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及南美斑潜蝇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拟合了两种斑潜蝇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求出了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组建了不同温度下两种斑潜蝇实验种群的生殖力表,计算了主要的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的发育、存活、繁殖均有显著的影响,且两种斑潜蝇对温度的适应特性有着明显差异.美洲斑潜蝇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相对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种群的发育、生存及繁殖;而南美斑潜蝇适应的温度范围相对较窄,且适温范围明显偏低,高温不利于种群的增长;在各自的适温条件下,两种斑潜蝇都有很强的种群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兵  郝树广  康乐 《昆虫知识》2007,44(1):77-81,F0004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和南美斑潜蝇Liriomyzahuidobrensis(Blanchard)是我国的2种重要入侵性害虫。本实验室在标准化流程下饲养了48(L.huidobrensis)-160(L.sativae)个世代的稳定实验种群。美洲斑潜蝇的实验种群需要较大的繁殖规模(>100对)才能保持群体的稳定性。2种斑潜蝇4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幼虫为害特征差别明显。南美斑潜蝇的发育历期比美洲斑潜蝇长,总产卵量低于美洲斑潜蝇,但产卵历期明显长于美洲斑潜蝇。这可能是南美斑潜蝇较之容易繁殖的重要原因。该实验种群的建立为物种驯化、寄主选择性、抗性筛选及其它生理学、生态学等诸多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温、湿度对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羽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实验条件下 ,研究了温湿度对南美斑潜蝇Liriomgzahuidobrensis和美洲斑潜蝇Liriomgzasativae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对 2种斑潜蝇日羽化节律有显著的影响。随温度的升高 ,成虫的日羽化时段相应缩短 ,日羽化高峰期相应提前。且 2种斑潜蝇的羽化均集中在 1 2 :0 0之前。 2种斑潜蝇羽化所需要的最适温度 :南美斑潜蝇为 2 0℃ ,美洲斑潜蝇为 2 5℃ ;羽化所需要的最适相对湿度 :南美斑潜蝇为90 % ,美洲斑潜蝇为 1 0 0 %。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在光照周期为14L◊10D、R.H.为70%±5%的恒温(12~35℃)条件下美洲斑潜蝇的发育、繁殖和存活,求得美洲斑潜蝇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分别为8.77℃和295.69日度,给出了温度与各虫态发育速率间的函数关系。20~27.5℃时存活率较高,死亡主要发生在蛹期,35℃下蛹不能羽化。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种群增长指数于27.5℃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探讨了在光照周期为14L10D、R.H.为70 % ±5 % 的恒温(12 ~35 ℃) 条件下美洲斑潜蝇的发育、繁殖和存活,求得美洲斑潜蝇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分别为8 .77 ℃和295 .69 日度,给出了温度与各虫态发育速率间的函数关系.20 ~27 .5 ℃时存活率较高,死亡主要发生在蛹期,35 ℃下蛹不能羽化.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种群增长指数于27 .5 ℃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6.
本记录了福州郊区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寄主植物的初步名录。发现该地区美洲斑潜蝇可取食20科85种植物,南美斑潜蝇可取食20科73种。最后讨论了这两种斑潜蝇的主要寄主作物和杂草,并提出套种和清除田间杂草的农防措施;斑潜蝇的适应性很强,寄主范围正逐步扩大,应密切关注其动态。  相似文献   

