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叶螨属初步报道(蜱螨目:叶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螨属Tetranychus Dufour是极为重要的农业害虫,其中包括我国的著名大害虫棉叶螨(棉红蜘蛛)T.urticae和山楂叶螨(山楂红蜘蛛)T.viennensis,它们严重地为害棉花、果树、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至为密切。本文介绍了叶螨属的形态特征,报道了作者初步采集到的7种叶螨:1.棉叶螨(棉红蜘蛛)T.urticae;2.红叶螨T.telarius;3.山楂叶螨(山楂红蜘蛛)T.viennensis;4.牡荆叶螨T.viticis,新种;5.上海叶螨T.shanghaiensis,新种;6.野生叶螨T.desertorum,中国新记录;7.曼陀罗叶螨T.ludeni,中国新记录。最后,对棉叶螨和红叶螨的学名和中文名称的确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降水对棉花苗期朱砂叶螨校正虫口减退率的影响以及转移干扰作用,评价棉花苗期降水对朱砂叶螨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暴雨(49.59%±3.09%)、大雨(33.21%±2.46%)、中雨(37.25%±0.986%)和小雨(36.03%±2.69%)均能明显降低朱砂叶螨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其中暴雨对朱砂叶螨校正虫口减退率的影响极为明显,显著高于大雨、中雨和小雨。而大雨、中雨和小雨对朱砂叶螨校正虫口减退率的影响两两之间无显著差异。随着降水量逐步增加,对朱砂叶螨数量由释放点向叶片正面和叶柄位置转移的干扰作用逐步增强。在释放点之间,大雨、中雨和小雨均对朱砂叶螨转移干扰作用不明显,但暴雨对朱砂叶螨转移干扰作用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程立生 《昆虫知识》1993,30(6):361-362
<正> 叶螨总科(Tetranychoidea)包括了许多世界性分布的农业大害虫。研究叶螨的染色体,对于其分类、进化、性比和孤雌生殖等方面的研究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叶螨个体小,染色体十分短小(一般1~4μm),给观察和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国外一般采用普通压片法制片、观察叶螨的染色体,但国内尚未见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作者以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Boisduval)和二斑叶螨T.ur-ticae Koch为材料对叶螨染色体的制片技术进行了摸索,现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Hughes)是一种多食性捕食螨,主要捕食叶螨和蓟马等。因其捕食范围广,捕食量相对较大,且易人工繁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物防治中。本文利用温室的释放-回收实验研究了巴氏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和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的搜寻能力。实验共设3个处理:(1)叶螨为害植株与清洁植株;(2)蓟马虫害植株与清洁植株;(3)蓟马、叶螨混合为害植株与清洁植株。当捕食螨释放于清洁黄瓜植株和虫(螨)害黄瓜植株交替排列的六角结构的中心时,2种害虫(螨)不论是单独危害还是混合危害,巴氏新小绥螨回收比例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趋于平缓。释放后1 d之内,叶螨、蓟马及混合猎物处理中回收到的捕食螨分别占释放总量的65.25%±1.61%、62.75%±1.31%和81.75%±2.14%,并且虫(螨)害植株上回收到的捕食螨数量明显比清洁植株多,叶螨、蓟马及混合猎物危害植株回收的捕食螨量分别占释放总量的53.5%±5.6%、49.5%±3.6%和74.0%±2.7%。因此,巴氏新小绥螨对这2种猎物及其混合物均有较强的搜寻能力,能够有效定位作物中有猎物的植株。同时对利用一种捕食螨生物防治温室中同时发生的2种害虫(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二斑叶螨与山楂叶螨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于1994-1995年对苹果树上的二斑叶螨(Teiranychus urticae (Koch))和山楂叶螨(T.veinnensis Zacher)的种间竞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食物资源上,二斑叶螨对山楂叶螨的生态位重叠度指数是1.05,而山楂叶螨对二斑叶螨则为0.95;在生存空间资源上,二斑叶螨相应为1.11,山楂叶螨相应为0.89。在1994和1995年,两种害螨的内禀增长力(rm)在单种种群中,二斑叶螨分别是0.13036和0.0759,山楂叶螨分别是0.1028和0.0585;在混合种群中,二斑叶螨分别是0.118和0.0822,山楂叶螨分别是0.06056和0.052,二斑叶螨均明显高于山楂叶螨。在达到种群年中高峰时,二斑叶螨在混台种群中所占比率,1994年为97.2% 1995年为86.2%。达到高峰后,两种叶螨种群数量均急剧下降,但二斑叶螨下降的速度更快。20天后,二斑叶螨在混合种群中的比率分别降至20%和19%。因此,二斑叶螨较山楂叶螨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但由于二的生态位并不完全重叠,因而山楂叶螨不会绝灭。  相似文献   

6.
