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西常山宁国页岩中的一些新笔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4年夏,卢衍豪、侯祐堂、张日东、刘第墉诸先生和笔者研究浙江西部古生代地层时,曾在常山城南三里大坞附近的下奥陶纪宁国页岩中采得一些笔石标本。这些笔石经笔者鉴定有些是新的种属。为了解决这些新笔石的详细层位并进而确定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笔者于1956年春,又同李积金、朱兆玲、钱义元等前往群测宁国页岩的剖面,并逐层采集化石。在大坞附近船山山脚下所露出的厚仅5米多的宁国页岩中,采得笔石15层,包括许多新的材料。本文所描述的笔石就是从大坞剖面中所获得材料的一部分。这些笔石可以分作两组:一组是多枝的、正分枝的笔石,属于均分笔石科(Dicho-graptidae);另一组是少枝的、胞管变形的笔石,属于一个新科——中国笔石科(Sino-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的新笔石——多枝中华反向笔石(Sinodiversograptus multibrachiatus gen.etsp.nov.),是最近笔者之一(陈旭)同曹瑞骥、刘第墉、张太荣等同志调查四川北部地层时,在南江县桥亭附近的下志留统Spirograptus turriculatus 带中采得的。这种笔石的标本很多,保存在风化退色的黑色页岩中。页岩大都变成浅棕色或粉红色,而笔石则保存为黑色碳质薄膜,相当清楚。从一系列不同发育阶段的标本,可以看出此种笔石的发育过程。这种笔石体的发育过程,不论对研究单笔石科的幼枝发育问题,或者对于研究这个新属及其相近的属如反向笔石属(Diversograptus)和捲笔石属(Streptograptus)等的演化关系,都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新疆中奥陶世一构造形态较为特殊的笔石新属Kalpinograptus,并讨论了它和假等称笔石、曲笔石的关系,建立了一新科Kalpinograptidae,丰富了笔石资料。  相似文献   

4.
娇笔石科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笔者等整理浙江的笔石标本时,发现一些娇笔石科的笔石,这些笔石经鉴定有下列四种:1.中国双线笔石Dinemagraptus sinicus Mu et Qiao(新种)2.美丽娇笔石Abr(?)graptus f(?)rmosus Mu3.三枝拟娇笔石Parabrograptus tribrachiatus Mu et Qiao(新属、新种)4.分枝江山笔石Jiangshanites ramosus Mu et Qiao(新属、新种)这些笔石标本大部分是卢衍豪、穆恩之、侯祐堂、张日东、刘第墉等在浙江江山黄泥岗附近的中奥陶统胡乐页岩组中所采得的;小部分是葛梅钰、景延祥、张德明等在浙江龙游志棠附近的胡乐页岩组中采得的。娇笔石科系笔者之一(穆恩之)于1958年创立的。这一科的特征是,两枝的无轴笔石,除了胎管以外,其体壁均已退化,形成网线结构。在创立该科时包括两个属,即双  相似文献   

5.
李积金在文章中说:“提出两个问题需要讨论和加以澄清:一、洪友崇描述的笔石羣是采于庙坡页岩组,还是采于庙坡页岩组之上的另一层笔石页岩的问题。二、临湘石灰岩与宝塔石灰岩的相变及宝塔石灰岩相变为盐津阶的笔石页岩的问题。”现在对这两个问题,作如下的答覆:作者没有去宜昌分乡实地研究过洪、葛两人所采笔石羣的剖面,亦未详细研究笔石,也很难辨清谁的鉴定可靠,谁的鉴定有问题,只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求同存异的思想方法,从两方面所提出的笔石羣来考虑自己所要知道的宝塔石灰岩的时代,想解决奥陶系中统(O_2)与上统(O_3)的界线中所存在的矛盾。在求同方面:发现了洪、葛两文中,除去彼此新种不计外,都有下列五个旧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笔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前言中国笔石的研究是二十年代开始的。已故孙云铸教授是中国研究笔石的第一人,早在1924年他首先描述了山东寒武系的一种笔石。我国笔石的系统研究工作是三十年代开始的,孙云铸教授于1931年发表了《中国含笔石地层》,1933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笔石专著《中国奥陶纪及志留纪笔石》,这也是中国的第一部笔石专著。在这本专著里,描述了甘肃、内蒙古、湖北、江西、江苏等省的笔石。同年,张席裎教授报道了广东连滩笔石页岩的发现。翌年,许杰教授(1934)的笔石专著《长江下游之笔石化  相似文献   

