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化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培养条件,提高菌体产量。方法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影响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生长的培养温度、NaCl浓度和pH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NaCl浓度0.75%、温度35℃、pH6.5时菌体产量最高。结论通过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获得较高的菌体产量,为后期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甲型副伤寒(paratyphoid A,简称"甲副")是以肠沙门菌肠亚种甲型副伤寒血清型(Salmonella entrica subsp.enteric-aser.Paratyphi A,简称"甲副菌")菌血症为特征的一种迁延性致虚弱疾病[1],至今尚无甲副病人血内细菌数的文献报道[2].为掌握甲副病人血内细菌数等实验与临床特征,我们对甲副疑似病人的血液进行了定量细菌学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流行菌株的外膜蛋白谱差异。方法:运用二维蛋白电泳方法,对我国伤寒沙门菌株XJ90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JX2005-92在实验室通用营养条件下培养提取的外膜蛋白进行分离,比对其差异,对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对鉴定蛋白点的基因序列也进行比较。结果:菌株XJ90中发现20个特异蛋白点,质谱鉴定出16个;菌株JX2005-92中发现29个特异蛋白点,鉴定出18个。在这些蛋白中,OmpA是数目最多的同种差异蛋白。这些差异蛋白点中的大部分编码基因在2种细菌中序列高度相似或相同。结论: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基因序列高度相似的外膜蛋白具有不同的修饰形式,提示其不同遗传背景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精细的功能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起农村甲型副伤寒暴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使用主元分析方法,对21例病例和42例社区对照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甲型副伤寒暴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把研究对象的SES分为5个层次,从最贫穷到富裕各层的SES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05,-0.79,-0.32,0.77,2.18并得到病例和对照在SES各层的分布.SES与甲型副伤寒发病无关联(P=0.07),饮用浅井水与甲型副伤寒发病有显著性关系(P=0.003,OR=22.3,95% CI:2.91~170.26).结论 病人或携带者排出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直接污染浅井水水源可能是导致甲型副伤寒暴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认识甲型副伤寒疫病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噬菌体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型,确定噬菌体型和PFGE型之间的关系以及菌型的分布和流行率。方法采用沙门菌组合噬菌体和SpeI、XbaI消化染色体DNA的PFGE对来自玉溪市7县(区)的121株甲型副伤寒菌进行分型。结果121株菌存在4个完全噬菌体型或1个噬菌体型;用SpeI或XbaI消化产物分别得出以SpeI01、SpeI02或XbaI01占优势的5种或4种PFGE型,SpeI01型和SpeI02型分别占37.2%和57.9%,XbaI01型占95.1%。结论121株菌的噬菌体型与PFGE型之间无一致性联系,PFGE型的SpeI01和SpeI02或XbaI01是玉溪地区的主要流行型,采用SpeI和XbaI的PFGE是鉴别甲型副伤寒菌流行克隆的一项有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1112例血培养结果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检出的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血培养使用Bact/ALERT3D(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及其配套的培养瓶,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的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及配套试剂条。结果从1 112例血培养中检出病原菌167株,阳性率为15.0%,检出的细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占69.8%。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率为10.0%。结论血培养检出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医师应加强疑似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稳定、特异、高亲和性的分别针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伤寒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的单克隆抗体。方法:用甲醛灭活的菌液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灭活的菌液包被酶标板,ELISA筛选阳性克隆株,建立细胞系;选取高效分泌杂交瘤细胞,常规制备腹水并纯化,进行单抗特异性与亲和性评价。结果:筛选得到分泌6种沙门菌相应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获得高亲和性单抗;所有单抗与大部分病原菌(包括7种沙门菌、3株志贺菌、2株李斯特菌、4株致病性大肠杆菌、2株霍乱弧菌)无交叉反应,但由于同类型O抗原的广泛分布,抗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单抗与鼠伤寒沙门菌、抗伤寒沙门菌单抗与肠炎沙门菌有明显的交叉反应。结论:沙门菌单抗的制备,为感染性腹泻的监测、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临床分离4544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布与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玉溪市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布与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玉溪市人民医院1999—2004年临床各科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的4544株革兰阴性杆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种(属)细菌对25种药物的药敏结果耐药率〉50%者72种次(40.9%),〈20%者44种次(25.0%)。总的耐药情况为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最高,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次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福氏志贺菌最低。亚胺培南对多种细菌有较高的敏感覆盖率。有4种细菌对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的上升具有临床意义(P〈0.01或P〈0.05),其中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上升最为显著。结论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形势十分严峻,应定期监测区域内细菌的耐药变化.指导临床合坪用药。  相似文献   

9.
