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南美斑潜蝇对不同黄瓜品种的寄主选择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由选择法测定了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对黄瓜不同品种的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成虫产卵和取食选择性最强的黄瓜品种为冬棚王,其对冬棚王的选择性与对光和地黄瓜、新四号黄瓜、津优2号、双杂一号、津杂2号、冬雪王、早春王、神农春四号、津春4号等品种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而与山东密刺、津优1号、春四号黄瓜、津杂4号、鲁优二号、津优4号、唐山秋瓜、神农春五号、津绿4号等品种差异不显著。测定结果表明,黄瓜不同品种间的叶毛数、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南美斑潜蝇对不同黄瓜品种的寄主选择性与其叶毛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0.475 5(P=0.039 5<0.05),而与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取食不同香蕉品种的香蕉假茎象甲雌成虫产卵量有一定差异。以取食广东香蕉2号、泰国蕉和孟加拉龙牙蕉的雌成虫产卵量较高。取食巴西蕉、粉蕉和Saba大蕉产卵量较少。以广东香蕉 2号、泰国香蕉和孟加拉龙牙蕉等香蕉品种假茎为食料的香蕉假茎象甲实验种群趋势指数较大 ,以巴西香蕉为食料的较小 ,以粉蕉、Saba大蕉为食料的最小  相似文献   

3.
许璐  王芳  吴进才  王亓翔 《生态学报》2007,27(11):4547-4554
在排除天敌情况下,用生命表方法比较了稻纵卷叶螟在5个常用栽培水稻品种扬粳9538、淮稻9号、扬辐粳8号、扬稻6号和汕优63上的半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取食淮稻9号的稻纵卷叶螟种群趋势指数最低,表现为较强的抗耐性;扬辐粳8号的稻纵卷叶螟种群趋势指数最高;各品种间稻纵卷叶螟不同虫期的存活率、♀/♂、蛹重、产卵量、卷叶率有一定差异;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植株内可溶性糖含量品种间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品种与对照(未接虫)相比含量有增有减;还原糖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排除天敌情况下,用生命表方法比较了稻纵卷叶螟在5个常用栽培水稻品种扬粳9538、淮稻9号、扬辐粳8号、扬稻6号和汕优63上的半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取食淮稻9号的稻纵卷叶螟种群趋势指数最低,表现为较强的抗耐性;扬辐粳8号的稻纵卷叶螟种群趋势指数最高;各品种间稻纵卷叶螟不同虫期的存活率、♀/♂、蛹重、产卵量、卷叶率有一定差异;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植株内可溶性糖含量品种间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品种与对照(未接虫)相比含量有增有减;还原糖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排除天敌情况下,用生命表方法比较了稻纵卷叶螟在5个常用栽培水稻品种扬粳9538、淮稻9号、扬辐粳8号、扬稻6号和汕优63上的半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取食淮稻9号的稻纵卷叶螟种群趋势指数最低,表现为较强的抗耐性;扬辐粳8号的稻纵卷叶螟种群趋势指数最高;各品种间稻纵卷叶螟不同虫期的存活率、♀/♂、蛹重、产卵量、卷叶率有一定差异;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植株内可溶性糖含量品种间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品种与对照(未接虫)相比含量有增有减;还原糖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褐飞虱致害性变异过程及其体内酶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室内连续用具不同抗虫基因的水稻品种TNl、IR26、Mudg。和ASD7、单管饲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研究它对抗虫水稻品种的适应过程及其体内酶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褐飞虱在抗虫品种上取食2代的若虫存活率、若虫历期和短翅成虫体重均明显比取食感虫品种TNl的低,第3代以后与取食TNl者基本相同。第2代是褐飞虱适应抗虫品种的关键期。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丁-谷氨酰基转移 酶(GGT)的活性在关键的第2代最低,而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增加。褐飞虱在适应抗虫品种以后体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几个粳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肖英方  杜正文 《昆虫学报》1989,32(3):286-292
