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亲和层析法是利用生物高分子化合物特有的功能专一性,使可逆地与其相对应的固相配基结合,而将生物高分子从其它杂质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目前已应用于蛋白质、酶、核酸、病毒、抗原和抗体等的提纯。把抗原或抗体用共价键联结到固相载体上,用以分离和纯化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的方法称为免疫吸附法。例如,血清甲种胎儿蛋白(AFP)与白蛋白  相似文献   

2.
抗体靶向超抗原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强大的T细胞激活剂,超抗原具有激活T细胞杀伤HLA-DR 肿瘤细胞的能力,但这种杀伤作用无特异性。抗体靶向超抗原通过抗肿瘤抗体与超抗原偶联,既具有超抗原活性,又具有肿瘤靶向性,从而可以选择性地结合到目标细胞,进行有效的特异性杀伤,因此,抗体靶向超抗原在肿瘤的生物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单克隆C17细胞所分泌的抗炭疽保护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用固相放射免疫、放射性双扩散及硝酸纤维膜印迹实验,鉴定为阳性,能与此抗原特异地结合。经Protein A-SepharoseCL-4B分离提纯此抗体,再用兔抗鼠标准血清鉴定,其亚型为IgM。将此单克隆抗体偶联到Sepharose 4B上,将炭疽抗原过柱,然后把洗脱液进行电泳分析,证明C17分泌的抗体特异地针对炭疽保护性抗原中分子量为19,000道尔顿的组分。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有两种广泛用于标记抗体和抗原的分析法。它们是免疫荧光,即用一种荧光素结合到抗体上;另一种是放射免疫分析,即用同位素吸附抗原或抗体。免疫荧光不易做抗体定量分析,其结果是表现于血清连续稀释的最小量尚能观察到的荧光来评价的。放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抗原对于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的一个动力学模型。一种抗原虽然可能同多种抗体结合,并通过同装配在淋巴细胞膜上的抗体(即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促进它们的克隆,但是由于选择作用,只有一种抗体以及产生它的细胞可以同这种抗原的特定的抗原决定簇达到稳定的定态或稳定的周期状态。在我们的模型中,究竟选出哪一种抗体取决于抗体同抗原的结合常数,抗原同受体结合后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以及细胞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正> 血清学试验可确诊百日咳,用凝集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CFT)方法能证明百日咳抗体。凝集试验检出不耐热血清型抗原的1,2,3型和耐热的菌体抗原的抗体。活的或福尔马林杀菌的菌悬液检出不耐热抗原的抗体。新近的两个试验中应用了不同的CFT抗原。1972年Bradstreet等用60℃加热1小时菌悬液的远沉上清作抗原,菌株血清型抗原并不影响血清效价,提示发现的主要抗体是对抗原1的(所有菌株所共有)而不是型特异抗体。苏格兰联合研究用新近分离的1,3型菌株并用NaOH37℃2小时提取抗原,他们没有证明是否测出了型特异抗体。 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测定人血清百日咳抗体的报导很多,除了Schuber等用百日咳可疑病例的双份血清做过试验,没有任何别的作者指出抗原附着到红血球上。  相似文献   

7.
<正>一、前言 天然抗原总是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它包含有多种不同性质的分子。每个抗原分子上又带有若干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因此人体或动物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是由多种抗体组成的混合物,即所谓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抗体是从浆细胞产生的。浆细胞又是从B淋巴细胞转化出来。它只能识别一种抗原或一个抗原决定簇,即每个B细胞系只能产生一种它专有的、针对一种它能识别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8.
肿瘤发生时,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肿瘤相关性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s,TAAs)产生免疫反应和自身抗体。大量研究表明,自身抗体在肿瘤发生早期可在血液中被检测到,因此在肿瘤早期诊断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另外,自身抗体水平在肿瘤手术后显著性下降,因此自身抗体也可用于术后监测,并且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个体差异,不同病人的自身抗体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以精准医疗的思想实施个体化监测。但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工具,对肿瘤自身抗体的研究还较为落后,系统性地发现和鉴定肿瘤自身抗体存在较大挑战。蛋白质芯片,作为一个涵盖大量不同蛋白的抗原库,是一个全新的工具,为发现肿瘤自身抗体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就肿瘤自身抗体标志物的应用潜力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论。  相似文献   