7.
美洲斑潜蝇发生的物候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树广  康乐 《生态学报》2003,23(3):512-516
对美洲斑潜蝇各虫态发育与温度的关系的系统了解是利用寄生蜂防治斑潜蝇的关键。以花斑芸豆(Phaseolusvulgaris L.)为寄主 ,在 1 3、1 6、1 9、2 2、2 5、2 8、31、34℃ ,± 0 .5℃等温度下确定了美洲斑潜蝇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以 9.5℃为起点温度 ,建立了描述各虫态进程的物候学随机模型。结果表明 :各虫态占 50 %的种群数量时的有效积温量分别为 ,卵 46.97日度 ,幼虫 1 0 6.97日度 ,蛹 2 53.58日度。幼虫高峰期的积温为 75日度左右。化蛹积温在 90~ 1 2 0日度之间。成虫在 2 0 0日度开始羽化 ,30 0日度时全部个体基本羽化完成。蛹期的积温量与卵和幼虫的积温量之和相近。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温室中变温条件下的美洲斑潜蝇种群动态过程 ,更有利于开展寄生蜂与美洲斑潜蝇之间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三叶斑潜蝇是危害蔬菜、花卉的世界性大害虫。不同种间相互更替或取代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对近年来3种斑潜蝇种间竞争的研究。对斑潜蝇种间更替和取代现象的分析显示,生殖干扰、新生物型的出现、天敌、生态位、寄主植物以及抗药性等因素可能是影响它们种间竞争的关键。以期为斑潜蝇种群演替研究及防治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种群参数和自然内禀增长率的影响。实验在 5种温度即 15,2 0 ,2 5,30和 35℃ ,相对湿度为 80 % ,光照 12∶12 (L∶D)条件下进行 ,并用菜豆Phaseolusvulgaris作为它的寄主植物。实验结果表明 ,美洲斑潜蝇非成熟期的发育时间从 15℃的 38d减少到 35℃的 11d。描述卵 ,幼虫和蛹的发育率 (y)随温度 (t)变化的方程分别是 y =1 786 2t - 13 84 1,y =1 16 2t - 4 94 6和 y =0 6 34t - 5 146。雌成虫的寿命在 15℃条件下是 2 0d ,到 35℃时则下降到 9d。最适宜的繁殖温度是 2 0℃- 30℃ ,在此温度范围内每雌产卵量为 158粒到 2 82粒。非成熟期在 2 5℃条件下的死亡率最低 ,为9% ,而最高出现在 35℃ ,为 4 9%。在 2 5℃到 30℃这个温度范围内 ,获得较高的自然内禀增长率(rm)和净繁殖力 (R0 ) ,分别为 0 2 7和 116 8,此结果表明此温度范围最有利于该种群的增长 ,种群的世代增长倍数约为 117倍。实验结果还表明 ,该虫种群的平均世代历期 (T)和种群倍增时间 (t)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而种群有限增长率 (λ)与温度的关系则是正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温度下的飞行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昆虫飞行磨测试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在18℃到36℃条件下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在33℃下美洲斑潜蝇的飞行能力最强,个体最大飞行距离、最高飞行速度和最长飞行时间分别为8.22 km、1.10 km/h和253.50 min,其平均飞行距离为0.95 km。其飞行的适温范围是21~36℃,18℃为其飞行的下限温度。从18~33℃,随着温度的升高平均飞行距离(0.08~0.95 km)和平均飞行时间(6.57~47.94 min)也在增加,但到36℃又开始下降;雌虫比雄虫飞行能力强。在理论上,美洲斑潜蝇能靠自身飞行扩散0.08~0.95 km。  相似文献   

11.
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的生态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法评价了不同的生态控制措施(施用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乙醇提取物、施用机油乳剂和释放寄生性天敌)对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种群动态控制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喷施马缨丹乙醇提取物(浓度为1gDW/100mL)和机油乳剂(300x),释放寄生性天敌各处理区中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176、0.252、和0.377,表明这几种控制措施对美洲斑潜蝇的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对美洲斑潜蝇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为82.4%、74.8%和62.3%。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的生态控制系统,在田间评价了自然控制因子与人工控制措施联合对美洲斑潜蝇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美洲斑潜蝇成虫产卵高峰期施用马缨丹乙醇提取物(1gDW/100mL)和机油乳剂(300x),在幼虫高峰期释放寄生蜂(2000头/100m^2),处理后美洲斑潜蝇的种群趋势指数I值小于1,表明可以达到控制美洲斑潜蝇种群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恒温15,20,25,30和35℃下,对美洲斑潜蝇在菜豆上的发育和繁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5 ̄35℃范围内,未成熟期各虫态(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呈逻辑斯蒂曲线变化;卵期孵化率在25℃中最高;各温度下幼虫期存活率最高,低温15℃和高温35℃对蛹的存活有显示抑制作用,15℃时蛹的死亡率达39.6%。成虫寿命一般在20d以内,与温度呈直线负相关;繁殖力最高可达281  相似文献   

13.
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是广东地区发生和危害比较严重的两种蔬菜潜叶蝇,通过对两种斑潜蝇及其寄生蜂空间生态位的调查研究表明,发现两种斑潜蝇的生态位宽度受寄主影响各有不同,与其寄生蜂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小。底比斯釉姬小蜂Chysocharis pentheus(Walker)、冈崎灿姬小蜂Chysonotomyia okazakii(Kamijo)和丽灿姬小蜂Chysonotomyia formosa(Westwood)生态位宽度值相近且均高于其它寄生蜂,分布较其它三种寄生蜂广,三种寄生蜂对斑潜蝇的寄生跟随作用较强;甘蓝潜蝇茧蜂Opius dimidiatus(Ashmead)、黄潜蝇釉姬小蜂Chysocharis oscinidis Ashmead和异角亨姬小蜂Hemiptarenus varicornis(Girault)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值(B’i)均小于0.1,在大田中发生的跨度范围很窄,具有季节集中性。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的种间竞争,表现在对寄主资源的占有和掠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这也是田间三叶斑潜蝇种群数量一直高于美洲斑潜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南美斑潜蝇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了南美斑潜蝇各虫态的生长发育情况,采用直线回归法求出南美斑潜蝇卵、幼虫、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62、6.37、8.46和7.78℃,有效积温分别为43.67、72.99、128.21和243.90日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自20世纪90年代入侵我国后已经成为蔬菜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然而,近些年该昆虫已经逐渐成为研究植物和昆虫、昆虫抗寒性和寄主适应性等热点课题的模式种类。因此,为了实验室条件下更好保藏该虫的种群,本文研究了冷藏(世代发育起点温度8℃)对该斑潜蝇蛹发育和生存的影响。【方法】以化蛹后第3天的蛹为实验对象,8℃低温冷藏,并以冷藏时间(0、7、14、21、28和35 d)为参试因子研究了冷藏时间对美洲斑潜蝇蛹羽化率的影响;化蛹后每24 h解剖观察一次蛹并对蛹期发育阶段进行划分;根据划分的蛹期阶段,对处理中未羽化的蛹进行解剖比对,得到对低温最敏感的蛹期。【结果】随着冷藏时间的增长,美洲斑潜蝇的蛹羽化率逐渐降低。超过14 d后,羽化率明显下降。冷藏至35 d时羽化率为零。解剖正常发育的美洲斑潜蝇的蛹,将蛹期分为预蛹期、隐头蛹期、显头蛹初期、半透明眼期、浅黄色到琥珀色眼期、红褐色眼期、鬃毛蛹期。不同冷藏时间条件下,未羽化的蛹死亡时间主要为鬃毛蛹期,且鬃毛蛹期死亡的蛹的数量与贮藏时间呈正比例关系。【结论】在室内冷藏美洲斑潜蝇时,3日龄蛹8℃贮藏少于14 d为宜;鬃毛蛹期(10~11日龄蛹)对低温比较敏感,冷藏过程中,应避免鬃毛蛹期的蛹。  相似文献   

