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门螺旋菌致小鼠胃溃疡的动物模型胃溃疡和细菌感染的联系,在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pylori)被发现十几年以后,已被广泛确认。胃炎、胃溃疡,以致胃癌的发生确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胃溃疡的治疗手段也从传统的抗胃酸转向消灭感染。为了研究细菌致...  相似文献   

2.
许多植物细胞核中存在一些较小的球形或卵圆形的结构,不同作者分别将其称为球体(spherules)[1]、核体(karyosome)[2]、核仁附着小体(nucleolusasociatedbodies)[3]、螺旋小体(coiledbodies)[4...  相似文献   

3.
有序差异显示:一种基因表达谱系统比较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具有同一基因组的各种细胞群之间基因的差异表达谱十分重要。目前,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技术大致有mRNA差异显示[1]、RDA[3]、SSH[4、5]和cDNA阵列[6]等。近几年,还发展了一些研究基因差异表达谱系统的技术,如RLCS(restrictionland-markcDNAscanning)[8]、GEF(geneexpres-sionfingerprinting)[2]和RNA指纹法[9]等。然而,这些技术或较为复杂,或灵敏度偏低。本文拟介绍一种有效的基因表达谱系统比较法——有序差…  相似文献   

4.
除草剂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特拉津(Atrazine)又称氯乙异丙嗪[2-氯-4(乙基)-6-(异丙氨基)-1,3,5-三嗪],商品名莠去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三嗪类除草剂,用于阔叶杂草和禾草的防除,如玉米、高梁、甘蔗和库区杂草等。阿特拉津虽然是一种低毒除草剂,但由于它被微生物矿化的过程十分缓慢,在土壤中的半存留期长达4-57周,所以在施用过这种除草剂的土壤中以及地下水和表面水中,其浓度远远超过3ppb的最大允许值,造成对环境的污染[1]。阿特拉津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使用了近40年,其在环境中的扩散引起广泛重视,因此研究这种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机理十分必要。虽然自1982年以来先后在诺卡氏菌属(Nocardia)[2,3]、红球菌属(Rhodococus)[4,5]、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6]、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7]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1,8,9]等多个细菌属中分离到降解阿特拉津的菌株,但直到90年代中期,对这一生物降解过程所涉及到的基因、酶和中间代谢物仍知之甚少。自1995年Wacket实验室从施用过阿特拉津的土壤中分离到假单胞菌ADP菌株以后[1],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机理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此后,又从根瘤菌属(Rhizobium)[10]以及棍状杆菌属(Clavibacter)、产碱杆菌属(Alcaligens)[11]和Ralstonia等多个细菌属中分离到降解阿特拉津的细菌。本文主要对假单胞菌ADP菌株降解阿特拉津的酶学、遗传学和生物工程研究概况作简要介绍 。  相似文献   

5.
周洁  黄大有  刘鼎新 《生理学报》1994,46(5):488-494
本研究应用[3H]cortisol和[3H]dexamethasone(DEX)两种配基,观察到大鼠肝细胞膜上存在一类糖皮质激素(GC)特异结合位点。这些位点与GC的结合具有饱和性、高亲和力及低容量。其平衡解离常数(Kd)分别为12.84±6.58nmol/L和40.27±23.44nmol/L;最大结合容量(Bmax)分别为2.57±1.84pmol/mg蛋白质与0.64±0.18pmol/mg蛋白质(cortisol,n=4;DEX,n=3;±SE)。动力学实验数据所得的Kd值与Scatchard分析所得的Kd值结果基本一致。[3H]cortisol和[3H]DEX饱和结合实验数据用Scatchard作图分析,均显示为直线。Hill系数则分别为0.9880和0.9990.竞争抑制实验结果表明,cortisol对[3H]cortisol的结合位点有高度特异性竞争,比其它几种类固醇(强的松、黄体酮、RU486、DEX)的竞争力至少强40倍以上.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进行研究,也提供了[3H]cortisol特异结合银粒位于大鼠肝细胞膜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龙允 《蛇志》1996,8(4):37-38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龙允穗综述陈振侬、洪瑞香审校(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内科南宁530027)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尤其是活动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且与消化性溃疡发生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7.
(cAMP,ATP)区域化与基因转录调控模型孙兆贵(山东中医学院肿瘤技术省重点实验室42信箱,济南250014)李震(山东中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关于基因差异性表达机制的模型,以及有关研究报道很多,艾伯茨等(1990)[2],麦克莱恩等(1987)[5]...  相似文献   

8.
文摘     
文摘基因工程980001用荧光假单胞菌不同突变株接种的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英]/Kozdroj,J.∥ActaMicrobiol.Pol.-1997,46(1).-57~63[译自DBA,1997,16(18),97-09309]研究了荧光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9.
王敏  周尧 《昆虫分类学报》1997,19(3):216-216
本文报道发现于我国云南的灰蝶科Lycaenidae1新记录属:塔灰蝶属Thaduka Moore,[1879];3新记录种:塔灰蝶Thaduka multicandata Moore,[1879],佩娆灰蝶Arhopala perimuta (Moore,[1858])和迪花灰蝶Flos diardi(Hewitson,1862)。  相似文献   

