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火焰光度计测定法,对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金乌贼(Sepia esculenta)、拟目乌贼(Sepial ycidas)、日本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柏氏四盘耳乌贼(Euprymna berryi)(乌贼目)、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枪形目)和弯斑蛸(Octopus dollfusi)(八腕目)等7种头足类动物墨汁中的钠、钾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乌贼目墨汁的钠含量比八腕目和枪形目高.五种乌贼目动物中,金乌贼与拟目乌贼、日本无针乌贼、柏氏四盘耳乌贼,拟目乌贼与虎斑乌贼,虎斑乌贼与日本无针乌贼的墨汁钠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其余的组合无显著差异.不同目的动物墨汁的钾含量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自从报道了“乌贼墨——一种新的全身性止血药”后,我们鉴于乌贼墨的复杂情况,想要找出有效成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现将初步临床效果简介如下; 1.由于乌贼墨对各种物理、化学处理的顽固性和难溶性,可以设想,口服后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吸收利用。我们在体外模拟胃肠的消化过程处理乌贼墨,发现在这种条件下乌贼墨几乎原封不动。因此,在体外  相似文献   

3.
采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对曼氏无针乌贼的墨囊及墨腺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墨囊壁和导管壁由外膜、肌肉层和黏膜三部分组成;墨腺体集中在墨囊底部,呈索状,腺体中部含丰富的结缔组织;墨汁颗粒以游离态形式分布于索状腺体的间隙及墨囊腔中。实验观察到无分泌黑色素功能的A型细胞和有分泌黑色素功能的B型细胞;在B型细胞中可见黑色素颗粒储存在囊泡中,囊泡在移出细胞的过程中逐渐变大,泡内的黑色素颗粒逐渐变多。囊泡可能通过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外,黑色素排出后以颗粒的形式游离于细胞间隙中,形成墨汁。  相似文献   

4.
有关乌贼墨治疗子宫等出血性疾病的临床报告发表后,许多单位来信、来访要求较详细地介绍一下乌贼墨的研究情况,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一新药源。为了满足这一需要,本文将对乌贼墨的组成和乌贼黑色素的化学结构作一简要介绍。 国内外有关乌贼墨的研究很少。药用方面,国外未见报道,我国也刚开始不久,许多问题还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乌贼     
一.乌贼在动物界中的地位及其在渔业上的重要性乌贼又名乌鲗墨魚,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我国沿海南自北纬18°,北至北纬38°,在这960多浬的海岸线中均有出产,而以舟山群岛及嵊泗列岛为最多,是我国四大海洋渔业之一,它的产量仅次于黄花鱼。沿海各地渔民所捕到的鲜乌贼,除了一部分供应渔区附近各市镇人民吃用外,余者则干制为乌贼鮝,运销于国内各省及南洋群岛等地。  相似文献   

6.
<正>一方是凶猛的海洋哺乳类动物——抹香鲸,一方是恐怖的深海头足类动物——天气王乌贼,两种动物都令人闻风丧胆。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认为抹香鲸和大王乌贼之间是捕猎与被捕猎的关系。但近年来的一些发现却不断颠覆大家的认知——科学家在抹香鲸的尸体上发现了来自大王乌贼的致命伤害。大王乌贼是否真如人们猜想的那样,可以打败抹香鲸?双方一旦开战,究竟谁会贏?  相似文献   

