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过去,人们认为地球上最原始的花朵是玉兰花。玉兰是木兰目、木兰科、玉兰属的植物。在现生的显花植物中,非常原始的科都集中在木兰目里,其中又以木兰科最为原始。在晚白垩纪和第三纪,木兰科植物曾兴盛一时,繁衍遍及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甚至远及格陵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等地。今天,木兰科在植物界中并不扮演什么重要的角色,只不过是一群从被子植物进化早期残存下来的孑遗植物罢了,但是,它们的原始性状却比比  相似文献   

2.
荷花玉兰是重要的药用、观赏及园林绿化植物.应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荷花玉兰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解析了其基因组结构,并与近缘物种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荷花玉兰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59623bp,两个反向互补重复区(IRs)长26563bp,被分隔的大单拷贝区(LSC)和小单拷贝区(SSC)长度分别为87757和18740bp.成功注释129个叶绿体基因,其中18个基因含有内含子.基因的种类、数目以及GC含量等与其他木兰科物种相类似.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218个SSR位点,大多位点富含A-T,具有碱基偏好性.木兰科物种的重复基序类型和丰度相对保守,有利于开发叶绿体基因组载体.木兰亚纲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大小及IR区边界的变化与ycf1的长度密切相关.采用30个物种叶绿体基因组的66个共有蛋白编码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木兰属在被子植物中的进化位置进行了探讨.荷花玉兰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的获得和结构解析对优良品种培育、叶绿体基因组工程、木兰科物种分子标记开发及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玉兰属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介绍了玉兰属Yulania Spach分类简史,分析了玉兰属与木兰属Magnolia L.主要分类性状及其区别。阐述了药室纵裂方向、开化时期、花蕾顶生与腋生等性状的演化关系,提出玉兰属与木兰属是趋同演化的两个分类群,花先叶开放等性状是玉兰属的重要标志,中国暖温带是该属树种的起源中心、分布中心和多样性中心等新观点。确立玉兰属的系统位置,对解决现有木兰属乃至木兰科分类系统的争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玉兰属Yulania Spach分类简史,分析了玉兰属与木兰属Magnolia L.的主要分类性状及其区别,阐述了药室纵裂方向、开花时期、花蕾顶生与腋生等性状的演化关系,提出玉兰属与木兰属是趋同演化的两个分类群,花先叶开放等性状是玉兰属的重要标志,中国暖温带是该属树种的起源中心、分布中心和多样性中心等新观点。确立玉兰属的系统位置,对解决现有木兰属乃至木兰科分类系统的争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白玉兰、飞黄玉兰、红运玉兰、二乔玉兰、望春玉兰、紫玉兰等木兰科观赏植物,具有独特的树形,多样的开花习性,美丽的花果,而且对环境条件要求不苛,适应性较广,在我国园林观赏树种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它们的繁殖方法多样,各地有所差异。传统的方法是种子繁殖或嫁接...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木兰科玉兰属两新种,湖北玉兰(Yulania verrucata D.L.Fu,T.B.Zhao et S.S.Chen,sp.nov.)和楔叶玉兰(Y.cuneatofolia T.B.Chao,Z.X.Chen et D.L.Fu,sp.nov.)。湖北玉兰的独特特征是:枝、叶背面、叶柄、托叶、花梗和果梗均无毛;幼枝皮孔疣状突起,棕色,狭长椭圆体形。楔叶玉兰的独特特征是:叶楔形;花被片皱曲。  相似文献   

