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放线菌(Actinobacteria)在微生物中属原生物界,厚壁菌门,放线菌纲,放线菌目,是一类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在形态上具有分枝状菌丝,菌落形态与霉菌相似,以孢子进行繁殖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大多数放线菌由分枝状的菌丝组成,其菌丝分为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放线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主要分布于中性或偏碱性、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在空气、淡水和海水等处也有一定的分布。土壤是放线菌生长的良好场  相似文献   

2.
什么叫放线菌呢?放线菌是由于其菌落呈放射线状而得名,是介于真菌与细菌之间的一类微生物。它们大都是腐生菌,少数是寄生菌。在抗菌素发现以后,尤其当1943年发现了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产生的链霉素有抗结核菌的治疗作用以后,从放线菌中寻找抗菌素的工作得到普遍的重视,发展异常迅速。  相似文献   

3.
第四节 霉菌 霉菌在各类微生物中数目最多,大量存在于土壤中,比其它微生物能耐受较酸的环境,空气中也有大量霉菌孢子。霉菌分解一些复杂的有机物(如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淀粉、蛋白质等)的能力比较强,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了很大作用,同时霉菌也是生产酶制剂、有机酸、抗菌素、植物激素及发酵饲料的主要微生物。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霉菌也是造成食品、衣物及各种器材霉腐的主要微生物,又是很多农作物和动物的病原菌,对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相似文献   

4.
放线菌气生菌丝插片培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线菌大多为多核单细胞丝状多分枝,菌丝相互交错在一起构成菌丝体。在固体平板培养基表面,有些放线菌(如链霉菌科、高温放线菌科、小多孢菌科和游动放线菌科)可分化出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营养菌丝)。  相似文献   

5.
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s)是链霉菌属的代表种,是白放线菌素、硫藤黄菌素及白真菌素等的产生菌,在放线菌的分类和抗菌素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已有的文献资料对白色链霉菌典型种的特征描述和鉴定依据,看法不一,概念不清,对白色链霉菌生态问题的意见也有很多分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白色链霉菌  相似文献   

6.
植物疫霉菌病害生防因子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疫霉菌病害的生防因子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对疫霉菌的拮抗作用包括抗生、重寄生、捕食和竞争作用等。一些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可以产生抗生素,抑制疫霉菌的生长,并引起菌丝、孢子囊及游动孢子消解。疫霉菌的重寄生物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它们可以寄生疫霉菌的菌丝及繁殖结构。土壤中的蚂蚁、线虫、螨类、变形虫及其它原生动物对疫霉菌有破坏和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7.
霉菌的菌丝虽然在低倍镜下就可以看见,但制片时菌丝很易缠结成团,使孢子梗和孢子着生状况不能确切辨认,一些特殊构造(如根霉的假根、曲霉的足细胞等)不易看清。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发现,用透明胶带粘取样品观察霉菌、放线菌等丝状微生物,操作简单,并且菌体的各个部位都能观察得很清晰。方法剪取约2厘米透明胶带,用镊子夹住一端,  相似文献   

8.
一、食用菌的概念与发展历史(一)概念食用菌是蘑菇、木耳、灵芝、香菇、银耳等的总称。这一类生物,因为与一般植物不同,它没有叶绿素,不形成根、茎、叶和真正的植物种子,所以在生物学分类上,它们介于动植之间,被划归微生物范畴。微生物类包括细菌、酵母、放线菌、病毒、真菌等等。上面讲的食用菌,属于真菌类。这类真菌和引起发霉的真面,同属于一大类。但因这类菌,可以将菌丝聚集而成为膨大物(子实体),因而人们又称之为巨型真菌。  相似文献   

9.
烃类氧化和生产长链二元酸的微生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远童   《微生物学通报》2001,28(1):103-103
人类首先观察到微生物分解烃是在十九世纪末叶 ,1 895年日本植物学者三好学博士观察到灰绿色葡萄霉菌 ( Botrytescinerca)能分解葡萄果实表皮的蜡质。然而直到 1 91 3年 ,Sohngen发表他以烷烃及石油为碳源 ,从土壤中分离了很多菌株的研究报告 ,从此开始了微生物对液体和固体烃利用方面的正式报告。到 1 940年 ,微生物科学工作者已陆续发表了有关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利用气态烃、烷烃及石油的研究报告 ,也发表了烯烃、炔烃、芳香族烃等的微生物氧化报告。能利用石油烃类的细菌、霉菌、放线菌的种群极多 ,亦有不少综述报告 ,这里不…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多样,应用广泛。在常见与常用的微生物中,根据它们的主要形态可分为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从形态上区分,通常包括菌落形态(群体形态)  相似文献   

11.
通过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一株拮抗放线菌JXNU03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分析其生理生化特征,利用菌丝生长率法和杯碟法测定其拮抗活性。结果发现,放线菌JXNU03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培养时,基内菌丝发达,分支多且不断裂,气生菌丝发育良好,孢子丝直形或螺旋状,孢子表面带刺,细胞水解液中检测到葡萄糖,未检测出特征性糖,糖类型属于C型,细胞壁氨基酸中含有L,L-DAP,属于细胞壁Ⅰ型,16S r RNA基因序列与灭癌素链霉菌的同源性高达98%,其发酵液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都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因此放线菌JXNU03被鉴定为灭癌素链霉菌,记为灭癌素链霉菌JXNU03(Streptomyes gancidicus JXNU03),是一株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均有较强拮抗活性的链霉菌,具有潜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放线菌3945是从山东济南土壤中分离出来的,产生一种新的抗菌素——创新霉素,形成孢囊,孢囊孢子微游动,极生鞭毛。在合成与有机培养基上,基内菌丝为紫色到深褐紫,培养基染成相应颜色。根据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特性及抗菌性质的研究,放线菌3945有别于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cs)中的已知种,经鉴定认为是个新种,名之为济南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tainanensis n. sp.)。  相似文献   

