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产期孕妇阴道分泌物常见病原体的感染状况,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方法假丝酵母菌(C)、滴虫(T)检测采用涂片法,细菌性阴道炎(BV)检测采用唾液酸酶法,淋球菌(NG)检测采用平板培养法,解脲支原体(UU)检测采用人工培养法,沙眼衣原体(CT)检测采用乳胶免疫层析法。结果 1 964例围产期孕妇中病原体感染者共360例,占总人数的18.33%(C 9.41%、T 0.46%、BV 6.36%、NG 0.00%、UU 4.53%、CT 1.73%)。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者为281例,占总人数的14.31%;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者为79人,占总人数的4.02%。结论抚顺地区围产期孕妇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构成复杂,病原体主要以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性阴道炎为主,其次是解脲支原体,部分孕妇可同时感染多种病原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未婚女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检出情况。方法自愿接受本次调查的未婚有性生活史疑似阴道炎女性293名,对其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内容包括念珠菌、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淋病等。结果病原体检出率为75.77%,21~25岁感染率最高(90.10%);感染率序位:解脲支原体(58.36%)>念珠菌(35.15%)>BV(16.04%)>人型支原体(14.33%)>衣原体(10.92%)>滴虫(2.39%)>淋病(0.68%)。单一病原体感染占32.08%,复合感染占43.00%。结论未婚女性阴道分泌物病原体种类多、检出率高,混合感染率高,应加强对这一人群生殖健康方面的监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联合检测技术在阴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至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6 500例育龄期妇女阴道分泌物,分别对霉菌、滴虫、清洁度进行生理盐水涂片的检测与过氧化氢、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三项联合测定。结果应用湿片镜检发现霉菌性阴道炎1 274例,阳性率为19.6%,滴虫性阴道炎195例,阳性率为3.0%。应用BV三项联合技术测定6 500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BV阳性1 612例,阳性率为24.8%,其中BV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感染465例,占BV发病的28.9%,BV合并滴虫感染79例,占BV发病的4.9%。结论三项联合检测技术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从功能学分别反映阴道正常菌和致病菌的指标,可与白带常规镜检互补,建议作为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对阴道感染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结合临床分析医院性病门诊具有泌尿生殖道刺激症状及异常分泌物患者的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的感染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门诊283例患者标本作NG、CT、UU检测,其中UU、CT采用新型快速试剂盒检测;NG检测采用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可疑者再用培养法确证.结果 三种病原体总感染率为62.19%(176/283),单一感染占39.22%(111/283),混合感染占22.97%(65/283),混合感染中以CT+ UU感染(13.07%)为主;男、女感染率分别为59.65%和66.07%,患者年龄集中在21 ~40岁,以31 ~40岁组阳性病例数最多(35.34%);职业分布:病例数最多的是无业人员(45.58%),其次为工人、干部.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和淋病(GU)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64%和15.54%.结论 NGU和GU的的感染以性成熟期患者为主,NGU发病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19 519例门诊阴道分泌物标本的检测,探讨阴道炎病原体的分布情况和定期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意义。方法 通过显微镜镜检等方法检测19 519例阴道分泌物标本的清洁度、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滴虫等。结果 19 519例标本中,共检出阴道炎9 142例,占46.84%,病因不明的阴道炎占26.83%。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及滴虫检出率分别为15.30%、3.84%、0.87%。各种病原体感染既可单独存在,也可混合感染。清洁度Ⅲ~Ⅳ度的患者中病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І~Ⅱ度(P<0.05)。结论 阴道炎在门诊病例中的比例非常高,女性应定期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并对育龄妇女和老年女性开展阴道感染防治健康教育以降低生殖泌尿系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青海高原地区藏族妇女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对本院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妇科门诊就诊的7325例患者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 325例阴道分泌物样本中过氧化氢阳性占82.8%,唾液酸苷酶阳性占53.5%,白细胞酯酶阳性占74.6%,β-葡萄糖醛酸苷酶阳性占75.9%,凝固酶阳性占70.5%。阴道分泌物样本中乳杆菌少或无占82.8%,其检出病原菌5 771例,阳性检出率为78.8%。各种阴道炎的构成比中需氧菌性阴道炎(AV)占25.4%,细菌性阴道炎(BV)占17.8%,念珠菌性阴道炎(VVC)占11.5%,滴虫性阴道炎(TV)占9.3%,混合性感染占36.0%。结论 青海高原地区藏族妇女阴道病比较常见的是AV、BV、VVC,TV也多发,广大妇女应该给予重视,定期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性传播疾病感染扩散。  相似文献   

7.