10.
三褶脉紫菀中的新二萜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褶脉紫菀(AsterageratoidesTurcz.)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遍布全国,是民间常用的中药,有清热解毒、祛痰镇咳的功效[1,2]。化学工作者们曾从其同属植物紫菀(AstertararicusL.f.)中分离到紫菀酮(shionone)、槲皮素(quercetin)、无羁萜(friedelin)、表无羁萜(epifriedelinel)、毛叶醇(lachnophyllol)、乙酸毛叶酯(lachnophyllolacetate)、茴香醚(anethole)以及紫菀三萜皂甙[2—4]…  相似文献   

11.
过去20年,人们已经分离到了相当数量的与发育相关的基因。这主要借助于蛋白质产物的分离纯化,然后根据其氨基酸结构推算其相应的核苷酸序列,并据此合成寡核苷酸探针,最终从cDNA文库或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出目的基因。而未知其编码产物的发育基因的分离克隆则是非常困难的工作,以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方法有DNA标签法(DNAtagging)[1,2,3],作图克隆法(map-basedcloning)[4],差别筛选法(diferentialscreening)[5]和扣除杂交法(subtractivehybridization)[6,7,8]。这些方法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由于各自的缺陷性,而限制了它们更加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PCR技术的基础上,人们已经建立了若干种分离克隆植物发育基因的新方法。1992年,LiangP和PardeeA[9]首次提出并运用了mRNA差别显示技术(mRNAdif-ferentialdisplayreversetranscription-PCR,DDRT-PCR)来进行基因的分离。实践表明,mRNA差别显示技术在分离、鉴定差别表达的新基因方面与以前的各种技术相比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同时它也存在着重复性较差等缺点。因此,最近研究工作者又在其基础上,发展了诸如代表性差式分析(representationaldiferenceanalysis,RDA)[10,11]和抑制性扣除(或减去)杂交(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12]等一些更新的方法。下面就此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甲壳质脱乙酰基酶的研究概况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壳质脱乙酰基酶(chitindeacetylase)最初是从真菌毛霉(Mucor.rouxi)分离纯化的一种乙酰基转移酶。这种酶可以催化脱去甲壳质分子中N-乙酰葡糖胺链上的乙酰基,而使之变成壳多糖[1]。除几种真菌外,在昆虫中也发现了这种酶的存在[2]。真菌的甲壳质脱乙酰基酶主要参与真菌细胞壁的形成[3],还与真菌自溶的过程中的细胞壁裂解有关[4]。最近又发现它参与植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  相似文献   

13.
郭林 《菌物系统》1998,17(1):1-3
本文报道了3个新组合种和3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组合是:广州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cantonense(Zundel)L.Guo]香茅粒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cymbopogonis-distantis(Ling)L.Guo]和海南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bainanae(Zundel)L.Guo]。中国新记录种为:中间黑粉菌(Ustilago tanakae  相似文献   

14.
对12株幽门螺旋菌分离株生长特性研究发现,12株幽门螺旋菌分离株的生长繁殖呈溶菌酶依赖性,这一依赖性在幽门螺旋菌最初几代传代时极为明显。同时发现,外源溶菌酶有利于幽门螺旋菌维持其独特的菌体形态。因此,溶菌酶是幽门螺旋菌生长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溶菌酶——幽门螺旋菌生长的重要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株幽门螺旋菌分离株生长特性研究发现,12株幽门螺旋菌分离株的生长繁殖呈溶菌酶依赖性,这一依赖性在幽门螺旋菌最初几代传代时极为明显。同时发现,外源溶菌酶有利于幽门螺旋菌维持其独特的菌体形态。因此,溶菌酶是幽门螺旋菌生长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糖皮质激素对肝细胞内游离钙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ura-2,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否影响肝细胞内游离钙(Intracellualar free calcium,[Ca^2+]i作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GC在短期内能升高肝细胞[Ca^2+]水入1.0μmol/L的Cortiso0.25min即可引起肝细胞[Ca^2+]的明显升高,到10分钟时效应达高峰。此时与静息状态的肝细胞水平相比胞浆内游离钙  相似文献   

17.
植物细胞核的凹入和核液泡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质互作在细胞核中形成膜囊结构首先是在动物细胞中揭示的[1]。对植物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亦发现有类似现象的存在[2—4]。在植物细胞核中形成的膜泡认为有两种形式:一是核被膜向核基质深度凹入,形成细胞质深入细胞核的状态,称之为“假包被(pseudo-inclusion)”[2,5];另一种形式是细胞核内膜或内外双层核膜向核基质深度凹入,并最终脱离核被膜,在核基质中形成囊泡结构,称之为“核液泡(nuclearvacuole)”[3,4,6,7]。对细胞核质间通过核被膜在结构上的特殊作用形式缺少像对通过…  相似文献   

18.
植物青枯病菌细菌素的产生,性质及其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菌素(Bacteriocin)是细菌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对同种或近缘种有特异性抑制作用的杀菌蛋白或多肽物质[1]。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如放射农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密执安棒形杆菌(Clavibacter michiganests)、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carotovora、 E. chrysanthemi)、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syringae)、甘蓝黑腐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等都具有产生细菌素的能力[2]…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旋菌感染与冠心病最近研究表明,幽门螺旋菌慢性感染与冠心病发病有关,Mendal等在一组病例的对照研究中发现幽门螺旋菌感染血清阳性的病人,其冠心病危险性增加一倍,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一样,幽门螺旋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是与其它常见危险因子,如吸烟、...  相似文献   

20.
槲皮素(quercetin,Que),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1],但是Que水溶性差,口服时胃肠难以吸收[2].因此,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Que,人工合成水溶性Que——槲桷皮素硫酸酯(sodiumquercetinsulf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