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提取与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综合评述了土壤微生物提取与纯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提取过程一般分为土壤分散、提取与纯化3个步骤。采用过滤、离心和淘选3种方法可以成功地分离提取大部分土壤细菌;但土壤真菌的提取则相对较为困难,目前可采用的方法有旋转框技术、液相提取与滤膜检测、以及低速离心技术,这些方法可提取出部分真菌菌丝。两相分离技术可用以提取的土壤微生物进行纯化。  相似文献   

2.
一种快速纯化蛋白的电洗脱方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景巍  王转花 《生物技术》2004,14(2):30-31
以TB24kDa蛋白为例介绍了一种快速纯化蛋白的电洗脱方法。根据作者实验室先前建立的提取苦荞种子蛋白的方法制备TB324kDa蛋白粗提物,利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和改进的电泳洗脱方法对其进行纯化。结果显示:经改进的电洗脱纯化,1mg粗蛋白町以回收得到150μg左右的目的蛋白,同收率为15.32%,纯化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娑罗子中七叶皂苷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绪英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9):1592-1595
以中药娑罗子为原料,用酒精提取有效成分七叶皂苷,再用乙酸乙醍(去掉脂溶性物质)、正丁醇(去掉水溶性物质)分别萃取,将正丁醇萃取液真空干燥浓缩后上NKA—9树脂和反相层析柱(Sep—Pak C18),进行精制,即可得回收率为3.67%,纯度为63.323%(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七叶皂苷。  相似文献   

4.
抗癌药物紫杉醇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对紫杉醇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包括柱层析法、薄层色谱法、沉淀法、胶束动电毛细管色普法、膜分离法、树脂吸附分离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化学反应法和药理作用靶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硫酸软骨素的提取和纯化分离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硫酸软骨素的来源、结构、性质及其生理功能,对硫酸软骨素的提取、纯化及分离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一种利用普通垂直电泳槽回收PAGE胶蛋白条带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总蛋白样品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之后,直接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切胶回收目的条带,再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槽电洗脱纯化得到单一条带的目的蛋白.此法可得到有活性的黄瓜衰老叶片中被特异激活的DNA酶,对样品中含量少,特别是与其他分子量相近的蛋白质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7.
枯草芽孢杆菌(Bacollus subtilis)温和噬菌体已广泛用于转导、转染、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克隆等研究,但是它的分离和纯化尚有一定的困难。原因在于:1.和烈性噬菌体不同,高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木耳干子实体经复合酶解结合热水浸提法提取,超过滤,鞣酸法去蛋白,DEAE-52和Sephacryl S-400分子筛柱层析纯化得到精美糖(AAP1)。其含糖量为89.5%。经薄板层析得到单一斑点,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单一区带,表明为分子大小均一的单一组分多糖。  相似文献   

9.
团头鲂血液指标与水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
藻胆蛋白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PBP)的生物活性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藻胆蛋白的分离纯化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藻胆蛋白的分离纯化进展,主要包括提取原料、细胞破碎法和分离纯化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鲂属团头鲂、三角鲂及广东鲂种间遗传关系及种内遗传差异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采用形态判别、同工酶分析和RAPD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3个层次研究分析了鲂属团头鲂、三角鲂和广东鲂的种间亲缘关系和种内遗传差异。结果表明:(1)3种鲂在形态可数性状上差异不显著,而可量性状与框架分析揭示团头鲂与三角鲂亲缘关系较近,它们同广东鲂差异较大;(2)团头鲂和三角鲂均具有MDH同工酶的s-Mdh-D位点,而广东鲂未见,引物S11扩增的结果在3种鲂间均显示种的特异性,这些同工酶谱带和DNA扩增带可作为3种鲂的种间分子标记;(3)3种鲂种间亲缘关系在三个研究层面上相互吻合:即广东鲂和头鲂、三角鲂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而三角鲂和团头鲂之间差异小,亲缘关系较近;(4)同工酶和RAPD分析揭示,三角鲂种内遗传多样性显著地高于广东鲂和团头鲂。  相似文献   

