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皮细胞被多种炎症介质激活后,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的变化:(1)细胞收缩变圆,细胞连续间出现裂隙,内皮层通透性增高;(2)细胞膜表面表达一些新的蛋白质抗原,如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和多种细胞粘附分子,影响炎症、免疫和肿瘤转移过程;(3)细胞合成分泌对凝血、纤溶系统和血管张力有调节作用的活性因子以及多种炎症介质,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内毒素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生物力学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微管吸吮系统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标准固体粘弹性模型, 研究内毒素直接作用对于皮细胞弹性模量K1 、K2 和粘性系数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内毒素浓度的增加( 0 .3125μg/ml~10μg/ ml) , 弹性模量K1 、K2 均下降( 其中K1 比K2 更为显著) , 粘性系数μ随着内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K1 、K2 、μ随着内毒素(0.625μg/ ml) 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内毒素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后的共聚焦图像表明: 内皮细胞的微丝、微管发生重排; 细胞核位移、脱核, 内毒素与细胞膜呈全面浸润状态。研究结果从细胞生物力学的角度, 给出内毒素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细胞容量激活的氯通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氯通道是血管内皮细胞上主要的离子通道,容量激活的氯通道是其中一种主要类型并广为研究。已经主宰容量激活的氯通道在维持静息膜电位,调节细胞内钙、pH值,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血管内皮细胞容量激活氯通道的基本电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特性,并初步探讨该通道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4.
天然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经氧化修饰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天然LDL核心的脂肪酸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约占LDL总脂肪酸含量的35-70%,所以容易发生自身氧化.oxLDL具有一系列生物学毒性作用,氧化修饰后的LDL不能经LDL受体代谢,由清道夫受体识别、结合、内吞饮入细胞并逃逸正常的胆固醇代谢途径,引起细胞内脂质沉积,泡沫样变.oxLDL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就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因此细胞损伤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将为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油酸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发现:油酸可引起内皮细胞特征性形态变化;内皮细胞与血小板粘附性增强;内皮细胞~(51)Cr释放率、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升高,表明油酸引起细胞通透性升高;培养上清液中6-酮-PGF_(1a)含量升高,提示细胞代谢功能的改变。在一定范围内,上述改变与油酸浓度、作用时间有密切关系。结果还表明,油酸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推测油酸对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在急性肺损伤早期内皮细胞损伤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细菌内毒素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晓峰 《微生物与感染》1993,16(5):217-219,216
细菌内毒素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内毒素(LPS)通过诱导机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释放多种介质分子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其中细胞因子在感染性休克中起重要作用。内毒素结合蛋白(LBP)有促进LPS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生结合的作用。而在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过程中,细胞表面LBP受体(CD14)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肌肽对低氧所致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低氧条件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用MTT法观察肌肽对低氧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测定细胞培养基中LDH活力,并对细胞骨架进行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观测其细胞结构。结果:浓度为10mmol/L~20mmol/L肌肽孵育血管内皮细胞6h后,可以抑制缺氧12h和24h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下降,同时减少LDH的释放,保持细胞骨架完整。结论:肌肽对低氧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Wang X  Cai SX  Luo XD  Wang P  Luo Q  Liang GP  Yang ZC 《生理学报》2001,53(6):419-424
我们前期的研究显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直接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后,HUVEC膜粘度随LPS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暗示LPS可能改变HUVEC的膜结构和组成。本文旨在研究LPS直接损伤HUVEC后内皮细胞膜脂的修饰。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污测定HUVEC膜磷脂组成,HUVEC用不同浓度(O、0.3125、0.625、1.25、2.5、5、7、8.5、9、10μg/ml)的LPS无血清培养液直接损伤3h;用含LPS(0.625μg/ml)的无血清培养液直接损伤1、3、6、12、24、48h。结果显示:在3h LPS的作用下,HUVEC的总磷脂含量随LP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0.625μg/ml LPS的浓度条件下,HUVEC的总磷脂含量随LPS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LPS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磷脂酰鞘磷脂(SM)、磷脂酰乙醇胺(PE)以及磷脂酰丝氨酸(PS)的含量影响不大。LPS激活膜磷脂代谢的反应特性表现出典型的酶促动力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LPS可直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膜磷脂代谢,诱导HUVEC膜磷脂的修饰,提示LPS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途径可能与膜结构组成及膜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不同应激损伤所致血管内皮细胞中vWF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VEC)中vWF的变化,评价VEC的损伤。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体外培养的猪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和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AEC)中vWF进行免疫荧光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对vWF的细胞阳性率和荧光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观察低氧和低温所引起的vWF变化。结果:正常猪PAEC和大鼠AEC的vWF阳性率在80%左右,阳性程序较高。但缺氧或冷冻损伤可使PAEC和AEC的v  相似文献   

10.