本研究用苗期群体鉴定法对若干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比较测定,并探讨籼、粳稻品种抗性差异和粳稻抗性性质.结果指出:在供试“80079”,“中国91”、“盐粳2号”等粳稻品种上,白背飞虱生物学表现明显不同.粳稻抗性可分两类:(1)“80079”对白背飞虱取食、生存、发育没有抗生作用,对种群为害还表现有耐虫性;(2)“中国91”、“盐粳2号”对白背飞虱取食、生存、发育没有抗生作用,但却有一定的拒产卵机制,对种群为害还兼有耐虫性,从而能有效地抑制白背飞虱种群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次伟  冯炳灿 《昆虫知识》1994,31(4):196-198
白背飞虱在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上的分布、趋性、发育和繁殖力是不同的。它喜欢在杂交稻(汕优6号)上生活和繁殖,取食后成虫寿命最长,取食量、产卵趋性、产卵量、田间虫量均最大,种群增长快;在粳稻上却相反;常规灿稻和糯稻介于二者之间。在同一类型品种中,抗虫品种比感虫品种在上述特性方面差异明显。说明抗虫育种和种植抗虫品种是对该害虫综合治理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对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的产卵选择性以及与樱桃生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了斑翅果蝇对4个樱桃品种(黄蜜、红灯、先锋和萨米拖)的产卵选择性,以及各樱桃品种果实的硬度及蛋白质、氨基酸、糖原和果胶的含量,并对各项指标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产卵选择性试验采用完整樱桃供试产卵和切块樱桃诱导产卵两种处理方式,并统计产卵量。【结果】斑翅果蝇对糖原含量较高而果胶含量较低的樱桃(黄蜜和红灯)切块选择性较强。对于带有果皮的完整樱桃,斑翅果蝇的产卵选择性与樱桃果实的硬度有关,在果实硬度小的樱桃品种(先锋和萨米拖)中产卵量较高。但是,斑翅果蝇对樱桃的产卵选择性与樱桃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斑翅果蝇对不同樱桃品种的产卵选择性有显著差异,与其营养物质含量和果实硬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玉米品种对截形叶螨种群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28±1℃条件下,应用叶盘法研究了中单2号、农大108、赤单202和巴丹3号个不同玉米品种对截形叶螨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玉米上,截形叶螨卵期、若螨期、产卵前期、成螨寿命、单雌产卵量、日均产卵量、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内禀增长率、世代平均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其孵化率为中单2号95.8%、农大108 94.0%、赤单202 90.0%和巴单3号84.0%;幼、若螨期存活率相应地为90.5%、84.0%、86.0%和72.0%;存活曲线均为Ⅰ型.净增殖率在中单2号上最高为41.4,而在巴单3号上最低为16.8;中单2号是其最喜食的品种,其次为农大108,再次为赤单202,对巴单3号的嗜食性最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日本刀角瓢虫Serangium japonicum对叶毛密度和类型不同的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品种的产卵选择性。【方法】以4个番茄品种(砧木101、闽粉樱1号、砧木301和以色列超级金刚)作为日本刀角瓢虫的寄主植物,观察番茄叶片背面超微结构,统计叶片背面叶毛类型及密度;用叶蝶法和植株法测定日本刀角瓢虫雌成虫在带烟粉虱Bemisia tabaci卵的4个番茄品种上的产卵量占比;并测定日本刀角瓢虫在这4个番茄品种叶片上的子代及成虫表现(生长发育、繁殖和捕食能力)以及对叶片的附着力,雌成虫对4个番茄品种健康叶片和受烟粉虱为害叶片的气味选择以及4个番茄品种叶碟和植株上日本刀角瓢虫卵被同类捕食的风险。【结果】4个番茄品种叶片背面叶毛类型均具有非腺毛和腺毛,其中,非腺毛有Ⅱ, Ⅲ和Ⅴ型,腺毛有Ⅰ, Ⅳ Ⅵ和Ⅶ型,且均以Ⅴ型非腺毛密度最高。以色列超级金刚叶片背面的叶毛密度显著低于其他3个供试番茄品种。日本刀角瓢虫偏好在以色列超级金刚上产卵,在以色列超级金刚、砧木101和闽粉樱1号上的繁殖力(165~223.92粒/雌)显著高于在砧木301上的(2809粒/雌)。日本刀角瓢虫子代由卵发育至成虫的历期在闽粉樱1号上最短(15.73 d),在砧木101上最长(23.00 d)。日本刀角瓢虫在4个番茄品种上的产卵选择性与子代表现及亲代表现无显著相关性,而与日本刀角瓢虫卵的被捕食风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日本刀角瓢虫在4个番茄品种上的产卵选择性与日本刀角瓢虫对番茄叶片的附着力及番茄叶片上各类型叶毛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番茄的7种叶毛类型其叶毛密度在4个番茄品种上都存在显著差异,除番茄Ⅰ型腺毛密度与日本刀角瓢虫的繁殖力(30 d内单雌产卵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外,其他6种类型的叶毛密度与日本刀角瓢虫子代表现及亲代表现均无显著相关性。日本刀角瓢虫雌成虫对4个番茄品种的气味无明显偏好。日本刀角瓢虫卵在4个番茄品种叶蝶和植株上的被捕食比例差异显著。【结论】日本刀角瓢虫雌成虫偏好在叶毛密度低的番茄品种叶片上产卵,番茄腺毛对日本刀角瓢虫成虫生命活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水稻净光合率的品种间差异及高光效育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为探索水稻高光效育种具体途径的一部分工作。1975~1977年间共测定了329个水稻品种剑叶的净光合率(Pn)。弄清了下述一些问题。