朱砂叶螨对不同蔬菜寄主的取食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寄主范围广泛,其对不同蔬菜寄主的取食选择性研究很少.本研究采用离体叶碟法和活体寄主法研究了朱砂叶螨在菜豆、茄子、番茄、黄瓜和甜椒等5种蔬菜寄主上的成螨数量、产卵数量、由卵发育至成若螨期的比例及活体寄主上叶螨数量的增长速度.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对供试的不同蔬菜寄主均可...  相似文献   

7.
中国肉食螨初记和马六甲肉食螨的生活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兆鹏 《昆虫学报》1975,(3):316-324
肉食螨是营自由生活的螨类,捕食粉螨、叶螨、瘿螨和介壳虫等微小动物。有些种类生活于鸟类、鼠类、爬虫类和哺乳动物身上,以粉螨及其卵为食。在自然界里,肉食螨是一种控制粉螨、叶螨、瘿螨及介壳虫等微小动物数量增长的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为生物防治的防治物质。 本工作是在调查研究贮藏物螨类时,发现在粮食及贮藏食品中有相当数量的肉食螨;所以着手进行此项工作。根据所得的标本,初步记述了8种肉食螨,分隶于4个属:肉食螨属(Cheyletus),触足螨属(Cheletomorpha),单梳螨属(Acaropsis)和真扇毛螨属(Eucheyletia)。  相似文献   

8.
朱砂叶螨越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原多混同于二斑叶螨(T.urticae),为世界性害螨,在我国严重危害棉花、瓜、豆、茄果类蔬菜及许多观赏植物。叶螨科叶螨属的很多种类以滞育态雌成螨  相似文献   

9.
不同灌溉条件下棉叶螨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滴灌和沟灌),以及在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和不同灌水时期处理下,新疆棉花主要害螨——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溉方式和不同灌水量都对棉叶螨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沟灌棉田有利于棉叶螨的发生,滴灌棉田不利于棉叶螨的发生;滴灌条件下,水量过高或过低的棉田均有利于棉叶螨的发生,叶螨发生盛期早于常规水量棉田,数量也高于常规棉田叶螨数。不同灌水时期对棉叶螨的发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Typhlodromips montdorensis是烟粉虱Bemisia tabaci、蓟马、叶螨等多种害虫(螨)的优良天敌,为明确温度因子对T.montdorensis生长发育及捕食能力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T.montdorensis捕食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及捕食能力,分析其发育速率及功能反应与温度的关系,探讨温度因子对T.montdorensis作为天敌生物防治应用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T.montdorensis各螨态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均有显著影响;T.montdorensis以截形叶螨为猎物时,15℃低温条件下卵孵化只有20%,若螨I期时全部死亡,不能正常完成生长发育;20~30℃存活率都达90%以上,30℃存活率最高为92.50%;而在35℃温度条件下死亡率增高,存活率仅达70%;在20~35℃温度范围内,发育历期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采用线性日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T.montdorensis各螨态的发育速率在20~35℃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的现象。T.montdorensis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朱砂叶螨在蔬菜集约化栽培下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集约化栽培管理模式对蔬菜上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种群数量及动态的影响,2008年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塑料棚和露地春、秋茬5种蔬菜上,调查了该螨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6月中旬春棚的朱砂叶螨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期,6月下旬后则明显下降;露地春茬菜豆、茄子、甜椒和黄瓜于6月上旬始见叶螨发生,有螨株率比单株螨量增长迅速,番茄上未发现叶螨。塑料棚和露地秋茬菜豆、茄子和黄瓜上朱砂叶螨发生数量低于13.3头/株,番茄、甜椒寄主上均未发现叶螨为害。分析认为,集约化栽培措施是制约朱砂叶螨种群发生数量的关键因素,降雨和高湿等不良的气象条件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25±1℃、相对湿度80% ±5%和光照(L:D=16 h:8 h)条件下研究了黄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不同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捕食选择性及个体间干扰反应,以期为黄瓜新小绥螨的大田释放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黄瓜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各...  相似文献   

13.
