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3年5月,笔者收到一批采自广西凤山、东兰一带的动物化石。这批化石几乎全部是海生无脊椎动物,其中仅有一块是鱼化石,属于空棘鱼类,它与上述化石产于同一层位中,依据采集者的野外标签记载,这批化石产于下三迭统罗楼组。空棘鱼类化石最早地史记录是产于泥盆纪地层,在白垩纪以后的地层中再没有发现该类鱼化石。因此,人们认为它们在中生代未期已绝灭了。1938年,在非洲东海岸发现了该类鱼的现生代表——拉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描述了产于我国寒武系底部磷矿层中的微型蓝菌类化石4属4种,其中Girvanella sp.和Spirellus columnaris产于新疆阿克苏、乌什玉尔吐斯组和云南会泽、安宁朱家箐组中谊村段,Endoconchia lata产于四川峨眉灯影组麦地坪段,Cambricodium capilloides和一块属种名未定的化石产于陕西宁强灯影组宽川铺段,从而丰富了我国寒武系底部磷块岩层中的蓝菌类化石。本文还讨论了上述微型蓝菌类化石有直接磷酸盐化保存和钻孔磷酸盐铸模保存的两种保存方式。  相似文献   

3.
汗吉尕组是新疆中天山温泉小区中泥盆统的一个地层单元,为海相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沉积。过去在灰岩团块和灰岩砾石中发现较为丰富的中泥盆世珊瑚和腕足类化石。这次,我们在该组上部地层硅质岩透镜体中首次发现晚泥盆世弗拉晚期的放射虫Helenifore robustum动物群。对于温泉地区该组地层的时代归属,我们认为:由于已发现的中泥盆世珊瑚、腕足类化石主要产于灰岩砾石或外来块体中,因此,这些化石的时代并不代表该组形成的时代;而产于硅质岩透镜体中的晚泥盆世弗拉晚期的放射虫化石很可能代表该组的年代。全文共描述放射虫5属11种,归属3目4科。  相似文献   

4.
锥石类化石的生物系统分类位置还不十分肯定,但目前多数人认为应该归入腔肠动物门真水母纲。据目前所知,我国发现的锥石化石主要产于晚古生代。本文所描述的锥石化石,产于四川省江油县马鞍塘车站附近的晚三叠世卡尼期地层。与该化石共生的主要是双壳类Myophoria(Co-  相似文献   

5.
江西上饶朝阳磷矿新元古代晚期陡山沱组微体化石新材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江西上饶朝阳磷矿新元古代晚期微体化石产于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上部含磷地层中,微体化石组合包括疑源类Asterocapsoides sp.,Megasphaera inornata,Meghystrichosphaeridium chadianensis,M.gracilentum,丝状蓝绿藻Siphonophycus septatum,S.robustum,S.tpicum,S.kestron,S.soldium,Oscillatoriopsis sp.和Slome nunavutensis,及可能的多细胞藻类。该化石组合的发现为中国南方扬子区陡山沱组含磷岩系中微体化石生物群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1957年夏,贵州博物馆曹泽田等同志在贵州兴义顶效大寨浪幕采集了一批鱼化石和肿肋龙化石。据称,这两类化石产于同一地层,但缺乏含化石层上下层位关系的地层记录。据杨锺健教授(1958)研究肿肋龙化石时的判断,这一含化石层可能是属于“关岭统”的一部分。这里记述的鱼化石计有五块标本,经笔者观察分属于三科三属。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的标本是1960年底由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送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的。化石产于薄层浅灰色泥质砂岩中,保存的尚称完好;在同一层位中还有介形虫、昆虫和植物化石。据李龙云同志说,这一层以下约50米处还产有龟化石。这些龟化石经笔者观察,其系统位置应归属于弓鳍鱼科(Amiidae)。我国华北中生代晚期地层中曾发现过中华弓鳍鱼  相似文献   

8.
磷酸盐化球化石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是近20年来才相继发现的一类微体化石,主要产于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和震旦系陡山沱组的含磷地层。研究初期其生物亲缘就存在动植物之争,但多数专家将其作为分类位置未定的球状化这年来,由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部分磷酸盐化球状化石具有后生动物胚胎发育序列的特征,认为它们可能是刺细胞动物域 两侧对称动物的胚胎化石,从而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尤其是藻类和疑源类专家的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在总结球状化石研究  相似文献   

9.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是近 2 0年来才相继发现的一类微体化石 ,主要产于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和震旦系陡山沱组的含磷地层。研究初期其生物亲缘就存在动植物之争 ,但多数专家将其作为分类位置未定的球状化石。近年来 ,由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部分磷酸盐化球状化石具有后生动物胚胎发育序列的特征 ,认为它们可能是刺细胞动物或两侧对称动物的胚胎化石 ,从而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 ,尤其是藻类和疑源类专家的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在总结球状化石研究进程的基础上 ,对其当前的研究焦点 ,如归属问题、后生动物胚胎化石、保存机制及分类命名 ,进行了简略的评述 ;同时 ,简要介绍了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西弋阳梅溪早侏罗世昆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产于江西弋阳梅溪门口山组昆虫化石4属、4种,其中1新属、1新种。根据化石可确定含化石地层时代为早侏罗世。这些昆虫化石的发现使中生(虫非)蠊化石组合的分布范围北延至赣东北。  相似文献   

