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泡桐丛枝病病原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泡桐丛枝病是目前我国泡桐栽培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山东、河南、山西三省尤为严重。济南市以泡桐绿化人行道,丛枝病到处可见。此病属于典型的黄化病害,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丛生,节间变短,叶片黄化变小、明脉、冬季小枝不脱落,呈现鸟巢状。罹病严  相似文献   

2.
用0.3M的甘氨酸缓冲液(含0.1M的MgCl_2,pH7.4)对泡桐丛枝病病树的新鲜或冰冻组织进行抽提,用蜗牛酶处理,并差速离心,获得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然后用蛋白酶E处理,苯酚和氯仿抽提,酒精沉淀,可有效地制备得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总核酸。所得总核酸在0.6%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呈现出大分子和小分子两种电泳带。DNase I RNase A及专一性降解单链核酸的S.酶等分析结果表明,大分子带为DNA,小分子带为RNA,且DNA具有双链性质,RNA具有单链性质。将上述总核酸用RNase A消化,苯酚和氯仿抽提,乙醇沉淀,可获得单一的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DNA。电泳测得其DNA分子量约为1.5×10~7道尔顿。目前国内外均未见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核酸报导。  相似文献   

3.
花生丛枝病普遍发生于海南岛花生种植区,在崖县、儋县大田中更为常见,俗称“花生公”。这种病害,国内过去认为是一种病毒病,  相似文献   

4.
花生丛枝病普遍发生于海南岛花生种植区,在崖县、儋县大田中更为常见,俗称“花生公”。这种病害,国内过去认为是一种病毒病,但无正式的研究与报道。在国外,对花生丛枝病也仅推测是由类菌原体(MLO)引起的病  相似文献   

5.
用DAPI荧光显微术检测泡桐丛枝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罗汉果疱叶丛枝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国光  周广泉   《广西植物》1982,(4):191-193
在罗汉果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le植株上发生一种黄化型病害,病株严重地抑制生长和降低产量。病叶起疱、丛枝,最终叶片黄化。 电镜的超薄切片观察;在病叶叶脉维管束中的薄壁细胞中,有多种形态的类菌质体,直径约为200~800毫微米,可以看到二分裂和生芽的菌体。 在病株中可找到MLO_s,而在健株中的上述组织中未发现。 四环素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抑制症状。  相似文献   

7.
在泡桐丛枝病病树中检出类菌原体和病毒质粒(15×250~300 nm)。在病叶叶脉筛管细胞中,观察到有些类菌原体似有穿透细胞壁现象,这种现象是否为通过筛孔或破坏细胞壁还有待阐明。这种病毒可以由病树分离、浓缩和接种到草本寄主(心叶烟、普通烟和洋酸浆),并引起系统花叶症状。可从这些病株分离得病毒质粒和回接到泡桐健苗上引起发病。泡桐丛枝病可能系由类菌原体和病毒一起感染所致,丛枝黄化症状可能由前者引起,而花叶症状可能由病毒引起。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 Stal)与传播泡桐丛枝病有关,可能为媒介昆虫。  相似文献   

8.
在泡桐丛枝病病树中检出类菌原体和病毒质粒(15×250~300 nm)。在病叶叶脉筛管细胞中,观察到有些类菌原体似有穿透细胞壁现象,这种现象是否为通过筛孔或破坏细胞壁还有待阐明。这种病毒可以由病树分离、浓缩和接种到草本寄主(心叶烟、普通烟和洋酸浆),并引起系统花叶症状。可从这些病株分离得病毒质粒和回接到泡桐健苗上引起发病。泡桐丛枝病可能系由类菌原体和病毒一起感染所致,丛枝黄化症状可能由前者引起,而花叶症状可能由病毒引起。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 Stal)与传播泡桐丛枝病有关,可能为媒介昆虫。  相似文献   

9.
1979年夏天和1980年9月,我们相继在广东省普宁县和博罗县的芝麻田中发现了芝麻变叶病。这种病害俗称“芝麻公”。其最大特点,即花柄拉长,花瓣转绿,柱头伸长,长出叶子,整个植株矮化,叶子变小丛生,节间变短(图1)。不能结籽,完全丧失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79年夏天和1980年9月,我们相继在广东省普宁县和博罗县的芝麻田中发现了芝麻变叶病。这种病害俗称“芝麻公”。其最大特点,即花柄拉长,花瓣转绿,柱头伸长,长出叶子,整个植株矮化,叶子变小丛生,节间变短(图1)。不能结籽,完全丧失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泡桐微茎尖培养脱除泡桐丛枝病原(MLO)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感染丛枝病原(MLO)的泡桐组培苗为试材,大量切取长度在0.3mm~0.5mm范围内的微茎尖,在MS和附加0.1mg/LIBA和1~7mg/L6-BA的培养基上进行脱毒试验。根据外植体培养过程的病状有无.病源MLO的DAPI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证明微茎炎培养能够获得脱除泡桐丛枝病原MLO的试管苗,其脱毒率在14.29~28.57%之间。脱毒的两个无性系试管苗经连续继代培养一年以上,其生长性状正常且稳定。试验还显示了微茎炎培养脱毒率受采用的茎尖大小、切割技术、培养基中的激素比例及无性系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3.
泡桐丛枝病与超氧物歧化酶的关系(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染丛枝病的泡桐叶片,枝条和根韧皮部的超氧物歧化酶活性总是低于健康植株,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相反;组织内的丙二醛大量积累。  相似文献   