7.
浙西江山、常山一带宁国页岩中的攀合笔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引言本文所讨论的笔石材料,一大部分是卢衍豪、侯佑堂、张日东、刘第墉诸先生和笔者之一于1954年在浙西江山、常山一带下奥陶纪宁国页岩中采得的,一小部分是朱兆玲、钱义元二同志与笔者等于1956年在常山县大坞附近宁国页岩中采得的。共有攀合的笔石11属23种,分别属于三个科。其中有两个新属,11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  相似文献   

8.
笔石虽然长期被认为是世界上广泛出现的古生物,但笔石的出现和生态,至今还是争论的问题。具瑞(Berry)所著“笔石的出现和生态”一文,不受通常流行的笔石产生于黑色页岩以及优地槽沉积(Eugeo-synclinal deposits)等意见的束缚,提出一些新的见解。虽然有些意见还不能当做是十分肯定的结论,但对于研究笔石,特别是研究它的生态和对比的人来说,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描述的新笔石——浙江三叉笔石(Tridensigraptus zhejiangensis gen.et sp.nov.),是笔者于1963年5月在浙西杜泽附近的下奥陶统宁国页岩Didymograptus hirundo带中采集的。共有三块标本,其中一块较为完整,都保存为压平的薄膜,一般枝的背面向上,腹面向下,只在个别枝上出露胞管,可以看出是属于均分笔石式(Dichograptid type)。这种笔石的形体大,平伸生长。其侧枝的高度发育和沿主枝对称排列的形状,给人以整齐美观的印象。这种侧枝高度发育和对称生长形式的下奥陶统多枝笔石,还是第一次发现,其分枝的芽生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10.
许杰 《古生物学报》1959,(5):346-348
1956年孙云铸教授及洪友崇同志研究地质部前中南地质局435队刘万喜同志等,从湖北竹溪县的五峯页岩(上奥陶纪后期)中采得的笔石羣,将其中两块显属同一种的笔石标本提交作者研究。这两块标本都是在黑色页岩中,被保存为炭质薄膜。在两块标本上,胞管虽然都保存得不够清楚,但可以看出是属于栅笔石式。这一种栅笔石形休藐小,但它底部附连物的高度发育和特殊的形状,却最引人注目。这种附连物结构的各部分排列很匀  相似文献   

11.
运用数值分支学方法对皖南胡乐组双头笔石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前言皖南中奥陶世胡乐组为黑色笔石页岩,所含笔石化石自下而上可分为3个笔石带:(1)Glyptograptus teretiusculus带;(2)Nemagraptus gracilis带;(3)Dicranograptus sinensis带。作为叉笔石动物群的重要组成分子,双头笔石开始出现于第1带,并于第2带和第3带获得了迅速分异和发展。皖南胡乐组双头笔石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许杰(1934)  相似文献   

12.
江西修水流域早奥陶世新厂期的树形笔石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西修水流域早奥陶世新厂期的笔石非常丰富,有关本区的地层发育、笔石动物性质分析及其分布情况,作者曾作过详细报道(俞剑华等,1976,1982),并系统描述了本区新厂期的反称笔石科化石(俞剑华等,1984)。本文研究的是采自相同剖面的其它树形笔石类,包括Dendrograptus, Dictyonema, Dictyograptus, Airograptus, Aspidograpius, Callograptus, Radiogr  相似文献   

13.
湖北宜昌早志留世笔石酸解标本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旭 《古生物学报》1986,(3):229-238
一、前言笔石的酸解标本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笔石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因为笔石的构造、发育型式,进而到分类位置和演化关系中的许多关键问题,均有待于酸解标本的研究。1984年5月,朱兆玲、林尧坤、胡兆殉、耿良玉、章森桂、杨胜秋与笔者在湖北宜昌进行奥陶-志留系界线专题研究时,于宜昌王家湾北奇草坝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的灰黑色页岩中,发现了两个硅质泥灰岩结核,结核的表面即含有笔石,其层位大致为Demirastrites convolutus带。笔者将这两个含笔石的硅质泥灰岩结核,用不同浓度的氢氟酸进行化学处理,获得了少量孤立的笔石标本,但是由于笔石标本碳化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讨论的材料是卢衍豪、侯佑堂、张日东、刘第墉诸先生和笔者于1954年夏在浙江西部江山县黄泥岗新路亭附近的胡乐页岩中采得的(野外化石号码CB2),共有12个标本,代表一个新属新种,兹取名为“美丽娇笔石”(Abrograptus formosus gen.et sp.nov.),同这种新笔石共生的其他笔石有Didymograptus superstes Lapworth,Nemagraptus gracilis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研究的材料是1978年长春地质学校学生实习小分队和我队古生物专题小组,先后共同采自吉林省伊通县景家台与莫里青公社交界处的桃山东南山坡桃山组上部一套黑及灰黑色粉砂岩、粉砂质板岩中。经探槽揭露发现自下而上有50个笔石层位,所含笔石相当丰富,标本保存较佳,笔石序列清楚,包括双笔石、细网笔石及单笔石三科。其中细网笔石是我国东北北部槽区首次所见,计有3属14种,其中有7新种。  相似文献   