关于红叶螨属Tetranychus中T.cinnaba-rinus(以下简称T.c)与T.urticae(以下简称T.u.)二种害螨的区别,欧美、日本等国有很多报道,如1975年F.Saba就地中海地区的红叶螨复合体进行详细研究;日本江原昭三(1976)就此二种红叶螨也作了详细的比较,美国Lee R.Jeppson et al.(1975)对此也有记载,此外如R.L.Metcaef et al.(1962)对红叶螨的体色变化以及用纸层分析法研究螨体的色素特征;日本刑部胜对神泽红叶螨T.Kanza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 persimilis对茄子上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控制效果,探索智利小植绥螨控制茄子二斑叶螨的最优释放数量。【方法】在1︰10、1︰30和1︰50不同益害比及10、30和60头/叶二斑叶螨不同猎物密度下,研究了智利小植绥螨捕食二斑叶螨的效果以及智利小植绥螨的增殖率。【结果】随智利小植绥螨释放比例的提高,防治效率明显提高,益害比1︰10、1︰30和1︰50的防效分别在释放后第14、22和26天达100%;在不同猎物密度下,按益害比1︰30释放智利小植绥螨,防效均随时间延长而提高,且6 d后不同猎物密度下防效差异不明显,第20天时3种密度下的防效均达100%,表明其捕食作用受到益害比影响较大而受猎物密度影响不明显。随着捕食螨释放比例的降低和二斑叶螨密度的提高,智利小植绥螨的增殖率增加,在益害比为1︰50、二斑叶螨种群密为60头/叶时,智利小植绥螨的最高增殖率分别达643%和893%,表明智利小植绥螨具有较高的种群增殖力。【结论】智利小植绥螨对茄子二斑叶螨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推荐在二斑叶螨发生早期时按益害比1︰10~1︰30释放智利小植绥螨,以保证较快的防控效果和较少的捕食螨释放量。  相似文献   

15.
蜱螨亚纲包括蜱类和螨类,是节肢动物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之一.本文综述了当前已测序的28种蜱螨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蜱螨线粒体基因组具有以下特点:(1)大小变异显著,其中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线粒体基因组在目前已测节肢动物中最小(13077 bp);(2)一般碱基组成偏向A和T,但6种蜱螨具有相反的GC-偏斜(正值);(3)基因组的碱基组成及A+T富集区的位置、长度和拷贝数等变异显著,其中4种叶螨的A+T含量最高,其A+T富集区在目前已测节肢动物中最短(44 -57 bp);(4)基因高度重排,特别是真螨总目的种类,但重排与高分类阶元无相关性;(5)真螨总目部分螨类的tRNA基因极度缩短,不能形成经典的三叶草二级结构.作者建议要进一步测定更多蜱螨的线粒体基因组,验证蜱螨非典型tRNA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性,分析蜱螨线粒体基因组的分子进化机制,开展蜱螨线粒体转录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是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螨,为明确其对不同甜瓜品种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采用离体叶碟法研究了二斑叶螨在7种不同甜瓜品种上的选择性及其产卵量,并探究了其在活体植株上的种群增长动态。结果表明,离体叶碟上,二斑叶螨对不同甜瓜品种的取食和产卵选择存在明显差异。选择2 h时二斑叶螨在IVF29品种上的成螨数量最低,而在IVF168上成螨数量最高,选择率为28.73%;选择12 h时,二斑叶螨成螨量及产卵量在IVF58和IVF118品种上较低,而在羊角蜜和IVF168品种上表现较高,24 h时选择趋势一致。活体植株上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调查时间段内二斑叶螨种群数量持续升高,第20天时羊角蜜、IVF58和IVF118种群数量(低于400头/株)显著低于IVF117和IVF168的螨量(高于660头/株)。对测试不同时间段内各个参数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二斑叶螨对甜瓜IVF168品种的选择性强、适合度高,而对IVF58和IVF118品种的选择性较差,表明IVF58和IVF118可用于甜瓜生产中的备选品种及高抗螨性甜瓜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7.