1.水稻各品种间净光合率的差异是比较大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相比约有一倍的差异或更多些。广东推广种珍珠矮11号的净光合率基本上接近于各品种的平均值。2.对51个品种的测定结果分析,在同一测定条件下品种内各单株净光合率的变异系数主要集中在6~12%这个范围,而品种间的则为15.82%。3.据两年三造的测定材料对品种间的净光合率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证明水稻各品种间净光合率的差异是极显著的。4.据两年四造的测定材料对品种间净光合率差异的相对稳定性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认为水稻备品种净光合率的相对高低次序绝大多数品种是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明确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对不同品种茄子的选择性与适合度。【方法】通过二斑叶螨对不同品种茄子的田间选择性试验以及在室内不同品种茄子对二斑叶螨种群数量、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试验,分析了二斑叶螨对9个茄子栽培品种和1个野生茄子品种的寄主选择性,以及在不同品种上的种群动态、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结果】二斑叶螨对野生品种蒜芥茄Solanum sisymbriifolium的选择性最差,在该品种上除卵可以正常孵化外其他时期均不能存活。在茄子S.melongena品种间,二斑叶螨对京茄6号和日友长直壮青长茄的选择性最强,分别达到195和183头/株,对布利塔和长竹丝茄的选择性最差,分别为63.5和59.75头/株。接入20对成螨后第28天,紫龙王4号上的数量最多(1 009头/株),京茄6号和嫁接的京茄6号上的数量次之(分别为981和909头/株)。二斑叶螨在京茄6号上的发育历期最短,为9.31 d;在长丰2号上发育历期最长,为11.08 d。京茄6号、京茄黑霸和嫁接的京茄6号上二斑叶螨开始产卵的前5 d内单雌产卵量分别为35.92,33.20和31.34粒/头,是产卵量较多的3个品种,且3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紫龙王4号、茄砧1号、布利塔和长丰2号上的产卵量较少,分别为18.56,19.24,22.26和23.36粒/头,且4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二斑叶螨对紫黑圆茄类的京茄6号的选择性较强、适合度较高,对紫黑长茄布利塔的选择性和适合度为中等,对野生品种蒜芥茄的选择性和适合度表现为最差。  相似文献   

14.
新疆不同棉花品种烟粉虱实验种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温度(26±1) ℃,相对湿度(75±1)%,光照L∶D=16∶8]研究了烟粉虱在新疆棉田主栽品种新陆早8号、新陆早16号、新陆早17号、中棉35号、抗5和岱80棉花品种上的存活率、产卵量和寿命等,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估测了种群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力(rm)、平均世代周期(T)和周限增长率(λ)等生殖力参数.结果表明:烟粉虱在不同棉花品种上的形态大小、发育历期、存活率及产卵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比较烟粉虱种群在6种棉花品种上的世代存活率和繁殖力,其在新陆早16号上发育速度最快、产卵量最高,而在抗5上各种生命参数相对较低.新陆早16号是烟粉虱种群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棉花品种,其次为中棉35号,抗5是烟粉虱种群最不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根据粘虫的产卵习性,在田间分别测定了置于活体寄主和干枯植物上的卵块被捕食的概率,结果表明,枯草上面的隐蔽卵块被捕食的概率最低,与雌蛾的产卵习性相符,说明粘虫产卵选择习性有其生物学意义,即有利于躲避天敌。同时,实验结果表明粘虫幼虫的抗饥饿能力要强于甜菜夜蛾,是其对成虫产卵场所长期适应的结果。室内成虫对不同植物的产卵选择与田间相一致,光谱测定结果也表明绿色植物与雌蛾喜欢产卵的植物秸秆的光谱特征和波峰存在显著差异。观测粘虫雌蛾对不同颜色纸张的产卵选择发现,其喜欢在黄褐色纸张上面产卵,产卵量和产卵次数明显高于绿色纸张,而三者的光谱特征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金凤  嵇保中  刘曙雯  田铃  高洁 《昆虫知识》2011,48(1):104-108
本文对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产卵分泌物和各生殖器官内容物的鲜重、蛋白质、还原性糖、游离氨基酸等含量进行了测定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产卵分泌物鲜重与输卵管萼内容物鲜重差异显著,而与交配囊、受精囊腺内容物鲜重差异不明显;产卵分泌物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输卵管萼内容物的蛋白质含量;产卵分泌物的还原性糖含量显著低于交配囊内容物的还原性糖含量;产卵分泌物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交配囊内容物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产卵分泌物中蛋白质、还原性糖、游离氨基酸等的含量与受精囊腺内容物相应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即受精囊腺是其贮藏器官。  相似文献   

17.
