关于藏尊猴分类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0.
玉米联会复合体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莫兵  施立明 《遗传学报》1990,17(2):81-85
以改进的去污剂微铺展技术制备玉米联会复合体标本,硝酸银染色,以光镜和电镜作相继观察。结果表明,三倍体玉米配对时除形成三价体和出现同源转换及双联会复合体外,还出现单价体和非同源配对。本文列出了玉米的SC核型,并对联会复合体侧轴加厚的数目、分布形式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羊肚菌菌盖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蜘蛛听毛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新蛛类的9种蜘蛛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听毛的电镜观察探讨听毛在不同类群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管网蛛科的北京马蹄蛛的毛窝和听毛显然与中纺类,原蛛类和新蛛类中其他科的种类均不相同。拟壁钱科的居室拟壁钱(有筛器蜘蛛)和北国壁钱(无筛器蛛蛛)的毛窝和听毛的结构相差悬殊,很难看出亲缘上的关系,刺瓣似隙蛛和机敏漏斗蛛的毛窝差别大,无法表明它们之间近缘,园蛛科和肖蛸科种类的听毛窝和听毛数目表明两者之间近缘。  相似文献   

13.
细胞核里的染色质是调节控制生物体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要了解染色质在细胞不同生理周期结构与功能瞬间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间期核染色质的构型是首先需要搞清楚的。近十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也就相应比较活跃。 1965年,DuPraw根据他本人在蜜蜂胚胎细胞染色质方面的工作,以及Ris、Ris和Chandler、Wolfe及Callan等在不同动、植物上的有关工作,提出“折叠的纤维”模型的设想,企图用此说明高等真核细胞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基本结构。随着定量电镜检查法的应用,DuPraw和  相似文献   

14.
程文  程万熙 《遗传》1989,11(4):14-16,24
从黑暗条件下培养的岗比亚水稻芽中提取线粒体DNA(mtDNA),电泳时发现除mtDNA主带外,还存在一些小分子DNA带,其中1.1和1.6kb(0.34和0.53μm)的两条DNA带含量最高。用电镜观察所提取的mtDNA时,发现有十多种大小不同的环型分子,其中0.34μm,0.53μm的两种环型分子出现频率最高,这两种DNA分子的大小与电泳时看到的两条明显DNA小分子带基本上相吻合,此外在mtDNA中,还观察到套索结构和D-环。  相似文献   

15.
程文  王斌  孙奎  程万熙 《遗传》1989,11(4):14-16
从黑暗条件下培养的岗比亚水稻芽中提取线粒体DNA (mtDNA),电泳时发现除二DNA 主带 外,还存在一些小分子DNA带,其中1.1和1.6 kb (0.34和。.53 ltm)的两条DNA带含量最高。J1 电镜观察所提取的二DNA时,发现有十多种大小不同的环型分子,其中。.34 pm,0.531tm的两种环型 分子出现频率最高,这两种DNA分子的大小与电泳时看到的两条明显DNA小分子带基本上相吻合, 此外在mtDNA中,还观察到套索结构和D一环。  相似文献   

16.
用电镜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ase)细胞化学方法,在半薄切片上(厚1.5~2.0μm)观察到小鼠肝细胞、胰腺外分泌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内含有ACPase反应阳性的线状溶酶体(nematolysosome),脾脏的淋巴细胞和胸腺细胞中类似的结构则没有观察到。本文描述了线状溶酶体的形态、分布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金鱼早期仔鱼体表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对金鱼(Carassius auratus)孵出1 d3、d9、d龄仔鱼的体表进行了观察。仔鱼的上皮细胞呈扁平、多边形,彼此之间由增厚的边缘嵴状突紧密连接,细胞向内凹陷的表面有指纹状嵴突。孵出3 d的仔鱼体表两侧各有一列间隔有序呈丘状突起的味蕾,外被单层上皮细胞,味孔处有一根粗圆的感觉毛。粘液细胞出现在仔鱼头部、腹部、体侧的表皮上,并开口于多个相邻上皮细胞间的连接处。粘液细胞胞质比例大,内含丰富、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旁边有大量大小不一、内含物液化状、近圆形的粘原颗粒。9 d后仔鱼体表完全被粘液覆盖,初步建立了以粘液细胞为基础的防病和抗病机制,以机械和化学感觉为主的Ⅰ型味蕾觅食方式。  相似文献   

18.
树鼩脾脏的光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了树鼩脾脏的光、电镜组织结构。脾实质内中央动脉周围的淋巴鞘明显,它是由小梁动脉周围密集的淋巴组织延续而来。中央动脉常有分支从淋巴小结中央穿过。胞体较大的巨核细胞单个或2—4成群散在于实质内。观察得知树鼩脾具有与人类及大多数哺乳类动物,如灵长目猴等脾脏相似的组织结构,又有啮齿目大白鼠脾内常见的巨核细胞。说明树鼩脾不仅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具有生成血小板的功能,且为研究树鼩的免疫功能及分类提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钉螺肝脏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Three strains of B. thetaiotaomicron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caeca of BALB/c-nu/+ mice of SPF. These Bacteroides are obligately anaerobic, Gram-negative, non-spore-forming and non-motil without flagella rods. A characteristic of staining is deep at ends and stainless at the medium of a rod.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strains has been reported in 1987. This paper introduced only the results of EM observations. Under the SEM, the unstained area of rods is always showing a concavity, which is just a nucleoid in sections under the TEM. Many lamellar corpuscles have been found in cell plasma. Some of them have been secreted out of the cells.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m are unkn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