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飞行对小麦种子的生长和细胞学特性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科学探测和技术实验卫星于1987年8月5日到10日在空间飞行5天期间,一批小麦干种子由卫星带入空间。返回地面后进行了有关生理学和细胞学研究。空间飞行的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和地面对照组无差异,株高比对照组高。飞行前后用116.4 Gy的X—射线照射种子,其幼苗均比相同剂量照射的地面对照组生长快。空间飞行的小麦根尖的畸变细胞数高于地面对照组。飞行前用5 mmol/L半胱氨酸处理小麦种子,能促进小麦的生长,减少畸变细胞数。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A1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cv angmai No.5)幼苗的生物尖组织膜脂过氧化作用、保护酶的活性和脂结合酶H^+-ATPase、Ca^2+-ATPase恬性的影响。在实验31中,与对照相比,大于50μmol.L^-1的A1处理6天可植的幼苗根系的伸长,增加根尖组织的细胞电解质渗漏率。随液中A1浓度的增加,小麦根/冠比值下降。显示根系生长对A1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低温胁迫下红松幼苗活性氧的产生及保护酶的变化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Zucc)幼苗针叶中H2O2、O^-.2、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组织自动化氧化速率及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先上升后下降;MDA的含量呈波  相似文献   

4.
光质对水稻幼苗初级氮同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滤光膜过滤蓝色或红色荧光灯,得到纯的蓝光和红光,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初级氮同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光促进水稻黄化幼苗吸收NO^-3含量,并促进NR(硝酸还原酶)的诱导。在蓝光下生长5 ̄7d的幼苗的NR、NIR(亚硝酸还原酶)、GS(谷氨酰胺合成酶)和GOGAT(谷氨酸合酶)活性均高于白光下生长的,但第10天以后,白光下生长的幼苗酶活性最高。与白光  相似文献   

5.
水稻幼苗冷锻炼过程中钙的效应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冷锻炼处理提高了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叶片中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含量和膜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也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中热稳定蛋白的含量。CaCl2 浸种处理对上述冷锻炼的作用有加强的效果,且明显地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有无CaCl2 处理的冷锻炼处理均减轻冷胁迫引起的GSH 及AsA 含量、SOD 活性及热稳定蛋白质含量的下降程度,有利于幼苗在恢复过程中GSH、AsA、CAT、SOD、POD及热稳定蛋白质水平迅速回升。结合CaCl2 处理的冷锻炼苗在冷胁迫恢复生长时增长迅速,且苗健壮浓绿,说明CaCl2浸种对冷锻炼处理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冷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与CaCl2 浸种结合冷锻炼能更有效的提高细胞膜保护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南亚热带森林几种乔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香椿(Toonasinensis(A.Juss.)Roem.)、木蝴蝶(Oroxylumindicum(L.)Vent.)、扁斗青冈(QuercushuiChun)、泡桐(Paulowniafortunei(Seem.)Hemsl)罗浮柿(DiospyrosmorrisianaHance)、枳(BerchemiadulcisThunb.)等南亚热带森林乔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进行观察.香椿、扁斗青冈、罗浮柿种子在轻阴(55%光)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分别为70%、90%、30%,木蝴蝶种子在重阴(38%光)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为80%,枳种子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为15%.阳性树种香椿、木蝴蝶、泡桐、枳幼苗生长速度较快,属速生型树种,其幼苗在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森林中树种扁斗青冈、罗浮柿幼苗生长速度较慢,属慢生型树种,其幼苗在轻阴条件下生长较好.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幼苗生长速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磷饥饿下番茄幼苗根系液泡膜H+-ATPase活性的适应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世纪星’番茄为材料。研究了磷饥饿下番茄幼苗的生长状况及其根部液泡膜H^+-ATPase活性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磷饥饿下番茄幼苗的平均高度均低于对照苗,而主根长度均显著长于对照。磷饥饿提高了番茄幼苗根部液泡膜H^+-ATPase的水解活性,随着磷胁迫时间的延长,该酶的活性逐渐增大,在磷饥饿7d时达到最大,后又略有降低;而对照番茄幼苗根部该酶的活性变化很小。动力学分析表明:磷饥饿使番茄幼苗根部液泡膜H^+-ATPase的Km值明显降低,但对该酶的Kmax影响不大。这说明磷饥饿提高了该酶对其底物的亲和力。此外,磷饥饿并不改变液泡膜H^+-ATPase酶的最适pH值(仍为7.5)。  相似文献   

