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报道了中国番荔枝科瓜馥木属(Annonaceae:Fissistigma)一新记录种——瘤果瓜馥木[F.thorelii(Pierre ex FinetGagnep.)Merr.]。该种在中国产于云南省红河县,凭证标本保存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幼枝、花、果均被褐色粗短硬毛,且果实表面布满瘤状突起。  相似文献   

3.
广西瓜馥木的新黄酮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西瓜馥木茎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到6个黄酮成分,其中瓜馥木甲素为一新黄酮,经各种波谱解析及化学转换方法,其结构鉴定为8-羟基-5,6,7-三甲氧基双氢黄酮(1)。  相似文献   

4.
在对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华南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及中山大学、西南林学院等地标本馆番荔枝科Annonaceae标本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又详细研究了阔叶瓜馥木Fissistigma chloroneurum (Hand._Mazz.) Tsiang的模式照片(IBSC)和李秉滔(1965)引证为阔叶瓜馥木的张宏达1097、毛品一3915和5295、王孝等100017、高锡朋55422、陈少卿12648和156、曾怀德26659等标本,后又在网上查阅了纽约植物园标本馆F. petelotii Merr.的模式,认为毛品一3915、5295是F. petelotii Merr.在中国的新分布,现予以报道,并作了果的拉丁文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5.
上思瓜馥木(Fissistigma shantzeense Tsiang et P. T. Li)系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分布于广西和云南西南部,鲜花具有浓郁的香气。为开发利用这一香料资源提供依据,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3个新异名,即西藏暗罗Polyalthia chinensis S.K.Wu & P.T.Li、Enicosanthellum plagioneurum var.oblanceolatum Ban和桂南瓜馥木Fissistigma guinanense Y.Wan,分别并入疣叶暗罗P.verrucipes C.Y.Wu ex P.T.Li、云桂暗罗P.petelotii Merr.和凹叶瓜馥木Fissistigma retusum(Lev1.)Rehd.。  相似文献   

7.
中国Song木属药用植物花粉和叶片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忠壮  郑汉臣 《植物研究》1993,13(4):377-384
本文对12种国产Song木属药用植物的花粉的和叶片进行了描扫电镜和组织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Song木属植物花粉表面纹饰除已发现的网纹型外,尚具脑纹型和中间过渡类型,花粉特征和某些形态相近种有分类价值;种间叶表特征差异较大,叶下表面特征可分为两类:Song木型和长刺Song木型,综合运用这些特征对于该植物种的鉴定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北方生长的鸢尾属9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大小、气孔大小、气孔分布及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叶表皮构造特征进行观察,并探讨了叶表皮特征在鸢尾属内各个亚属、亚组间的分类学价值,结果表明:表皮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显示了同亚属或同亚组植物之间较为明显的亲缘关系,在区分鸢尾属下不同亚属或亚组植物上也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鸢尾属内分类学价值不大,但却能很好地反映不同鸢尾属植物与生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从表皮构造特征上证实了野鸢尾与射干有很强的亲缘关系,且近于鸢尾属内的其他植物的结论;此外,通过对鸢尾属植物叶横切解剖结构的观察:从维管束、横切面形状、表皮细胞与角质层、乳突、气孔、气室大小、叶肉细胞的分化这7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上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探讨了由于生境的不同而产生的植物形态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狗尾草属(Setaria Beauv.)植物的叶片形态特征,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徒手切片法观察5 种狗尾草属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5 种狗尾草属植物叶表皮的解剖特征较一致,叶表皮细胞长度、气孔器大小、叶厚、角质层厚度等性状在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长细胞形状、垂周壁深浅、气孔器副卫细胞的形状和刺毛数量可以用来区分种类。叶片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叶片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度以及气孔宽度呈显著负相关,泡状细胞厚度与角质层厚度以及上表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根据禾本科叶表皮特征的演化趋势,狗尾草(S. viridis)最原始,金色狗尾草(S. glauca)和大狗尾草(S. faberii)较进化,皱叶狗尾草(S.plicata)和莩草(S. chondrachne)最高级。这些为狗尾草属植物分类学和系统演化关系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中国番荔枝科囊瓣木族植物叶片脉序比较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健辉  李秉滔   《广西植物》1993,13(1):26-31+99
中路番荔枝科囊辦木族植物共有5属10种,其中有囊辦木属Saccopetalum Benn.,野独活屈Miliusa Lesch.ex A.DC.,蚁花届Mezzettiopsis Ridl.,澄广花属Orophea B1.等属的分类位置仍存在着一些争议。本文对它们有争议的4个屈进行了叶片脉序比较观察,提供分类一个辅佐证据。  相似文献   

11.
番荔枝科(Annonaceae)是基部被子植物木兰目(Magnoliales)中较进化且物种数最多的科。目前的系统发育研究将番荔枝科划分为4个亚科,即蒙蒿子亚科(Anaxagoreoideae)、澄光木亚科(Ambavioideae)、番荔枝亚科(Annonoideae)和排石木亚科(Malmeoideae),有107属,2 400多种,中国原产21 属约110 种。番荔枝科泛热带分布,是热带植物区系的优势类群,中国云南盈江位于云南省最西部边境,与缅甸东北部接壤,并与印度的东阿萨姆较近,植物区系处于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热带生物区系向东亚亚热带-温带生物区系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热带北缘性质,在植被地理和生物地理上十分重要,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和热点地区。该区的热带雨林是印度阿萨姆和缅甸北部的热带雨林向东和向北扩散分布的边缘类型,是东南亚热带雨林在纬度和海拔分布上的极限类型。该文报道了采自中国云南省盈江县,引种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番荔枝科哥纳香属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皱叶哥纳香 [Goniothalamus sesquipedalis(Colebr. ex Wall.)Hook. f. & Thomson]和长梗哥纳香(G. peduncularis King & Prain)。Flora of China将盈江哥纳香(G. lii X. L. Hou & Y. M. Shui)处理为云南哥纳香(G. yunnanensis W. T. Wang)的异名,基于活植物观察、馆藏标本和文献研究,该文对盈江哥纳香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澄清,将其处理为长梗哥纳香的异名。皱叶哥纳香原记载产于印度、孟加拉国和缅甸等地,长梗哥纳香仅产于缅甸,该文对它们进行了补充描述,并提供彩色图版以便于鉴别。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哥纳香属2个新记录的发现,丰富了中国番荔枝科植物多样性的认识,为中国云南热带植物区系属于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以及与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植物区系的关系增加了例证。  相似文献   