7.
望春玉兰形态变异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兰科植物望春玉兰Magnolio biondii Pamp.的干燥花蕾是治疗鼻炎的名贵药材辛夷。望春玉兰主要分布于河南的南召县与鲁山县之间的皇城幔,年产辛夷20多万公斤,占全国年产量的70%以上。为提高辛夷产量,选育良种,笔者对望春玉兰的形态变异作了观察研究。1.观察地点、方法及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木兰科(Magnoliaceae)常绿与落叶物种叶片构建的生理生态策略,选取黄山木兰(Yulaniacylindrica)、玉兰(Y.denudata)和鸡公山玉兰(Y. jigongshanensis) 3种落叶物种,以及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含笑花(Michelia figo)、石碌含笑(M. shiluensis) 3种常绿物种,对其叶片构建成本和叶片寿命相关的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木兰科3落叶种的单位叶片面积成本(CCarea)显著低于3常绿种,但落叶和常绿物种的叶片质量成本(CCmass)差异不显著。落叶物种的叶氮、磷含量(Nmass,Pmass)和比叶面积(SLA)均显著高于常绿物种,而叶片寿命(LLS)显著低于常绿物种。CCarea与LLS呈显著正相关,Nmass、Pmass和SLA均与LLS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木兰科玉兰属落叶物种单位面积叶片构建成本小于常绿物种;落叶物种叶片寿命短,但采取低成本构建策略,提高比叶面积获得更多光资源,增加营养积累,也揭示了玉兰属落叶物种适应北亚热带较短的生长季和较低水热条件的生理生态策略。  相似文献   

9.
木兰科植物的杂交亲和性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常规杂交育种的方法,在木兰科属内和属间进行了62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除木兰属的木兰亚属和玉兰亚属之间没有杂交亲和性外,木兰科其他属内都有杂交亲和性,这表明属内不存在生殖隔离,除拟单性木兰属与木兰属的木兰亚属之间有杂交亲和性外,其它属间都没有杂交亲和性,这表明这些属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因此,木兰科植物的杂交亲和性基本上支持根据形态特征所建立的木兰科科下分类系统,同时,建议将拟单性木兰属与木兰属的木兰亚属合并为木兰属,并将玉兰亚属从木兰属中分出作为玉兰属。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通报》2006,41(4):4-4
日前,在最新出版的《植物研究》杂志上,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马履一带领的课题组正式发表了我国木兰科木兰属的1个新种——红花玉兰,其发现在湖北五峰,红花玉兰的发现尚属首次。《中国树木志》总编辑洪涛教授认为,红花玉兰的发现和命名,对研究木兰属的系统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对红花玉兰的保护、繁殖和利用具有生产实践价值,他建议有关部门支持对红花玉兰继续进行全面研究,建立繁育基地,加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木兰科植物爱威胁的状况及其保护措施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是原始的被子植物,中国是木兰科植物的起源中心,在地史上木兰科植物有过广泛分布,木兰科植物有重要经济作用。近年来,由于各地森林遭受强度破坏和碎化,许多种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主要探讨中国木兰科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区系性质,受威胁现状和保护措施,以及木兰科植物的开发利用等。  相似文献   

12.
木兰科植物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至温带地区(尤以北半球为多),约13属,200余种。它的许多特征表明它的分化程度不高,被公认为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科之一。本文提供的一组玉兰(Magnoliadenudata)照片将有助于我们形象地认识木兰科植物的分类学地...  相似文献   

13.
木兰科植物的人工杂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常规人工杂交方法,在木兰科中进行了68个组合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花粉活力随种类不同有很大差异,人工授粉后结实率很高,小孢子败育不是木兰科植物自然结实率普遍低的主要原因。木兰亚属种间杂交均表现为亲和,含笑属有些种间杂交不亲和;属间杂交多不亲和,但红元宝二乔玉兰与金叶含笑和云南含笑的杂交完全亲和,结实率高达80%~100%,表明玉兰亚属和含笑属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观光木与金叶含笑、云南含笑虽有较高的杂交结实率,但杂交种子不能萌发,支持观光木属成立。  相似文献   

14.
四川玉兰属两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中国四川省木兰科玉兰属两新种,北川玉兰(Yulania carnosa D. L. Fu et D. L. Zhang sp. nov.)和时珍玉兰(Y.shizhenii D. L. Fu et F. W. Li sp. nov.)。两新种的独特特征是:北川玉兰每花具佛焰苞状苞片2枚,1枚膜质,着生在花梗中间,另1枚肉质,着生在花梗顶端。时珍玉兰花被片、雄蕊和雌蕊的花柱、柱头均为纯白色;雄蕊约20枚。两新种由傅大立于2001年3月在四川省发现并采集,模式标本存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模式标本号:北川玉兰No.200103141,时珍玉兰No.200103161。  相似文献   

