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扫描电镜下甘肃吸吮线虫口囊呈圆形或椭圆形。头端只有排成一环的8个乳突,等距排列。头端两侧于亚背侧与亚腹侧乳突之间各有1个长椭圆形头感器,中间有裂隙状开口。颈乳突1对,较大,呈圆形隆起,顶部复生出乳房状隆起。雄虫肛前乳突为13对,排列成2行。本次研究发现雄虫的肛前正中处还有1个较大的单乳突。雄虫肛后乳突2对,但尾端的1对较大,其形状不同于尾部其他乳突,可能是本虫的尾感器。 通过对安徽淮北部分地区的牛眼虫病调查,结果表明黄牛感染甘肃吸吮线虫较普遍。  相似文献   

2.
猫圆属线虫(Aelurostrongylus),国外已报道5种,主要寄生在猫、大灵猫、松貂、水貂及獾等动物内。1956年,作者在成都动物园解剖的2只小熊猫和1983年在重庆市动物园解剖的数只小熊猫,均在肺部小枝气管内发现本虫,其特征与已报道的5种猫圆属线虫显然不同,确定为一新种,命名为中华猫圆线虫(Aelurostrongylus sinica)。新种描述Aelurostrongylus sinica Wu et Zhang,Sp.nov.模式标本:正模1♂,配模1♀,副模9♂♂,9♀♀,保存于四川省养猪研究所。虫体纤细,黄褐色,角皮膨胀。口孔小,有唇2片,每片分为3叶。头端有4对小的亚中乳突,一对大的头感器。…  相似文献   

3.
王勇 《动物学杂志》1994,29(5):8-10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卫氏并殖吸虫体表乳突,小鼠体内滞育童虫见有大、小两型丘状乳突;位于口吸盘周缘的12个乳突和腹吸盘内缘的6个外缘的12个乳突,相对稳定。猫体内虫体,除丘状乳突外,还见有花瓣状乳突存在,后者见于虫体背、腹面,散在分布。62日龄成虫,口吸盘周缘6个乳突外周,还有10个乳突分布,腹吸盘周缘仍保留着6个乳突。两种宿主体内虫体乳突的数量,均随虫随增长而渐少。结果提示:1.无论小鼠体内处于发育停  相似文献   

4.
蒋华  强慧琴 《动物学研究》1984,5(2):109-115
作者观察了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分别在幼犬和仓鼠体内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变化。两种钩虫在皮肤和肌肉内的形态与侵入宿主前的第3期幼虫相似。在肺内美洲钩虫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而十二指肠钩虫则否。十二指肠钩虫第4期幼虫口腔的长宽几乎相等,但美洲钩虫宽大于长。此时美洲钩虫雌虫阴门位于虫体中横线之后,但到第5期幼虫和成虫时已位于中横线之前。两种钩虫第5期幼虫真口腔腹侧面各有一对管状开口,尤以十二指肠钩虫的明显。另一对管状开口位于真口腔的背侧面,此则以美洲钩虫者明显。第4期幼虫的性别除雌虫的阴门外,还可从虫体的尾部加以区别。两种钩虫雄虫交合伞前面侧腹处各有一对螺旋形感觉器。同时在泄殖腔开口处各有二对乳突,但在形态上两种钩虫有明显区别。此外,还观察到美洲钩虫交合伞侧肋内缘有一对小乳突以及雌虫尾部末端具一棍棒状尾刺。  相似文献   

5.
2021年7月在额尔齐斯河哈巴河河段于湖拟鲤(Rutilus rutilus lacustris)鳃部发现有指环虫寄生。进行形态比较,发现其形态与国内记载寄生于湖拟鲤的指环虫差异明显:本研究采集虫体的交接管基部膨大呈“8”字形,随后管径均匀,延伸呈弯曲状,形似“6”形;中央大钩内突长超过外突长,背连接片呈“一”字型且中部弯曲,腹联结片呈蝶形。与已报道指环虫形态数据比较,本研究采集的虫体偏小,其后吸器与Dactylogyruscaballeroi的形态最为接近,但交接器不同;与其余指环虫相比,十字花指环虫(D. crucifer)的腹联结片呈蝶形,而极小指环虫(D. rarissimus)呈倒“T”字型,湖拟鲤指环虫(D.rutili)呈“十”字型,双髻指环虫(D.sphyrna)和维氏指环虫(D.vistulae)没有腹联结片。在背联结片形态中,十字花指环虫(D.crucifer)呈现“一”字型,而维氏指环虫呈“V”字型。本研究所采集的虫体结构特征明显不同于国内已记载寄生在湖拟鲤上的双髻指环虫、维氏指环虫和湖拟鲤指环虫,而与俄罗斯记载的寄生于湖拟鲤鳃部的十字花指环虫形态高度相似。28S...  相似文献   