8.
空间条件对几种粮食作物的同工酶和细胞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搭载1987年发射的两颗返地卫星(8月5—10日和9月9—17日)的几种小麦、大麦种子,经回收后初步研究表明:(1)对发芽率的影响:空间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与对照无差别;(2)对茎及生育期的影响:空间处理的种子长成的幼苗比对照强壮,植株高度有些品种明显的矮于对照。生育期有不同程度延长;(3)对染色体结构的影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表明搭载卫星的种子当代可诱导出比地面更多的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数目异于正常体细胞数目的现象。小麦品种Cocorit—71经空间处理后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可高达20.51%,而地面对照组其花粉母细胞基本正常(2n=28);(4)对同工酶的影响:经空间处理的小麦种子酯酶、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谱带空间处理的比地面对照减少。由此可见,空间处理可诱导纯合植物种子发生变异,为农作物育种创造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抗寒锻炼对冬小麦幼苗质膜Ca^2+—ATPase的稳定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红  卢存福 《Acta Botanica Sinica》1998,40(12):1098-1101
通过氯化铈(CeCl3)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抗寒锻炼对冬小麦(TriticumaestivumL.)幼苗质膜Ca2+ATPase的稳定作用,主要结果是:(1)正常温度(20℃)下生长的冬小麦幼苗(未经抗寒锻炼),其质膜上有很强的Ca2+ATPase活性反应;当经过-9℃3h的低温处理后,质膜的Ca2+ATPase活性明显降低;在处理12h后,质膜的Ca2+ATPase活性进一步降低;当处理时间延长到24h,质膜的Ca2+ATPase完全失活,同时细胞的超微结构受到破坏。(2)冬小麦幼苗在2℃低温下锻炼15d后,其质膜的Ca2+ATPase活性高于未经抗寒锻炼的小麦幼苗。抗寒锻炼后的小麦幼苗在-9℃处理3h后,质膜的Ca2+ATPase活性与低温处理前相比无明显降低;经低温处理12h,质膜仍保持较高的Ca2+ATPase活性,较同样低温处理(-9℃,12h)但未经抗寒锻炼的幼苗高;当-9℃低温处理24h后,质膜上仍可观察到Ca2+ATPase的活性反应,而且细胞的超微结构也未受到破坏。结果表明,抗寒锻炼可提高冬小麦幼苗质膜Ca2+ATPase在低温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探索空间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是充分发掘和利用航天育种技术优势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利用神舟十号飞船搭载小麦主推品种济麦22,对幼苗的生长势、苗高、鲜重和根长等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植物特异的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上述指标变化的生理原因,并检测遗传物质的表观修饰状态。结果表明,飞船搭载小麦种子萌发的幼苗与地面对照相比鲜重降低,根长变短,根系数变少。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发现,经过空间搭载的种子产生幼苗各种生长指标的差异是空间环境对植物产生的生理胁迫原因所致。经过空间飞行的种子萌发产生的幼苗,其基因组的甲基化修饰程度与对照相比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1.
以E.coli和耐辐射生球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为试材,研究了N^+离子注入对其SOD,CAT和POD活性的影响及共对自由基的清除,结果表明:D.radiodurans经N^+离子注入后SOD和CAT酶活高于E.coli的,而POD酶活不仅很低于E.coli的;随剂量的增大,两者SOD和CAT酶活均为增后减,只是其SOD酶活的变化峰值对应剂量分别为6×10^15N^+/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紫外线对晶状体的损伤机制,用RT-PCR方法(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研究经紫外线照射后大鼠晶状体抗氧化相关酶,包括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opper-zinc-superoxidedismutase,Cu-Z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短时间的照射(2~5min),抗氧化相关酶的mRNA表达水平有增高表现,随后其mRNA表达水平开始下降,15min时抗氧化相关酶mRNA的表达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照射后24h,抗氧化相关酶的mRNA表达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照射后48h,其mRNA表达水平基本恢复,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从而从基因水平上初步探讨了紫外线的氧化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13.
构树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工酶分析表明:在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形成层活动周期中, 形成层区域和木质部中过氧化物酶酶带变化最大,参与IAA 浓度调节的酶带在晚材形成前出现,当其它生长停止、韧皮部仍在分化时又消失,完全休眠后, 所有酶带又都出现。在周皮、形成层区域和木质部中,酯酶同工酶酶带变化明显与形成层活动有关,有些酶带只在木栓细胞和/或木质部细胞分化时出现  相似文献   

