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5年我们曾报告了云南凤仪的短头怪蝠蚤(李贵真、金大雄,1955)。当时因无宿主标本,故未能订定其宿主的名称。又因为没有见到Smit氏1954年的文献,因而未能将该蚤订至亚种。 1964年5月30日王菊生、马贵恩二同志在贵州省安龙县八坎的一只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上采得一只雌蚤。随后(6月30日)邹宣光、陈汉彬二同志仍在该地一次猎获棕果蝠6只,鞘尾蝠(Tazophous melanopogon)3只及中华鼠耳蝠(Myotis chinensis)5只;并在3只棕果蝠上采得跳蚤19? ,18?,在1只鞘尾蝠上采得2?。著者  相似文献   

2.
八栉蝠蚤Ischnopsyllus octactenus (Kolenati, 1856) 1972年8月谢杏初同志采自伊宁市蝙蝠体3♀♀(当时缺雄性未能定种),1983年5月李维东、马俊杰、徐琪义和亚得卡尔等同志又于新疆霍城县在伏翼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体上采得一批蝠蚤(3♂♂4♀♀),经鉴定,同为八栉蝠蚤,是中国蝠蚤属一新纪录。该蚤主要特征:胸、腹背部共有8列栉,其中第一腹节背板的栉刺数仅相当于后胸背板栉刺数的一半。♂第8腹板较窄,其端腹缘具8根弯鬃,  相似文献   

3.
我国若干蚤类幼虫形态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蚤类幼虫的研究开始于Laboulbene(1872)对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幼虫的描述。王敦清(1956)对国内常见的人蚤(Pulex irritans)、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猫栉首蚤、适存病蚤(Nosopsyllus nicanus)、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印度蝠蚤(Ischnopsyllus indicus)等7种蚤幼的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柳支英(1957)描述了幼稚狭蚤(Stenoponia sidimi)(现核正为上海狭蚤S.shanghaiensis)幼虫形态;虞以新(1957)报道了麻雀脊蚤(即禽角叶蚤欧亚亚种的同物异名)(Ceratophyllus gallinae tribulis)幼虫;孙昌秀(1965)描述了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a-  相似文献   

4.
1981年于甘肃省榆中县从鼠耳蝠体采得一种蝠蚤,经鉴定为蝠蚤属IschnspsyllusWestwood,1983一新种。根据新种口前结较细长,并于曲折成直角处最窄,后胸前侧片的前背角处具趣基片而属于六栉亚属,Hexactenopsylla。现将新种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几种常见蚤类幼虫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56,(3):311-322
一.导言 蚤类幼虫的形态研究,对于蚤类幼虫品种的鉴定上和进一步的来调查各种蚤类幼虫的繁殖地点,以便更有效的用各种方法进行减蚤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早的报告是Leeuwen hoek氏在1983年就提及蚤类的幼虫。1699年Cestone氏述及幼虫的生活。Vallisneri氏(1733)、Roesel氏(1749)、De Geer氏(1778)等也都先后简单的叙述蚤类的幼虫,不过当时只述及其身体节数而已。Laboulbene氏在1872年首先开始描述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的第二龄和第三龄幼虫的形态,这可以算  相似文献   

6.
四鬃蝠蚤Ischnopsyllus(Hexactenopsylla)qradrasetus,新种 鉴别:本新种与六栉蝠蚤I.(H.)hexactenus(Kolenati,1856),内弯蝠蚤I.(H.)kolenati Wagner,1930,后延蝠蚤I.(H.)delectabilis Smit,1952及五鬃蝠蚤I.(H.)quintuesetus,sp.n.接近。但本新种胸、腹部共有8个栉,而非6个,可与前两种区分;♂可动突的后背突较短,具1根长端鬃而非短鬃,可与后延蝠蚤区分;第8腹板末端仅有  相似文献   

7.
邓国藩 《昆虫学报》1956,(4):543-545
人蚤及猫栉头蚤是家庭内常见的两种跳蚤。它们的分布遍及全世界。关于它们的调查和研究,世界各地曾有很多报告。作者在北京(1950—51  相似文献   

8.
1960年和1979年在四川有黑水县、若尔盖县铁布区及平武县采到跳蚤若干,经鉴定,发现其中有栉眼蚤属一新种及叉蚤属一新亚种,现分别记述于后。尖叶栉眼蚤Ctenophthalmus(Euctenophthalmus)acutilobatus,新种 鉴别特征 新种(仅发现)与酷栉眼蚤C.crudelis较接近(尚未发现),但第7腹板后缘之背叶更窄而长,且其下之内凹较宽而浅。  相似文献   

9.
石果  李景原 《昆虫学报》1989,32(1):110-112
1956年王敦清首次对印度蝠蚤(Ischnopsyllus indicus)幼虫进行了研究。此后,叶瑞玉等(1982)将该种幼虫同国内已知的14种蚤类幼虫形态进行了比较。我们于1985年7月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地区,从普通伏翼体上采得一批弯鬃蝠蚤(Ischnopsyllus needhami)。将腹节膨大的活雌蚤置干试管中,用试管养殖法(待发表)养殖该蚤,以获得各龄幼虫。本文描述弯鬃蝠蚤幼虫的形态,并与印度蝠蚤幼虫的形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1989年4月19日于宜宾地区屏山县新市区室内捕获的蝙蝠(学名待鉴定)体上拣到一只跳蚤,经鉴定为一只雄性印度蝠蚤Ischnopsyllus(Hexactenopsylla)indicus Jordan,1931。现将主要特征描述如下。本蚤具有六栉亚属的特征,胸部和腹部共有8列栉(各列栉刺数均在原描述的波动范围之内),中胸背板无特殊的长鬃或竖鬃。♂抱器可动突较长鬃蝠蚤Ischnopsyllus(Hexactenopsylla)comans Jordan et Rothschild,1921者狭长,后上角更为突出;不动突宽短,后突大而圆,基节臼鬃为2根亚刺鬃;第9腹板后臂前叶狭长,端部略呈牛角状向前翘,腹缘3根鬃近等间距排列,第8…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录了在云南凤仪采集的蝠蚤是短头怪蝠蚤(Thaumapsylla brevicepsRoths.1907)。虽然宿主未能订名,但因为这是食果蝠类的跳蚤,因此肯定了食果蝠在云南的存在。 因为这是短头怪蝠蚤在我国的第一次记录,所以对其鉴别特点加以技术。  相似文献   

