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芽前胡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成都产芽前胡Peucedanum turgeniifolium Wolff.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香豆素化合物佛手柑内酯(bergapten)(1),异欧芹属乙素(isoimperatorin)(2),(±)diisovaleryl-cis-khellactone(3),(±)dihydrosamidin(4),(±)peuformosin(5),(±)cis-khellactone(6),8-(2’,3’-二羟基,3’-甲基-丁基)-伞形花内酯[8-(2’3’-dihydroxy,3’-methyl-butyl)-umbelliferone](7),(±)selinidin(8),turgeniifolin A(9)以及非香豆素化合物硬脂酸(stear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甘露醇(d-mannitol)。  相似文献   

2.
早前胡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细裂前胡的香豆素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裂前胡Peucedanum macilentum Franch。(伞形科)是云南西部应用的前胡地方品种,从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经硅胶柱层析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豆素类化合物: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1),佛手柑内酯(bergapten)(2),laserpitin(3),异白花前胡丁素(anomalin)(4);其它化合物:阿魏酸(ferulic acid)(5),β-谷甾醇(β-sitosterol)。  相似文献   

4.
南川前胡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伞形科前胡属南川前胡的根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这方法确定了其结构,分别是deltoin,佛手相内酯(bergarpten),丁二酸(succinic acid),甘露醇(d-mannitol),二十五烷酸(pentacosano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胡萝卜甙(daucosterel)。以上化合物均为从本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5.
中药前胡的化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Ⅰ.对中药前胡在植物来源、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Ⅱ.研究了中国西南地区应用的四种前胡品种:长前胡Peucedanum trugeniifolium)、云前胡(P. rubricaule)、中甸前胡(P.zhongdianensis)、旱前胡(Ligusticum dauoides),一种近缘植物俯卧前胡(Peucedanum decrumbens)的化学成分。从这五种药用植物中分到了33个香豆素化合物,其中有8个新香豆素,结构经光谱和化学方法证实。通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法宝品种白花前胡(Peucedauum pareruporum)和紫花前胡(P. decursivum)在化学成分上的比较,我们认为,中甸前胡、长前胡和白花衣胡类似,均是比较好的前胡代用品种;旱前胡和白花前胡、紫花前胡均不类似。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草药俯卧胡香豆素含量很低,不能(也没有)作前胡应用。以上的研究为这几种药用植物的应用提供了化学成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马山前胡的香豆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马山前胡(Peucedanum mashanense Shan et Sheh)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鉴定为香豆素化合物白花前胡丙素[( )pareruptorin A],白花前胡丁素[( )anomalin],虎耳草素(pimpinellin)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相似文献   

7.
前胡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前胡属(Peucedanum)1新变型——白花滨海前胡(Peucedanum japonicum f.album),新变型与原变型的区别在于:花白色;而原变型花色为紫色。  相似文献   

9.
俯卧前胡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从伞形科植物俯卧前胡(Peucedanum decumbens Maxiam)的根中分离鉴定了13个成分,其中化合物(1)是一个新的二氢呋喃香豆素,经各项光谱测定,确定其结构为:顺式-2′-(1″-甲基,1″-千里光酰氧基-乙基)-3′-羟基-线型二氢呋喃香豆素,命名为俯卧前胡素(decumbensol)。  相似文献   