单份血清肥达凝集试验在甲型副伤寒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疑似甲型副伤寒病例单份血清肥达凝集试验(WAT)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血培养阳性和/或血清鞭毛特异性抗原阳性的甲型副伤寒病例(n=76)、血培养阴性和/或血清抗原阴性的对照发热病人(n=92)和健康饮食从业人员(n=63)为检测对象,用WAT测定以上三种人群血清甲型副伤寒沙门菌O、H、A抗体,分析评价不同O、H、A判断值诊断甲型副伤寒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等指标。结果:获得三种人群O、H、A凝集价的分布及其几何平均滴度,20%对照发热病人O抗体效价≥160,而健康从业人员仅有3.2%的O抗体效价≥160,对照发热病人和健康人相应H抗体效价分别占17%和4.8%,A抗体效价分别占16%和1.6%。53%血培养阳性和血清鞭毛抗原阳性甲型副份寒病例O抗体效价≥160,相应H、A抗体效价分别占41%和51%。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等指标评价单份血清WAT诊断甲型副伤寒的价值,提出O或H或A≥160和O≥160或A≥80可作为WAT辅助诊断甲型副伤寒的标准。结论:单份血清WAT有助于甲型副伤寒的诊断,该试验对血培养阴性的临床疑似甲型副伤寒病例及其高危人群中甲型副伤寒病例的诊断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致病性细菌产生许多对宿主细胞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毒素,而且这些毒素常常在微生物致病中起关键作用。沙门菌可感染机体导致多种疾病,本文首次报道了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可表达一种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沙门菌细菌壁缺陷突变株(CWDMs)的生物氧化及遗传特点和探讨细菌壁缺陷变异的性质与机制。方法:采用PAGE电泳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及其CWDMs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活性与类型。结果: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细菌型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经PAGE电泳可见一条MDH同工酶带,CWDMs电泳后可见两条MDH同Ⅰ酶带,在CWDMs的MDH中有一条泳动速率与细菌型及粗糙型的相同,另一条则较快。分光光度法检测证实。细菌型与粗糙型的MDH活性相似,CWDMs的MDH活性则明显较低。结论:CWDMs保留了与亲代细菌型一致的MDH和形成了一种新的MDH,并且其MDH的活性已显著降低,此特性可能与CWDMs生物氧化特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杨梅果实提取物的抗小鼠腹泻作用,包括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给小鼠腹腔注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造成急性腹泻模型,经口灌胃杨梅果实提取物溶液,通过腹泻次数研究提取物对小鼠腹泻的预防作用;先灌胃杨梅果实提取物溶液再给小鼠注射菌液致泻,记录腹泻次数以研究提取物对小鼠腹泻的治疗作用。结果灌胃杨梅果实提取物的小鼠的腹泻次数均有明显的下降,且醇提物的作用效果要好于水提物。结论杨梅果实提取物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小鼠腹泻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甲醛对灭活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原液的条件,确定灭活工艺参数。方法在37℃条件下,比较不同甲醛浓度、灭活时间对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原液的灭活效果,依据无菌检查、外观以及效价测定的结果,确定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原液的灭活工艺参数,并对该工艺进行细菌灭活验证。结果不同菌株制成的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液,当稀释至一定浓度(<1 000×108cfu/m L)后,采用终体积分数为1%的甲醛溶液,经37℃灭活48 h,可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同时维持了抗原的稳定性。结论经过条件优化,确定了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灭活的工艺参数,完善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学原理,将伤寒沙门菌O901、H901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分别制成全菌体抗原,免疫实验兔获取免疫血清。依据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的抗原成分的异同性,选择适当的吸收菌除去免疫血清中的交叉反应抗体和类属凝集素,而保留其特异性的抗体。通过对诊断菌液的验证试验,证实吸收充分的免疫血清具有质控血清的特性。具备可靠性能的质控血清,适用于伤寒沙门菌与副伤寒沙门菌的菌种检定及其效价检测;亦有利于肥达氏诊断菌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及其引起儿童肠炎的临床特点,收集2009年3月~2010年10月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消化病区送检的1 665例肠道感染患儿粪便标本,将培养、分离所获的72株非伤寒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回顾分析其感染后的临床特点.结果显示,非伤寒沙门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泰能、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巴唑坦...  相似文献   

16.