6.
滑刃属一新种记述(滑刃目,滑刃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2年从山东省乳山市牛筋草的根际土壤中发现滑刃属1新种,类刷尾滑刃线虫 Aphelenchoides parabrushmucronatus sp.nov,.该虫具有以下特征:雌虫虫体中等;唇区较高,缢缩明显;中食道球卵圆形;生殖系统发育良好,卵母细胞单列,受精囊和后阴子宫囊都含较大的圆形精子;雌虫尾圆柱形,尾端中间具有1试管刷状尾尖突.A.appendurus Singh,1967在形态上与新种相似,区别在于前者有两条侧线,虫体和口针更长,尾巴相对较短(L=720-880μm;stylet=16~17μm;tail=38.4μm).A.seiachicus Nesterov,1973在形态上也与新种相似,区别在于前者虫体更小,口针、尾巴更短(L=370-420μm;stylet=9.5μm;c'=3).  相似文献   

7.
异盘并殖吸虫后尾蚴在扫描电镜下,体表布满单生体棘,其形状、大小、排列在各部位均有差异。口、腹吸盘上及体末端均具感觉乳突。口、腹吸盘上均可见2圈感觉乳突,前者外圈8—10个,内圈4—6个;后者外圈、内圈各6个。腹吸盘周边体壁上无感觉乳突。虫体的感觉乳突上常有1—3个小突起。  相似文献   

8.
筛安粉蚧属一新种记述(同翅目:蚧总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世君 《昆虫学报》1984,(2):226-228
在皖南山区,采集竹类蚧虫标本的过程中,发现筛安粉蚧属一新种,现描述如下。 九华筛安粉蚧Serrolecanium jiuhuaensis新种(图1-5) 雌成虫 虫体呈长卵形,体长约8.5—5毫米,宽3—2.5毫米;全体褐色,体裸。充分老熟时全体硬化,尤其是腹部倒数1—4腹节高度硬化。触角2节,第1节环状;第2节长柱状,着生刚毛7—8根。盘腺有2种:即三孔腺与多孔腺。三孔腺全面分布于虫体背腹两面,但以体缘及亚缘区为多;多孔腺一般8格,不规则分布于腹末最后一节腹面。此外,虫体背腹两面亚缘区尚有少数简单盘孔分布。气门大型,气门口有不规则分布之三孔腺  相似文献   

9.
<正> 1986—1988年对福建南平毛蠓(Psychoda sp.)上的双翅虫疫霉(Erynia dipterigena)流行病进行连续观察,流行病均在3—4月份的雨季发生。其病原鉴定、分离和感染实验结果如下: (一)野外症状患病致死的毛蠓成虫乳白色,淡灰色。虫体膨大,以腹部的假根固着于基物上。死亡虫尸以近水洼地的草丛叶背居多。 (二)病原形态低倍镜下扫描观察,虫尸头部、腹部以及翅脉均覆以浓密子实层。虫菌体分枝状,柱状或不规则状,粗10.0—13.3μm。分生孢子梗二叉分枝或掌状分枝。分生孢子通过乳突翻转强力弹射,淡绿色,长椭圆形-卵圆形,基部有一钝且明显的乳突,乳突多不对称而偏向一端。单  相似文献   

