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脏器的不同组织、部位因结构、功能不同其血流量并不和整个脏器血流量完全一致。特别在病理状态下,病变部位和正常部位、同一脏器的不同组织的血流量可以出现很大差别。因此,局部组织血流量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Rudolph and Heymann创立的放射性微球法已被广泛用于测量组织血流量的局限性变化。国内王景贤等首先用蛙红细胞代替塑料微球使该法更为简便。我们在此基础上又作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2.
氢清除法测定健康家兔局部心肌血流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ukland等人利用氢清除法,测定狗离体灌流心、脑、肾和骨骼肌组织的局部血流量,发现该方法测定的血流量与直接测定的组织血流量基本吻合。此后,该方法被国内外广泛用来测定实验动物的脑、心组织的血流量,观察药物对缺血心肌能量与局部心肌血流关系的影响,了解再灌注心肌的局部血流量,近年已为临床应用,测定冠状动脉架桥术前后的局部心肌血流,评价手术效果。本实验试图通过测定家兔在体做功心脏的局部心肌血流量,为观察心肌血流量的变化提供一种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3.
脑组织与其它组织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即被颅骨包裹,颅内外血管又通过许多渠道相互贯通,这都给脑组织血流量的测定带来了一定困难。脑血流量测定包括电磁流量计法,标记微球法,阻抗法,~(133)Xe吸入法及放射自显影方法等。放射微球法,~(133)Xe吸入法和放射自显影法不适用于对脑血流量进行连续、动态观察,而电磁流量计测定动脉流入量则仅限于猴、兔等少数动物。阻抗法具有设备简单、可连续观察的优点,但不能进行定量研究。另外,其结果易受呼吸、肌肉紧张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用~(133)Xe吸入法测定10只猕猴大脑血流量的研究。在平均血压110毫米汞柱时,灰质平均血流量为84.5毫升/100克/分,白质为24.5毫升/100克/分,而大脑灰质血流量与血压有直接关系。结果表明本方法较敏感、可靠、无损伤性和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实验性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相点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nsorysomaticevoked potentials,ssep)和局部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的变化。方法:用流体冲击装置制作中度脑损伤模型SYD4200型神经诱发电位诊断系统监测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氢清除测定大脑局部血流量。结果:中度脑损伤后rCBF明显低于伤前和正常对照组;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SEP的变化与脑血流量有着一定的关系,一定程度上SEP的变化可反映脑损伤后血流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河口底栖鱼类,不具鳞片,对环境适应力强的乌塘鳢为材料,研究它们以摄食和渗透两种方式对~(51)Cr,~(60)Co、~(131)I和~(141)Ce的吸收。为了观察在渗透吸收期间个体的差异,测定了单条活鱼的放射性。在实验中采用多核素示踪法并用S-80智能多道分析器和Ge(Li)探头测量放射性。 结果发现,当~(131)I的浓度为3.4×10~(-7)居里/升时,在10小时内所有的乌塘鳢都被杀死,而~(131)I在鱼体各组织器官的积累是明显的。器官积累核素数量的顺序是~(131)I>~(141)Ce>~(51)Cr,在任何组织器官均未检出~(60)Co。 在渗透吸收实验里,对单条活鱼的测量结果表明,核素是能够通过皮肤的渗透积累在鱼体内,并且存在个体差异。同时表明,生命元素的同位素如~(131)I,~(60)Co容易渗透到鱼体内部器官,而非生命元素的同位素例如~(141)Ce、~(51)Cr的渗透是慢的。 ~(51)Cr、~(60)Co、~(131)I、~(141)Ce是沿海核设施常见的放射性废物成分,有的是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核素(Goldberg,1957),随着沿海核电站的不断兴建,它们在河口港湾存在的机会越来越多。虽然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对它们的浓集有过报道(Hiyama et al.,1964),但河口生物,特别是河口的底栖鱼类对它们的吸收和积累,则研究甚少。 乌塘鳢是生活在河口滩涂的底栖鱼类,适应于半咸淡的水质,  相似文献   

7.