12.
李红芳  张小卉 《广西植物》2018,38(5):665-671
番荔枝科是被子植物基部类群,木兰目中最大的一个科。为了解暗罗属(Polyalthia)的海南暗罗(Polyalthia laui)、假鹰爪属(Desmos)的假鹰爪(Desmos chinensis)、紫玉盘属(Uvaria)的山椒子(Uvaria grandiflora)、瓜馥木属Fissistigma)的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四个种的导管与穿孔板的形态学特征,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导管分子及穿孔板形态进行观察,首次展示了这4属4种的导管分子与穿孔板的形态特征,并对其导管的长度与直径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这四个种导管分子端壁均为单穿孔板,部分穿孔板具尾,不同种在导管与穿孔板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长度与直径的统计学分析显示其种间差异极显著,导管长度与直径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其没有相关性。综合导管的形态学特征与统计学分析结果,该研究认为在这四个种中,假鹰爪的导管分子直径与长度变化幅度都不大,长度较短,直径最大,穿孔板平截,不具尾或具小尾,其导管分子处于较高的演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扫描电镜、叶表皮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了番荔枝科93种2变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番荔枝科植物叶片形态结构具有较大相似性,如叶表面均具有表皮毛,表皮细胞具有晶体,气孔器为平列型,具2~6个副卫细胞,仅分布在远轴面,普遍具有败育气孔器,叶肉组织中普遍含有油细胞等,但表皮毛的类型,表皮细胞的形状,表皮细胞内晶体的类型和形态,叶肉组织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属间和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含笑属叶片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包淑云  周守标  喻永红 《广西植物》2002,22(2):140-T002
对中国含笑属 ( Michelia) 1 8种 (包括观光木 1 ) ) ,1变种的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 ,结果表明 :( 1 )含笑属植物的叶片均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 (除石碌含笑和观光木外 ) ,但二者的厚度及它们在叶肉中的所占的比例在组间、种间有一定的差别 ;( 2 )有些种类叶片的上表皮有下皮 ,有些则无 ,少数种类 (石碌含笑 )上、下表皮皆有下皮 ;( 3)表皮毛的有无及表皮毛的细胞个数有一定的种间差别 ;( 4 )叶表皮角质层的厚薄程度在种间有一定的差别 ;( 5 )油细胞在含笑属植物叶片整个叶肉中普遍存在 (除含笑只在栅栏组织中有分布 ) ,但其分布密度在种间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对含笑属植物叶片结构的比较观察 ,旨在探讨该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 ,为分组、分种提供解剖学方面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安徽贝母属植物叶片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影  周守标  王春景  夏艳 《植物研究》2006,26(6):676-684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安徽省贝母属(Fritillaria L.)8种1变种,其中包括安徽贝母(F. anhuiensis)和宁国贝母(F. ningguoensis)各两个居群的植物叶片进行了解剖结构观察,结果发现:叶肉细胞均含有淀粉粒,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多为方形或圆柱状,较大,排列较紧密,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多有分枝,细胞间隙大;叶均无表皮毛等附属物,除铜陵黄花贝母(F. monantha var. tonglingensis)的下表皮细胞类似平行四边形外,其它种叶表皮细胞表面观为长方形或长条形,细胞长轴与叶脉平行,垂周壁为平直、浅波状或深波状;气孔器为Allium型,仅分布于下表皮,椭圆形,长轴与叶脉平行,单个随机分布,部分种保卫细胞两极有“T”形加厚。叶表皮细胞的形状,垂周壁式样,气孔器的类型等特征较为稳定,可以为贝母属内种的划分及系统演化关系的探讨提供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17.
杨赵平  杜凡  彭芸  丁涛 《广西植物》2009,29(3):304-308
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镰序竹属与悬竹属共10个种叶的横切面和表皮结构,对分类学上有争议的种的分类地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镰序竹属与悬竹属叶的结构差异较大,应单独立属;(2)羊竹子、巴竹、冕宁镰序竹及碟环竹叶的结构与镰序竹属各种相近,它们应归于镰序竹属;(3)扫把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与镰序竹属各种差异显著,不宜放入镰序竹属,而应恢复到箭竹属中。  相似文献   

18.
19.
康云  张明理 《广西植物》2017,37(2):225-227
原簇毛黄耆亚属的部分种类从黄耆属中分出,在此基础上恢复了膨果豆属,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新组合。其中,新组合蒺藜叶膨果豆包含了原蒺藜叶黄耆和甘青黄耆。为验证该分类处理的合理性,该文统计分析了蒺藜叶黄耆和甘青黄耆在果实形态上的差异,同时比较了二者的地理分布式样。结果表明:甘青黄耆和蒺藜叶黄耆之间存在着明显区别,甘青黄耆种级的分类学地位应予以保留,新组合为甘青膨果豆[Phyllolobium tangutica(Batalin)Y.Kang M.L.Zha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