13.
连作花生田根际土壤优势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不同连作年限的花生田根际土壤中分离优势微生物并进行鉴定,为研究花生连作后优势微生物的变化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土壤稀释分离法从不同连作年限花生根际土壤中分离优势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结合菌株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细菌、放线菌进行鉴定,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和分子鉴定方法对优势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连作花生田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7种优势细菌、7种优势真菌和7种优势放线菌。7种优势细菌分别为Leifsonia xyli、氯酚节杆菌(Arthrobacterchlorophenolicus)、黄色微杆菌(Microbacterium flavescen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巴斯德菌属(Pasteurella sp.)、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7种优势真菌分别为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哈茨木霉有性型(Hypocrea lixii)、Exophiala pisciphila、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曲霉(Aspergillus sp.)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7种优势放线菌分别为紫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华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us)、Streptomyces panaciterrae、不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chromogenes)、假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pseudogriseolus)、纤维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cellulosae)和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us)。【结论】本研究是第一次系统的从连作花生根际土中分离鉴定优势微生物,种植花生后根际土壤中优势微生物的种类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变化没有规律。  相似文献   

14.
以地理位置和人名命名是原核微生物命名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基于中日(东亚汉语圈)同文,从拉丁文转译时,错译和/或误译涉及日本和琉球的菌名是不允许的。本文初步介绍一些涉及日本和琉球地名、机构和人名的原核微生物,提出了机构简写的中文规范命名,指出日本有优势的领域如放线菌研究,从打破文化隔阂的角度,藉此加强中日微生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阐明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中不同水处理阶段微生物群落演替机制, 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水体和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 在水处理系统中主要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及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平均占细菌总OTU的88.61%。生物膜中生物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水样, 与水体的共有菌为320种, 载体不同是造成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 黏土陶粒和北美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根系是硝化作用的主要反应场所。在属水平上筛选出160种微生物, 主要属于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浮霉菌门、蓝细菌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放线菌门, 它们能够较好地区分菌群的来源及水处理的反应阶段。研究揭示了不同水处理阶段以及不同生物填料中微生物动态变化情况, 为今后的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几种复合微生物有机肥中分离出一系列不同的菌株,与实验室保存的菌株GNW(自生固氮菌)和HP2(解磷菌)混合接种培养,检测是否因基因杂交、突变等原因而产生具有抑菌作用的菌株.结果分离出一株具有抑菌作用的放线菌菌株GNF1,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鉴定其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一个菌株,GNF1菌株的代谢产物中存在具有抑菌作用的活性成分,与植物根际促生菌GNW、HP2以及某些原核病原微生物共培养培养时能明显抑制它们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利用稀释涂布法从番茄根际土壤中分离放线菌,并以番茄灰霉菌为靶标,利用对峙培养法和牛津杯法筛选拮抗放线菌,得到一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放线菌LA-5.通过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基于16S rDNA 序列系统进化分析,将菌株LA-5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复筛结果显示,LA-5发酵滤液对番茄灰霉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100倍发酵滤液对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50%以上;受抑制菌落呈白色,气生菌丝萎缩稀疏,菌丝纤细、分支明显减少.离体防效试验显示,菌株LA-5发酵原液对番茄灰霉病防效可达83.4%.该菌株有望开发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8.
日本科学家从一种放线菌——千叶链霉菌(Streptomyces chibaensis)的培养液中提取一种抗菌素叫做纤维西定(cellocidin)。它可以治疗水稻的白叶枯病。以10ppm对水稻白叶枯病黄杆菌(Xanthomonas oryzae)的生理作用如电子传递、核酸和蛋白貭代谢、磷酸戊糖循环等虽无多大影响:伹对三羧酸循环至其脱氢酶的作用,就产生显著的阻碍  相似文献   

19.
链霉菌是一类具有特殊的形态分化和次生代谢的放线菌。bldA编码链霉菌中唯一能有效识别亮氨酸密码子UUA的tRNA~(Leu),是链霉菌次生代谢途径的必需基因,目前对于其全局调控功能已有详细报道。bldA突变或缺失会导致链霉菌不能完成气生菌丝分化和抗生素合成,这种调控主要是在翻译水平上完成。UUA密码子缺少有效的tRNA翻译,导致mRNA翻译受影响。bldA自身也受到其下游靶基因的负反馈调控。此外,bldA还有很多尚不明确的调控机制,回答这些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抗生素合成途径,为构建有应用前景的菌株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小单孢菌科放线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单孢菌科(Micromonosporaceae)菌株是一类具有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分化的经典放线菌,于二十世纪中期被发现,目前包含29属246种的成员。这类菌株不仅广泛分布于普通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在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一些被认为对生命极具挑战的极端环境中也常能探测到这些微生物的踪迹。小单孢菌产生的抗生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农业的多个领域,一直以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小单孢菌科放线菌的分类学特征、生态分布、基因组特征及其在医药和农业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推进小单孢菌科放线菌资源的高质量发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