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高度致命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五种狂犬病毒蛋白中,糖蛋白是唯一暴露在包膜外的,是一种保护性抗原,可以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性抗体。本文主要重点介绍了糖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2.
狂犬病疫苗及其免疫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狂犬病疫苗及其免疫防治的研究进展张德礼北京军区后勤部军马防治检验所,1000714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以狂躁、恐水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直接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各种哺乳动物和鸟类对狂犬病都有易感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柱层析法提纯狂犬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柱层析法提纯狂犬病毒的研究顾鸣,邵益斌,顾勤,曾蓉芳(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200051)关键词狂犬病毒,柱层析法迄今,分离提纯包膜病毒的方法多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亲和层析法和等电聚焦法等,这些方法有一定的优点,但用在处理量很大的病毒疫苗...  相似文献   

4.
选用不同核酸类型的脂包膜病毒,其中RNA病毒为水疱性口炎病毒(VSV),DNA病毒为伪狂犬病毒(PRV),将两种指示病毒分别用于验证低pH孵放法对不同厂家生产的人血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的病毒灭活效果。结果表明,液体IVIG的pH值为3.8~4.4,在23~25℃环境中,孵放21天可灭活VSV和PRV,两种指示病毒的灭活效果分别为≥5.50~6.62和≥5.38~6.62logTCID50/0.1ml。因此,低pH孵放法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实用的灭活脂包膜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S/D法灭活血液制剂中脂包膜病毒效果验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选用不同核酸的脂包膜病毒,其中RNA病毒为水疱性口炎病毒(VSV),DNA病毒为伪狂犬病毒(PRV),将两种指示病毒分别用于验证S/D法处理对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Ⅷ、静注丙种球蛋白、免疫血浆等血液制剂的病毒灭活效果。结果该法对所有被处理的血液制剂中的PRV及VSV灭活能力分别为≥3.38~5.88和≥3.50~4.75logTCID50/0.1ml,表明S/D法对两种病毒核酸类型的脂包膜病毒有良好的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6.
全球每年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死亡人数为50 000例,狂犬病毒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狂犬疫苗是抵御狂犬病毒的最有效的手段,随着近些年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新型疫苗的研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安全有效的人用狂犬疫苗的出现,为人类抵御狂犬病毒提供了更有效的保护。细胞培养的狂犬疫苗还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人类抵御狂犬病毒主要手段,而单克隆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药物不久的上市,将为人类抵御狂犬病毒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选用不同核酸类型的脂包膜病毒,其中RNA病毒为水疱性口炎病毒(VSV),DNA病毒为伪狂犬病毒(PRV),将两种指示病毒分别用于验证一定浓度的辛酸盐对某一厂家生产的人血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的病毒灭活效果。结果表明,液体IVIG在辛酸钠(0.7±0.2mmol/g蛋白)、pH(5.1±0.1)、29.5~30.5℃,孵放90min可灭活VSV和PRV,两种指示病毒的灭活效果分别为≥4.00~4.12和≥5.25~5.75log TCID50/0.1ml。因此,辛酸盐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灭活脂包膜病毒的灭活剂。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毒是仅有的完全特异的示踪剂,因为它能逆向通过化学突触进行神经示踪且不改变神经细胞的代谢,可以逐级的,时间依赖的方式感染大量的突触联系的神经网络.根据狂犬病毒的特性解释该病毒作为神经示踪剂的优势,总结狂犬病毒跨神经进行示踪的方法,并对基因修饰的狂犬病毒的新兴技术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反向遗传学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在分子病毒学研究领域兴起的新技术,通常也被称为“病毒拯救”。综述了应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拯救”狂犬病毒的主要技术体系以及反向遗传学技术在狂犬病毒致病机理、狂犬病毒疫苗及载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反义基因治疗──分子病毒学新领域张德礼(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队北京军区兽医防治中心北京100071)朱关福(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北京100850)反义技术同基因工程的常规技术相反,走的是抑制基因表达的路线。它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反义核...  相似文献   

