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玻璃微吸管进行体细胞显微注射技术是由Graessmann(1968)和Liacumakos等(1970)发展起来。这种技术已成功地将DNA、mRNA、tRNA和蛋白质等显微注射进细胞内,并研究其生物效应。目前已经能将一个体外培养的体细胞作为“活试管”,通过显微注射技术,把DNA等生物大分子注射进细胞内来研究复杂的生物学现  相似文献   

2.
显微注射技术是50年代发展起来的,现已广泛应用于细胞学和实验胚胎学等学科的研究。对于未来的农业和畜牧业,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此项技术最初用于细胞核的移植,方法是用显微吸管(也即显微注射针头)将细胞核吸入  相似文献   

3.
实时彩色监控细胞操纵仪尖端的激光技术,辅以实时彩色监控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您科研的最佳帮手。对微小物体的操作不再是件难事在微观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对生物体细胞的加工和操作必不可少,以往主要使用手工操作玻璃微量吸管,此法存在需要熟练技术和缺乏再现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便捷而经济的将DNA溶液填充至显微注射针的方法,以提高显微注射法转基因的效率。方法:将通常用于转移胚胎的口吸管稍加改进,吸取DNA溶液,从尾部直接注入显微注射针。结果:采用本方法填充显微注射针,可在2~5min完成DNA填充。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法经济而高效,可加快显微注射法制作转基因动物的实验进程。  相似文献   

5.
微藻无菌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菌纯藻是深入开展藻类生理学和遗传学研究的基础。目前已有涂布划线法,离心洗涤技术、稀释滤过技术、辐照技术、毛细吸管技术、抗生素技术、化学消毒技术、利用其他生理特性等技术用于微藻的纯化。拟介绍国内外近年来微藻无菌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制作了尖端的直径为05-50μm和斜面为25°的玻璃微插管,成功地建立了用显微穿刺(micropuncture)技术直接测量微血管压力(Pm)的伺服零方法(servonulmethod),对自发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肠系膜Pm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SHR的平均动脉压(PA)和微动脉的Pm均明显大于WKY的PA和Pm;PA在微动脉中明显降低,最大压降在直径小于50μm的微动脉以及毛细血管中。  相似文献   

7.
胚胎操作和显微操作的几点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进的胚胎吸管包括外径为2.5mm的单根玻璃细管和连接支持管两大部分.与传统的巴氏管比较,具有容易制作,可使有关操作更为简便有效和经济适用的优点.通过配置上的优化,并利用国产倒置显微镜所装配的显微操作仪,与全套进口的显微操作仪相比,可节约三分之二以上的费用,实践证明这样的配置的显微操作仪完全可以满足有关显微操作的需要.同时,引入了一种新的操作系统--空气系统.本文还介绍了改进的显微操作小室和电融合槽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实验的常用材料。无性生殖中的分裂生殖实验可用草履虫进行。器材和实验材料实验仪器:体视显微镜、温箱、微吸管、凹玻片、盖玻片、烧杯、蒸馏水、稻草培养液温箱制作:取一带盖的小木箱,内装一支60W电灯泡,放一温度计,用箱盖开的大小来控制温度,在实验前反复实验几次以便掌握。微吸管制作:取细玻璃管,手持两端将管的中央部位在酒精灯上烧数分钟,使玻璃管软化,随供随向左右轻拉,逐渐拉断玻璃管,使管的端部成细针状。折去管尖端一小段,使管口孔径极小即可。配上橡皮管头,便可使用。吸取草履虫时,不要按橡皮管头,只将管口一  相似文献   

9.
看了《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6)“微机用于叶绿素含量和植物生长分析的计算”一文后(以下简称“微”文),笔者发现文中用于生长分析计算的三个公式,与我们用的不同。查了手头的几本书,都和“微”文中的不一样。“微”文中的三个公式为:  相似文献   

10.
陈宜张 《生理学报》2011,(5):477-478
微电泳技术在神经生理学和神经药理学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用途,它的目的是把极微量的带电荷分子送入组织.其要点,一是利用直流电的极性驱使带电荷的分子离开电极进入组织,二是要使用尖端仅1μm左右的微滴管电极.粟宗华、王嘉祥、林可胜在1936年的小电泳实验是微电泳技术的直接先驱,他们的工作是历史上第一次用电流推动带电荷的分...  相似文献   