12.
游文章  雍文岳 《动物学报》1995,41(4):354-361
为了探讨饲料可消化能值同饲料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用Cr2O3作指示物,分别测定了鱼粉和大豆粕等饲料原料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ocephala Yih)青鱼(Myloparyngodon piceus)鱼种饲料的可消化能,用微机计算分析测试结果,发现饲料可消化能值随饲料蛋白质和/或脂肪食量增加而增加;随饲料无氮浸出物和/或纤维含量增加而降低。同时,“优选”出了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估算草鱼、团头鲂和青鱼鱼种饲料可消化能值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3.
选取湖泊养殖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消化道细菌群落16S rDNA进行细菌群落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 比较了其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在两种草食性鱼类消化道中分别检测到不同的谱带, 其中草鱼的平均谱带数为(33.32.8)条, 团头鲂的平均谱带数为(38.02.5)条。基于所得PCR-DGGE指纹图谱谱带丰度值数据的UPGMA聚类分析和PCA排序均显示草鱼消化道微生物群落并没有与团头鲂消化道微生物群落分开; 相比于草鱼和团头鲂消化道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差异, 草鱼和团头鲂个体间差异更加明显, 而且草鱼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的个体分化更为明显。对特定条带的切胶回收测序结果显示, 草鱼和团头鲂消化道内检测到的菌群都主要来自-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 另外草鱼消化道中还检出少量拟杆菌门细菌。以上结果表明同一生境中食性相同的野生草鱼与团头鲂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不存在显著差异, 条带回收测序检测到相似的微生物种类。研究结果补充了人们在食性对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方面的认识, 同时也暗示草鱼和团头鲂消化道内微生物群落对营养物质的代谢方式类似, 这为深入研究草食性鱼类消化道微生物菌群参与营养物质代谢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14.
大黄素、维生素C及其配伍对团头鲂抗拥挤胁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1200尾健康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体重为(133.44±2.11)g,随机分成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含50.3 mg/kg维生素C,以L-抗坏血酸-2-多聚磷酸酯为Vc源),另外3组为试验组,投喂饲料是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0 mg/kg大黄素、700 mg/kg Vc、60 mg/kg大黄素+700 mg/kg Vc。饲养60d后,从各池中取25尾规格基本一致的鱼,进行连续48h的拥挤胁迫(100 g/L)实验,分别于0h、12h、24h、48h取样分析团头鲂血液和肝脏的生化指标以及肝脏两种HSP70s mRNA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各组鱼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在拥挤胁迫前,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Vc组显著提高了团头鲂血清总蛋白(TP)、溶菌酶(LSZ)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水平,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诱导型HSP70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了血清皮质醇(COR)、甘油三酯(TG)以及肝脏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且大黄素组还显著提高了肝脏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P<0.05);配伍组虽然血清TP、LSZ以及肝脏HSP70 mRNA的水平显著升高,肝脏MDA的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但均未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在拥挤胁迫后,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Vc组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团头鲂血清TP和AKP的水平,肝脏SOD和CAT的活性以及HSC70和HSP70 mRNAs的表达水平,降低了血清COR、葡萄糖(GLU)、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TG以及肝脏MDA的水平,而LSZ活性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在配伍组中,这些指标虽然有类似以上的变化趋势,但大多差异不显著(P>0.05),且同样未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统计表明,大黄素和Vc组鱼的累积死亡率在拥挤胁迫24h、48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配伍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大黄素60 mg/kg或Vc 700 mg/kg,可提高团头鲂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抗氧化能力以及两种HSP70s mRNA的表达水平,增强鱼体的抗应激能力。二者配伍则效果不佳,其相互作用的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鲤和团头鲂幼鱼卵黄蛋白原的诱导、纯化及电泳比较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采用腹腔注射人工雌激素17α-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inyloestradiol,EE2)的方法,在鲤幼鱼和团头鲂幼鱼体内诱导生成卵黄蛋白原;并结合利用阴离子交换介质DEAE—Sephrarose CL6B和液相层析技术分离纯化了诱导后的鲤幼鱼和团头鲂幼鱼血浆中的卵黄蛋白原;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所分离的两种鲤科鱼类卵黄蛋白原其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为170KD和150KD。  相似文献   