细菌内毒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有关细菌内毒素的研究成果,包括内毒素化学、细胞识别内毒素机制、细胞因子在败血症休克中的作用、脂多糖(LPS)的病理生理效应、LPS耐受性与超敏反应,LPS的内在化和分解代谢、内毒素抗体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S)的效应分子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血管紧张素II不仅影响血流动力学效应,还通过其血管紧张素1受体(AT1R)发挥强大的促氧化和促炎症反应的效应。在内皮细胞和白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通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NADPH)氧化酶的激活和细胞内氧化还远信号传导系统从而促进脉管系统炎症反应的形成,血管紧张素Ⅱ和葡萄糖在内皮细胞和炎性细胞中还共享氧化还原信号传导通路,可见血管紧张素Ⅱ参与了炎症的反应、血栓的形成,通过刺激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进行细胞的增值,血管紧张素Ⅱ的这些效应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有研究显示应用RASS抑制剂可以有效地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进展,这些证据显示抑制RASS系统在保护血管病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Gu ZY 《生理科学进展》2001,32(2):135-137
本文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在内毒素致肺血管损伤中的介导作用和八肽胆囊收缩素(CCK)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内毒素主要成分脂多糖(LPS)可诱导大鼠肺组织生成ONOO^-1,ONOO^-能导致肺微血管壁通透性明显增加和肺脏严重病理变化;ONOO^-可引起离体肺动脉反应性异常改变,LPS也可产生类似变化;ONOO^-有较弱的舒血管作用并受到内皮细胞的抑制性调节;LPS诱导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产生增多的ONOO^-参与介导内皮细胞本身的损伤;CCK能拮抗LPS对BPAEC的损伤效应,此作用由CCK受体介导,并与抑制ONOO^-生成有关。结果提示,清除ONOO^-或减少ONOO^-生成可为防治内毒素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等病理过程提供新对策;CCK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细胞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纤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管内皮细胞可合成和释放tPA、uPA和PAI-1,也提供纤溶成份之间相互作用的活性表面,在纤溶的启动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内皮细胞介导的纤溶作用受到神经激素,生长因子、血浆成份、血细胞、血管壁基质和许多外源性物质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善脂毒性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对脂毒性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A.hy926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浓度的饱和游离脂肪酸及TBHQ进行干预,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blotting及信号通路阻断技术对TBHQ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给与血管内皮细胞饱和游离脂肪酸进行干预可显著增加细胞死亡(P0.05)。TBHQ显著抑制饱和游离脂肪酸诱导的细胞死亡(P0.05)。激活自噬可显著抑制饱和游离脂肪酸引发的血管内皮细胞脂毒性(P0.05)。此外,TBHQ可显著激活血管内皮细胞的自噬(P0.05),采用自噬抑制剂可阻断TBHQ对脂毒性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TBHQ通过激活自噬有效地抑制饱和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于改善或防治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损伤可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细菌内毒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细胞识别内毒素的机制,毒血症休克中的细胞因子,内毒素的生理病理作用,对内毒素的超敏和耐受及抗内毒素抗体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7.
内皮细胞骨架在血管通透性调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最新认识,指出血管内皮细胞除作为血液和组织间物质转运的屏障外,最主要的功能是使循环血液保持流动状态,防止血栓形成,文章同时强调了血管内皮细胞在生物学、医学研究领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采用中文吖啶橙荧光标记技术,结合微循环观察用显微超高速摄录像装置,观察了内毒素对微血管内白细胞与微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毒素对大鼠的血压、微血管口径和微动脉血流速度影响不大,微静脉血流速度在滴注内毒素后45和60min下降了16.67%和17.95%(P<0.05);但内毒素能迅速改变微静脉内的白细胞流态,明显增加附壁滚动的白细胞数和粘附白细胞密度指数,经测量同一微静脉内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流速,求得白细胞与微静脉内皮细胞之间的破裂力在5min和15min时下降了25.96%和42.88%(P<0.01),下降趋势持续整个实验过程;说明内毒素能明显地增加白细胞与微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力。由此提示,研究白细胞与微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粘附力增强机制及寻找其抑制因素对改善微循环紊乱、抢救休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Fan B  Wang YX  Yao T  Zhu YC 《生理学报》2005,57(1):13-20
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的合成增加在促进血管新生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低氧诱导VEGF分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在低氧或常氧的状态下培养12~24 h后分别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来检测VEGF mRNA的表达及ERK1/2和p38激酶的磷酸化水平.分泌到培养液中的VEGF蛋白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来检测.业已报道,ERK的抑制剂PD98059能够抑制低氧诱导的VEGF基因的表达,根据这个报道,我们发现在低氧情况下,ECV304细胞的ERK1/2磷酸化水平增高以及VEGF的合成增加等这些变化也能被PD98059所抑制.本次实验的新发现是p38激酶的激活在低氧诱导VEGF合成增加中的作用.p38激酶的抑制剂SB202190能抑制低氧诱导的VEGF合成增加.这些数据首次直接证实了p38激酶在低氧诱导人内皮细胞分泌VEGF增加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