板栗挥发物对桃蛀螟成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调查及行为反应、EAG反应和产卵选择性测定,研究了板栗挥发物对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成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2004-2008年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桃蛀螟在农大1号板栗上的蛀果率为16.1%~25.3%,而在河源油栗上的蛀果率均小于5%,桃蛀螟对前者的危害明显较重.农大1号板栗的果实和叶片挥发物对桃蛀螟雌蛾均有显著吸引作用,其中果实比叶片挥发物的吸引作用更强,但上述挥发物对雄蛾没有明显吸引作用;河源油栗的果实和叶片挥发物则对雌、雄蛾均无吸引作用.触角电位反应试验表明,桃蛀螟雌蛾对农大1号板栗果实挥发物的反应比河源油栗果实强烈,但雄蛾没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中,雌、雄蛾对果实的反应均比叶片强烈.桃蛀螟雌蛾在农大1号板栗果实上的产卵量明显高于叶片及河源油栗的果实和叶片,而后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环境昆虫学报》2014,(1):89-94
多种实蝇科害虫产卵后可释放寄主标记信息素来表明寄主果实已经被占据,从而调节自身或同种个体间的对寄主果实的产卵选择行为。为探明桔小实蝇卵表化合物的寄主标记作用,本文测定了桔小实蝇卵表甲醇提取物对桔小实蝇的产卵驱避活性,并观察了甲醇提取物处理对桔小实蝇产卵行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卵表甲醇提取物对桔小实蝇有明显的产卵驱避活性,且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提取物浓度为100 mg/mL(虫卵与溶剂质量体积比,m/v)时,在选择性条件下的产卵驱避率为55-45%;非选择性条件下的产卵驱避率达到64%-79%。经卵表提取物处理后,桔小实蝇在寄主果实上的访问次数、试探产卵时间、试探产卵次数、实际产卵次数和产卵量均显著少于对照。证实了桔小实蝇卵表化合物具有明显的产卵寄主标记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品种大豆为培养基对蝙蝠蛾拟青霉代谢成分影响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佳大豆品种,为蝙蝠蛾拟青霉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首先对15个不同大豆品种培养基的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各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腺苷含量及腺苷总量进行测定。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中的代谢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个不同品种大豆豆饼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以及对应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腺苷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9号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菌丝体腺苷含量最高为(1 089.35±25.51) mg/kg, 5号的最低为(60.68±9.56) mg/kg, 5号、9号和10号培养的菌丝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代谢组学研究表明,5号、9号和10号菌丝体代谢成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其中9号菌丝体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水苏糖、半乳糖等糖类,以及三羧酸循环产物2-氧代丁酸、柠檬酸等代谢物相对含量显著高于5号和10号菌丝体。KEGG富集分析表明,9号培养基通过促进天冬氨酸及谷氨酸代谢通路,可增加天冬氨酸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为西甜瓜品种布局和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截形叶螨在不同西甜瓜品种(西瓜早佳8424、西瓜美都、西瓜嘉美和甜瓜金玉红2号、甜瓜玉菇)上的发育历期、产卵量和生命表参数.[结果]截形叶螨在西瓜早佳8424和甜瓜玉菇上的存活率较高,分别为95.00%和86.55%,而在西瓜美都和甜瓜金玉红2号上存活率较低,只有75.38%和70.45%;截形叶螨在不同西甜瓜品种上的繁殖力也存在显著差异,在西瓜早佳8424和西瓜美都上的繁殖适合性最高,即抗虫性最弱,产卵期长且产卵量大,如在西瓜早佳8424上平均单雌产卵量达(35.31±5.35)粒,而在西瓜嘉美上的繁殖适合性最低,即抗虫较最强,产卵期短产卵量少,平均单雌产卵量为(19.96±2.02)粒;此外,西瓜美都和西瓜早佳8424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最高,分别为0.203 1、0.161 7和1.225 2、1.175 5;西瓜嘉美的净增值率R0最低,仅为16.7.[结论]在供试的5个西甜瓜品种中,西瓜早佳8424和美都是最适宜截形叶螨生长和繁殖的品种,而西瓜嘉美有较高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