12.
1959年5月从云南省保山县杨桥凹的一只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体上采得一种跳蚤,经我们比较研究后,鉴定为大锥蚤属(Macrostylophora)的一个新种。保山大锥蚤Macrostylophora paoshanensis新种  相似文献   

13.
1982年4。月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在一只金管鼻蝠Murina auratus Milne-Fdwards体采得3只雄性蝠蚤,经鉴定系夜蝠蚤属Nycteridopsylla Oudemans,1906一新种。为了纪念我们的老师柳支英教授对中国蚤类分类研究工作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特将新种命名为柳氏夜蝠蚤。  相似文献   

14.
夜蝠蚤是蝠蚤科(Ischnopsyllidae)蝠蚤亚科(Ischnopsyllinae)中的一个属,于1906年由Oudemans所建立。Hopkins和Rothschild(1956)在其第二卷中列出了全世界共有10种,除此之外尚有他们当时遗漏和以后发表的种类:朝鲜的前突夜蝠蚤(N.sakagutii Jameson&Suyemoto,1955)和日本的日本夜蝠蚤(N.nipopoSakaguti & Jameson,1959);苏联土库曼的三角夜蝠蚤指名亚种(N.trigona trigona  相似文献   

15.
长棘蝠蚤(Ischnopsyllus comans)的畸形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60,(1):111-113
1955年6月间作者在福州市郊的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休上及窝内采到一批印度蝠蚤(Ischnopsyllus indicus)和长棘蝠蚤(Ischnopsyllus comans)。1957年我们将这批标本进行重新整理时发现其中有一只雄蚤和其他上述2种雄蚤不同。经过详细鉴定分析之后,确定其系长棘蝠蚤的一个畸形标本。关于蚤类的畸形问题。Smit 氏已有多篇的  相似文献   

16.
1977年9月至1978年6月间,自太原市郊区煤窑及五台县寺庙内的大鼠耳蝠(Myotis myotis ancilla)、大足蝠(Rickettia pilosa)及马铁菊头蝠日本亚种(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 nippon)体上采得蝠蚤共计11♂♂,22♀♀:经鉴定认为与山西蝠蚤Ischnopsyllus(Hexactenopsylla)shanxiensis Liu,Hsing et Chen,1981相近,但存在一些区别。后经柳支英和李贵真两教授与模式标本核对,认为是同种。由于原描述与标本未尽相合,故特据作者的标本补充描述、绘图。  相似文献   

17.
辽东半岛的蚤类,森川义金(1941)和大野(1942)曾作过一些报道。为弄清这一地区蚤类的区系分布,我们先后在旅顺、大连、庄河、宽甸、风城、岫岩、千山及复县等地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从人体及12种兽类(共11.850只)身上检获蚤类标本2.300多号,经鉴定共有16种,分隶7科13属,其中包括我国新纪录一种,现将各种的分布及其寄主叙述如下: (一)蚤科Pulicidae 1.人蚤Pulex irritans Linnaeus,1758 分布 大连、旅顺,庄河,宽甸、凤城,岫岩(常见种)。 寄主 家犬、人。 2.猫栉首蚤猫亚种Ctenoe phalides felis felis(Bouche.1835) 分布 大连(常见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1989年5月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捕获的褐家鼠体上采到的一新种跳蚤鄂西栉眼蚤Ctenophthalmus exiensis sp.其形态与似种近甘肃栉眼蚤Ctenophthalmus gansuensis Wu,Zhang et Wang,1982和短突栉眼蚤C.(S.)breviprojiciens Li et Huang,1980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二种蚤幼虫形态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Laboulbene(1872)开始对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幼虫形态进行描述以后,我国王敦清(1956)、柳支英(1957)、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等(1982)先后共描述过18种蚤幼形态。本文描述作者曾养殖过未见报道的斧形盖蚤Callopsylladolabris(Jordan & Rothschild,1911)和谢氏山蚤Oropsylla silantiewi (Wagner,1898)两种蚤幼虫形态。此两种蚤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Hodgson的主要寄生蚤,也是我省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媒介昆虫,其寄生数量之多,前者占第一位,后者占第二位。  相似文献   

20.
漆一鸣 《昆虫学报》1990,33(4):403-411
本文研究了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Schonherr),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Rothschild)和猫栉首蚤指名亚种Ctenocephalides felis felis(Bouche)雄性外生殖器的结构,观察了从幼虫、前蛹、蛹至成虫各发育时期的雄性外生殖器的内部结构变化.对有争议的雄蚤上抱器的起源,雄蚤生殖孔的位置,雄性外生殖器芽内陷的腹节以及射精管横切面的细胞数目和阳茎背、腹杆的结构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