16.
紫心甘薯花青苷的提取和纯化及其组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叙述了紫心甘薯花青苷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花青苷的组分。结果鉴定出甘薯花青苷12个组分,其中以P1组分为主,P4、P5和P9次之,这4个组分占总花青苷含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3×3因子设计,探讨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1龄团头鲂[均重:(50.37±1.27)g]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试验设3个蛋白质水平(25%、30%和35%)和3个脂肪水平(3%、6%和9%),共配制9组饲料。试验鱼饲养于网箱(规格为2 m×1 m×1 m)中,每天投喂3次,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脂肪之间无交互作用存在(P>0.05)。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显著受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影响(P<0.05)。其中,25%蛋白组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他蛋白组(P<0.05),而6%脂肪组显著高于其他脂肪组(P<0.01)。尽管35%蛋白6%脂肪组的饵料系数最低,但与除了25%蛋白3%脂肪和25%蛋白9%脂肪这两组外的其他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白效率比和氮保留率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此外,蛋白效率比显著受脂肪水平的影响(P<0.05),以6%组最高。能量保留率随脂肪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鱼体肥满度随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腹脂率和肝体比随脂肪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而受蛋白质水平的影响较小(P>0.05)。蛋白质水平对全鱼、胴体和肝脏的组成均无显著影响(P>0.05)。脂肪水平对全鱼水分、脂肪和能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全鱼水分含量随脂肪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P<0.01),而脂肪和能量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胴体和肝脏水分、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全鱼基本一致。以上结果表明,1龄团头鲂的适宜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分别为30%和6%,适宜蛋能比为18.21 g/MJ。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加热处理的方法代替了用有机溶剂进行血清样品抽提的繁琐步骤,为鱼类血清雌二醇(E_2)放射免疫测定摸索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rablycephala)雌鱼血清中E_2含量的周年变化进行了测定。1—4月血清E_2含量逐渐上升,1月份为全年最低值(0.61±0.28ng/ml),4月份达到最高值(5.63±0.85ng/ml),之后,血清E_2含量明显下降。10—12月E_2水平维持在1.62±0.20ng/ml左右,形成一个持续三个月的小峰。卵巢成熟系数与血清E_2含量的变化,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6089。并呈现出E_2含量的升高先于成熟系数的增长,E_2含量在产卵季节前一个月达到高峰值。表明血清E_2含量的变化与性腺在早春的发育生长密切相关,而与性腺晚期的发育成熟关系不大。10—12月的一个小峰与产后性腺的复发,即性腺再度进入卵黄发生期有关。  相似文献   

19.
枯草芽孢杆菌B034拮抗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lis)B034分离自水稻叶面,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能力。除去菌体培养液以7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所得的拮抗物粗提液对热稳定,对胰蛋白酶不敏感,对蛋白酶K、链霉蛋白酶E部分敏感,对氯仿部分敏感,其作用的活性pH范围低至4,高至12以上,比较耐碱性。粗提液经PhenylSepharoseCL4B柱层析、DEAESephacel柱层析和HPLC的Superdex75HR10/30柱层析,得到二个拮抗活性峰:P1和P2。P2经SDSPAGE和PAGEIEF电泳显示为单一蛋白带,分子量503kD,等电点625。自动Edman降解法从P2的N端测出残基序列为IleSerAsnProXIleAspVal  相似文献   

20.
基于454 GS FLX高通量测序的团头鲂ESTs中微卫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