14.
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DNA的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部分纯化的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为材料,抽提DNA,进行EcoR Ⅰ-Hind Ⅲ双酶切,回收的DNA 片段插入到载体pGEM-3Zf(+ )中,转化E.coliDH 5α。经双重杂交初筛以及Dotblot和Southern blot杂交的回交确证,获得两个仅与患丛枝病泡桐总核酸有杂交而与健康对照无杂交的克隆(A4,1.69 kb;C42,2.08 kb)。部分测序的结果表明:A4 和C42插入片段中A+T含量分别为72.5% 和67.9% ,具有典型支原体属微生物的碱基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15.
根癌农杆菌对健康和患丛枝病泡桐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瑶  柳晟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3):406-412,T001
选取健康及患丛枝病泡桐(Paulownia spp.)为材料,建立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系统,以茎段作为转化受体,诱导分化和生根的最佳激素组合分别是MS+BA4mg/L NAA0.2mg/L和1/2MS+KT0.5mg/L IBA0.25mg/L。芽分化频率可达22.8%。健康和患病泡桐的茎段经农杆菌共培养3d后,在附加50mg/Lm的选择分化培养基上培养20d左右再生出抗性芽,经培养、诱导生根,获得了转基因再生植株,建立了泡桐的遗传转化体系。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泡桐的基因组,标记基因ITPⅡ在再生植株中也得到表达,同时对影响转化的一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雷竹林区丛枝病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为明确该病的发生规律和病原种类,以及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和野外药剂防效,本研究对6个雷竹丛枝病发病林区进行调查与样品采集,通过野外观测与分析,掌握了该病害发生特点和演变规律;运用表型特征观测与多基因(ITS、LSU、SSU、tef1-α、rpb2、mcm7和tub2)系统发育分析,明确该病害病原为竹针孢麦角菌Aciculosporium take;采用不同培养基、pH、光照、碳氮源条件培养病原菌,其最适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为PDA,最佳pH值为7.5,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酵母膏,最佳光照为24 h全光照;依据含药平板试验,10%苯醚甲环唑WG抑菌效果最佳,EC50值为0.019 μg/mL,野外防治试验中,浓度为400 μg/mL的苯醚甲环唑,防治效果达96.57%。  相似文献   

17.
罗汉果疱叶丛枝病的病原及其在某些寄主上的症状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国光  周广泉   《广西植物》1984,(3):257-260+274
葫芦科的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Swingle)Jeffrey)感染一种系统性的黄化型病害。 通过两次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在病茎和病叶脉的韧皮组织中的薄壁细胞和伴胞中,发现有类菌质体(MLO),同时在重复的电镜观察中,在上述组织的薄壁细胞内,还发现风轮状的病毒(Virus)内含体。在健株的上述组织中。没有发现MLO和风轮状内含体。 在用三种不同接种方法(媒介昆虫、叶擦和汁液重创摩擦)进行的生物学测定的结果表明:罗汉果疱叶丛枝病有广泛的寄生范围,其症状特点:在常用的鉴定病毒的常规寄主上,最终均呈现黄化症状,没有系统性或局部性的斑点反应。其中在葫芦科的某些植物上的症状,基本上与罗汉果的症状相近似:初期明脉或脉间褪绿,继之出现疱状斑驳叶,叶片扭卷畸形,后期黄化。在茄科的供试植物上,症状特点:初期多为脉间褪绿,随之株形矮化,叶片变小。豆科上的症状:既有明脉,也有脉间褪绿,叶片呈现细长扭曲,变小并丛生。十字花科的症状特点是褪绿斑驳叶,株形矮化,叶片变小。  相似文献   

18.
突触的概念首先由生理学家Sherrington(1897)提出,自从被应用于形态学后,始终是神经形态学领域内重要的研究课题。神经形态学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神经组织染色技术进行近半世纪的工作,已获得极为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但由于光学显微镜放大率和辨别力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很多更精细的结构不能看到或看不清。近十余年来由于电子显微镜被应用于突触的研究,突触超细微结构的秘密才被更多地揭露。本文就这方面的一些资料分别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泡桐属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