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埕 《生态学杂志》2003,22(4):129-129
近 2 0年来 ,生态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 ,己成为新世纪旅游业的重要方向。世界旅游组织 (WTO )2 0 0 0年的估算显示 ,全球用于生态旅游的花费每年增长 2 0 % ,大约相当于整个旅游业平均增长率的 5倍。 2 0 0 2年是联合国命名的国际生态旅游年 ,得到了各国政府、各类国际组织和私人团体的响应与支持 ,更加预示着生态旅游的光明前景。生态旅游研究工作己引起了旅游界、生态学界及有关学科领域专家的关注 ,相关研究报道频频出现 ,而生态旅游规划是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在 1999年开展“生态环境游”主题年活动后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思想观和旅游…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广东沿海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资源条件、区位交通、经济基础、客源市场),及其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广东沿海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广东沿海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优先发展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整体规划广东沿海的生态旅游资源,树立沿海大旅游的观念;开发多样化的生态旅游产品;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广东沿海的生态旅游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一书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态旅游一词频频见于宣传媒体 ,它代表一种时尚 ,更是反映人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一种行动。旅游活动从来都是作为个人的行为 ,作为某种精神和物质的消费。然而 ,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 ,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从关心自身到关心环境 ,从追求当前利益到追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一种新的生态观正在形成。这就是生态旅游出现的时代背景。生态旅游被认为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成为当代世界旅游业的新时尚 ,代表了 2 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我国幅员辽阔 ,地貌、气候类型复杂 ,生物多样性丰富 ,有着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调研现有农业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方面,对农业生态旅游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对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的实地调查和走访,筛选出极高遇见率的森林食草类和雉类以及面积最大、集中成片的野生紫荆花林(Cercis chinensis Bge.)等两大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分析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提出了生态保护优先、环境教育、游客容量动态控制、引导和培育生态旅游目标市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等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五个原则和“牛羚山岗、紫荆花谷、自然殿堂、休闲胜地-牛羚(Budorcus taxicolor)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旅游主题定位,以及分区管理和利用、生态旅游产品价格和营销、游客环境教育、游客影响监测、游客数量动态控制、生态旅游管理和经营等战略。  相似文献   

6.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剖析国内外生态旅游实践的变形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尽管很多学者和组织机构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作出过阐述,但生态旅游的实践却相差甚大。尤其在中国,由于“99生态旅游年”的影响,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所有旅游活动形式几乎都打上了生态旅游的标签。针对现实中伪生态旅游的泛滥,有必要对那些不规范的生态旅游提出专业的要求。生态旅游真正实现的关键在于其所涉及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中,主要包括当地政府、当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生态旅游者。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生态旅游实践中存在或潜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剖析,探索那些伪生态旅游所存在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热点,而自然保护区则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依托。如何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北京的生态环境及其旅游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在保护区内积极开展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松山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及其规划与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76,自引:3,他引:73  
钟林生  肖笃宁 《生态学报》2000,20(5):841-848
生态旅游是新兴的旅游形式和思想,是应用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领域,为旅游学界、生态学界及其它相咩学科所关注。因此较为系统地讨论了生态旅游的产生、定认、特点与理论基础等基本问题,分别阐述了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业、生态旅游环境等4个要素的研究概况,重点分析了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的研究现状,还归纳了生态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在以上基础上,总结了生态旅游研究的特点,并对研究方向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四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黎明 《四川动物》2001,20(1):41-42
本文根据国际生态旅游观点,提出了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开民生态旅游的目标,并对开展生态旅游的机会、限制、优势和自身缺陷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全华 《生态学报》2004,24(6):1267-1278
生态旅游研究成为当前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但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 ,缺乏深入研究的技术支撑。回顾近 2 0年生态旅游乃至旅游学科 ,使用过或具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定性描述方法、生态实验方法、环境监测方法、理化分析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客流量测方法、抽样调查方法、图表分析方法、“3S”技术方法、图象数据分析处理、计算机模拟、数学建摸方法、会议研讨等等。首先从分析生态旅游研究方法构成出发 ,逐步剖析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方法的应用、国外研究方法及其演变、生态旅游实证研究等核心问题。简洁地勾勒出生态旅游研究方法的历史轨迹和现时轮廓。最后提出了生态旅游研究方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方法论建设的措施 :(1)稳定并壮大锲而不舍的研究队伍 ;(2 )加强生态旅游特殊矛盾的针对性 ;(3)注重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 ;(4 )重复实验或检测已有方法的普适性 (5 )及时总结、研讨 ,不作重复研究。  相似文献   

11.
In pursuit of ecotourism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Ecotourism is expected, by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academics, to grow rapidly over the next 20 years. Much has been written about ecotourism, often with missionary zeal, but there is little consensus about its definition. It is argued here that conservationists and protected area managers should adopt a definition of ecotourism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maintenance of biodiversity and an appropriate definition is suggested.Ecotourism is not merely an alternative to mass tourism, nor is it the only alternative. The literature on nature 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industry dates back to the late 1970s. Tourism is now the world's largest industry and it has an increasing impact on protected area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mechanisms, their ecological impacts and our capacity to manage tourism in protected areas lags behind the growth of tourism to protected areas.A rapid growth in nature tourism and tourism to protected areas has coincided with a shift in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ward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ourism is one means available to protected area managers seeking to increase the economic value of a protected area and to offer sustainable opportuniti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local people.This paper argues that potentially conflicting commercial, protected area and development interests all contribute to the emergence of ecotourism and have been doing so for many years. Ecotourism needs to be tightly defined if it is to benefit conservation. Protected area managers should consider how they can take control of nature tourism to the parks they manage and convert it into ecotourism for the benefit of conservation and the livelihoods of local people.  相似文献   