11.
Sangshuania是真核藻类还是遗迹化石?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论述了产于蓟县高于庄组的盘绕带状宏观化石SangshuaniaDu,1986应是后生动物遗迹化石,其依据是:1)化石产于岩层内,而非层面上,有三维空间分布。2)化石多见于风化层内,许多风化产物使印痕轮廓清晰,而接近新鲜岩层则反差微弱。3)化石体系痕迹而非碳质膜,有机质成分也低,多为左型氨基酸,未形成对映异构体,受地表风化影响严重。4)化石体盘绕状,以顺时针展开为主,是动物行为习性的反映。5)局部见有横节是蠕动的遗迹,为此建新组合遗迹种Helminthoidichnitessangshuanensis,14亿年动物遗迹的确认,为研究早期后生动物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钱方 《人类学学报》1985,4(4):324-332
通过对元谋组进一步研究,同时综合地层、古生物化石、磁性地层、元谋人牙齿化石及新构造运动等方面材料,对元谋组时代进行了探讨,证明元谋组时代为早更新世。 元谋人化石产于元谋组的第四段25层中。地层层次清晰,没有紊乱,磁性地层重新研究得出第四段的磁极性相当松山反向期中的奥都维事件附近,元谋人的年代仍为距今170万年左右,而不是刘东生等认为的50—60万年。  相似文献   

13.
湖北宜昌樟村坪陡山沱组微体化石新资料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湖北宜昌樟村坪磷矿陡山沱组化石组合主要包括球状蓝菌Archaeophycus venustus,丝状蓝菌Siphono-phycus,Oscillatoriopsis,Polytrichoides和Salome hubeiensis,以及多细胞藻类化石Wengania和可能的Sarcino-phycus。化石主要产于陡山沱组上部白云岩的硅磷质条带和结核中。樟村坪磷矿陡山沱组化石组合的发现进一步表明华南扬子地区陡山沱组燧石相具有和磷块岩相中类似的化石组合。  相似文献   

14.
以往人们名英国乡村医生曼特尔为第一个恐龙化石的记述者。因为他曾于1822年,在他的妻子的协助下第一次发现了恐龙化石,并于1824年正式研究了这个产于英国威尔顿层的禽龙牙齿化石。最近英国里丁大学的哈尔士特德,同样在他妻子的启示下,根据R.格雷斯的历史小说《米尔顿先生的妻子》提供的线索,进行了考察。发现在1677年,R.普浴特所著的牛津州的自然历史一书中,曾描述了一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产于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中的蓝菌类化石Girvanella sp.,从而丰富了我国寒武系底部蓝菌类化石的新产地。文中还讨论了蓝菌类化石的保存方式和蓝菌类在硅磷质结核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的珊瑚化石系1963年内蒙古地质局某队采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共有四个复体珊瑚,一般保存良好。经研究系一新属,新种,兹命名为:乐氏孔壁柱珊瑚(Araiostrotion yohi Guo)。据区测队同志的研究,上述珊瑚化石是产于灰黑色泥板岩内,共生化石有:四射珊瑚:Syringaxon sp.腕足类:Coelospira hemisphaerica(sowerby);Uncinulus sp.;Meristella sp.;Me-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记述的古杯化石,系贵州工学院地质系赵元龙老师提供,有关此区的地层剖面及所含化石的情况,赵元龙、黄友庄已在“贵州福泉道坪地区早、中寒武世三叶虫”一文(刊《古生物学报》20卷3期)中发表,本文不再赘述。古杯化石产于明心寺组底部(第9层)与牛蹄塘组上部(第7层)中,经研究,计有下列种属(共9属16种,其中7新种,5未定种,4比较种): 第9层(NP Ⅲ-H-35)产Rotundocyathus  相似文献   

18.
描述我国西藏南部堆纳地区宗山组下部及基堵拉组中的遗迹化石。宗山组中的遗迹化石组合可归属于Zoophycos遗迹相,该遗迹相可进一步划分产于富氧条件下的Thalassinoides-Planolites遗迹及产于贫氧条件下Zoophycos-Chondrites遗迹亚相。基堵拉组中的遗迹化石组可归属于在高能的潮下带的临滨和潮间带的前滨环境下产生的Skolithos遗迹相。  相似文献   

19.
旗腹蜂总科Evanioidea是膜翅目Hymenoptera在侏罗纪大辐射时出现的一个重要类群.自1910年Brues命名了早白垩世产于美国的旗腹蜂总科的化石昆虫Pristaulacus rohweri和Pristaulacus bradleyi以来,世界古昆虫学家发表了30余篇关于旗腹蜂总科昆虫化石的文章.共记载4科、8亚科、35属、110种,分布于18个国家.本文统计了世界已记载的旗腹蜂总科的化石名录、地理分布及地质年代,初步总结世界旗腹蜂总科昆虫化石的组成特征,提出旗腹蜂总科化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第三纪介形类的新属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记述的介形虫化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乌中后旗巴音抗盖公社以北的两个水文钻孔中,化石十分丰富,保存完好,文内只描述其中的3属3种。它们的发现对研究此区的新生代地层和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意义。此外对于松辽平原的若干女星介进行了修正。本文承童紫筠、南燕分析样品,黄成彦摄制电子扫描图影,王德山绘制插图,笔者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