镉胁迫对烟草愈伤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镉(Cd)是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生长的非必需元素,但容易在烟草体内残留,危害其生长发育。本实验设定0~50 mg·L-17个梯度浓度的Cd2+,以MS+1.0mg·L-16-BA+0.5 mg·L-1NAA为基本培养基,诱导产生烟草叶片愈伤组织。待45 d愈伤组织丰富之后,每间隔3 d测定一次烟草愈伤组织内抗氧化系统相关酶活性、活性氧水平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短期(45~51 d)Cd2+胁迫可导致烟草愈伤组织内活性氧水平升高,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增强,但长期(51~57 d)高浓度Cd2+胁迫导致抗氧化系统活性下降,膜质过氧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急性缺氧时心肌血流量明显增加 ,而慢性缺氧对心肌血流量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 ,目前国内外研究甚少 ,且结果不甚相同 ,因此探讨缺氧时心肌血流量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对于评估缺氧时心肌供血状态 ,了解心脏高原适应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因此 ,本文观察了慢性间断缺氧大鼠的心肌血流量、血浆、心肌组织NO(nitricoxide ,NO)和ET 1(en dothelin 1,ET 1)的含量 ,以期探讨NO、ET 1改变、红细胞增多与心肌血流量变化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 健康wistar成年大鼠 6 9只 ,雌雄…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肠内营养与肠粘膜血流改变的关系 ,从SD大鼠开腹制作空肠袋 ,将激光多谱勒探头和肠粘膜张力计放置在空肠袋两端 ,根据动物分组分别向袋内注射葡萄糖、谷氨酰胺、丙氨酸及甘露醇。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 (30mmHg ,维持 6 0min) ,然后用林格氏液复苏 ,恢复灌流 6 0min。分别测定肠粘膜血流量和局部PCO2 张力 (PrCO2 )。结果显示 ,失血性休克和复苏过程中 ,谷氨酰胺和葡萄糖组粘膜血流量比甘露醇和丙氨酸组显著增加 ,PrCO2 显著降低 ;而肠内给予丙氨酸进一步降低肠粘膜血流量 ,升高PrCO2 。提示 :失血性休克复苏后 ,肠内给予丙氨酸减少肠粘膜血流量 ;而给予谷氨酰胺和葡萄糖能增加肠粘膜血流量 ,对缺血再灌流损伤的肠道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氯胺T为氧化剂,制备了~(125)I-“去纤酶”,于皮下、肌肉、静脉不同途径给药,观察了在大鼠、小鼠、家兔体内各脏器及血液中不同时间的分布,排泄情况。发现~(125)I-“去纤酶”在动物血液中的半清除时间为3—4小时。不同途径的给药在动物体内各脏器中放射性分布达到高峰的时间不同,皮下注射为6小时,肌肉注射为3小时,静脉注射为1小时。各脏器中的分布以肾组织中积蓄最多。“去纤酶”的代谢产物大部分是经肾组织从尿中排除,少量随粪便排除。 “去纤酶”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从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蛇毒中分离、纯化的一种新型酶制剂,它具有非常显著而确切的抗凝血作用(张洪基等,1980;1981;Ouyang et al., 1976)。经临床验证,对于治疗脑血栓形成,视网膜血管阻塞,冠心病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具有较为安全、疗程短、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抗凝血新药。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药理作用,给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参考资料,本文用~(125)I-碘化钠对“去纤酶”进行了标记,研究了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排泄情况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综合分析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及价值。选取在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1例偏头痛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再选取51例健康者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低频振幅值(左侧额叶,双侧枕叶,双侧丘脑)。研究发现:(1)实验组左侧额叶、双侧枕叶、双侧丘脑低频振幅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右侧丘脑局部一致性值、右侧壳核局部一致性值、右侧小脑局部一致性值和脑干局部一致性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右侧枕叶局部一致性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右侧丘脑局部一致性值与病程、发作频率有负性相关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说明偏头痛患者在疼痛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调节脑区功能。  相似文献   

12.
测定胃粘膜血流量的方法很多,但都各有缺点,如氨基比林清除法仅限于测定全胃或小胃粘膜血流量。在局部胃粘膜血流量测定方法中,放射微球法在统计误差和分辨能力方面有一定的缺陷,而多普勒测速计的测定需要插入胃腔;氢气清除法虽然有较高的定位能力,但也仅限于一定数量预先选定的部位,并且要求组织和电极之间有物理性接触。最近W.J.Angerson等采用放射自显影方法测定局部胃粘膜血流量,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略介绍了研究脑脊髓微循环应用放射性微球技术测量脑局部组织血流量的原理和方法,也介绍了脑组织的供血来源、微血管的分布、动-静脉分流、侧支循环以及各种因素影响脑脊髓微循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s)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等调节作用的CD4~+T淋巴细胞亚群,其正常生理功能对人体免疫稳态的维持不可或缺。基于免疫疗法的临床需求,越来越多研究着眼于深入理解FOXP3~+Treg在局部组织炎症条件下的功能紊乱及其相关分子机理。