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hinocythere属是1978年根据我国渤海沿岸地区早第三纪沙河街组和东营组中所产介形类化石而建立的一个新属。此属除分布在渤海沿岸地区外,还在我国南海北部大陆架早第三纪涠洲组、流沙港组,以及广西南宁、百色盆地渐新世早期那读组中出现。在地史历程中,它兴起于始新世,衰亡于渐新世。就目前所知,它在横向分布上很窄,在纵向分布上延续很短,但种类繁多,仅渤海沿岸地区所发表的已达87种之多。根据这些材料对研究它的演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十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叙述了松辽盆地泉头组三、四段的沉积特征,详细讨论了泉头组三、四段及其所属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介形类化石的分布,总结出划分油层和油层组的介形类标志化石。利用这些介形类标志化石可进一步将扶余油层细分为三个油层组,杨大城子油层细分为五个油层组,为油层细分层对比提供了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介形类化石在油层对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白垩纪地层颇为发育,剖面完整,地层分布广泛,沉积厚度大,其中含有丰富的化石,如介形类、叶肢介、腹足类、瓣鳃类、植物、少量的爬行类、昆虫及鱼类等。尤其是介形类化石分布广泛,数量多,保存很好。通过多年的地质勘探工作,古生物工作者对白垩纪地层中的介形类化石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从纵向上建立了14个介形类化石组合(表Ⅰ),为区域地质勘探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起了一定的作用。在  相似文献   

4.
文中描述的2个新属(Bohainia, Parabohainia)和23个新种均属于华北介亚科(Huabeininae)。这些新材料为研究渤海盆地早第三纪这一特殊介形类动物群的分区、生态环境等提供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渤海海域垦利16-1地区沙河街组微体古生物非常发育,大量的数据分析表明,该地区沙河街组具有沉积环境变化快,化石类型丰富,生物序列更替快的特点,沙四段—沙一段共发育四个孢粉组合、九个藻类组合和四个介形类组合。本文对化石带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了沟鞭藻类、介形类的演化规律,结合不同化石类型的沉积环境特征,讨论了该地区水体的盐度、深度的变化和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湖南湘乡上泥盆统佘田桥组介形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湖南湘乡上泥盆统佘田桥组介形类化石,共有18属35种及未定种,其中包括11新种。通过与国内外泥盆纪和早石炭世介形类进行比较表明,它们与下伏的中泥盆统棋梓桥组介形类组合和上覆的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介形类组合均有明显的差别,该介形类动物群的发现,为佘田桥组的地质时代的确定及地层的划分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依据,并对研究介形类动物群的演化增加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山西垣曲和山东蒙阴等地始新世介形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山西垣曲县垣曲组、山东蒙阴县官庄组和临朐县五图组中的介形类化石,计15属31种,其中1新属18新种及5未定种。这些介形类化石对我国第三纪地层,特别是对第三纪含油地层的划分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潜山盆地位于大别山东南侧,呈北东-南西向狭长分布。这里下第三系发育,化石丰富,尤其是近十余年来,大量古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的陆续报道,引起了地层古生物学者极大的兴趣。1980年10月,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四分队和笔者分别在盆地东侧的桐城县龙头树、朱桥、大苏庄和古井附近的痘姆组中采获两层叶肢介化石,并有丰富的介形类共生。这个发现,对于早第三纪叶肢介化石的分布和中国陆相古新世地层的划分对比都有重要意义。潜山盆地早第三纪红层自下而上划分为望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二连盆地西部早白垩世介形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二连盆地西部白音查干凹陷石油钻孔中发现的介形类化石共6属21种,其中1新属、10新种、2未定种。这是一个以Prolimnocythere,Limnocypridea和Paralimnocythere gen.nov.为优势属的介形类动物群,为国内首次发现,其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这一介形类动物群的发现,为白音查干凹陷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沉积环境的研究提供了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伊犁盆地为北天山与南天山所夹持的山间盆地(复合型盆地),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前二叠纪基底经历了裂谷、坳陷和隆升三个阶段;由于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大,盆地面积小,稳定性差,地层分布不均,古生物化石较贫乏。通过生物地层研究,石炭系—新近系介形类化石的丰度与分异度均较低,并建立相应介形类化石组合,结合其它门类化石研究,理顺了生物群序列,以及各岩组与化石组合的对应关系,为盆地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古生物依据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豫西灵宝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介形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五十年代起,李传夔就对豫西的小型盆地进行了研究。随后,童永生和王景文(1980)又对这些盆地的白垩系一下第三系的划分对比做了工作。但这些盆地所含的微体古生物化石未见报道。笔者于1978、1979年两次到灵宝川口河、项城、枣窳和反坡等地观察地层剖面,采集了微体古生物化石样品,在白垩系和下第三系项城组中获得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本文描述了灵宝盆地的介形类化石11属22种,其中8新种,2未定种。  相似文献   