温州地区甲型副伤寒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1997-2003年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地区283例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征,并采用ATB半自动细菌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制造),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甲型副伤寒临床表现以高热为主,伴畏寒234例(82.7%),伴头痛、头晕141例(49.8%),伴呼吸道症状105例(37.1%),伴消化道症状96例(33.9%)。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下降占74.1%,肝功能示SGPT升高占60.6%,SCOT升高占60.3%,SGOT升高占60.6%。肥达试验阳性率低。药敏分析:对培氟沙星、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头孢呋辛耐药率高,对头孢第3、4代,氨曲南,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除培氟沙星)与氯霉素敏感性强。结论温州地区甲型副伤寒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治疗上需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稳定的外源病原菌多糖基因簇克隆载体,为在糖基工程大肠杆菌中利用外源性多糖O-糖基化修饰靶标蛋白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大肠杆菌O157、甲型副伤寒沙门菌CMCC50973和铜绿假单胞杆菌CMCC10110的O-多糖合成基因簇,将多糖基因簇与细菌人工染色体p CC1BAC连接后,分别转化O-多糖合成缺陷的大肠杆菌W3110,并用相应多糖抗血清ELISA检测重组大肠杆菌是否利用外源O-多糖生成脂多糖(LPS),从而验证外源多糖基因簇克隆载体在大肠杆菌内是否能够生成相应的O-多糖;在此基础上,将构建的3种外源多糖基因簇克隆载体分别转化表达O-寡糖转移酶和蛋白底物菌毛蛋白Pil E的糖基工程大肠杆菌,用相应的抗血清进行Western印迹检测,以验证克隆的O-多糖能否修饰蛋白底物Pil E。结果:与阴性对照菌相比,带有大肠杆菌O157的O-多糖合成基因簇克隆载体和带有甲型副伤寒沙门菌CMCC50973的O-多糖合成基因簇克隆载体的重组菌ELISA呈阳性,提示大肠杆菌O157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CMCC50973的O-多糖合成基因簇在大肠杆菌中被利用生成了相应的LPS;而带有铜绿假单胞杆菌CMCC10110的O-多糖合成基因簇克隆载体的重组菌W3110/BAC-10110则ELISA呈阴性。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只有带有O157型大肠杆菌O-多糖合成基因簇克隆载体的糖基工程大肠杆菌CLM24/p MMB66EH-pil E-his/p ETtac28-pgl L/BAC-O157在相对分子质量40×103~58×103处出现了特异条带,表明菌毛蛋白Pil E被大肠杆菌O157型O-多糖O-糖基化修饰。结论:建立了大肠杆菌O157、甲型副伤寒沙门菌CMCC50973的O-多糖合成基因簇大片段的克隆载体,克隆的O157型O-多糖合成基因簇可实现O157型多糖对菌毛蛋白Pil E的修饰,从而为在大肠杆菌中建立稳定的利用外源病原菌多糖修饰靶标蛋白的糖基工程大肠杆菌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最近5年浙江省沙门菌感染呈现局部流行,特别是副伤寒甲沙门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不典型,热程长,抗生素治疗后仍有长期发热,肥达反应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不够理想,细菌培养阳性率低,给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较大困难。现将近5年来临安市於潜人民医院收治的沙门菌感染的临床变化报  相似文献   

19.
需氧厌氧培养方式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需氧和厌氧血培养方式的选择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使用mini VI-TAL自动荧光血培养仪或BacT/Alert 3D培养仪对18684例疑似血流感染患者血液(含骨髓)标本进行需氧和(或)厌氧培养(其中仅做需氧培养935例,仅做厌氧培养16例,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17733例,每瓶注入约5 ml血液)。结果18684例血液标本,共分离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3888例(20.81%)。在17733例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中检出3613例,其中仅需氧阳性406例占11.24%(406/3613),仅厌氧阳性405例占11.21%(405/3613),需氧和厌氧培养均阳性者2802例占77.55%(2802/3613),需氧和厌氧均生长的阳性报警时间分别为(22.56±13.22)h和(26.69±15.80)h,仅需氧阳性的报警时间为(32.85±23.33)h,仅厌氧阳性的报警时间为(34.46±18.44)h。结论需氧和厌氧血培养方式获得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阳性率相同,采用需氧和厌氧瓶配对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只做厌氧或需氧培养将有11.24%或11.21%阳性病例被漏检。  相似文献   

20.
伤寒是由肠沙门菌肠亚种伤寒血清型(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nterica serotype typhi)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副伤寒是由肠沙门菌肠亚种副伤寒甲或乙或丙血清型(Salmonella enteriea subsp.entelica serotype paratyphi A,B,C)引起的一种和伤寒相似但症状较轻的疾病。伤寒和副伤寒病原菌已进化成能高度适应人类宿主内环境的特异性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