10.
中甸前胡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伞形科植物中甸前胡(Peucedonum sp.)根中分离鉴定了1个新的香豆素化合物,命名为中旬前胡素(d-laserpitin) (1),经各项光谱测定,其结构确定为3′(S)—羟基—4′(S)—当归酰氧基—二氢邪蒿素。另外,还分离鉴定了silinidin(2),蝉翼素(Pteryxin(3),佛手柑内酯(bergapten(4),ammijin (5)等4个已知香豆素化合物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骆驼刺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我们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整理总结了相关研究情况.现代植化和药理研究表明,骆驼刺含有黄酮、木脂素、有机酸、生物碱、萜类等成分,在抗肿瘤、抗炎、改善腹泻型肠应激综合征、双向调节小肠推进运动方面有良好的活性.将为骆驼刺的进一步研发利用提供参考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珍稀药用真菌桑黄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孙培龙  徐双阳  杨开  张坚  宋力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2):119-123
桑黄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药用真菌,对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及治疗疾病等方面都有明显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桑黄的名称、地区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用当归属植物资源丰富,包括当归、白芷、独活等34种药材,临床使用广且药用价值极高,富含香豆素类、多糖类、有机酸类、苯酚类、挥发油类等成分,除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传统功效,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护神经元、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应用前景广阔。综述了中国药用当归属植物的分布及其药用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当归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并且根据质量标志物(Q-marker)概念,把影响中国药用当归属植物质量的因素概括为当归属药用植物品种、植物产区、化学成分、炮制方法,以及传统功效和网络药理学的预测分析等。从不同方面对中国药用当归属植物进行分析和论述,为建立和完善中国药用当归属植物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女贞子系木犀科(Oleaceae)女贞属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的干燥果实,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女贞子含三萜类、环烯醚萜类、苯乙醇苷类及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许多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女贞子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镇痛、保肝、抗骨质疏松、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病毒等活性。对女贞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女贞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医以昆虫入药,在两千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随着天然药物研究技术不断的发展,昆虫多糖的生物学活性被不断发现,人们对于药用昆虫多糖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本综述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药用昆虫多糖的资料文献,从提取分离、结构研究、药理活性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有关药用昆虫多糖的研究成果,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目前,昆虫多糖提取分离的方法包括水提醇沉法、碱液提取法和酶解法。尽管药用昆虫多糖的结构研究报道较少,但已发现,昆虫多糖的结构比植物多糖和真菌多糖更复杂,大多为蛋白聚糖,组成的单糖种类较多。昆虫多糖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抗血栓及抗过敏等方面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在中药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对豆科Leguminosae山蚂蝗属Desmodium Desv.植物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山蚂蝗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甾醇类、烷类及各种烷衍生物等,具有抗氧化性、抗炎、镇痛解热、抗菌、抗虫、抗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理活性。本文对山蚂蝗属中小槐花、广东金钱草、三点金、小叶三点金、假地豆、大叶山蚂蝗、饿蚂蝗等药用植物的研究进行总结,综述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黑姜(Kaempferia parviflora)是东南亚地区广泛栽培的民间药用植物,被用于制造食品、化妆品和医药品。黑姜在我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亦有较长的民间药用栽培历史。根茎是黑姜重要的药用部位,主要含有黄酮类物质。许多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黑姜具有抗肿瘤、增强男性性能力、抗炎、抗氧化、抗真菌、抗病毒、神经保护、血管舒张和心脏保护活性、经皮促渗等作用。对黑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黑姜资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蛴螬在中医临床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蛴螬的深入研究,化学成分的研究也有了新进展,从蛴螬提取物分离出含氮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和甾体类化合物。在药理学方面,蛴螬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治疗口疮和眼部疾病等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种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动物药。现将其近年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麻疯树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总被引:139,自引:4,他引:135  
麻疯树为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绝大多数生长在美州和亚洲热带地区。主要概述了麻疯树的化学成分、毒理研究、药理活性及其临床应用等研究的一些进展,并且探讨了麻疯树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苦龙胆酯苷是一种裂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又称为苦龙苷或龙胆苦酯苷。其分子式为:C27H28O14,分子量为576.52,是已知最苦的裂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目前已证明可从川东獐牙菜、印度獐牙菜、龙胆草以及辐花肋柱花中提取。辐花肋柱花是最新证明的可提取苦龙胆酯苷的植物。苦龙胆酯苷具有助消化,保肝,抗皮肤肿瘤,抗黑热病等药理活性。在古代印度传统医药以及中药藏药中,苦龙胆酯苷的来源植物是治疗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一味常见的草药,如保肝、抗糖尿病等。在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兔静脉注射苦龙胆酯苷,在血中有较快的清除率(2.62±0.41 L/h/kg)和广泛的体内组织分布(1.08±0.44 L/kg);采用游离、脂质体和囊泡体形式给仓鼠用药具有明显保护肝肾功能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