16.
华南五峰期笔石动物群的分异及缺氧环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前言晚奥陶世五峰期,即Ashgill期的笔石动物群在我国南部特别发育,其分布范围包括从扬子流域至珠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这些地区在五峰期都属于同一个大地构造单元,即华南古板块。扬子地台五峰期的笔石最早由穆恩之教授(1945,1954)研究,近年来穆恩之等正在系统总结这一地区的五峰期笔石动物群,多年来他还提出了笔石动物群生态分异的概念(穆恩之,1974,1980,1983;Mu,1984)。从六十年代以来,笔者曾先后观察了不少华南晚奥陶世地层剖面,采集了笔石。这些丰富的笔石动物群和岩石地层的资料,使笔者感到深入认识和探讨这一动物群的分异以及黑色笔石页岩的特殊形成环境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涉及的材料中,仅对桂北兴安、临桂、赣南崇义古亭和浙西江山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宁国县胡乐司中奥陶世胡乐组的笔石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胡乐组一名源自胡乐页岩。许杰(1934)创建胡乐页岩时,描述了胡乐地区胡乐页岩的主要岩性特征及笔石9属18种和亚种,并建立了2个笔石带:1).Glossograptus hincksii - Trigonograptus lineatus zone,2).Dicellograptus sextans - Climacograptus latus zone。1962年,张文堂将胡乐页岩称为胡乐页岩组。嗣后,钱义元、李积金等(1964)称为胡乐组,并明确指出胡乐滥泥坞剖面为许杰(1934)创建胡乐页岩时的标准剖面。穆恩之(1974)为建立中国奥陶系年代地层单位“阶”,先用“期”称之,中奥陶世早期称为“胡乐期”,1980年正式使用胡乐阶,包括3个笔石带:Hu_1 Glosso-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笔石超微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石,最常见的为压扁(flattened)(或称薄膜)标本,一般碳化,保存在黑色的“笔石”页岩中。十年之前所做的绝大多数研究工作是对这类材料的描述。保存下来的这类标本往往经历过三个主要不利条件的影响。首先,压扁作用会使笔石的外部轮廓变形,这种形变又与笔石沉降到海底时本身的位置不同而改变;其次,笔石体上相对较小的特征,如胞管口部(thecalaperture)的口刺(apertural spine)和其他口部突起(process)可能会完全消失;再次,在大多数情况下,笔石体会出现物理和化学的改变。不过,研究压扁标本,尤其是在地层学意义方面,仍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一年间,笔者等三次在江西南部崇义县的樟木曲和牛皮湾一带(图1)下奥陶统宁国组的Didymograptus abnormis带、Oncograptus magnus带和Cardiograptus amplus带中获得许多等称笔石科和心笔石科的新材料,有二个新亚属,除一个未定种外,尚有十一个新种。其中特别是一些具有轴隙构造的“肿笔石”和“心笔石”,在等称笔石科与心笔石  相似文献   

20.
湘南地区在晚奥陶世发育深水坳陷盆地相沉积, 完整记录了晚奥陶世桑比–凯迪期笔石页岩相生物地层序列。本论文在湘南地区祁东双家口 B 剖面开展笔石化石系统采集和生物地层学研究, 针对特征的江西笔石 (Jiangxigraptus)开展研究, 根据最新的分类学方案鉴定出江西笔石 1 属 6 种, 包括 Jiangxigraptus alabamensis (Ruedemann)、 Jiangxigraptus divaricatus (Hall)、 Jiangxigraptus gurleyi (Lapworth)、 Jiangxigraptus intortus (Lapworth)、Jiangxigraptus sextans (Hall)和 Jiangxigraptus vagus (Hadding)。此外, 本文还讨论了该属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 认为在华南等地, Jiangxigraptus 可作为全球上奥陶统底界笔石生物地层对比的辅助属, 对识别上奥陶统桑比–凯迪阶的地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