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白菜叶绿体的超弱发光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先前对黄化绿豆幼苗光形态建成过程和花生叶片不同发育阶段的超弱发光 (UBE)图象的初步观察结果来看 ,植物的 (诱导 )超弱发光与光形态建成和光合作用等生长代谢过程密切相关 (李德红等 ,1998)。我们在此工作的基础上 ,利用自行研制的超弱发光图象探测系统对叶绿体的超弱 (延迟 )发光进行了研究 ,并初步探讨了温度和某些化学试剂对叶绿体超弱发光的影响。实验材料选用白菜 (BrassicapekinensisRupr .)叶片 ,按通常的方法分离纯化叶绿体 ,经相应处理后分别装于比色皿中 ,按前文的方法观测其超弱发光。叶绿体无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光子计数成像系统(PIAS)对植物幼苗萌发过程的超弱发光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自发光子长时间积累可形成二维图象;光子计数和采集图象均可得到植物体的自发发光;通过实验探测到幼苗的根,叶在同一平面图象有不同的发光表现;光子成像系统可客观地比较生物自发超弱发光,为进一步研究超弱发光机理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绿豆和花生的超弱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化绿豆幼苗先形态建成过程的超弱发光图象(延迟发光)的初步观察发现:见光培养40min后的绿豆幼苗即可探测到明显的延迟发光;见光时间越长,光诱导的延迟发光强度也越强。从绿豆和花生幼苗的趋弱发光图象来看,生长健壮的幼苗发光较强。其中茎尖和新生幼叶的延迟发光最强,上胚轴、子叶和下胚轴弯钩较强,下胚轴伸长部分次之,根部发光最弱。从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超弱发光图象来看,光合作用较强、新陈代谢旺盛的成熟叶片的超弱发光较强;光合作用和其它代谢过程相对较弱的叶片(伸展叶、老叶和幼叶),其超弱发光强度相应较弱。而叶绿素提取液和失活绿叶观测不到超弱发光。此外,对超弱发光光谱的初步研究表明它很可能来自光合作用中叶绿素的发光。这些都暗示,植物的(诱导)超弱发光与光形态建成和光合作用等生长代谢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绿豆和花生的超弱发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黄化绿豆幼苗光形态建成过程的超弱发光图象的初步观察发现:见光培养40min后绿豆幼苗即可探测到明显的延迟发光;见光时间越长,光诱导的延迟发光强度也越强。从绿豆和花生幼苗的超弱发光图象来看,生长健壮的幼苗发光较强。其中茎尖和新生幼叶的延迟发光最强,上胚轴,子叶和一胚轴钩较强,下胚轴伸长部分次之,根部发光最弱。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物超弱发光鉴定抗旱性的小麦品种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早期L.Coli(1954)等人探测了许多植物自身发出的超弱发光,随后又发表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生物超弱发光作为一种重要研究手段在植物学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依据是植物在代谢活动中,任何生成或消耗利用ATP、NAD(H_2)、NADP(H_2)和FMNH_2的反应均可导致一部分代谢能以光子形式释放出来。因此,可将生物超弱发光值作为植物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活动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用滤光片及ICCD图像探测系统对白菜叶及其叶绿体的超弱发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实验方法 :选取 2 1片窄带滤光片 (波长范围 :4 70~ 75 4nm ,带宽小于 15nm) ,白光照射样品 2分钟 ,延迟 2 0秒后连续采集 6幅图像 ,每幅曝光时间为 10秒 ,每换一片滤光片都进行同样记录。数据处理结果发现 ,叶绿体与叶片的光诱导的延迟发光光谱为相似 ,二者在 5 91nm、6 35nm等处均存在较强的峰值。这证实植物的超弱发光主要来自叶绿体。另外 ,延迟发光的光谱特征不随延迟时间的增长而变化。这似乎意味着诱导的延迟发光与植物自发的超弱发光的…  相似文献   