9.
单克隆抗体因其与抗原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与强亲和力,已成为抗体药物研发的主要类型。但随着天然单克隆抗体的深入研究,它的诸多缺陷也浮出水面,如与抗原结合次数有限、带来非预期的抗体清除效应和抗原累积效应。人们不再局限于天然抗体的筛选,而是想通过改造提升抗体药物的药效。近年来,一类新型再循环抗体的问世,很好地解决了天然单克隆抗体发展的瓶颈。再循环抗体可以在胞外结合抗原,在细胞内与抗原解离,使抗体结合抗原次数最大化,减少抗原介导的抗体清除效应和抗体介导的抗原累积效应,并且再循环抗体可以通过进一步的Fc改造来加强与Fc受体的亲和力。文中综述了再循环抗体的研究进展,包括其特点、改造方法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
美国Synbiotics公司正准备利用反基因型抗体技术生产第一种产品,这显然加强了该技术在此领域的专利申请力量。该公司获得了哈佛大学持有的“筛选疫苗和免疫过程”专利的特许,重新颁布的专利内容有所扩充。哈佛大学认为这项专利是有关反基因型抗体领域的三项重要专利之一。反基因型抗体接近于是抗原的复制品,它以跟抗体锁到抗原上一样的方式锁到抗体上去。正在用反基因型抗体研制多种疗法,尤其是研制疫苗。根据反基因型抗体制造疫苗的  相似文献   

11.
旨在利用毕赤酵母分泌表达gp96-scFv抗体,纯化后得到能特异性结合gp96抗原的小分子抗体片段(scFv)。根据gp96-scFv抗体基因序列,合成gp96-scFv抗体基因序列,将gp96-scFv抗体序列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Zα-A,线性化的重组表达载体电转化到毕赤酵母X33,甲醇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通过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并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通过Western blotting、Immunofluorescence、ELISA、FACS方法对gp96-scFv抗体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成功地构建了分泌表达抗gp96蛋白scFv抗体的毕赤酵母菌,每升毕赤酵母菌培养上清经纯化可获约50 mg gp96-scFv抗体,所获抗体其分子量大约为15 kDa,具有与gp96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活性。本研究通过毕赤酵母菌成功表达了gp96-scFv抗体,生物活性Western blotting、Immunofluorescence、ELISA、FACS分析表明该抗体能特异性结合gp96。  相似文献   

12.
以纯化、灭活的HSV-I为抗原,体外致敏洗涤过的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37℃孵育12天,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用ELISA法测定。11例血清HSV-I抗体阳性成人的淋巴细胞接受灭活HSV-I抗原致敏后,培养上清中均能检出特异性抗体,抗体类型为IgG(26.6土23ng/m1),体外产生的特异抗体水平与原血清抗体水平无相关性(R=0.45,P>0.05)。同法刺激新生儿淋巴细胞;不能诱生任何类型的HSV-I抗体。在本实验系统中,特异性抗体应答是一个蛋白质的全新(de novo)合成过程,应答水平和体外致敏用的病毒抗原量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最适刺激抗原量为108ng/ml。HSV-I抗体应答需要T、B细胞的相互作用,两类细胞单独均不能诱导特异性HSV-I抗体应答。在本实验系统中加入适量重组人γ干扰素,能增强抗体应答水平,过高剂量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抗体     
田金龙  侯静 《生命世界》1992,19(6):38-39
抗体结合抗原的高度亲和性和特异性,以及抗体近乎无限的多态性,使得抗体成为蛋白质中的一个异常有用的类别。单链抗原结合蛋白及催化抗体的设计研究进展,为抗体应用性及新的性能的提高提供了保证。因此,Hiatt,Cafferky和Bowdish报道的在植物体内抗体  相似文献   