15.
木兰科13个分类群和12个杂交组合的染色体数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木兰科Magnoliaceae 13个分类群的染色体进行了计数, 其中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香港木兰Magnolia championii、馨香玉兰Magnolia odoratissima、香木兰Magnolia guangnanensis等12个种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同时对木兰科属内属间的12个人工杂交组合的后代进行了染色体鉴定,其中,二乔玉兰红元宝Magnolia×soulangeana“Hongyuanbao” (♀,2n=4x=76)与云南含笑Michelia yunnanensis (♂,2n=2x=38)、红元宝与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2n=2x=38)杂交后代的染色体为2n=3x=57,为其亲本染色体半数之和,证明这两个远缘杂交后代为真实杂种。  相似文献   

16.
浓香悦人白兰花 木兰科含笑属(Michelia)的白兰花(M.alba),虽然也有白玉兰、玉兰花等别称,但与玉兰差异较大。首先,白兰花的花朵生在叶腋,不像玉兰那样生于枝顶端。另外,白兰花的柱状花托上,雌蕊群与雄蕊群之间有一小段是隔开的,这一段通常被称为雄蕊柄。再有,白兰花花朵不太长,白色,有极浓而悦人的香气,花被片狭长,多达10枚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玉兰属两新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描述了中国木兰科玉兰属两新种,奇叶玉兰(Yulania mirifolia D.L.Fu,T B Zhao etZ.X.Chen,sp.nov.)和青皮玉兰(Yulania viridula D.L.Fu,T B Zhao et G.H.Tian,sp.nov.)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并与近缘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嵊州市木兰科新品种研究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玉兰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经该所创办人,玉兰育种专家王飞罡之手培育的玉兰优良新品种,不仅在花形、花色、花期和气味等观赏性状上取得了突破,观赏价值高于传统的玉兰品种,而且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抗污染等特性。可在北纬41度(北京以北100公里)以南的城市园林中露地越冬,可在pH8,3的碱性土壤中种植,并在钢铁厂二氧化硫污染区生长良好。其中有4种近年培育的品种尤为优秀。一、红运玉兰花色艳丽,花被片内白外红。具一年多次开花的特性。在南方一年三次…  相似文献   

19.
细胞学方法在木兰科杂交育种早期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木兰科 1个属内种间杂交组合红花山玉兰 (Magnoliadelavayi) (♀ )×广玉兰(M grandiflora) (♂ )和 1个属间杂交组合红花山玉兰 (♀ )×乐东拟单性木兰 (Parakmerialotungensis) (♂ )的亲本及F1代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结果表明 ,前者的杂交后代染色体数目为 76条 ,正好是二倍体红花山玉兰 (2n =2x =38)和六倍体广玉兰 (2n =6x =114 )的半数之和 ,且在F1代的分裂中期染色体具大小两种类型 ,可以明显看出来自红花山玉兰的染色体较大 ,而来自广玉兰的染色体较短小 ,这证明该F1为两者的杂交种 ;而后者的杂交后代染色体数仅为 38条 ,而不是二倍体山玉兰和六倍体乐东拟单性木兰 (2n =6x =114 )的半数之和 ,且所有染色体形态都与红花山玉兰相同这证明该F1代不是真正的杂交种 ,可能是无融合生殖的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学方法是木兰科植物杂交育种中早期检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玉兰减数分裂观察及染色体构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去壁低渗方法,观察研究了玉兰Magnolia denudat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细胞学特征。实验结果证实玉兰存在两种染色体倍性,即2n=4x=76和2n=6x=114。通常,在木兰属甚至整个木兰科每个物种只具有一种染色体数目。玉兰有丝分裂间期核为复杂染色中心型,其中期染色体较小。玉兰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构型表现出多样性,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比同源多倍体预期的二价体出现的频率更高些,其次是在减数分裂中期I可以观察到1或2个环状和(或)链状六价体。这些特征与同源异源六倍体或部分的异源六倍体种北美红杉Seq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