7.
生物超弱发光及其应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生物超弱发光是生物物理中光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1923年以来,人们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评述了生物超弱发光的机理、测量和理化影响因素,总结了生物超弱发光在我国农业和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初步展望了生物超弱发光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生物超弱发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超弱发光是自然界普遍在的一种生命现象。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生物超弱发光研究的进展,探讨了生物超弱发光在医学和农业上应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该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超微弱发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超弱发光基础,以及各自的发光特点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血清的超弱发光与疾病诊断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血清或血浆中存在着与脂质新陈代谢相关联的超弱发光的现象。机体病变时,血清的超弱发光会发生相依的变化。因此,血清趋弱发光的变化可以作为疾病的辅助诊断之用。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血清的发光机理、探测方法、影响因素及在某些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自发和光诱导的生物超微弱发光图像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达  谭石慈 《激光生物学报》1997,6(2):1035-1039
本文报导一种最新研制的高探测灵敏度,低噪声的光子图像观测系统。利用该系统观测了绿豆芽,小葱和树叶等活体品的超弱发光图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CO2激光照射青椒、茄子干种子后,观察刺激剂量、半致死剂量对种子及幼苗生长点超弱发光的影响,从而探索超弱发光是否可作为激光照射后衡量种子活力综合反应的一项指标。其结果表明:1.青椒、茄子干种子超弱发光的动态变化随着照射间隔期的延长,其不同剂量之间超弱发光强度的差异也相应变小,照射时间最长的半致死剂量组25″、35″,其超弱发光由最高降为最低;激光刺激剂量组3″、13″的超弱发光强度始终高于CK。2.青椒、茄子种子发芽过程中超弱发光表现为激光刺激剂量组均极显著高于CK;半致死剂量25″、35″均极显著低于CK。3.激光组的活体生长点和提取液的超弱发光均极显著高于CK;活体生长点的超弱发光低于提取液的超弱发光。  相似文献   

13.
光质对绿豆幼苗叶片超微弱发光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绿豆幼苗为试材,测定其叶片超弱发光(UBE)及叶绿素含量在不同光质条件下的变化,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在不同光质下绿豆幼苗叶片的UBE及延迟发光衰减参数1/P都随着其生长不断增强,且生长在白光下绿豆幼苗的UBE是生长在其他光质(红、黄、蓝、绿)下幼苗的2倍以上,而红光、黄光和绿光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生长在白光下的绿豆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红、黄、蓝、绿光处理幼苗,而红光和黄光处理又显著高于蓝光和绿光处理.研究发现,光质对绿豆幼苗叶片超弱发光和叶绿素含量影响相似,绿豆幼苗叶片超弱发光可能与叶绿体的发育和光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微弱发光分析技术应用实例(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生理变化往往伴随着发光过程,探测这种发光过程,寻求其规律性,对于农业、林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BPCL型微弱发光测量仪的样品室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物(植物、动物)体系的发光.超弱发光测量对于大豆种子生理变化敏感,有可能作为品种鉴定的手段之一.微弱发光动力学测量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可用于多种植物的抗逆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玉米果穗超弱发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果穗的超弱发光特性与籽粒成熟度及籽粒着生部位有关。随着成熟时水分的散失和干物质的积累,发光由强到弱,成熟期为发光最低值。超弱发光可反映出玉米籽粒营养物质的转化动态。试验证明玉米果穗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代谢与超弱发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用生物超微弱发光探测技术,对植物叶片的超微弱发光透过滤波片进行测量,并用量子光学中的光子计数分布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表明,不同波长下,大光金鱼花叶片的光子计数分布不同,但幼叶和老叶的光子计数分布的规律基本相同,而成熟叶片光子计数分布的规律比较紊乱。  相似文献   

17.
成熟小麦抗穗发芽能力与超弱发光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物体的超弱发光表现与其本身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利用超弱发光为指标,测定和比较了小麦不同品种在成熟时抗穗发芽的能力.为其进一步应用,解决农业实际问题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物中的超微弱发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超微弱发光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现象,发光强度极其微弱,量子效率也很低,波长范围广,自1923年发现超微弱发光以来,各国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对机理进行探讨,目眼微弱发光的柚是依然不很清楚。生物超微弱发光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由超微弱发光研究发展为的发光检测技术快速,简便,而且不会对组织材料造成损伤。本语文就生物超微弱发光机理及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下绿豆幼苗的超微弱发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绿豆种子早期萌发时的超微弱发光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增加,绿豆胚根的生长速度(根长)减慢,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超微弱发光的强度显著下降。萌发期间,SOD活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活性与生物光子强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些结果表明生物超微弱发光探测技术有可能成为植物盐胁迫研究的有效工具,对于进一步理解盐胁迫机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绿豆幼苗的超弱发光规律及盐胁迫对其的影响和改变,本研究首次采用以EMCCD(电子倍增式CCD)为主的、自行搭建的超弱光图像探测系统,以豫绿2号绿豆为实验材料,检测了绿豆幼苗的自发超弱发光以及在盐胁迫下的改变情况。结果发现:绿豆幼苗自发发光的强度远小于延迟发光的强度,不同的盐胁迫时间对延迟发光强度和自发发光强度的影响各不相同,故可以用延迟发光强度的变化来表征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程度。实验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绿豆幼苗的发光强度-时间曲线遵循指数衰减规律,说明生物光子具有一定的相干性。本文结果将为农田实时监测植物盐胁迫生理状况提供一种新的光子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