7.
金乌贼墨汁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吸收仪、液相色谱及常规化学分析法对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墨汁的基本营养组分以及氨基酸、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在所检测的17种氨基酸中,含有7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同时富含Mg、Ca、K、Na等常量矿物元素以及Fe、sr、Al等微量元素和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透明鱼类标本的制作技术日臻成熟。以日本枪鱿、无针乌贼及短蛸3种经济头足类为实验材料,借鉴透明鱼类标本制作技术,首次探索了头足类透明标本的制作方法。结果显示:在碱处理前应除去墨汁,避免后期墨囊破裂、墨汁流出污染标本头部;使用了阿利新蓝、甲苯胺蓝、番红O及茜素红4种染色剂,并证明这些染色剂对于头足类透明标本的染色具有良好的效果;标本充分透明后,清晰展现出内脏团、角质颚、海螵蛸等内部结构,为头足类分类鉴定提供了便利;在褪色步骤中,使用甘油、氢氧化钾混合液代替过氧化氢,避免了过氧化氢过度氧化处理标本造成发白起泡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激光引发剂对Denlaser 800型激光器产热性能及口腔黏膜软组织烧灼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两种激光引发剂等量滴到载玻片上备用,电偶器安装在载玻片底部用于测量温度。用激光照射十秒钟,在十秒钟末记录电偶器温度值。用相同量的甲紫液、墨汁液,分别涂布在实验小白鼠舌背前1/2处,用同一激光器在相同参数条件下对涂布光敏感剂的实验部位进行照射,取实验区组织病理切片、染色、光学显微镜下摄影、计算机测量烧灼面积。结果:甲紫吸收Denlaser800型激光升高温度显著高于墨汁(P<0.05)。涂布甲紫液黏膜组织烧灼面积明显大于墨汁液和单纯激光黏膜组织烧灼的面积(P<0.05);甲紫液结合低剂量激光照射黏膜组织烧灼面积明显大于单纯高剂量激光照射黏膜组织烧灼的面积(P<0.05),略大于墨汁液高剂量激光黏膜组织烧灼面积。结论:甲紫比墨汁引发剂对Denlaser800型激光器激光热性能更好,光引发剂可以增加激光对口腔黏膜组织的作用,甲紫液优于墨汁液,是口腔科理想的光敏感剂。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乌贼肝粉和鱼浆蛋白对中华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设计了3个实验组,对照组(白鱼粉组)、乌贼肝粉组和鱼浆蛋白组。3种实验饲料的营养成分相近,主要区别是乌贼肝粉组和鱼浆蛋白组的饲料中分别用乌贼肝粉和鱼浆蛋白取代了对照组饲料中5%的白鱼粉。用3种饲料分别养殖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稚鳖8周,测定了稚鳖血清和肝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含量(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ZM)的活性。结果发现,乌贼肝粉组稚鳖血清和肝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AOC高于对照组;鱼浆蛋白组稚鳖血清和肝MDA含量、血清T-AOC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但肝T-AOC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的乌贼肝粉能提高稚鳖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乌贼肝粉和鱼浆蛋白对中华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设计了3个实验组,对照组(白鱼粉组)、乌贼肝粉组和鱼浆蛋白组。3种实验饲料的营养成分相近,主要区别是乌贼肝粉组和鱼浆蛋白组的饲料中分别用乌贼肝粉和鱼浆蛋白取代了对照组饲料中5%的白鱼粉。用3种饲料分别养殖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稚鳖8周,测定了稚鳖血清和肝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ZM)的活性。结果发现,乌贼肝粉组稚鳖血清和肝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AOC高于对照组;鱼浆蛋白组稚鳖血清和肝MDA含量、血清T-AOC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但肝T-AOC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的乌贼肝粉能提高稚鳖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金乌贼的生物学特性及增殖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金乌贼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海海域,中国沿海,日本本州、四国、九州海域,朝鲜西海岸、南海岸海域,以及菲律宾群岛海域。它不仅是中国沿岸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也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优良品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金乌贼生物学和增殖技术的研究,着重介绍了金乌贼形态学、渔业生物学、行为生态学及遗传学的研究内容,探讨了金乌贼受精卵的人工孵化、幼体发育及产卵基的材质、形状、稳定性和颜色等对金乌贼附卵的影响。提出了目前在金乌贼增殖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乌贼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东部及非洲沿岸海域,是拖网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也是大西洋乌贼科最重要的商业种。本研究根据2015年7—8月西非沿岸采集的乌贼样本,测量了283 尾乌贼内壳外部形态参数,结合内壳日龄信息,对不同性别乌贼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性别乌贼胴长和体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读取内壳日龄,发现雌雄性优势日龄组均为80~100 d。内壳外部形态与日龄的拟合函数中,Logistic函数的拟合效果最佳。雌性个体内壳外部形态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值均大于雄性。雄性和雌性乌贼内壳长和内壳宽的绝对和瞬时相对生长率分别在110~120 d 和100~110 d 达到峰值。雄性和雌性的初次性成熟日龄分别为111 d和104 d。不同性别乌贼的生长差异可能与栖息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日龄(1日龄、7日龄、15日龄)的日本无针乌贼在不同盐度(10、15、20、25、30、35、40)条件下的生长及存活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日龄组日本无针乌贼的存活率及增重率均随盐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当盐度超过一定值后,其存活率及增重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日本无针乌贼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0~30,不同日龄乌贼幼体的适宜盐度范围略有不同,其中15日龄幼体对盐度的耐受性要优于1日龄及7日龄乌贼幼体。乌贼幼体的最适盐度约为25,其生长和存活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7种头足类腕上的吸盘及乌贼的内壳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蛸科(Octopodidae)的短蛸(Octopus ocellatus)、真蛸(O. vulgaris)和长蛸(O. variabilis)腕的吸盘均无齿,乌贼科(Sepiidae)的日本无针乌贼(Sepia japonica)和金乌贼(S.esculenta)的腕和触腕吸盘上的角质环均有齿,且齿的形状不一样;虎斑乌贼(S. pharoanis)触腕的吸盘角质环光滑无齿,枪乌贼科(Loliginidae)的中国枪乌贼(Uroteuthis chinensis)腕上吸盘的角质环无齿。对3种乌贼的内壳的横切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乌贼的内壳的背表面和腹表面的结构均是由文石和铺在上面的球型颗粒构成,但文石的形状和小球的排列存在种间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作为头足类的分类辅助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温度为单因素变量,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分析水温对拟目乌贼幼体日生长率与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水温处于28.1~32℃之间时,拟目乌贼幼体的日生长率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当水温处于32~32.67℃时,拟目乌贼幼体的日生长率与水温呈负相关关系;当水温处于29.5~32.6℃时,拟目乌贼幼体不易出现幼体死亡(死亡率<6.25%),适宜拟目乌贼幼体的存活;而当水温处于32.3~34℃之间时,拟目乌贼幼体出现了13.16%~61.16%的幼体死亡,不适宜拟目乌贼幼体的存活。实验结果表明,当水温处于29.5~32℃之间时,拟目乌贼幼体的存活率高(存活率>93.75%),且日生长率处于0.24%~1.76%,适宜拟目乌贼幼体的存活。  相似文献   

