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永昌   《广西植物》1986,(3):217-219
<正> 本区位于四川省南部,面积29,000平方公里,共有18个县市,人口900余万,是四川省第二大地区。 地势是西南高而东北低,为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著名大山有屏山县的老君山,高2.020米,兴文县的先蜂山,高1,1750米;筠连县的大雪山,高1,772米;合江县的轿子山,高1,750米,古蔺县的斧头山,高1,835米。其余多为800—1,200米的中山山地及  相似文献   

2.
柏木     
柏木 Cupressus funebris Endl.是我国特有树种,别称柏树,香柏、丝柏、垂柏、香扁柏、垂丝柏、扫帚柏、柏香树、柏枝树、密密柏、璎洛柏。常绿乔木,广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两广北部、云南中部以及陕西甘肃南部。江苏南部有栽培,柏木喜生我国东部生拔海1000米以下,西部至拔海1600米,云南可达拔海2000  相似文献   

3.
1975年,我们对宁夏固原县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 Newstesd的部分生态习性作了调查,现简报于下: 调查地区的地形 调查主要在该县东部与甘肃平凉地区毗邻的城阳、红河和彭阳三个公社,该地拔海约1,700多米,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地面分割剧烈,除若干小规模的山间盆地与宽谷平原外,山丘起伏,沟壑纵横,村落非常分散。另有一些高原的顶部有较宽阔的塬面,  相似文献   

4.
十万大山啮齿动物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十万大山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山脉由东北行向西南,山峯星罗棋布,拔海高度1,374米,为广东和广西省的天然分界线之一;植被属热带季雨林(徐俊鸣,1957),也是热带季雨林分布最北的地区之一。查清该地区的鼠类,对于了解鼠类的地理分布以及防治利用都有一定意义。笔者等于1962年10月-12月间,在十万大山的保鸡山、平隆山、东山、太平山、东兴及中越  相似文献   

5.
一、地理环境与螟种分布 江西位于北纬25至30度之间,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约为17—21℃。南部盆地边缘近亚热带地区有大庾九连支脉由南走北,以栽培双季连作稻为主;东与怀玉、武夷山脉接壤,为一季早、中、晚稻区,其中以早、中稻栽培面积最大;西有拔海1,900米的幕阜山脉,多为间作稻区;  相似文献   

6.
1959年2月到1960年1月,笔者在四川西南,青藏高原上的彝汉民族居住的盐源县城附近进行了蚯蚓调查。该地是高原上的平坝地区,拔海2,300米左右。雨季集中在6-9月,雨量占全年的85%以上,其它八个月是干季。每年冬季的12月和第二年的1、2月较冷,月平均气温5.2-5.5℃,夏季的6-8月较热,月平均气温18-18.9℃。这个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等。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锦鸡儿属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本属值物为典型的亚洲温带分布,其种的数目约80余种,中国约60余种,本区23种。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我国内陆及其毗邻的外围山地以及中国喜玛拉雅植物区系地区。而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正处于上述地区的交汇或过渡地区,也就是一方面随东南季风影响的程度不同而产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到草原和荒漠的过渡,另一方面随着山地的隆起由东北至西南方向的桥梁作用而产生的西伯利亚和中国喜玛拉雅的过渡。因此,本区锦鸡儿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对于本属植物的起源、分布和经济开发利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银杉为我国特有的珍贵稀有植物,银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因此,我们于1979年开始在花坪林区(海拔960~1460米)及桂林雁山(拔海154米),选择银杉野生成年植株和1~15年生栽培植株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以掌握其生长发育特性,为制定人工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花溪地区在四川西南部,纬度30°,;经度103.5°,为成都盆地的边缘,拔海520米。1957年平均温度16.13℃,年最高温度37℃,最低温度-2℃,相对湿度82.7%,年降雨量1,377.74立方毫米。三面高山围绕而形成一个不大的盆地,系高度疟疾流行区。该地田塘交错,适宜中华按蚊(A.hyrcanus sinensis)大量孳生。中华按蚊在冬蛰期间一直未停止吸血活动。  相似文献   

10.
北京十三陵地区位于燕山的中段,是华北晚前寒武纪地层发育良好的地区之一。本区雾迷山组厚两千余米,主要分布在萃花山,小宫门东山及卧虎山一带。数年前,笔者在本区萃花山雾迷山组一段采集到一批微小的柱状叠层石与层纹状藻席相互共生的标本,其中一些标本是由黑色燧石组成的。通过切片方法研究,我们发现在一些由黑色燧石组成的叠层石和藻席中保存有多种形态的微化石。作者扼要记述了这些微化石的形态特征,并将这一微化石群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前寒武纪微生物组合进行比较,并探讨了这一微化石群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滇东早寒武世新三叶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载的三叶虫为1959年云南省地质厅桂明义、邵家喜、邓智、邓春光等同志在云南东部马龙、寻甸、曲靖、宜良进行地质调查时所采集的。本区早寒武世地层的分层与邻近的昆明地区所划分的标准分层相同,但岩层厚度则远较昆明地区为大。昆明地区的早寒武世地层全厚仅500余米,根据桂明义等同志所测,曲靖区的全厚为1,550余米,马龙-寻甸区为1,720米,宜良区则厚达1,810米,这三区的厚度为昆明地区的三倍至四倍。从  相似文献   

