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硒蛋白的生物合成与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硒蛋白是硒以硒半胱氨酸(Sec)形式参入形成的蛋白质。Sec作为参入蛋白质的第21种氨基酸,由硒蛋白mRNA上的UGA编码。在原核生物中,Sec参入硒蛋白的相关因子及其参入机制已基本阐明,Sec在SELA、SELB、SELC、SELD及Sec插入序列(SECIS)等的共同作用下参入到蛋白质中。在真核生物中,Sec参入硒蛋白的可能途径是:Ser-tRNA‘^[Ser]Sec。通过磷酸丝氨酰-tRNA^[Ser]Sec。最终转变为Sec-tRNA^[Ser]Sec,并在延伸因子及相关蛋白质因子的作用下参入到硒蛋白中。硒蛋白的合成在翻译前水平、mRNA水平、供硒水平等都受到相应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对引种到浙江省宁波市的5个地参种质进行生态适应性、根茎产量及根茎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应性强、根茎产量高、多糖含量高,适合宁波及周边地区种植的优良种质。研究结果表明,来自江苏徐州和山东泰安的地参生长适应性强;来自山东泰安和四川成都的地参根茎产量较高;而来自江苏徐州和广西钦州的地参多糖含量最高,品种最好。综合所有指标,筛选出种源为江苏徐州、广西钦州的地参为宁波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3.
从地参食用、药用价值及种植开发前景进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做好名特珍稀野菜“地参”的产业化开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林下参不同干燥方法的干燥过程和对林下参物理性质及其皂苷类成分的影响,为林下参提供适宜干燥方法。方法: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3种干燥方法,对林下参的干燥时间、外观性状、体积收缩率、主根和芦的直径和长度收缩率、表皮和粉末的色泽及内在成分(总皂苷和8种单体皂苷)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微波干燥耗时最短,其次为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对林下参的外形和粉末色泽影响小,并且与热风干燥林下参的外观性状和微波干燥林下参的粉末色泽区别明显;真空冷冻干燥林下参和微波干燥林下参的体积、主根长和直径、芦长的收缩率小于热风干燥林下参,具显著差异;真空冷冻干燥林下参的表皮色差增长率最小;总皂苷含量、人参单体皂苷含量加和值、人参二醇型皂苷和人参三醇型皂苷含量的均值大小顺序为真空冷冻干燥林下参>微波干燥林下参>热风干燥林下参。结论:真空冷冻干燥较好的保留了林下参的形态和色泽,且真空冷冻干燥林下参人参皂苷含量高,真空冷冻干燥林下参具高附加值,综合考虑,真空冷冻干燥可以作为生产高档商品林下参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贵州道地苗药对对参生长立地环境、气候状况、土壤理化特性及蕴藏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对参生长在中缓坡地带或较陡山坡上的小块平洼地;岩石较多,岩土比达1:1以上;对对参生长地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阳光充足、热量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土壤水分含量高;土壤呈弱碱性;土壤养分中氮元素的含量丰富,而速效磷、钾的含量则较少;表明对对参是一种喜阳、喜热、喜湿及喜氮的植物;对对参资源蕴藏量少.  相似文献   

6.
野生地参多糖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野生地参多糖对四氧嘧啶(ALX)致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利用四氧嘧啶(ALX)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灌胃低(100 mg/(kg.d))、中(200 mg/(kg.d))、高(400 mg/(kg.d))剂量地参多糖溶液及阳性对照药盐酸苯乙双胍,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则给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表明:连续给药14 d后,地参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100、200和400 mg/(kg.d)地参多糖均能明显降低ALX所致糖尿病小鼠高血糖,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相比,P<0.01;同时,相同剂量的地参多糖还能极显著降低ALX致糖尿病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1)。中、高剂量地参多糖使糖尿病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回升(P<0.05),但低剂量地参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清HDL-C则无明显影响(P>0.05)。地参多糖能明显降低ALX致糖尿病小鼠高血糖及高血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6个厂家7年间生年的乙肝血源疫苗效力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厂家的相对效价均值间有差异,各年度相对效价呈上升趋势,原因是试验条件不统一、试验误差大及参比苗效力的显著下降。结果提示应统一动物品系、试剂盒及严格操作并监测参比苗效力的下降趋势以便及时更换参比苗。  相似文献   

8.
臭参是桔梗科党参属植物管钟党参(Codo-nopsisbulleyana)的根,亦俗称臭药、云南臭参。管钟党参自然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3000—4200米的林缘、灌丛及山地草丛中。目前,云南省的丽江、中甸、宜良等地已引种栽培。每到秋冬季节,在臭参产地的集市上随处可见其药材出售。因臭参价格便宜,每公斤2—5元左右,销量十分可观,服食者众多。民间将臭参视为廉价滋补佳品,将其与肉等煮食,具有补气生血、健脾润肺之功效。臭参与著名的传统中药材党参是同宗兄弟,但臭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与党参有显著…  相似文献   

9.
