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现就植物生理学如何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谈几点浮浅意见: 一、社会上和学术界,应提高对植物生理和农业生产的本质相关性的认识。我国目前,一些农业机关、副业生产机关以及从事农业教育和农业生产工作者,他们在一般认识和理论概念上,都认为植物生理是农业生产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科学。也认为是“科学科田”提高生产的不可缺少一门重要理想科目。但在具体作用上,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何适应当前农业科学发展的需要,过去《植物生理学通讯》曾辟有专栏讨论,发表过许多很有启发性的文章。作者近年在教学活动中也有点滴体会,现提出和同行们磋商讨论。1.改革的目标植物生理学是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我校许多专业,如农学、育种、茶叶、果树、蔬菜等都把它列为主干课程,并在期末考试后安排3~6天的教学实习。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在农业技术部门工作,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就把重点放在与当前农业生产有关联的基本生理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通讯”开展的“植生如何为四化服务讨论”栏的启发下,深有感触。现谈一点中等农业技术学校的植物生理学教学急需改革的看法,来参加这次讨论。植物生理学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这不仅是植物生理学研究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这在中等农校的植物生理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理学是一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基础科学。但它的重要性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为了使植物生理学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作贡献,“植生通讯”根据中央提出的“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科技方针,积极开辟《植物生理  相似文献   

5.
1956年10月底華南農业科学研究所举行華南農业科学研究会议,其中植物生理及微生物小组的讨论会在10月25日在華南農院举行,参加的除華南農学院植物生理学及微生物学教师及華南農科所的植物生理室及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工作人员外,还有農科所糧食系和土壤農化系的同志,華南熱作所的曾友梅教授,中山大学于志忱教授和華南师院梁倩華先生也应邀参加讨论,此外还有省粮食廳和廣西省的農业试验站工作同志。会中对華南農科所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四化”的关键,而要把这个观点真正变为实际行动,还有待于人们认识的提高。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作物生理学是植物生理学的一个分支,与农业科学关系尤为密切。它是农业服务的应用基础学科。这一点,在口头上可能没有人反对,而真正接受它并去积极部署工作,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也是前者的必然结果。植物生理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科学,但近来发展较快,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情况已经比较清楚,并找到许多初步规律。此外,还发现了不少控制植物生命活动的手段,业已具备了从认识自然逐步向改造自然,为生产服务,特别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条件。基于这一基本情况,估计植物生理学今后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继续向纵深发展,从个体水平、细胞水平直至分子水平,使认识不断深化,这是目前大多数植生工作者所致力和关心的:另一  相似文献   

8.
《植生通讯》开辟了“植物生理学如何为四化服务专题讨论”的专栏,这个园地辟得好,很需要,很适时。希望大家来培植,各抒己见,让它百花盛开,万紫千红。首先对过兴先先生和郑友三等几位同志在“讨论”中就植物生理学怎样为农业生产科学化,如何科学种田等方面,提出了很宝贵的意见,无疑都是值  相似文献   

9.
从前年起,《植物生理学通讯》开辟了“植物生理学如何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专栏。许多同志发表了宝贵的意见。近读《限制植物生产的生理过程》一书中H.W.Woolhouse的“作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关系:遗传联系”(Crop Physiology in Relation to Agrlcultural Production:The Genetic Link,见该书1—22页)一文,觉得其内容有可供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理学是农业生产合理化的基础。我国政府历来重视这门学科的发展,在中国科学院设置了植物生理研究所,在各农林院校开设了植物生理课程。时至今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虽然有的大学已将植物生理列为选修课,但农林院校始终将其列为必修课程”’。在农业科学研究单位单独设立植物生理部门始自1953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前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作物生理研究室。1960年中央农业部为推动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研究部门的发展,委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生理研究室代办“全国植物生理训练班”,将农业研究部门在职科研骨干百余人加以培训,…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剖析了植生所过去的一些研究课题,做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工作,对于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了这样一个看法:植物生理学是农业科学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为农业科学提供理论和方法。一般地说,这种理论和方法不是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上,而是通  相似文献   

12.
也谈生理酸性盐和生理碱性盐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年第4期发表了刘国栋同志《生理酸性盐和生理碱性盐浅释》一文。本文也想谈谈对这两个问题的粗浅认识,以就教于同行。在目前各高等院校所使用的《植物生理学》教材中,对植物矿质营养一章中的“生理酸性盐”和生理碱性盐”的讲述都含糊不清;对于供给植物不同类  相似文献   

13.
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是植物生理学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的规律及其调节控制以及和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因此,植物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缘于对植物生命活动本质了解的深入以及农林生产发展的需要。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从识别植物开始。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的认识有了飞跃,懂得利用种子进行播种栽培和繁育,从而开始了真正的农业(农学),也启动了植物生理学(种子生理)。可见,从一开始植物生理学就与农业有着不解之缘,或称之为“偶联学科”。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对植物生命活动过程机理的深入认识。特别是上世…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植物生理学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现代化,联系到国内的植物生理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今后应当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1.端正思想认识,抓好农业生产中植物生理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工作: 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来说,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目前,我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应当把直接为农业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是利用环境资源的生产,是通过植物的生理过程将环境中的光、气、热、水、养分等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就是研究这种转化过程的科学。所以植物生态学是农业科学的主要基础理论之一。本文主要从个体、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水平出发,对植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作初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理专业委员会经省市科协批准于今年7月6—8日在武昌召开了栽培作物生理讨论会。这次会议进一步组织湖北省的植物生理学工作者,为筹备成立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作准备,同时讨论植物生理学工作者如何支援农业等问题,并结合专题报告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生理学作为现代科学的一个领域,在我国已有五十多年的研究历史,它在促进与指导农业生产中正日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农业生产实践充分证明植物生理学同农业关系非常密切。植物生理学和农业是基础理论同应用技术的关系。一、植物生理学可以引起农业的巨大变革十九世纪中期,李比西从植物生理角度创立学说,提出以矿质肥料施入土壤中来代替植物每年从土壤里摄取并消耗掉的营养元素,拟定“归还定律”,提出“最低限度定律”。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导致了化肥工业的建立,化肥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作物产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近二十年世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理如何为“四化”服务是一个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问题。根据我们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的体会,这里谈谈植物生理如何和蔬菜栽培进行有机结合的几点认识。植物生理学与蔬菜栽培学是由社会生产需要而形成的两门独立学科,各有自己的系统和体制。生  相似文献   

19.
我原是朝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1970年朝阳农学院成立之后,调到农学系棉花课题组工作。对于学校进行的改革,如实行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我经历了一个由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由不习惯到逐步习惯的过程。开始,我对这样搞科研是有些怀疑的,认为教学、生产、科研原是几个部门、几套人马组成的,现在都搞到了一起,思想上有些想不通。一怕没有时间,搞科学研究本来就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现在又要编讲义,又要给学生上课,又要带着学生搞生产,科学研究就没有时间了;二怕没人力。过去搞科研,仅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植物生理学教师,现在正用杨学荣同志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以下简称〈杨本〉)作为三年制师范生物专业植物生理课教材。从《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年第4期上看到石文同志的〈评杨学荣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一书〉(以下简称〈评文〉)一文后,得到很多教益,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主要是辨清了一些过去〈杨本〉中作为正确而实际是错误的内容,这在教学上很重要,对师范学生意义更为深远。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杨本〉中一些欠妥或差错之处,但对〈评文〉中指出的多数问题没有发觉,说明我们自己在认识上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