11.
纤毛虫大核提取方法上的改进及其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包囊游仆虫(Euplotes encysticus)为材料,对Arikawa等报道的纤毛虫大核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即:用去垢剂Triton X-100处理细胞,结合玻璃微吸管的物理破碎,得到完整的大核后,应用扫描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一种基于光镊技术的实用的单条染色体分选技术。具体介绍了用光镊与光刀结合、并辅以微吸管分选水稻单条染色体的过程。通过该方法得到的水稻单条染色体样品经过分子克隆,制备出了染色体特异的DNA片段并用于水稻基因组测序工作。还将光学微操作技术与现有的几种分选单条染色体的方法(如玻璃微针挑取、激光弹射以及流式细胞仪等)进行了比较。与这些方法相比,光学微操作方法具有液相环境中分离、操作简易、对染色体损伤小、选择性高、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切割和移植胚胎的技术,从一个胚胎产生二头动物。用这种技术可以增加良种动物的繁殖率,并可得到用于实验室研究的遗传学上一致的孪生动物。上图1为武田哲夫博士在福特·克林斯学校胚胎移植实验室里演示这种技术。他正准备把一个中空的玻璃吸管(他手指所指示的)插到一个放置一周牛胚胎的培养皿中。上图2是通过显微镜听见到的情况。他固定着一个将被分割的胚胎。用左侧的吸管借助吸力固定着胚  相似文献   

14.
自50年代末Curtis发明多管玻璃微电极以来,微电泳给药的方法已经在神经生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电子技术的长足进步,微电泳设备也不断得到改进。在我国,使用多管微电极的实验室越来越多,但可预置、可检测实际输出电流、性能优越的多通道微电泳设备迄今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利用已被广泛应用的微处理器技术自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的微生态学家、中国微生态学创始人康白教授最近撰文明确提出“正常微生物群是一个新的人体生理学系统”。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新观点 ,这一新理论的出现将为微生态学和生理学增添新的内容 ,对未来医学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研究的层次、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所处的环境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的生理功能、人体微生态系统的调控等问题加以论述 ,供大家参考。1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生理学是当代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内容 ,它是以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6.
玻璃微电极是进行电生理研究工作最常用的一种工具。近年来,应用多管微电极开展的微电泳技术,更促进了细胞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的发展。为了拉制合格率高的各种玻璃微电极,我们设制成功了立式自控微电极拉制器。一、一般介绍单管微电极拉制器在国内外已有多种设计,但由于微电极多为一次拉成,电极的锥部一般较短,不适于深部组织用。拉制长锥部单管及多管  相似文献   

17.
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研究动物遗传、个体发育和行为活动的重要模式生物,其主要优点是能够研究从分子细胞水平到整体系统水平的相关生命活动的作用机理.其中基因显微注射和整合是该领域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研究线虫的基因表达、功能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等.显微注射技术使用尖端开口直径为微米级的玻璃微管,将所研究的目的DNA注射进线虫的性腺.注射的DNA被成熟的卵细胞吸收,以染色体外遗传物质的形式存在.但这种形式并不能稳定遗传,可采用基因整合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得到稳定遗传的线虫种系.显微注射是一项精细的实验技术,影响实验成功与否的因素较多,实际操作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改进和完善了这项技术,在此主要介绍线虫显微注射技术的操作过程、创新方法以及注意细节.  相似文献   

18.
徐杏珍 《生理学报》1993,45(2):196-199
用微电极拉制器直接拉制成钨丝微电极的玻璃绝缘层在大多数情况下,裸露的尖端容易弯曲和过长。在显微镜下,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把尖端弯曲和过长部分修整成任何需要的长度和形状。  相似文献   

19.
变形虫在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上是很好的实验材料。为对培养和应用变形虫的工作提供方便,我们介绍一种培养变形虫的简单方法。 制备玻璃微吸管 用外径0.5—0.7厘米的玻璃管(硬质玻璃管为佳),截成约10厘米长的一段(图1),按制作普通吸管的方法,在煤气灯或酒精喷灯上烧中间部分(烧时不断旋转),待烧软后立即离火迅速往两头拉(图2,3),然后在拉细部分约5厘米处截断,用镊子夹住断头处,靠近镊子部分放在酒精灯上烧软,立即离火斜向拉直,随后在弯角约长0.5厘米处截断(图4,5),用胶皮管套住没有拉细的一端,在胶皮管的另一端套一根经火烧光滑断口的约长5厘米的玻璃管(图6)。使用时,把光滑一头玻璃管口衔在口中,可任意吸取虫体。在管口塞上  相似文献   

20.
942070用微板快速筛选降解多环芳香烃的微生物的新方法[英]/Stieber,M.…∥Appl.Microbi01.Bioteehn01.一1994,40(5).一。753~755E译自DBA,1994,13(4),94—02401] 开发了统计降解多环芳香烃(PA}Is)的微生物的新方法。水样本分离物培育在以PAHs为唯一碳源的液体矿物盐培养基中的96一孔微板里。PAHs溶解于非极性溶剂,然后用吸管将溶液滴到孔里,使之覆盖孔壁和孔底,接着真空下溶剂蒸发。微生物降解PAH期间形成有色产物导致培养基显色,由此可用最大概率计数法估测细胞滴度。利用电子多道吸管可加速这一步骤,并可同时培育用不同PAHs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