蜜腺是有花植物与传粉昆虫构建互惠关系的关键花部结构,解析不同繁殖特性物种间蜜腺结构的差异可为理解有花植物繁殖特性的演化提供理论依据。以传粉系统高度特化、异交实现有性生殖的早花象牙参(Roscoea cautleoides)和缺乏有效传粉者、主动自交实现有性生殖的无柄象牙参(R. schneideriana)为材料,通过野外测量2个物种蜜腺特性、超景深显微镜观察和石蜡切片染色,探究早花象牙参与无柄象牙参在蜜腺分布位置、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的异同。结果表明:2个物种均具有结构蜜腺,从外部形态来看,早花象牙参蜜腺体积较大、分泌糖浓度较高的花蜜,而无柄象牙参蜜腺体积较小、无花蜜分泌;从内部结构来看,早花象牙参蜜腺结构特化、各个组成部分有明显的区分,而无柄象牙参蜜腺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该研究结果为揭示早花象牙参与无柄象牙参在花部特征、传粉机制及繁育系统的差异以及无柄象牙参蜜腺无花蜜分泌的可能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依据,也为深入地探讨植物与传粉动物间的协同进化关系以及理解蜜腺多样性的起源与维持机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 N-甲对 P~(32)参入正常及肿瘤组织(或细胞)中核酸的影响。N-甲在治疗剂量下对 P~(32)参入大鼠吉田肉瘤(腹水及实体型)及小鼠艾氏癌腹水型的肿瘤细胞(或组织)核酸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以对参入 DNA 的影响最强。N-甲对 P~(32)参入小鼠艾氏癌实体型肿瘤组织核酸无影响;在小剂量下对 P~(32)参入小鼠网织细胞肉瘤组织核酸亦无明显影响。N-甲对 P~(32)参入正常及肿瘤动物脾脏核酸有明显抑制作用。N-甲与溶肉瘤素对 P~(32)参入正常及肿瘤组织核酸的影响类似,但在等毒性剂量下其作用较溶肉瘤素稍弱。  相似文献   

11.
蓝花参为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的根或全草,具有益气健脾、祛痰止咳等功效。临床实践中蓝花参被用于肝病治疗,效果较好,但目前未见其保肝活性的相关报道。该研究采用80%甲醇冷浸提取蓝花参全草,提取液浓缩后经冷冻干燥得到蓝花参提取物。对以刀豆蛋白A造模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分别给予联苯双酯及不同剂量的蓝花参提取物灌胃,测定血清中 ALT/AST 活性,HE 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表明:蓝花参提取物可以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 ALT/AST 水平,且对减轻肝脏病理组织损伤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多种现代色谱学方法从蓝花参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位分离单体化合物,经过波谱学分析( MS、1D-NMR、2D-NMR等)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鉴定了5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Wahlenoside D。其它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demethyl syringin (2)、3,5-dihydroxyphenethyl alcohol-3-O-β-D-glucopyranoside (3)、芦丁(4)、异牡荆素(5),其中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结果为蓝花参的保肝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促进了蓝花参药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等参变换在人体左心室三维有限元机械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人体左心室的纤维结构和可以真实反映心电兴奋传播过程的心脏电模型,建立了采用复合材料分析方法的左心室三维等参有限元机械模型,本文主要介绍了等参变换思想、方法在建模分析中的特色应用,如基于纤维结构的等参有限单元离散,考虑非均匀性的材料参数和等参变换、层和数值积分和考虑复杂边界条件及负载特性的逆变换等均是运用等参变换的思路来复杂的生理结构问题,最后给出了基于该方法的模型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石蜡制片法、显微观察生长8年、12年和16年的移山参主根中部的组织结构,并以4年生栽培参(二马牙)和西洋参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移山参主根结构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不同生长年份的移山参主根结构具有一定差异:随生长年份的增长,木栓层细胞体积变小,排列趋于紧密;栓内层草酸钙结晶越来越少;分泌道均为3轮,但平均口径逐渐减小;韧皮部外侧和木质部靠近根中央处的薄壁组织的裂隙逐渐增大;韧皮部与木质部的面积比则不断下降;12年、16年生移山参主根次生木质部中导管数量和层数明显多于8年生。PAS 反应表明淀粉粒含量在生长12年以后趋于稳定。表明通过观察移山参木质部与韧皮部的面积比和次生维管组织中木质部导管的数量及层数,可以初步判断移山参的生长年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相结合,对山东丹参、丹参、南丹参发育良好成熟的花粉粒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花粉粒形态、大小和外壁网状雕纹特征均具有较显著区别,首次为山东丹参新种积累孢粉学资料、确立其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以及研究其种质,提供花粉形态的重要依据;丹参和南丹参花粉粒形态特征及外壁网状雕纹与前人报道相一致,为揭示山东丹参与丹参、南丹参之间的亲缘关系及种间分类鉴定提供了孢粉学依据;也为山东丹参药用植物新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对云南丽江人参、西洋参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并与吉林人参及西洋参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地人参、西洋参的总氨基酸含量稍有差异,但碱性、中性、酸性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所占百分比的高低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背景】参豉为人参与大豆采用自淡豆豉中分离获得的优势益生菌株共同发酵而成。