11.
程立均  贾茜 《病毒学报》2006,22(3):230-232
一直以来,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类致死性传染病。对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主要是采用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RIG)结合狂犬疫苗注射的方法。目前使用的两类RIG为人RIG(HRIG)和马RIG(ERIG),它们都是从免疫血清中分离出来的。由于HRIG成本高且产量少,质量难以控制,有潜在病毒污染的风险;而ERIG存在引起过敏反应等问题,因此,人们期望抗狂犬病毒人单克隆抗体能够取代RIG,用于狂犬病的暴露后预防。在狂犬病毒的多种免疫原物质中,狂犬病毒糖蛋白(以下简称G蛋白)是诱导产生抗病毒免疫保护的一种主要抗原,同时也是诱导产生病毒中和抗体并与之反应的唯一抗原。针对G蛋白的抗狂犬病毒抗体中和细胞外的狂犬病毒,并介导感染细胞的裂解及抗体依赖性的细胞毒性。在Dietzschold等发现的几株针对G蛋白的人单克隆中和抗体中,中和毒株的范围最广、抗体效价最高的为SO57,除此之外,SOJB也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针对G蛋白的人单克隆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一对狂犬病毒特异性引物,经逆转录和循环的扩增,从狂犬病毒感染的细胞及加热灭活的这种样本中,都扩增出了与预期相符的带,表明结合热灭活技术可用作狂犬病毒的安全,敏感,特异,快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人源抗狂犬病毒二硫键稳定性Fv抗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抗狂犬病毒scFv进行稳定性改构 ,纯化制备有活性的人源抗狂犬病毒二硫键稳定性Fv抗体片段 (dsFv) ,然后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将dsFvVH 、VL 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pET22b(+) BL21(DE3)中表达 ,将其包涵体分别在变性缓冲液中溶解 ,稀释后加入折叠缓冲液使其折叠形成有活性的dsFv抗体片段 ,上Ni-NTA柱进行纯化。然后以其亲本scFv作为对照 ,对dsFv的亲和力、稳定性以及体外中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与其母本抗体scFv相比 ,改构后的抗狂犬病毒dsFv保持了对狂犬病毒Vero疫苗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而且其亲和力明显提高 ;抗狂犬病毒dsFv在血清和BSA中的稳定性有明显的改进 ,而且其热稳定性和抵抗尿素化学变性的能力亦大大改进 ;蚀斑减少中和实验显示 ,抗狂犬病毒dsFv抗体片段能特异中和狂犬病毒 ,阻止狂犬病毒对Vero细胞的吸附 ,抑制狂犬病毒对靶细胞的感染 ,从而导致蚀斑减少甚至消失 ;scFv抗体片段仅可部分抑制蚀斑的形成 ,但不能全部抑制。这为进一步研究抗狂犬病毒dsFv基因工程抗体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在临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狂犬病毒滴度的快速、经济的检测方法——噬斑法(PFU),验证其与小鼠脑内攻击法(计算LD50)的相关性,并用于PM株狂犬病毒的滴度测定。方法狂犬病毒做10倍系列稀释,然后接种于单层BHK21细胞上,37℃、5%CO2吸附1h后,加入覆盖液,33℃、5%CO2培养7~10天后用1.5%的结晶紫染色。用建立的噬斑法和小鼠脑内攻击法同时测定狂犬病毒的滴度,以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重复性。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狂犬病毒滴度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为0.939,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呈良好的正相关性。结论噬斑法可替代小鼠脑内滴定法检测狂犬病毒滴度。  相似文献   

15.
Wikter于1978年首先建立了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McAb),并用它发现了狂犬病毒株的抗原差异,而国内尚未见到有关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报道。为此,在建立快速检测狂犬病毒抗原和抗体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将感染狂犬病毒aG株(我国狂犬疫苗生产毒种)后发病的BALB/c乳鼠脑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融合率为95.7%(401/419),阳性克隆占26.8%。经克隆化  相似文献   

16.
重组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是一种全人源的抗病毒感染单抗,主要用于狂犬病毒暴露后预防。采用糖苷酶处理2种重组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Mab1、Mab2水解切除N-糖链,通过糖染色和毛细管电泳检测确定N-糖链酶解程度,利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检测其中和活性,分析N-糖链切除对该单抗中和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糖链切除后抗体中和活性无明显变化。说明N-糖链对这两株抗狂犬病毒单抗的体外中和活性不是必须的结构成分。  相似文献   

17.
<正> 本文报告二个细胞系(BHK-21/13S和HeP-2)对狂犬病毒慢性感染过程长期观察的结果。 狂犬病毒在二种细胞中慢性感染过程的观察,结果表明BHK-21/135狂犬病毒的特征是细胞含有病毒抗原水平呈周期性地幅度很大的波动(从100%到<1%)并且表明当抗原阳性细胞较多时细胞单层稀薄,在抗原阳性细胞较少的情况下,可见到在稠密的细胞单层上有局灶性或单个的含有病毒抗原的细胞。狂犬病毒慢性感染滴度较低,不超过3-4lgLD_(50)/0.03ml。 早期文献曾已阐明狂犬病毒的感染滴度与含萤光抗原或特异性包涵体的细胞数量有平行关系。作者是从30代以后的细胞开始进行有系统的观察,而上述文献所提供的是25  相似文献   

18.
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Fab段基因的获得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噬菌体表面呈现(phage display)技术获得了人源抗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Fab段基因及其表达。从狂犬病毒PM株Vero细胞疫苗免疫的人抗凝血中分离获得外周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RNA,通过RTPCR方法,用一组人IgG Fab基因4特异性引物,从合成的cDNA中扩增了一组轻链和重链Fab段基因,将轻链和重链Fab段基因,将轻链和重链先后克隆入噬菌体载体pComb3,成功地建立了抗狂犬病毒抗原的方法,对此抗体库进行富积筛选表达,成功地获得了抗狂犬病毒的人源单抗Fab段基因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有效表达,对其中一株单抗G10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发现它与一株鼠源中和性狂犬病毒糖蛋白特异性单抗存在竞争,证实该单抗能识别狂犬病毒糖蛋白,其序列资料分析表明,该单抗为一株新的抗狂犬病毒人源基因工程抗体。  相似文献   

19.
复制性和非复制性禽痘病毒载体疫苗张德礼(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队北京军区兽医防治中心100071)朱关福(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北京100850)1基因工程新型疫苗时代的来临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工具之一。近年重组疫苗的研究已成为基因工程...  相似文献   

20.
对重组痘苗病毒和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狂犬病毒NP及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的狂犬病毒核衣壳蛋白(RNP),先经Sepharose CL 4B分子筛柱初步提纯,再以抗狂犬病毒NP McAB 2C12-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纯化分离,经ELISA,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分析证实,获得了高纯度和免疫反应性的NP和RNP。以相同剂量的纯化蛋白免疫小鼠,RNP和两种重组NP均可诱生特异的抗NP抗体,三种蛋白间无明显差异;狂犬病毒CVS株攻击保护实验结果显示,三种蛋白免疫的小鼠存活率约为50%;两种重组NP的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与天然狂犬病毒RNP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