17.
引言脊椎动物心血管系统的色料注射是生物学实驗室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根据一般的經驗,注射动脉管比較容易。这是因为动脉管壁較厚,在注射时可以承受相当的压力而不致破裂;而且动脉管沒有瓣膜,无論从左心室注射或从頸总动脉、股动脉注射,都可达到全身。靜脉管的注射則比較困难,因为靜脉管壁較薄,不能承受高压;而且在靜脉管中有半月瓣膜的存在,只允许液体向心脏方向流动。或謂应用稀墨汁自骨腔中注射,可使墨汁自靜脉微血管渐次到达靜脉。但注射墨汁不能使血管飽滿,而且要使它到达較大的靜脉也是  相似文献   

18.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和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的内骨骼称为海螵蛸,可用于制酸、止血等。通过对曼氏无针乌贼、金乌贼和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内骨骼生化成分的比较,有望实现传统中药海螵蛸原料质量的提升和替代。分别使用烘干干燥法、高温灼烧法、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酸碱浸泡法、茚三酮柱后衍生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发光色谱法检测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甲壳素、氨基酸及矿物质。结果显示:三种内骨骼营养成分中,虎斑乌贼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2.52±0.16)%和(3.43±0.10)%;金乌贼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94.7±0.26)%和(0.24±0.04)%;甲壳素含量最高的为曼氏无针乌贼内骨骼,为(9.48±0.36)%,约为其他两种的1.50倍。三种乌贼内骨骼共检出15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EAA)7种,半必需氨基酸(HEAA)1种,非必需氨基酸(NEAA)7种,三种乌贼骨的EAA/TAA为44.64%~47.09%,符合FAO/WHO中对于蛋白质EAA/TAA的理想评定标准。金乌贼内骨骼的钙含量最高(3.93×105 mg/kg)、曼氏无针乌贼的钠含量最高(1.02×104 mg/kg)、虎斑乌贼的钾含量最高(589.5 mg/kg)。可见三种乌贼内骨骼均是低脂肪、高甲壳素、高矿物质的中药。虎斑乌贼内骨骼蛋白和灰分营养成分含量较为丰富,是否可以作为传统海螵蛸的替代品,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金乌贼繁殖行为与交配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4年6月于室内大型水槽使用摄像系统对金乌贼繁殖过程进行连续观察与记录,通过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解析其繁殖过程中游泳、捕食、求偶、争斗、交配及产卵等行为特征。结果显示:金乌贼游泳主要依靠漏斗喷水的反作用力,持续游泳能力较弱;繁殖期的金乌贼继续摄食,能发现周围20—38 cm范围内的凡纳滨对虾,攻击距离为7—24 cm,能在2.1—6.1 s内完成对对虾的捕获且成功率极高,外源营养为卵(精)巢不同步发育、分批产卵和复杂的繁殖行为继续提供能量支持;金乌贼具明显的求偶行为,规格差异是影响求偶的重要因素,其中雄性亲本更倾向选择与自身规格相当或略小的雌性,而雌性亲本则更倾向于选择大规格(较大规格争斗易获胜)的雄性;金乌贼一次交配持续125—398 s,雄性有明显的精子移除行为和领域性,交配后雄性伴游在雌性周围3—24 cm范围内,不允许其他乌贼靠近,平均伴游61 min后会再次交配。精子移除、伴游以及多次交配是雄性金乌贼有效提高父权贡献率的关键行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金乌贼采取"多夫多妻"的混交婚配策略,两性亲本均存在多次交配现象,这能有效提高雌雄的生殖成功率和受精卵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古地磁学家对岩石中“剩余”的磁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磁场不但改变方向,而且经常倒转。地磁场倒转,往往会影响动物的习性。与所有头足类堂兄弟不同,大王乌贼是“向前走”,并不是屁股朝前游动。然而,一旦改变水族馆的磁场方向,也可使它向前或向后游动。显然,这种动物过去游动的方法,同其它头足类动物是一样的。但到了70万年前,地磁场倒转,变换了位置,大王乌贼不知如何是好,也随着改变了游动方法。螃蟹对地磁场也很敏感,因为在它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