已证明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指标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但对肠道微生态作用尚不明确。【目的】以气虚血瘀模型大鼠为材料,探讨参豉对肠道微生态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长期"力竭游泳+饥饿"方法建立大鼠气虚血瘀模型,造模同时分别灌胃给药参豉高、中、低剂量(每日6、3、1.5 g/kg体重)及补阳还五汤剂60d后,分析肠道6种常驻菌群数量变化;并采用Biolog-ECO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研究大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情况。【结果】参豉能够促进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肠道中有益菌脆弱拟杆菌、乳酸菌及双歧杆菌的增殖,调节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使其趋于正常水平,并抑制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增殖。Biolog结果显示参豉高剂量组AWCD值与空白组接近;培养48 h时,模型组Shannon指数、Shannon均匀度、Simpson指数以及Mclntosh指数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而参豉高剂量组Shannon指数、Shannon均匀度、Simpson指数与空白组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7.
红果参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并纯化红果参多糖.以抗坏血酸(VC)作参照物,考察了红果参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亚硝基的清除效果及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红果参多糖能很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其清除能力与多糖浓度呈正相关性,对油脂的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亚硝基的清除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崔慎坤  常亚青  宋坚  程龙 《生态学杂志》2013,32(7):1819-1824
将6个刺参幼参全同胞家系置于E1(高密度,自然光周期)、E2(低密度,全黑暗)和E3(低密度,自然光周期)3种不同环境下养殖60 d,通过建立模型分析环境、基因型及环境与基因型互作对刺参幼参成活率、生长性状的特定生长率和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及其互作对刺参幼参成活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环境对刺参幼参体长和体重的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对其变异系数无显著性影响;基因型对刺参幼参体长和体重的特定生长率、体长变异系数有极显著性影响,对刺参幼参体重变异系数有显著性影响(P<0.05);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刺参幼参体长和体重的特定生长率、变异系数均无显著性影响,因此实验室育种过程中可忽略家系与环境(光周期和密度)互作的影响;E3环境下有利于刺参幼参的生长,其体长和体重的平均特定生长率可达0.03%和1.58%.本研究为刺参家系育种和建立刺参健康养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对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细胞凋亡及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青年组(6月龄)、老年组(24月龄)、老年+参乌胶囊小剂量(0.8 g/kg)、参乌胶囊大剂量(1.6 g/kg)、二苯乙烯苷小剂量(0.03 g/kg)、二苯乙烯苷大剂量(0.06 g/kg)组。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腰节段Bax、Bcl-2及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变化及药物的干预作用。结果与6月龄青年大鼠相比,24月龄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凋亡促进因子Bax的表达增加,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存活信号转导通路中p-CREB的表达降低。参乌胶囊和二苯乙烯苷分别灌胃给药3个月能够抑制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内BAX的表达,增强Bcl-2表达。参乌胶囊还能够上调p-CREB表达。结论乌胶囊及二苯乙烯苷能够改善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Bax、Bcl-2和p-CREB的变化,提示该药可能具有延缓脊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苓固肠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参苓固肠颗粒组、益生菌组、联合用药组,每组20例,分别予参苓固肠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参苓固肠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疗程4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单项症状积分及总有效率。结果参苓固肠颗粒组、益生菌组、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0%、95%,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参苓固肠颗粒组和益生菌组(P0.05);三组证候总积分分别为(8.20±4.77)、(9.00±4.34)、(5.05±4.66),联合用药组症状改善较单药组明显(P0.05);三组对腹泻、腹痛、肠鸣等大多数症状都有明显改善,其中联合用药组在改善腹胀和食欲不振方面疗效优于参苓固肠颗粒组和益生菌组(P0.05)。结论参苓固肠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单用参苓固肠颗粒和金双歧单药,特别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尤以腹胀不适和食欲不振方面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