10.
鳜鳃部寄生河鲈锚首吸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鲈锚首吸虫头器表面分布着形状各异的孔状结构,每个中央头瓣上有两个随着器囊,而每个外侧头瓣上只有一个。口腔位于头器下方的腹面中线上,口腔表皮与周围的表皮无异。生殖孔在口腔正下方,阴道开口于虫体背侧面,周围有微纤毛的分布。交接器位于生殖孔左下方,交接管表面波纹状,辅助交配器表面布满疣状突起,后随着器的中央锚钩上具一凹槽,边缘小钩的钩尖弯向基部。虫体表面至少分布着两类可能的感受器末端,一类呈单纤毛状散布于体表,纤毛从体表凹坑中伸出,或在其基部围一环状领襟;另一类呈乳突状,位于外侧头瓣的顶部。在部分河鲈锚首吸虫体表可见车轮虫的超寄生。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解剖蛔虫时,见到一条生殖器官为双管型的雄蛔虫。报导如下: 虫体长22厘米,尾端向腹面卷曲,可见交合刺二根。剖开虫体后,分离盘曲的管状生殖器官,在距泄殖腔16.6厘米处,生殖管分为二支,至远端分别长为55.8巨米及55.6厘米(图1)。  相似文献   

12.
首次报道了中国淡水固着滤食的多毛类动物根管虫(Ficopomatus cf.rnocrodon).标本采自深圳市郊人工淡水河底的石块上(113°46′07.52″ E;22°43′41.91″N),石块用自来水浸泡后带有盐味.虫管顶部中线有一纵脊,环纹不明显.虫体长6.4~8.0mm.鳃冠具16根鳃丝.壳盖呈橄榄形.虫体具7个胸刚节,第一刚节具9~11根领刚毛,呈毛状.胸区齿片腹刚毛具单排9个齿,长47~52μm.腹区背齿片刚毛具11~13齿,齿片宽50~55μm.膝状腹刚毛长506~525μm.组织学观察显示,鳃丝、壳盖和领部表面均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鳃丝表面有一层胶质层.壳盖顶部布满微型沙粒.胸区表层有大量钙质分泌细胞.雌雄异体,无真正的生殖腺,成熟个体的腹区每个体节充满成熟的精子或卵子.消化道由口、食道、肠和肛门构成.胸区的背纵肌束发达.刚毛上附有刚毛肌,背血管位于食道背部,两侧膨大,上下较窄.排泄系统呈2个U形肾管,仅分布于前胸区,排泄孔位于鳃丝丛中央.脑位于食道的背上方,横切面呈蝶形,2背角和2腹角具密集胶质细胞,内部为胶原纤维,内有零星的细胞.最后,比较和讨论了中国标本与根管虫属现有物种的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13.
红色角毛虫的形态学和形态发生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并描述了上海采集到的红色角毛虫的形态结构和形态发生过程。发现形态发生时虫体分别于前、后两个区域发生前、后两个口围带原基,并且由同一个体分裂而成的前,后两个仔虫内,额、腹、横棘毛和缘棘毛的分化并不完全相同,以至造成两个仔虫上棘毛的数目和缘棘毛的列数有明显差异。根据红色角毛虫的形态结构及其形态发生中的一些不够稳定的特点,推测它可能是一种还处于分化中的腹毛类纤毛虫。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记述了采自新疆伊犁河流域巩乃斯段的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 Kessler, 1874)和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 Steindachner, 1866)鳃部寄生的指环虫属(Dactylogyrus)一新种。通过传统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确定了两种宿主寄生的虫体为同一种。该虫体与同宿主寄生的Dactylogyrus driagini(Bychowsky, 1936)和寄生于伊犁裂腹鱼的Dactylogyrus longicopula(Bychowsky, 1936)略为相似, 但在交接器和后吸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 其交接器的支持器部分, 分为上下两部分, 在连接处形成“Y”状结构, D. driagini支持器为完整一体的结构, 而D. longicopula支持器的连接处为卷曲状结构; 后吸器形态: 拟定种与D. driagini, D. longicopula后吸器均由一对中央大钩、7对边缘小钩和两联结片组成, 其中央大钩内、外突不明显, 边缘小钩明显区分钩尖、钩柄和柄轴, 钩尖和钩柄交接处无刺状突起, D. driagini中央大钩内、外突分叶很明显, 边缘小钩各部位区分不明显, 而D. longicopula的中央大钩内、外突分叶非常明显, 内突远远大于外突, 边缘小钩的钩尖和钩柄交接处有刺状突起; 腹联结片粗短, 中部呈峰状隆起, D. longicopula腹联结片两端细长, 中间呈三角状隆起。基于该指环虫18S-ITS1-5.8S rDNA的序列比对分析, 与寄生于属鱼的隐藏指环虫(Dactylogyrus cryptomeres Bychowsky, 1934)的相似性最高, 为92.0%。系统发育树也显示与D. cryptomeres聚为一支, 置信度为100/99(BI/ML), 但综合形态学特征, 宿主生境和宿主特异性等因素, 本种虫体与隐藏指环虫非同一物种。基于形态结构和分子系统发育结果表明, 该指环虫为一新种, 依据宿主特点命名为: 重唇鱼指环虫(Dactylogyrus diptychus n. sp.)。  相似文献   