14.
在免疫分析和生物芯片中,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被广泛应用,其中抗体的固定化是研发高效诊断和分离工具的关键环节。生物分子工程、材料化学与交联剂化学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抗体固定化技术的发展。 抗体可以通过物理吸附、共价偶联和亲和相互作用固定到不同类型的固相表面。 抗体固定化的目标是以一种正确的空间取向将抗体固定到固相表面,在完全保留抗体构象和活性的同时最大化抗原的结合能力,这对固相化抗体的分析性能至关重要。 对固定抗体到固相载体表面的各种最新方法进行了阐述,包括物理吸附法,通过羧基、氨基、巯基、糖基和点击化学的共价结合法以及基于生物亲和作用的固定法,并对固定化抗体的表征方法进行了归纳,最后对抗体固定化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获得具有良好抗原性的A/B血型抗原,并探究其作为ABO血型抗体吸附剂去除A/B抗体的可行性。方法:将含有血型物质的唾液进行预处理,再与包被了抗体的磁珠混合,分离出纯度较高的A/B抗原,运用酶联免疫及凝集抑制试验验证所得抗原的抗原性及是否存在交叉反应。用未纯化A/B抗原和纯化A/B抗原包被磁珠,对含有抗A/B IgM、IgG的血清进行抗体吸附,用纯化A/B抗原对100份来自O型血孕妇的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抗体吸附,分别评价其吸附效果。结果:纯化抗原与对应抗体反应后,其吸光度显著高于对照组(A抗原与A抗体0.85±0.12 vs.0.27±0.03,P0.01;B抗原与B抗体0.86±0.09 vs.0.24±0.06,P0.01),与其它类型抗体反应后的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时,纯化抗原可显著抑制相应抗体与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对其它类型抗体与红细胞的凝集没有抑制作用。血清抗体吸附实验表明纯化抗原的吸附效率比未纯化抗原的高(97.00%vs.88.00%,P0.001)。临床样本抗体吸附实验显示,纯化A抗原对抗A IgM/IgG的吸附效率分别为96.88%、98.44%;纯化B抗原对抗B IgM/IgG的吸附效率分别为96.88%、98.44%。结论:磁珠纯化抗原能特异性地与对应抗体结合,有效吸附血清中的血型抗体,有望作为合成A/B抗原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6.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能与相应的抗原专一地结合,为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最主要的一类抗体蛋白质。免疫球旦白不仅存在于血液中与其它体液中,同时也分布在淋巴细胞膜表面上,所以称前者为分泌型抗体,而称后者为膜结合型抗体。  相似文献   

17.
从北京腹泻婴儿粪便提取的轮状病毒(rotavirus,RV)(T114株)的RNA中,克隆到轮状病毒结构蛋白基因vp4,vp6和vp7的全长cDNA,对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和可能的抗原表位肽进行了预测,选择了RV主要抗原蛋白VP7、VP6和VP4的4个抗原表位肽,通过人工合成DNA的方式将这些抗原表位肽基因串联融合成一个阅读框RME(rotavirus multipleepitopes,RME)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大肠杆菌表达的RME在ELISA反应中可被RV多克隆抗体识别,纯化的RME蛋白注射免疫小鼠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高滴度的同源氨基酸序列特异抗体和人RV抗体,其中针对RME的IgG抗体滴度达到l∶40 000,针对单个抗原表位EV7、EV6和EV4的IgG抗体滴度达l∶10 000~l∶20 000,针对RV Wa株的IgG抗体滴度较低为l∶2 500,但能特异地中和该病毒对MAC145细胞的侵染.上述结果为新型R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提供了论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酵母展示系统确定空间构象性抗原表位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母展示系统是研究可溶性蛋白间相互作用的有效系统.利用酵母展示系统可以简单快速地研究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充分利用此系统的优势,在确定空间构象性的抗原决定簇方面发展出新的应用.利用酵母同源重组把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序列中的不同肽段以及不同点突变体展示在酵母表面,并用3个抗MIF单克隆抗体10C3,2A12和4E10分别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抗体与抗原突变体的结合.用酵母展示方法确定了MIF上与3个单克隆抗体结合的关键氨基酸序列,从而建立起一个简便可靠的确定空间构象性抗原决定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一、概述 当数十前首次报道使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时,人们曾认为它是一个灵敏的方法。在产生抗体的细胞中观察到免疫球蛋白的存在标志着细胞免疫学的开始,而在肾基底膜中获得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定位则成为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个里程牌。  相似文献   

20.
免疫酶法(ELISA)是在萤光抗体和组织化学的基础上将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在不破坏酶活性和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反应的情况下,酶分子和免疫球蛋白共价结合形成标记抗体,成为保持免疫学与生物化学活性的指示剂。这种指示剂与待检物呈特异性结合,借助于酶对底物的作用而产生可见的不溶性反应产物。免疫酶法不仅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细胞水平上的抗原、抗体的定位研究,而且可用电子显微镜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抗原、抗体超微结构的观察。本文试图应用ELISA对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检测,并且在研究昆虫病毒的感染机制方面作出病原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