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NA疫苗能够诱发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DNA疫苗的出现或许是疫苗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本文对DNA疫苗的由来、优越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虽然DNA疫苗的免疫机制有待探讨,然而DNA疫苗的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2.
基因免疫的研究已成为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产生的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注射的DNA直接转专职递呈细胞,它可激活CD4T细胞、B细胞和CD8T细胞。但也有证据表明DNA转染的肌细胞或角质细胞生产抗原后,转送给浸润在附近递呈细胞,激活相应的细胞。DNA免疫刺激序列的发现,使人们在基因免疫时应用或设计特殊DNA的结构成为可能。细胞因子和共刺激分子是基因免疫中最有前任的生物佐剂。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用以义技术,结合Lipofectin导入和GPT筛选方法,研究了DNA聚合酶ε在HeLa细胞DNA复制过程中的功能,针对DNA聚合酶ε和α的反义寡核苷酸都能够专一地抑制HeLa细胞的DNA合成。首镒直接证明了DNA聚合酶ε在哺乳动物细胞的DNA复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DNA免疫     
用编码抗原蛋白的质粒DNA进行免疫可诱导抗体免疫应答和细胞倡导的免疫应答。人们称之为DNA免疫。这种方法可使宿主细胞直接产生想要的蛋白抗原,并且抗原具有适宜的三维结构。该方法已使多种动物模型产生了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力。DNA免疫有可能保护人类抵抗疾病,同时避免目前采用疫苗技术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芯片是指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的高密度DNA、抗原、抗体、细胞或组织的微点阵,它是微电子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产生的新技术。该技术被评为1998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本文讨论了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技术参数、相关仪器的发展和在DNA序列测定、基因表达分析、基因分型、基因多态性分析、疾病的诊断、突变分析、药物筛选和微生物的鉴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枸杞体细胞胚发生中DNA代谢动态的立体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宁夏枸杞无菌苗叶片为材料,离体培养,并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根据细胞形态计量学原理,应用数学图像处理软件计量由光学底片经A/D转换成的数学图像中的DNA大分子,对枸杞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DNA分子的代谢动态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体细胞胚发和过程中DNA代谢呈现动态变化。非胚性细胞与胚性细胞期的量化值分别为1.82%和1.91%;在二细胞胚、四细胞胚、多细胞胚时期DNA缓慢增长,随着胚性愈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应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前列腺素F2α(PGF2α)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DNA合成的作用,测定系膜细胞合成的二脂酰甘油(DAG)及磷酸肌醇(IP)。结果表明,PGF2α促进系膜细胞的DNA合成、DAG及IP的生成。提示PGF2α使系膜细胞的磷脂酶C活化,产生IP及DAG,激活蛋白激酶C,从而促进DNA合成及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提取DNA,用DNA免疫小鼠,观察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双歧杆菌DNA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作对比研究。方法 肌肉注射提取的双歧杆菌DNA、大肠杆菌DNA,颈椎处死后,检测脾细胞的免疫功能,同时提取IEL细胞与DNA共孵育,检测它对IEL细胞的激活情况及细胞因子产生情况,以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为指标,测定小鼠上述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双歧杆菌DNA、大肠杆菌DNA肌肉注射后,小鼠以上两项指标与相应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双歧杆菌DNA提高小鼠NK活性与IL-2水平程度大于大肠杆菌DNA的作用(P〈0.01)。结论 双歧杆菌DNA可快速激活NK活性,提高体内IL-2水平。其效能优于大肠杆菌DNA。  相似文献   

9.
朱波  陈正堂 《生命的化学》2001,21(5):377-379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CpG特征结构是脊椎动物免疫系统识别微生物DNA并产生针对抗原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的主要机制 ,它在体内及体外均能诱导以Th1细胞为主的高水平、高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 ;是质粒DNA疫苗及裸DNA疫苗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原因之一 ,在临床实验中CpG ODN已被用作抗原疫苗、DNA疫苗治疗肿瘤、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强有力佐剂。CpG特征结构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以Th1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是因为它能够作用于T细胞、B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是机体最主要的专职抗原呈递…  相似文献   

10.
SA脂质体介导DNA转染细胞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A脂质体可高效介导DNA转染CV-1细胞,本文进步研究表明,SA脂质体还可介导DNA高效瞬时和稳定地转染CHO和COS细胞。SA脂质体和DNA形成复合物可保护DAN不被核酸内切酶和DNaseI降解。荧光标记和细胞松驰素B抑制实验分别表明,SA脂质体易被细胞吸附,主要通过内吞传送DNA进入细胞,而Lipofectin主要通过融合传送DNA进细胞。  相似文献   

11.
电离辐射诱导的DNA双链断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γ射线和不同LET的碳离子幅照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Hela细胞、V79中国仓鼠肺细胞和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DNA,采用脉冲场凝电泳结合荧光扫描技术研究了DNA双链断裂(DSB)片段的分布。结果发现DSB片段是非随机分布的,而且这种分布与DNA序列有关。原因可能在于沉积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沿DNA链迁移,链上相对较弱的化学键优先产生反应,并最终导致链的断裂,从而引起断裂的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2.
地噻咪松诱导乳鼠胸腺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透射电镜的方法,研究了地噻咪松诱导乳鼠胸腺细胞的凋亡,并确立了乳腺胸腺细胞中凋亡细胞学形态的特征;含溴化乙锭的琼脂多糖电泳检测乳鼠胸腺细胞中凋亡细胞的断裂DNA;末端标记法直接,持异的标记乳鼠胸腺细胞中凋亡细胞断裂DNA。  相似文献   