14.
马文丽  杨杰 《生物技术》2004,14(3):30-31
以小麦作对照.系统研究了2种黑小麦幼苗生长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同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2种黑小麦的幼苗生长不同时期根、芽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分析。结果显示:黑小麦POD酶活性高于小麦。黑小麦POD同工酶谱与小麦差异明显.且在幼苗生长不同时期变化显著。幼根与幼芽中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动态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对红松幼苗保护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2  
阎秀峰  李晶  祖元刚 《生态学报》1999,19(6):850-854
随着土壤的逐渐干旱,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Zucc)幼苗叶中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均在干旱处理后第3天迅速上升;组织自动氧化速率先是增加,在干旱处理第3天后恢复到处理前水平。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明显提高,只有ASP的活性下降。用PEG模拟干旱胁迫与土壤自然干旱胁迫结果略有不同,-1.0MPa PEG溶液对红松幼苗具有较为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
作物细胞耐旱保护酶系统对外磁场的反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物细胞的耐旱保护酶由过氧化物酶(POD) 、过氧化氢酶(CAT)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组成。对小麦种子施加0.1T 的磁场处理使其萌发时细胞中POD 活性提高,幼苗根系和叶片细胞中的POD 活性也发生了变化,叶片的POD 同工酶谱中多出了两个酶带。使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和转录抑制剂发现,POD 活性提高的原因是磁场处理促进了POD 合成的翻译过程。干旱胁迫下,经磁场处理的幼苗叶片细胞中的POD、CAT 和SOD 活性均比对照高,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 含量比对照低,表明保护酶系统的功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7.
赵可夫  李军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2):1287-1292
单子叶盐生植物星星草(Puccinelliatenuiflora(Griseb).Scribn.et.Merr.)碱草(Aneurolepidiumchinese(Trins.)Kitag)和獐茅(Aeluropussinensis(Debeaux)Tzvel)的种子萌发后长至3cm高,用0,50,100,200和400mmol/LNaCl处理2周后,测定3种植物幼苗的生长,无机和有机渗透调节剂,  相似文献   

18.
真菌诱导子对悬浮培养西洋参细胞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报道了不同真菌诱导子对悬浮培养的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细胞生长、皂甙和多糖合成,以及细胞内和培养液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生理效应。悬浮培养的西洋参细胞经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nicoltianae)丝体诱导子处理后,总皂甙产率可由对照的296mg/L增加到679mg/L(约占细胞干重的(16.3%),比对照提高约1.3倍,而且总皂甙的85%排放在培养液中;经黑曲霉(Aspergillusnigran)诱导子处理后,细胞多糖含量可达到11.79%(细胞干重),比对照增加1倍多。初步纯化的刺盘孢菌丝体诱导子和尖孢镰刀菌(Fusuriumoxysporum)滤液诱导子在诱导处理前期能明显促进西洋参细胞生长,同时细胞内及培养液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加;随时间延长,细胞生长和酶活性逐步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9.
冷锻炼对水稻和黄瓜幼苗SOD,GR活性及GSH,As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水稻(Oryza sativa L.)和黄瓜(Cucum ism elo L.)幼苗在昼夜温度为15 ℃/10 ℃、白天光照12 h,光强为250 μm ol·m - 2·s- 1的条件下锻炼3 d,明显地提高幼苗叶片中膜保护酶——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内源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的含量。经冷锻炼和未锻炼的幼苗移置4 ℃、光强为250 μm ol·m - 2·s- 1下胁迫处理2 d,未锻炼苗叶片中SOD、GR 活性和GSH、AsA 含量明显下降,而经冷锻炼的苗则相对比较稳定。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幼苗的存活率亦看出:冷锻炼苗具有较低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较高的幼苗存活率。由此认为:冷锻炼能提高水稻和黄瓜幼苗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增强了耐低温光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表油菜素内酯(epiBR)0.05mg/L能促进绿豆幼叶的衰老,其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绿豆幼叶经epiBR处理后,可使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加,但同工酶谱无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epiBR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epiBR能促进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而其含量与SOD和CAT活性是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