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Fudan University,简称IBSFU)成立于1996年;曾任所长有陈家宽教授和李博教授;现任所长为吴纪华教授。拥有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及多个研究和教学平台,包括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上海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和教育部上海崇明东滩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  相似文献   

2.
《Acta Botanica Sinica》1996,38(6):503-504
1 概况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研究实体。实验室在1984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宣告成立,1985年即开始运转,同时向国内外开放。它是中国首个建立在高等院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毛裕民教授现任实验室主任,赵寿元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顾问。盛祖嘉教授、郑兆鑫教授曾先后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拥有一批有事业心、有创造性、有志于发展祖国科学事业的科研人员。本室固定工作人员34名,其中正、副教授14名,讲师、工程师12名。在校内外客座人员中,高级职称…  相似文献   

3.
《激光生物学报》2009,18(3):423-423,F0003
2009年4月22日-24日,“中国遗传学会第十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筹办,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协办。中国遗传学会《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胡能书担任会议主席,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骆清铭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与学术委员会主席,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邢达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荣教授分别担任大会组委会与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4.
《生命科学研究》2010,14(4):F0003-F0003
湖南师范大学心脏发育研究中心于2000年由归国学者吴秀山教授创建,目前有1名长江学者,2名芙蓉学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正副教授,53名在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隶属于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蛋白质组学与发育生物学部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及蛋白质化学与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袁正宏(1966-),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共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兼副主任;兼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病毒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病毒学会主任委员等。  相似文献   

6.
《菌物系统》2008,27(2):I0004
本学科建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现设有植物病理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实验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2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2名,5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已经形成了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与微生物资源利用(学术带头人刘开启教授、游春平教授)、真菌与植物真菌病害(学术带头人向梅梅教授)、植物抗病性及利用(学术带头人曾永三教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自然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备受关注。结合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对自然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综述,从基于传统纯培养方法和宏基因组技术研究的角度,讨论了不同自然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正>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和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李辉领衔的联合课题组宣布,他们历经3年,最终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双重验证,100%确定曹操家族DNA的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为O2*-M268,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人类遗传学报》。2009年,河南省安阳市对外宣称发现曹操墓。随后,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宣布,拟用DNA技术开展对曹操家族的DNA研究。该研究首先需要锁定曹操的DNA特性。从2009年起,复旦大学专家组在全国各地采集了79个曹姓家族280名男性的静脉血样本,最终样本总  相似文献   

9.
《激光生物学报》2014,(5):F0002-F0002
为了推进激光生命科学发展,促进全国生物学的研究与交流,中国遗传学会拟于2015年4月24-27日在福州举办“第十二: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本次大会将邀请我国激光生物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大会将探讨我国激光生物学研究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促进本学科领域的协同发展。会议由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中国遗传学会《激光生物学报》编辑部承办,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协办,会议论文的审稿、录取、出版由《激光生物学报》编辑部负责。会议期间还将组织与会代表考察福建师范大学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福建师范大学杰出校友、美国科学院院士陈志坚教授创建的“福建师范大学南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0.
湖南师范大学蛋白质化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室成立于1991年。目前,实验室负责人为梁宋平教授。现该研究室隶属于蛋白质化学与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所属学科是湖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多肽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生理通讯》2004,23(3):72-73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由原来的生理教研室和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合并组建,现有教职工33人,其中教授5人(含博导4人,硕导1人)、副教授6人(含硕导2人)、副主任技师1人,并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1人,复旦大学世纪之星入选1人。目前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共有30余人。  相似文献   

12.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4,26(4):444-444
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1999年9月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重点实验室。主任鲍仕登教授,副主任田惠桥教授和吴乔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翟中和院士,副主任徐洵院士和周海梦教授。实验室以“开放、流动、联合、竞争”为指导方  相似文献   

13.
<正>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由科技部批准成立,依托单位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别为庾石山研究员和于德泉院士。实验室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人选3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实验室的研究方向:(1)生物靶标导向的天然药物活性物质的发现及其结构与功能研究;(2)  相似文献   

14.
《激光生物学报》2012,21(6):575-576
2012年11月25日-27日,由中国遗传学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报》创刊廿周年庆祝会",在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办,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办。中国  相似文献   

15.
编者 《生物物理学报》2003,19(3):340-340
2004年6月5日~ 8日, 北京由国际生物晶体学会、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育部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第十届国际生物大分子结晶大会”定于2004年6月5~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规模400人,其中,国外代表约150人,国内代表约200人。大会组织机构:1. 大会名誉主席:Rober Huber (德国),梁栋材(中国)2. 大会主席:饶子和(中国)3. 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R. Hilgenfeld (德国)4. 程序委员会主席:M. Pusey (…  相似文献   

16.
由国际生物晶体学会、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育部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第十届国际生物大分子结晶大会”定于2004年6月5~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规模400人,其中,国外代表约150人,国内代表约200人。大会组织机构:1. 大会名誉主席:Rober Huber (德国),梁栋材(中国)2. 大会主席:饶子和(中国)3. 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R. Hilgenfeld (德国)4. 程序委员会主席:M. Pusey (美国), 毕汝昌(中国)5. …  相似文献   

17.
<正>应用真菌研究室为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独立实验室,成立于1999年,目前有教授2名,副教授1名,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5人。主要开展大型经济真菌资源和多样性研究、植物重要病原真菌系统学与进化,稀有药用真菌资源挖掘及其次生代谢调控等研究。实验室研究方向:(1)地下大型真菌系统学与进化;(2)植物病原真菌系统学与多样性;(3)大型真菌多样性;(4)稀有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分离与鉴定;(5)药用真菌次级代谢的分子调控。  相似文献   

18.
“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近日被教育部正式批准立项建设。以上海交通大学谢绳武校长与中国计量学院院长庄松林院院士为首的专家组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进行了现场论证。中国科学院王启明院士,中国工程院黄尚廉院士、薛鸣球院士以及天津大学郁道银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邢达教授等组成的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规划与指导。“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设立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内。实验室日前已具备较好的科研…  相似文献   

19.
会议报导     
国际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ICGEB)于1988年3月21日—25日在意大利,里亚斯特市,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召开“从蛋白质结构到蛋白质工程”学术研讨会。研讨会来自24个国家89名科学家参加,13人在大会上作了报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家槐、雷克健,复旦大学王启松代表863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参加了会议。王家槐在会上介绍了本实验室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成果。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主任,197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萨拉姆教授作了“基本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卫生部抗生素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复旦大学抗生素研究所,于1984年批准成立.抗生素研究所与华山医院传染病科共同组成的传染病学科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及博士点.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为汪复教授,现为张婴元教授,实验室主要从事抗感染的临床药理学研究及临床评价和细菌耐药性防治研究,在上述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