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是诊断妇女外生殖道感染的最简单、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应用该方法可对念珠菌感染、阴道滴虫感染、细菌性阴道病 (Bacterial Vaginosis,BV)等病原体感染做出较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还可对阴道内的菌群状况做出综合评价。1 阴道分泌物检查的常用方法1.1 生理盐水湿涂片法 生理盐水湿涂片用可于检出阴道滴虫和线索细胞 ,也用可于念珠菌检查。在生理盐水湿涂片中 ,阴道滴虫在镜下呈梨形或水滴状、无色透明或淡蓝绿色虫体 ,大小约 (10~ 30 )× (5~ 15 ) μm,稍大于白细胞。虫体借助于鞭毛和波动膜作螺旋式跳动 ,运动…  相似文献   

8.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药物抗性频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引起泌尿生道感染的状况及其药物抗性频度,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男性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和女性宫颈分泌物,应用Mycoplasma IST综合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定量培养鉴定和药物抗性频度试验,同时检测沙眼衣原体(CT)、白色念珠菌和淋球菌(NG).结果2 02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747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率36.93%; 其中女性为40.16%,男性为23.04%,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解脲支原体 (UU)感染(410例,20.27%)显著高于人型支原体(MH)感染(29例,1.43%)和UU+MH混合感染( 308例,15.22%)(P<0.01).各年龄组支原体感染率,以18~37岁年龄段最高,年龄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747例支原体感染患者中,合并CT感染59例,占7 .90%,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 81例,占10.84%;合并NG感染39例,占5.22%.药物抗性频度研究结果显示对红霉素的抗药频率最高,占65.21%,对氧氟沙星和四环素的抗药频率次之,分别为28.53%和11.09%,对强力霉素、原始霉素和交沙霉素的抗药频较低,分别为 4.74%、4.17%和1.52%.比较MH 和UU对6种抗生素的药物抗性频度,MH均显著高于UU(P <0.01).结论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应作为本地区目前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在诊断疾病时,要注意混合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北京市大兴区育龄妇女胞溶性阴道病发病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就诊的育龄妇女612例,采用显微镜检方法对就诊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分析。结果 612例就诊者中,检出:胞溶性阴道病(Cytolytic vaginosis,CV)患者31例(占总检测人数的5.07%)、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117例(占总检测人数的19.12%)、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患者105(占总检测人数的17.16%)、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l vaginitis,TV)患者51例(占总检测人数的8.33%);在检出的304名患者中,CV合并VVC患者6例、VVC合并BV患者10例、BV合并TV患者12例。混合感染患者的检出率4.58%(28/612)显著低于单一感染患者的检出率40.52%(248/612)(P0.05)。结论 CV与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十分相似,且易合并感染VVC,针对疑似病例需进行鉴别诊断、明确诊断及科学治疗,达到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女性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检测,以了解女性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中UU/CT的混合感染状况,为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以外阴瘙痒及白带增多为主诉,拟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女性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先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检查,同时取宫颈管分泌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UU、CT.结果 在90例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患者中,UU阳性71例占78.89%,CT阳性14例占15.56%(其中11例同时存在UU阳性,占78.57%),均较对照组(分别为41.2%和7.2%)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女性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存在合并UU和(或)CT感染,有必要进行常规的检查,以便正确使用有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探讨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三种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在宁夏泌尿生殖系感染者中的感染状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患者4 542例,其中男性3 561例,女性981例,应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上述病原体,并分析结果。3种病原体总感染率为26.51%(1 204/4 542),NG、CT、UU单一病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6.31%、15.21%和35.70%,男、女感染率分别为23.48%和37.51%,感染率有性别差异(P<0.01),NG、CT感染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UU感染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混合感染率为3.32%(151/4 542),男、女混合感染率分别为3.82%和153%,主要以CT+UU为主,NG+UU次之;从年龄分布来说,男性≤2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女性21~3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5年来NG、CT和UU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泌尿生殖系感染者中NG、CT、UU感染情况严重,男性易感NG和CT,女性易感UU,同时,混合感染也较常见,提示应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以防漏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BV蓝快速诊断试剂检测阴道分泌物唾液酸酶活性,观察其在细菌性阴道炎病(B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无菌棉试子采集符合标准的患者阴道分泌物,分别用BV蓝试剂盒、传统Amsel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判断.结果:BV蓝试剂盒在诊断BV中与传统Amsel法符合率为92.6%,其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88.9%,阳性预测值为88.3%,阴性预测值为97.1%.结论:BV蓝试剂盒检测阴道分泌物唾液酸酶活性是诊断BV的可靠方法,与传统方法比,快速、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龄组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女性阴道炎患者阴道清洁度和霉菌、滴虫、纤毛菌、线索细胞检出情况。方法对2 295例女性阴道炎患者按照年龄分组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染色检查。结果 2 295例中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占66.19%,霉菌、线索细胞、滴虫和纤毛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5.22%、15.69%、0.74%和0.48%;50岁以上年龄组阴道清洁度Ⅲ度检出率较高;20岁以下年龄组Ⅳ度检出率较高;21~30年龄组霉菌检出率较高,41~50年龄组线索细胞和滴虫检出率较高,纤毛菌检出率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连地区女性阴道炎患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原因及个人行为因素导致不同年龄组患者阴道感染病因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具有阴道不适症状的可疑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情况。方法 选择2017年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1 713例有阴道不适症状的可疑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主要利用光学显微镜镜检和五联检酶化学法检测。镜检细胞成分、病原体、清洁度等,酶化学法有过氧化氢(H2O2)、唾液酸苷酶(SNA)、白细胞酯酶(LE)、β-葡萄糖醛酸苷酶(GUS)和凝固酶(GADP)五项。结果 1 713例阴道分泌物中,镜检细胞成分WBC++及以上阳性793例,占46.29%;RBC为61例,占3.56%。病原体检查霉菌280例,占16.35%;滴虫24例,占1.40%;清洁度Ⅲ级与Ⅳ级共943例,占55.05%;全体平均pH值为4.56±0.26;酶学检查H2O2和LE阳性数分别为696例和769例,阳性占比为40.63%和44.89%;AV致病菌497例,占29.01%;BV致病菌221例,占12.90%。结论 具有阴道不适症状的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较差,损伤性严重,致病菌多。  相似文献   

15.
