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比较周期性充气加压和常规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本研究选取了骨科大手术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1~2 h使用间歇性充气挤压泵(IPC)进行周期性充气加压,脚踝压力45mm Hg,小腿压力40mm Hg,大腿压力30mm Hg,充气15 s,放气45 s,即一个挤压周期l min。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流峰速度和增幅、血流平均速度和增幅、血流量和增幅均显著高于对照(p0.01),且实验组患者舒适度感受优于对照组。周期性充气加压可以降低骨科大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0例脊柱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8.33%,观察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DVT的形成,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效果及临床效应。方法:将120例经颅部CT或MRI确诊的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8.33%,观察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DVT的形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DVT方面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与临床效应,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韦春萍 《蛇志》2023,(1):97-100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1月在我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6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术后谵妄、心力衰竭、压疮、便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75%,对照组为8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党明芳 《蛇志》2017,(3):352-353
目的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因素评估表结合预防性护理措施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9例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相应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表结合预防性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股静脉及腘静脉血流速度,下肢肿胀及肺栓塞、DVT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速度为(27.14±3.25)cm/s,腘静脉血流速度为(21.54±2.63)c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肿胀发生率为6.00%,DVT发生率为12.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价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股静脉及腘静脉血流情况,减少下肢肿胀、肺栓塞、DVT等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下肢肿胀发生率、DVT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为7.69%、DVT发生率为2.56%、护理满意度为97.43%,对照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为20.51、DVT发生率为12.82%、护理满意率为79.49%,两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医用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能有效减轻下肢肿胀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缓解膀胱癌患者负性情绪及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将126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66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两组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膀胱癌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缓解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复发率,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8.
谭彩萍 《蛇志》2017,(3):378-379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上实施饮食、运动、生活等一系列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配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规范的护理干预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自我效能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行半椎板减压加髓核摘除的患者71例按住院号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34例,双号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采用规范的干预模式(从住院到出院后6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出院后3、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自我效能、疼痛、康复锻炼、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不同时段自我效能水平均高于干预前,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康复锻炼的执行力高、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以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低风险组患者接受抗凝治疗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8年11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低风险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及物理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抗凝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虽无明显改善(P>0.05),但仍具有一定优势;研究组凝血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凝治疗在低风险组下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改善,但对于低风险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与传统预防方法无差异,故需在准确判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性基础上,合理使用抗凝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微信群在深静脉置管化疗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38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4个疗程实施延续护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上通过微信群进行延续护理。两组患者4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延续护理的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置管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群对深静脉置管患者的延续护理能加强患者对置管护理知识的掌握,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1%、25.00%,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确切的效果,应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及溶栓途径的差异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周径差变化、静脉通畅率、血栓后综合征情况及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平均周径均有所减少,肿胀明显缓解,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下肢消肿率更为明显,静脉通畅度更好,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PTS发生例数为9例(23.68%),观察组PTS发生率更低仅为1例(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并发症,但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使静脉阻塞部位尽早恢复通畅,减少瓣膜功能损害,降低PTS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骨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波动率为4.2%,术后感染发生率为8.4%,平均住院时间为12.1士1.4天。对照组患者血糖波动率为8.4%,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6%,平均住院时间为15.2士1.5天。结论:在骨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护理干预的效果,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翁燕榕  李秋艳  林智平 《蛇志》2023,(1):133-136
目的 探讨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改革对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我院在基于DRGS改革前收治的住院患者168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我院采取基于DRGS改革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6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主要病种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诊疗费、检验检查费、手术治疗费、药物费和耗材费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股骨颈骨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统感染、脑梗死后遗症、急性阑尾炎等主要病种的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股骨颈骨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统感染、脑梗死后遗症、急性阑尾炎等主要病种的平均住院日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DRGS改革进一步促进精细化管理,减少了医保患者的住院费用,达到便民、利民的效果,从而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香豆乙酯与华法林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髋膝关节手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及香豆乙酯片治疗;实验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及华法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8%)低于对照组(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香豆乙酯相比,华法林预防髋膝关节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更显著,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18,(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4.2%,对照组为7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超声弹性成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骨科进行诊治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0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术后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与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呈正相关(r=0.785、0.8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是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4.632、4.768,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在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极高的价值。结论:随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患者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升高,该两项指标在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极高的价值,临床上可借助该两项指标的参数值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5年7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5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DVT发生率、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压积(HTC)、全血黏度(WBV)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术后3周,观察组DVT的总发生率为9.7%(6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4%(2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DD、Hcy、hs-CRP、HTC、WBV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该6个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为7.94%,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减少DVT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是一种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形成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实施帕金森病临床路径及护理管理对提高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变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上实施帕金森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医护结合的临床路径,并经1个月完成临床路径后,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表(UPDRS)对帕金森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观察指标以及出院时的疗效和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干预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干预组的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有利进一步改变帕金森病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