12.
国外生态旅游对当地社区生计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成超  杨玉盛  庞雯  洪静 《生态学报》2017,37(16):5556-5564
生态旅游因具备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轻贫困双重目标的潜力,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鉴于生态旅游在影响社区生计方面的研究争议,论文综览国外大量相关文献,在界定生态旅游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影响、社区参与、能力建设、社会文化和公共设施4个方面系统梳理国外生态旅游对目的地社区生计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生计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社区资源控制权、旅游收益规模、地方介入旅游产业供应链能力、自身能力、旅游管理等因素对旅游扶贫效应起着关键性作用。最后,对当前研究展开评述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三点展望,以期为中国未来生态旅游影响研究和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生态旅游内涵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生态旅游的流行与快速发展对生态旅游这个术语的概念也不断的增长扩散.由于缺乏对其内涵的科学认知和梳理,生态旅游概念的应用具有泛化的危险.不断涌现出的大量有关生态旅游的概念给学术研究和旅游管理带来了许多困惑.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中外旅游文献近10~15a内有影响力的40个生态旅游概念进行了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中最频繁出现的能代表其内涵的6个标准,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和可持续性.通过对这些标准的识别,结合先前的生态旅游概念,本文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在操作层面上进行了重新架构,将生态旅游这一术语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旅游和伦理道德规范原则为指导,在旅游过程中强调环境教育、影响管理和社区受益,并为其所依赖的环境保护做贡献的负责任的自然之旅.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马建章  程鲲 《生态学报》2008,28(6):2818-2818~2827
目前中国的很多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态旅游,但这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研究却十分薄弱,因此十分有必要在介绍欧美、澳洲学者的研究进展基础上,针对我国的研究现状,提出该领域的研究方向、监测和管理策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活动主要有野生动物观赏、徒步行走、摄影、野外宿营、山地车或雪地车、电动或机动艇游湖、溪涧漂流、环境教育、社区访问等,旅游活动类型、范围、强度、时空分布等是影响对野生动物干扰大小的主要因素.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反应和生理指标改变、繁殖力降低、种群分布和物种组成的改变等)和间接影响(生境破坏、外来种散布和环境污染等).国外生态旅游对鸟类的影响研究较多,主要集中鸟类的惊飞反应、取食、能量消耗、繁殖等方面;对兽类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生理指标改变、种群数量等方面.我国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收集基础性研究数据和深入探讨一些理论与应用问题,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行为、生理、种群动态、物种多样性、生境质量、游客的时空分布、态度和行为等进行长期监测,而后将其结果应用到野生动物、生境以及游客的管理决策中去.另外,研究中应重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1 生态旅游的起源生态旅游 ( ecotourism)是个外来词 ,出现于国内研究刊物晚于 2 0世纪 90年代 ,至最近几年 ,尤其是 1 996年以后 ,才成为国内旅游学者及地理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综观有关文章 [1~ 9] ,均缺乏生态旅游在国外起源的背景性研究 ,本文拟作以交代。国外生态旅游产生于 2 0世纪 70年代 [19] ,到了90年代初 ,生态旅游产生 2 0年以后 ,它已经成为国际旅游业中最热门的类型。时至今日 ,生态旅游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最快、最重要的部分。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 4个不同来源。保护主义者、多国援助机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6.
我国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钟林生  王婧 《生态学报》2011,31(24):7450-7457
了解我国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为制定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和推动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撑.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保护地开展了生态旅游,现状特征主要是:(1)有一定的生态旅游市场规模,生态旅游产品趋于多样化;(2)基础设施的生态兼容性不够;(3)环境解说系统普遍建立,但专业化程度较低;(4)生态环境状况良好,但环境管理体系仍需完善;(5)社区参与经济效益好,但参与深度有限;(6)我国保护地生态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且导游在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7)生态旅游管理受到重视,但相关措施有待完善;(8)资金投入不够、管理体制未理顺是阻碍我国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较为普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和途径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正经历着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它是一个区域或一个保护区生态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是激励保护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当然,过分强调经济收入,无控制地发展旅游,就可能引起不适当的开发或管理不周。导致生态破坏。因此,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要有一个周密的规划,寻找旅游者的享受和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发展的5个成功要素包括:1)一体化发展;2)规划与循序渐进的发展;3)教育与培训;4)当地利益最大化;5)评价与反馈等。遴选国内外较为成功的25个生态旅游发展案例,定量分析这些案例的5个成功要素及24个发展战略,帮助认清目前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生态旅游发展未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发展一体化;缺乏较为完善的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方案;缺乏有效的与生态旅游成功发展相关的教育与培训机制、方案、纲要;没有充分重视当地居民的利益;缺乏有效的生态旅游效应评价与信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世界生态旅游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林生  刘敏  郑群明 《生态学杂志》2006,25(12):1549-1553
生态旅游区划是揭示全球尺度生态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业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生态旅游的发展。本文在探讨生态旅游区划定义与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区划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与生态学原理,并根据全局谋划、综合分析、主导因索、与行政区协调、兼顾自然区划等原则。将世界生态旅游地域系统划分为6个生态旅游洲、29个生态旅游大区、71个生态旅游区以及若干生态旅游地。文章还对各洲的生态旅游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Ecotourism has been heralded as a potent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avior in much of Latin America, though explosive foreign investment in ecotourism ventures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validity of ecotourism as a tool of sustainable loc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uses three case studies from coastal Belize and the Bay Islands of Honduras to illustrate the challenges that local communities face when attempting to derive ecotourism benefits. Whether these communities are poised to take advantage of foreign capital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their ability to direct the investment and establish control over their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s. This appears to require a marked cultural shift toward planning and politic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