1800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中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方法用湿片法进行阴道分泌物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查,革兰染色法检查G^-双球菌。观察分泌物的病原体分布情况。结果1800例妇科门诊患者中,其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阳性549例,阳性率为30.50%;阴道毛滴虫阳性34例,阳性率为1.89%;BV399例,阳性率为22.17%;G^-双球菌16例,阳性率为0.89%。混合感染:假丝酵母菌合并阴道毛滴虫感染2例(0.11%);假丝酵母菌合并BV192例(10.67%);假丝酵母菌合并G^-双球菌5例(0.28%);假丝酵母菌合并BV和G^-双球菌3例(0.17%)。结论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的病原体构成复杂,阴道炎主要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BV为主,部分可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5例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和同期206例健康体检者分为两组,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沙眼衣原体(CT)、细菌性阴道病(BV)、阴道滴虫进行检测,观察分析相应病原微生物导致的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同时根据HPV不同基因型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致癌作用和程度,判定危险程度。结果: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上述指标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0.000、0.037),其中高危HPV感染率随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的升高而呈明显上升趋势,CINⅠ~Ⅲ级感染率分别为57.1%、78.6%和82.9%,宫颈癌感染率最高达91.1%,高危HPV为高危因素。结论:生殖道HPV、CT、BV、滴虫感染与宫颈癌及CIN存在必然或一定相关性,加强对妇女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重视和检测对防治宫颈癌及CIN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浓度、唾液酸酶、白细胞酯酶、脯氨酸氨基肽酶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测对阴道微生态的改变所致妇科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妇科门诊3 988例阴道分泌物进行五联检检测及Amsel法的检测.结果 五联检法检测3 988例阴道分泌物的结果阳性率:细菌性阴道病(BV)为30.1%,念珠菌为40.1%,滴虫为21....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对门诊1 982例阴道炎患者中感染需氧菌阴道炎(AV)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采用镜检法和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BV)联合测定技术对1 982例主诉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 在1 982例主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等症状的患者中,AV患者398例,占20.08%(398/1982)。其中,单纯AV患者61例(占15.33%,61/398);AV混合感染患者337例(占84.67%,337/398)中AV +BV患者158例,AV +滴虫性阴道炎(TV)患者78例,A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101例。结论 需氧菌阴道感染日趋严重,及时正确的检测出阴道感染的病原菌、合理用药,是阴道感染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1)了解慢性盆腔炎患者宫颈局部分泌物及盆腔病原体培养结果的一致性;(2)了解盆腔炎患者盆腔与宫颈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因慢性盆腔炎住院患者,将其宫颈局部分泌物进行病原体培养,后经腹腔镜将其盆腔积液或盆腔冲洗液进行病原体培养,将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慢性盆腔炎患者盆腔与宫颈分泌物病原微生物培养有中度一致性,Kappa=0.494,Z<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ID患者中,UU检出率高,在宫颈局部及盆腔积液或冲洗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6.07%和27.45%;CT的检出率也较高,在宫颈局部及盆腔积液或冲洗液的检出率分别为19.60%和17.64%。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中严格按照操作行宫颈局部分泌物培养对盆腔炎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盆腔及宫颈局部UU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STD病原体。  相似文献   

20.
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是导致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我们于1995年11月10日至1997年2月13日间应用PCR技术对诊断为生殖道感染的500例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NG、CT和UU检测,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三.临床资料;所选病例为泌尿男科及妇科门诊诊断为生殖道感染的患者,共500例,其中男260例,女240例;年龄为19~56岁,平均37.5岁;病程为3天~2年;所选病例皆具有生殖道感染的病状及体征,有305例有性乱史或配偶性乱史.2.方法:NG、CT、UU的检查皆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