噻虫嗪施用对二斑叶螨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对非靶标害虫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种群的影响,本研究在玻璃温室的盆栽苗和设施大棚内,采用噻虫嗪灌根、喷雾等不同施用方式,研究了二斑叶螨的种群动态变化。盆栽苗的模拟结果表明,噻虫嗪施用后,二斑叶螨卵和成若螨的数量均显著高于清水处理;而噻虫嗪灌根处理叶螨数量在初期显著高于喷雾处理,后期无显著差异;设施棚内采用噻虫嗪进行灌根施用,发现二斑叶螨雌成螨自然种群数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区。结果表明,噻虫嗪灌根会刺激田间叶螨种群的快速增长,因此在田间施用噻虫嗪时应特别注意对叶螨的防控。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妍  周玉书  刘洪敏 《昆虫知识》2007,44(6):837-840
采用大樱桃叶片饲养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组建其在15,20,25,30和35℃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温度对二斑叶螨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二斑叶螨的发育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二斑叶螨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85℃和170.39日.度。计算出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0)、周限增长率(λ)、世代平均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等种群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在雨水中的耐受能力,为评价雨水对朱砂叶螨的控制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通过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录像技术,对朱砂叶螨沉于水中的沉浮比例、耐受力以及足的摆动频率进行研究。【结果】在棉花叶片上接螨饲养5 d后(92.79%±0.55%)的朱砂叶螨沉于水中的比例极显著高于2 d后(42.72%±2.37%)的;3日龄的雌(297.4±16.1)min、雄(297.7±7.4)min成螨之间在水中存活时间差异不明显。雌雄成螨在水中最短存活时间分别为48 min和45 min;雌雄成螨数量大约在300 min内死亡达到一半,雌雄成螨在水中最长存活时间分别为773 min和856 min;雌雄成螨死亡数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沉在水中朱砂叶螨雌雄成螨死亡过程中表现为:足的摆动频次由高到低,足的摆动时间也非连续状态。【结论】朱砂叶螨成螨在水中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 Oudemans在25℃条件下以毛竹4种害螨南京裂爪螨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Yuan、竹裂爪螨S.bambusae Reck、竹缺爪螨Aponychus corpuzae Rimando、竹刺瘿螨Aculus bambusae Kuang为猎物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胡瓜钝绥螨能取食上述4种害螨,其世代存活率依次为90.4%、77.55%、87.93%、81.63%;②每雌总产卵量依次为38.12粒、45.77粒、35.59粒、30.76;③胡瓜钝绥螨以南京裂爪螨为猎物其净增殖率R0=16.74低于南京裂爪螨(R0=20.84),但是内禀增长率rm=0.154是猎物的1.73倍(rm=0.089),世代周期T=18.31和种群倍增时间t=4.5088均低于南京裂爪螨(T=33.35,t=7.704),因此在林间当南京裂爪螨离巢、破巢或大量迁移时能有效地控制其种群增长;④胡瓜钝绥螨以竹裂爪螨为猎物其净增殖率R0=25.81,内禀增长率rm=0.152,周限增长率λ=1.164均低于竹裂爪螨(R0=39.28、rm=0.192、λ=1.212),而世代周期T=21.35种群倍增时间t=4.552均高于竹裂爪螨(T=19.08,t=3.603)因此必须在竹裂爪螨处于低密度时释放胡瓜犯绥螨才能有效地控制其种群密度的增长;⑤胡瓜钝绥螨以竹裂爪螨为猎物时,其净殖率R0=20.80,内禀增长率rm=0.175,周限增长率λ=1.191均略低于竹裂爪螨(R0=21.54、rm=0.185、λ=1.202),而世代周期T=17.30种群倍增时间t=3.958均略高于竹裂爪螨(T=16.62,t=3.753)因此必须在竹裂爪螨处于低密度时释放胡瓜钝绥螨才能有效地控制其种群密度的增长;⑥胡瓜钝绥螨以竹刺瘿螨为猎物时其净增殖率R0=16.82与取食南京裂爪螨相近,但内禀增长率rm=0.144,周限增长率λ=1.155均低于取食上述三种叶螨,但产卵量高于其乡土天敌竹盲走螨(Tylodromus bambusae),林间在竹刺瘿螨低密度时仍能控制竹刺瘿螨的种群密度.模拟试验表明当毛竹长至1米高时释放胡瓜钝绥螨16小时后,能在12米高的竹冠上发现大量的胡瓜钝绥螨.研究结果表明胡瓜钝绥螨能有效地控制毛竹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