16.
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15、20、25、30和35℃五种温度下,观察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寿命等,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估测了种群参数。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卵、幼虫、蛹的历期变化分别为7.6~2.0天,12.7~2.9天,34.3~6.8天;成虫寿命变化为17.3~6.5天。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5℃,9.8℃,11.5℃,10.9℃,有效积温为3.9,52.7,128.5,229.9日度。在五种温度下,卵的存活率均在84.2%以上。幼虫除在15℃时存活率为66.7%外,其它温度均在94.6%以上,蛹的存活率变化幅度最大,25℃时为80.3%,35℃时仅为10.0%。30℃时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m最大,加倍时间最短,净生殖率最高。在20~35℃四种温度下种群的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阶段所占比例均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17.
陈兵  康乐 《动物学研究》2003,24(3):168-172
5南美斑潜蝇是我国重要入侵种 ,已在我国广泛分布。为了解其不同地理种群的冷适应能力 ,2 0 0 2年5月底至 7月初在其分布区从南到北每隔大约 5° (纬度 )安排 1个采样点 ,包括昆明、成都、西安、北京和赤峰 ,采集这些地理种群蛹和幼虫 ;在室内实验测定蛹的过冷却点 (SCP)。蛹的SCP随纬度升高显著增加 ,最大相差 3 7℃ ;5个地理种群的SCP与当地气温年较差呈显著负相关 ,但与年均温无关。上述结果说明 ,南美斑潜蝇向北扩散过程包含了包括SCP逐步降低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寄生性天敌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作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组建了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在此基础上应用排除控制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寄生性天敌对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在秋季花前期菜豆上种群趋势指数为5.61;寄生性天敌的寄生是影响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数量增长的重要因子;若排除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其种群密度将增长为原来的2.476倍。  相似文献   

19.
南美斑潜蝇的寄主植物种类及其嗜食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斑潜蝇属双翅目 (Diptera)潜蝇科 (Agromyzidae)斑潜蝇属 (Liriomyza)。世界上已知有 30 0多种 ,其中对经济具有重要性的、多食性的种类有 10种 ,而对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有 3种 :美洲斑潜蝇L .sativae、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和三叶斑潜蝇L .trifolii[1,2 ] 。1992年、 1994年分别在云南元谋县热区蔬菜和嵩明县杨林镇的菊花、洋桔梗上查获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3] 。一般造成的经济损失均在 30 %以上 ,并且有继续蔓延危害的趋势。南美斑潜蝇已遍及全省及我国的8省 1市[4 ] 。…  相似文献   

20.
温、湿度对美洲斑潜蝇发育、存活及食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郝树广  康乐 《昆虫学报》2001,44(3):332-336
以花斑芸豆Phaseolus vulgaris为食料植物,在不同温、湿度组合下,观测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的发育、存活及取食特征。结果表明,卵、幼虫和蛹期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均呈S型曲线。发育起点温度为:卵,8.9℃;幼虫, 10.1℃;蛹,9.6℃;整个未成熟期,9.5℃。有效积温为:卵,57.7日·度;幼虫,53.9日·度;蛹,151.9日·度;整个未成熟期,264.2日·度。湿度对发育速率的影响不明显。温度对存活的影响较大,当温度>34℃或<19℃时,各虫态的存活率都显著降低。湿度对存活率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蛹期,当湿度低于50%时,蛹的羽化率显著降低。在高温、低湿的条件下,蛹不能羽化。在相对低温下的累计取食面积大于高温时的相应值,在25℃时达到1.6 cm2,而在28℃及以上温度时取食面积只有0.9 c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