12.
河南南召发现“热河动物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河南省南部南召县城以西22km马市坪地区,发育一套灰绿、黄绿色砂泥岩,厚1200余米,地质工作者曾多次在此考察并获大量动物化石。有人根据一些门类化石鉴定,确认这套地层属于上三叠统(《中南地区古生物图册》,1977;张仁杰,1979);此后这一时代意见被应用于区域地层划分对比中,影响颇大。但在核对资料中,我们发现区元任曾记录本区产有三尾类蜉蝣昆虫化石,这是我国北方及东部广泛分布的“热河动物群”分子,属侏罗纪晚期;此外,  相似文献   

13.
哈纳斯自然保护区植被特点及植物区系形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充分反映了欧洲——西伯利亚区系成分的特色。山地针叶林带与天山相比显著下降,为阴暗泰加林类型。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与天山的植被特点迥然不同。本区植物区系形成于第四纪。其区系组成以温带成分为主,并含有少量的古地中海成分。以本土发生的安加拉区系成分为主体;发源于华夏地台的亚洲温带成分渗透至本区;残存的古地中海成分有小部分通过相邻地区向本区渗入  相似文献   

14.
宫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宜丰县西北部、九岭山脉中段黄岗山主峰麻菇尖的南坡。其地理位置为北纬28°40′、东经114°35′。本区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为370—1480米,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保护区总面积33000亩,其中核心区18000余亩,试验区14000余亩。由于本区位于中亚热带,四  相似文献   

15.
广西植物地理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益新  梁畴芬   《广西植物》1983,(3):153-165
<正> 广西处于北纬20°54′—36°20′,东经104°28′—112°04′之间。全区总面积23万6千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2.46%。本区西靠云贵高原,南部濒临海洋,地跨热带和亚热带。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因而河流主要是由西北向东南流入南海。广西境内群山环绕,在群山之中往往出现一些不大的盆地,在西江干流上亦有若干局部的小平原。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古老的地块—华夏陆台,因此,在海拔高度上,除东北和西北部以及中部、东部、东南部的弧形山脉、勾漏山脉和十万大山在500米以上者外,其余地区一般在500米以下,属丘陵地。区内超过2000米的山峰有五座。岩溶地形广泛发育,散布于区内各地,形成千奇百怪的岩溶地貌,构成广西地貌的主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贵州紫云晚二迭世瓣鳃纲化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上二迭统在贵州紫云地区几乎全为海相石灰岩沉积,总厚达475米,仅在中下部夹有45米厚的砂岩、页岩层。1959年王钰、盛金章等根据(竹蜒)、珊瑚、腕足类化石的研究,划分本区上二迭统为四个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7.
青海湖地区植被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复杂的地貌类型及青海湖的存在对植被有重要影响。本区植物种类贫乏,现有种子植物52科、174属、445种。主要植被类型有寒温性针叶林、高原河谷灌丛、高寒灌丛、沙生灌丛、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沼泽草甸、高寒流石坡植被等。植被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草原分布于湖盆及河谷地带,由东而西植被类型有更加适应寒旱趋势。温性草原以青海湖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而高寒草原的分布则与生境寒冷干旱相一致。山地垂直带谱表现为草原带、高寒灌丛与高寒草甸带以及高寒流石坡植被带。本区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异受到青海湖的影响,其植被组合及特征表现出与青藏高原植被的明显相似性。作为祁连山南麓中部地区的一个大型山间盆地,其东西方向界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和柴达木盆地之间,植被东西方向的水平地带性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根据植被特点及分布规律分析,本区植被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并与青藏高原隆升之后气候寒冷干旱相一致。因此,青海湖地区就整体而言应属祁连山地区植被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泸沽湖位于北纬27°47′,东经100°55″的横断山脉中段山系上,拔海2,685米。现由四川省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共同管辖。全湖面积约5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为73.2米,最大透明度为4.5米,pH值8.2。湖区年降水量约为900毫米,日照较多,全年达2,600小时以上。是高原上的冷水性淡水湖泊之一。 作者于1964—1981年,曾3次前往湖区考察。湖中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特別是湖边石块下的蚂蟥尤其多得惊人,像巴掌大的石块下,竟有几条到十几条之多。本文记述泸沽湖石蛭一新种。标本存于四川省西昌农业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19.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镇位于东经105°3′-105°50′,北纬25°20′-25°40′,地处云贵高原东缘,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交通不便,解放前属地质工作的空白地区。1970-1972年广西区测队第五分队对本区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工作,为本区的区域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插图1)。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于右江褶皱带红水河  相似文献   

20.
甘肃南部山地草甸植被烧荒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庆诚  赵松岭 《生态学报》1981,1(3):215-220
甘肃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边缘,全区海拔高度约在3,000至4,000余米之间;年降雨量约600至800毫米,雨季集中在5—7月份,年平均气温1—3℃,几乎不存在绝对无霜期。因此,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高寒与湿润。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本区大面积发育着以垂穗披碱草(Clinelymus nutans)、垂穗鹅观草(Roegneria nutans)、几种嵩草(Kobresia spp)、几种苔草(Carex spp)为优势种的草原化草甸、真草甸和沼泽草甸植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