现将系统阐述近年来有关FOXP3~+Treg生理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新进展,重点聚焦在多种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中,FOXP3~+Treg功能稳定性及组织特异性的分子机理及其潜在干预新靶点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对哺乳动物肾脏功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首先,所有的核心时钟基因(core clock gene)在肾脏中都有表达,而且它们的表达水平表现出显著的近日节律(circadian rhythm);同时,小鼠肾脏相比绝大多数其它组织脏器表达有更多的钟控基因(clock controlled gene,CCG)。另外,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以及激素分泌等多种肾脏生理过程呈现出昼夜节律的变化。最后,生物钟紊乱与多种肾脏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将结合最新的一些研究工作从生理和疾病两个角度对肾脏生物钟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心房钠尿因子对麻醉家兔局部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工  何瑞荣 《生理学报》1990,42(1):37-44
在42只麻醉家兔,观察了静脉注射心房肽Ⅱ(AtriopeptinⅡ,APⅡ)对局部血流量以及动脉内注射 AP Ⅱ 对局部血管阻力的影响。结果如下:(1)静脉注射 APⅡ(30μg/kg)5min后,平均动脉压(MAP)降低11.0±1.5mmHg(n=8,M±SE,下同),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用放射性同位素~(35)硫标记NaHSO_3-穿心莲内酯做动物实验.以阐明NaHSO_3(~(35)S)-穿心莲内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动物实验是用NaHSO_3(~(35)S)-穿心莲内酯注入大白鼠。实验用的药物是用NaHSO_3(~(35)S)溶液用加成反应标记于穿心莲内酯的第12位碳上。标记率达92%。标记化合物的性能和浓度与治疗用商品注射针剂NaHSO_3-穿心莲内酯相同。大小便标本是注射后连续按一定间隔时间取出的,组织标本是按一定间隔时杀死的动物身上取出的。标本的放射性是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的。标记化合物在大白鼠的体内代谢表明,NaHSO_3(~(35)S)-穿心莲内酯进入体内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选择性地蓄积于脊髓中,并且呈下行性蓄积,可因此导致肌紧张度减低和外周血管扩张,引起体温下降。在脏器中此药较明显地蓄积于十二指肠、直肠,这是临床采用此药治疗肠炎和菌痢的有力依据。实验也指出,此药在体内迅速吸收,迅速排泄,72小时内在尿粪中总排除量达86.2%,建议临床酌情增加剂量或次数。NaHSO_3(~(35)S)-穿心莲内酯大多在尿中主要以原形排出,从而考虑对泌尿系统感染可能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脑保护与复苏的重点工作是降低脑氧耗,恢复有效的脑血流量(CPP)为脑组织提供能量,维持组织钾钠泵,触突传导,轴突胞浆物质运转。一、影响脑血流量(CBF)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高分子人工血管材料大鼠肌肉内的急性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临床常用的几种人造血管生物材料在大鼠体内引起的急性期组织反应,并与自主研发的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Silk fibroin-polyurethane(1:1),SF-PU(1:1))材料相比较,以期找出组织相容性最佳的材料。将涤纶(Dacron)材料、膨化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rafluoroethylene,e-PTFE)材料、聚氨酯(Polyurethane,PU)材料、以及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SF-PU(1:1))埋植入大鼠肌肉内,通过大鼠急性毒性实验、肌肉植入局部组织反应实验、局部组织切片染色、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探讨几种材料对大鼠的局部及全身影响,研究比较各组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结果表明:涤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较差;其余各组材料的局部组织炎性反应较轻,且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故认为涤纶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人造血管材料组织相容性最差,所研发的SF-PU(1:1)材料及另两种临床上常用的e-PTFE材料和PU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较好,尤以SF-PU(1:1)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最好,结合SF-PU(1:1)优异的物理性能,在小口径人造血管的研制方面有很大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用放射性同位素~(35)硫标记NaHSO_3-穿心莲内酯做动物实验,以阐明NaHSO_3(~(35)S)-穿心莲内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动物实验是用NaHSO_3(~(35)S)-穿心莲内酯注入大白鼠。实验用的药物是用NaHSO_3(~(35)S)溶液用加成反应标记于穿心莲内酯的第12位碳上。标记率达92%。标记化合物的性能和浓度与治疗用商品注射针剂NaHSO_3-穿心莲内酯相同。大小便标本是注射后连续按一定间隔时间取出的,组织标本是按一定间隔时杀死的动物身上取出的。标本的放射性是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的。标记化合物在大白鼠的体内代谢表明,NaHSO_3(~(35)S)-穿心莲内酯进入体内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选择性地蓄积于脊髓中,并且呈下行性蓄积,可因此导致肌紧张度减低和外周血管扩张,引起体温下降。在脏器中此药较明显地蓄积于十二指肠、直肠,这是临床采用此药治疗肠炎和菌痢的有力依据。实验也指出,此药在体内迅速吸收,迅速排泄,72小时内在尿粪中总排除量达86.2%,建议临床酌情增加剂量或次数。NaHSO_3(~(35)S)-穿心莲内酯大多在尿中主要以原形排出,从而考虑对泌尿系统感染可能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