15.
蛭形巨吻棘头虫Macrc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猪棘头虫),虫体粗大、构造特殊。为便于教学,笔者摸索出能显示该虫内部构造的标本制法。取经水洗净的新鲜虫体,置37℃含2—10%敌百虫的生理盐水中2—3天,虫体外膜即出现圆形、椭圆形宽径3—15mm的水泡多个。用眼科剪小心剪破虫体前端较大的一个水泡壁,勿伤及虫体内壁一肌肉层,再用眼科镊夹住已剪开之水泡壁缘向一端轻拉,扩大泡壁裂口,使露出一环虫体内壁,然后左手镊夹住外壁断缝后方,右手镊夹住外壁裂缝前缘向前端轻拉,使内外体壁分离,露出吻突,前段外膜即全部蜕掉。再用左手镊移夹无外膜,…  相似文献   

16.
1956年12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海南岛三亚沿海捕获一条形态特殊、我国从未发现过的蛇类。经研究鉴定为:黑斑瘰鳞蛇Acrochordus granulatus(Gray)。其形态是眼小而圆,瞳孔直立,位于头的两侧,眼间鳞10片,鼻孔仰开在吻背,并有一圈细小鼻鳞。头部背、腹鳞片细小,而不对称,头、颈不太分明。体形侧扁而圆,体鳞小而平砌,鳞上有乳突  相似文献   

17.
穆丽尔线虫属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青海湖地区的高原鼠免小肠内发现的青海穆丽尔线虫(新种)Murielusqinghaiensissp.nov.,雄虫体长7.59(6.60-9.10)mm,3枝侧肋分开很远,彼此距离几乎相等,其中后侧肋最粗。背肋在中部分为2枝,内枝在中部或中下部有小突起,外背肋在背肋基部分出。交合刺长0.842(0.803-0.868),末端矛形。雌虫长7.86(7.10-8.60)mm。阴门至尾端0.217(0.181-0.264)mm,尾短,肛门至尾端0.050(0.046-0.053)mm。距末端0.016(0.013-0.020)mm的腹面有2个尾乳突。  相似文献   

18.
雅安市发现巴氏背孔吸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氏背孔吸虫能实验感染鸭和鸡。该虫虫体大小为3.45—4.55×0.85—100mm,虫体的腹面有三列腹腺,左右两侧列各有17个,中间一列为15个,阴茎囊发达,约为虫体长的1/3及子宫末段长的2倍,子宫末段富有子宫颈腺。  相似文献   

19.
孪斑唇瓢虫成虫对桑白蚧的捕食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治钢  赵莉  杨森 《昆虫知识》2010,47(1):146-150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孪斑唇瓢虫Chilocorus geminus Zaslavskij成虫对桑白蚧Pseudau lacaspis pentagona(Targioni-Tozzetti)各虫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和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孪斑唇瓢虫成虫对桑白蚧各虫态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孪斑唇瓢虫成虫对桑白蚧各虫态的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拟合出1头孪斑唇瓢虫成虫对桑白蚧各虫态的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成虫26.7头、卵185.2粒、1龄若虫47.9头、2龄若虫46.8头。当孪斑唇瓢虫成虫与桑白蚧各虫态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孪斑唇瓢虫成虫个体间的相互干扰系数为0.3901,0.7891和0.9827;当桑白蚧2龄若虫数量不变而孪斑唇瓢虫成虫数量增加时,孪斑唇瓢虫成虫个体间的相互干扰系数为0.0960。  相似文献   

20.
经系统观察研究淡水类寄生单殖吸虫指环属内各虫体的形态结构发现,作者等在1979和1982年所报道的微山指环虫Dactylogyrus weishanensis和孤岛指环虫Dactylogyrus gudaoensis的后吸器(haptor)上的几丁质结构形态与指环属Dactylogyrus内其他各种模式形态不相同,所以本文拟将这2个种由指环属内独立出来,建立一新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