12.
安徽黑石渡组介形类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的介形类化石采自安徽省舒城县晓天盆地早白垩世黑石渡组。黑石渡组系杨志坚(1959)创名,其时代为晚侏罗世。1/20万区测亦置于晚侏罗世(1974)。1975—1976年安徽省地质局311队在霍山、舒城一带黑石渡组,采集了动、植物化石。此后,我所古生物室在舒城晓天等地的黑石渡组又补采了一些化石。笔者仅研究其中的介形类化石。晓天西冲湾黑石渡组岩性自上而下为:  相似文献   

13.
高邮凹陷D1井富含介形虫、轮藻和孢粉等化石。通过系统的微体古生物分析,首次对该地区白垩纪一古近纪微体古生物地层进行了精确划分,从下到上共建立11个化石组合:其中介形虫4个,轮藻4个,孢粉3个。文中还简要探讨了沉积环境演变,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有力的生物地层依据。  相似文献   

14.
渤海海域一直缺乏白垩纪地层划分的古生物依据。本文通过秦皇岛30地区2口钻井473块岩屑样品的介形类分析,发现了13个属23个种,归纳为单肋女星介Cypridea unicostata-西氏枣星介Ziziphocypris simakovi介形类组合。通过分析该组合的特征分子及其他分子在国内外的地质延限分布情况,发现这一组合的时代为早白垩世瓦兰今期,地层可划归九佛堂组。渤海秦皇岛30地区所发现的这个介形类组合以中小个体卵形、椭圆形、壳面具蜂窝、肋纹的女星介Cypridea及卵形、壳面饰以脊纹的枣星介Ziziphocypris发育为特征,判断该介形类组合生活在有一定深度的浅湖环境中,结合地层岩性指示该段地层沉积时期为浅湖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了非海相介形类的三个新属——Tianjinia gen.nov., Shaozengia gen.nov.和Bohaicythere gen.nov.,并依据Tianjinia的闭壳肌痕特征建立了一个新亚科——Tianjininae subfam。nov.。这三个新属的材料均采自渤海海域下第三系渐新统东营组下段。它们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渤海盆地早第三纪介形类动物群的演化、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材料。文中对三个新属的生存环境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介形类不仅是鱼类的天然饵料,还是监测水域环境污染的指示生物,尤为研究地层对比及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的化石介形类的参考材料。研究现今生活的介形类的生活环境,更可为深入研究化石介形类的古生态及古地理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化石介形类的研究与我国地质学、古生物学和油、气田的勘察、钻探、开发都有密切关系。四川省的介形类Brehm(1923)只报道了一个亚种,陈受忠(1982)记述了6种。作者经过最近数年的采集调查,在收集到的标本中已鉴定出1科11属18种。(见表),其中普通泥介虫、棘列泥介虫、角突泥介虫、青春腺状介虫、半球腺状介虫、…  相似文献   

17.
李官桥盆地“红层”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开始于二十年代(李捷、朱森,1930)。随着古脊椎动物等化石的发掘,地层的划分对比臻于完善。我国非海相早第三纪介形类是其中较丰富的化石之一,因此,对已知地层中建立对比标准有一定意义。本文共描述介形类7属11种,并着重对保存丰富、完美的Cypris henanensis的个体发育进行阐述,为它们的生长发育、正确鉴别及古生态的探讨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一、上湖组叶肢介化石发现的意义近十年来,中国早第三纪叶肢介化石的不断发现和报道(王思恩,1974;陈丕基,1975;张文堂等,1976;沈炎彬、陈丕基,1979;沈炎彬、张显球,1979;陈丕基、沈炎彬,1980),从世界范围来讲,是叶肢介化石研究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和进展,因为在此以前不久,第三纪还被认为是叶肢介演化史上的一个空白锁链(Kobayashi,1972)。中国早第三纪的叶肢介化石,曾被划分为三个叶肢介群(张文堂等,1976;陈丕基、沈炎彬,1979),出现最早的一个原称做Perilimna  相似文献   

19.
介形虫秘史     
在古生代地层中,各门类大化石十分发育,因而很少有人去研究微小的介形虫化石。然而在中、新生代地层中,特别是陆相地层和钻井取不到大化石的情况下,介形虫化石已上升成为举足轻重的一个门类了。随着石油、天然气、煤、硫、磷、钾、天然碱等有用矿床的普查、勘探的不断深入,介形虫化石的身价亦与日俱增。什么是介形虫呢?介形虫在古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中,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介形虫目。从距今约五亿七千万年的寒武纪开始出现,有的属种一直繁衍至今。介形虫是双壳动物,动物体包隐在左、右两瓣大小相等或不相等的外壳里。一般壳长0.4—4毫米,最大者可达30毫米,属于微体古生物。它们的体形不一,侧视有圆形、半圆形、纺锤形、椭圆形、肾形及菱形等。壳面饰以各种花纹,有的光滑如镜。  相似文献   

20.
河北临城早白垩世介形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蔡乾忠等在河北临城西北魏村、竹壁等处,发现了一套红色地层,定名为临城层。根据其中的少量介形类化石,将其时代定为早白垩世;软体动物化石,最初将其定为早第三纪;后经顾知微和余汶重新鉴定,认为它们相当于苏联贝加尔区图尔加组或山东蒙阴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