13.
[^3H]花生四烯酸标记的肝细胞,经FeCl2-DTPA启动脂质过氧化后,细胞DNA出现放射性,并随保温时间增加而逐渐增高,表明在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了一种DNA加成物,经测定它具有特征荧光光谱,显示较低的增色效应和Tm值。用高度敏度荧光图象显微镜直接观察发现丹参酮Ⅱ-A经细胞摄取后主要滞留在细胞膜与胞浆中。它能有效地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减少脂质-DNA加成物的产生,并阻  相似文献   

14.
无核的细胞会凋亡吗?潘华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关键词凋亡细胞凋亡有几个特征:染色质密集、核膜皱缩、细胞体积缩小、DNA酶活化而出现DNA降解、产生梯形特征的电泳条带。在细胞凋亡中需要有蛋白质的合成。这些特征都表明,细胞核...  相似文献   

15.
[3H]花生四烯酸标记的肝细胞,经FeCl2-DTPA启动脂质过氧化后,细胞DNA出现放射性,并随保温时间增加而逐渐增高,表明在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了一种DNA加成物,经测定它具有特征荧光光谱,显示较低的增色效应和Tm值。用高度敏度荧光图象显微镜直接观察发现丹参酮Ⅱ-A经细胞摄取后主要滞留在细胞膜与胞浆中。它能有效地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减少脂质-DNA加成物的产生,并阻止了细胞存活率和O6甲基鸟嘌呤转移酶活性的降低,其抑制率与VitE,BHT相近,但显著高于NaN3,甘露醇和SOD。上述结果提示丹参酮Ⅱ-A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抑制剂。它对DNA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脂类自由基而阻断脂质过氧化的链式反应,抑制DNA加成物的生成,从而减少了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6.
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和双标记基因质粒DNA转染技术研究辐射敏感的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AT5BIVA)和正常辐射抗性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S3)DNA双链断裂重接修复率及其忠实性。结果表明γ射线照射诱发DNA双链断裂的产额和重接修复率,在两株细胞间无差别.而AT细胞对导入的限制性内切酶EcoRV产生双链断裂质粒DNA的重接修复忠实性显著低于HelaS3te胞,表明AT细胞易发生DNA错误修复,这很可能就是AT细胞高度辐射敏感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用酶解法解离受精后5 d 和20 d 的红莲( Nelumbo sp.) 子叶细胞,应用冷却型科学级电荷偶联装置(CCD) 摄像式显微荧光影像系统对单个5 d 细胞和20 d 细胞的DNA、RNA和总蛋白相对含量进行了相关测量。实验结果表明:20 d 细胞DNA成为多倍化,为4C~8C水平。视窗分析表明:同一4CDNA 视窗中,20 d 细胞比5 d 细胞的RNA和总蛋白含量增加11 倍以上。20 d 细胞的两个DNA视窗(4C和8C) 中,随着DNA倍性的增高,RNA 和总蛋白含量也以大致上相应的倍数增高。这些数据表明:红莲子叶贮存蛋白的大量积累既与DNA 倍性有关,又与发育过程中贮存蛋白亚基基因选择性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药物诱导的玉米根尖细胞凋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同时应用DNA Laddering、DNA Gel Blot以及基于染色体涂片 原位末端标记技术,从染色体、细胞核和DNA不同水平对细胞毒素类药和的放线菌D、放线菌酮和秋水仙碱诱导的玉米(Zea mays L.)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死亡作了检测。结果表明:同动物中一样,这些药物诱导的玉米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死亡也具有DNA Ladder、染色质和细胞核浓缩等典型的调亡特征,说明这些细胞毒素类药物能够诱导植  相似文献   

19.
牵牛属生殖细胞和精细胞中细胞器DN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DAPI荧光技术观察了大花牵牛( Pharbitis lim bata Lindl.)和圆叶牵牛(P. purpurea(L.) Voight)生殖细胞的细胞质DNA及其在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牵牛属这两个种的生殖细胞均为细长形,具有大量细胞器DNA。刚形成的一对精细胞大多数一端钝,另一端呈尾状。较后期的精细胞多呈凸透镜状。生殖细胞分裂形成的一对精细胞多是同型的,也有的表现为异型。精细胞的核多偏于细胞的一端。在细胞质中有大量细胞器DNA分布。精细胞中的细胞器DNA 荧光点在大小及荧光强度上有所不同,可能代表线粒体和质体这两种不同的细胞器DNA。大花牵牛与圆叶牵牛之间,无论是生殖细胞或精细胞在细胞形状和细胞质DNA 分布状况上基本相似。一个明显的差异是,后者的细胞质DNA 荧光点体积较小和荧光弱。研究表明,精细胞存在具有DNA 的细胞器,为牵牛花细胞质具有双亲遗传或父系遗传的潜能提供了细胞学证据。本文还对研究的两个种的精细胞存在同型和异型的现象,以及精细胞在核质比率上的特点与质体双亲遗传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以r射线诱发转化的大鼠胚胎细胞(REC:cyc:r33)的DNA构建粘粒基因库,用总基因库DNA转染NIH/3T3细胞,产生转化灶的DNA作二轮转染,二轮转化的NIH3/T3细胞内有大鼠REC:myc:r33DNA中具转化活性的N-ras基因,用不对称PCR和DNA序列分析法证明,REC:myc:r33细胞中鼠N-ras的活化是由于第61位密码子的A→G点空为。NIH/3T3转化灶中鼠N-ras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