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抗补体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体系统的非正常激活可引起人体的多种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老年性痴呆等,但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抗补体制剂。化学合成的抗补体制剂成本高、选择性差、并能产生多种副作用,天然产物来源的抗补体活性成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迄今为止,已经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分离出多种具有抗补体活性的物质,包括多糖、黄酮、甾体、皂苷、萜类、生物碱等。本文对近年来天然产物中具有抗补体活性的成分进行了综述,由于微生物易于培养及基因工程改良,而且产品质量容易控制,来自微生物的抗补体活性物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常见海洋生物中活性物质的种类、生物活性、作用方式的特点以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及应用状况。重点评述了海洋毒素、海藻提取物及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等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介绍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作为杀虫剂研究开发利用的途径 ,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海洋细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由于海洋细菌有产生多种新颖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使其成为新药筛选的重要资源,在药品开发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了海洋细菌中具有药物开发前景的活性物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心脏及出入心的大血管由内、外两层心包膜所包裹,心包液是位于心包腔内的少量液体,含有1.7%~3.5%的蛋白质,总的蛋白含量低于血浆。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心脏病患者的心包液中存在心房利钠素(ANP)、脑钠素(BNP)、内皮素(ET)及金属蛋白酶等活性物质,浓度显著高于血清,而且其水平变化和心功能密切相关。本文就心包液的组成成分及其中的活性物质和心脏疾病及心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赵立  苟萍 《生物技术》2010,20(3):89-92
大蒜及其提取物被广泛用来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如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它代谢疾病。该文讨论大蒜在治疗高血脂疾病方面的几种可能的机理,以期为其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7.
海洋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缪辉南,戴建凉(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200433)海洋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领域的新生长点和海洋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国际科技界关注的竞争热点之一,发达国家竞相投入巨资进行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海洋生物技术是开发这片蓝色"原野"的金钥匙。由于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研究起步较晚,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距离。  相似文献   

8.
放线菌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的开发利用在微生物新药研究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所查阅的2015年以来的研究论文,对不同来源的产生抗肿瘤活性物质的海洋放线菌的种属、活性化学物质种类和结构特征、以及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文中涉及链霉菌属及其他稀有放线菌共42种,报道了海洋放线菌产生的76个不同种类的活性化合物,它们分别具有多种抗肿瘤作用。本文对海洋放线菌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植物内生放线菌是一类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新微生物资源。目前从许多活体植物组织内已分离到种类众多的植物内生放线菌,已有的研究表明植物内生放线菌能产生许多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如抗生素类物质、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抑制剂以及具有新特性的酶类。植物内生放线菌在农业生产、医药新药的筛选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海藻抗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年来在海洋藻类中发现并已分离鉴定出抗奥林投菌活性物质的化合物,同时对海藻抗菌活性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紫外辐射是导致皮肤光老化的主要因素。近年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已被大众所重视,探索预防光老化活性物质成为研究热点。海洋是人类巨大的生物资源和物质资源宝库,特殊的环境条件造就了许多具备化妆品功效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综述阐述了皮肤光老化的外在表现及机制,总结了海洋多糖、酚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萜类化合物和类菌胞素氨基酸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抗皮肤光老化的保护机制,为其在光保护海洋功能化妆品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植物内生菌生物抗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内生菌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资源,分离和确定其代谢产物是一条寻找新型天然活性物质的重要途径。目前为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植物内生菌中分离到大量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化合物,这些新的化合物被认为是解决日益严重的微生物多重耐药性的希望之一。本文从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抗菌活性物质多样性及国内内生菌研究进展等多个角度概述了当前有关植物内生菌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以期为植物内生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植物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能产生生物碱类、肽类、甾体类、萜类、酚类、醌类、脂肪族类、异香豆素类等多种类型的抗菌活性物质.本文简要综述了植物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方法、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抗菌活性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衰老机制的研究及根据衰老机制寻找延缓衰老的药物已成为当前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就延缓衰老的天然活性物质及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并对研究衰老的主要模型做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5.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及活性物质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药用植物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内生真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是植物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药用植物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内生真菌。通过与药用植物的“协同进化”,某些内生真菌具有了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内生真菌产生的各种活性物质,在生物制药、农业生产、工业发酵等方面都表现出美好的应用前景,受到世界各国专家的广泛关注。利用内生真菌发酵实现生物活性物质的工业化生产,可以提高产量、降低产品成本,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有利于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对减少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的破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与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多样性等方面总结近年最新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内生真菌及活性物质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新型抗凝血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临床上主要的抗凝血药物如肝素、华法林及重组水蛭素等存在出血,需要实验室监测,药物半衰期短等不足。以pegmusirudin、HD1-22、flovagatran、otamixaban、RB-006、EP217609等为代表的新型抗凝血药物克服了现有抗凝剂的诸多不足,为抗凝和溶栓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就相关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研究者利用微生物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开展了大量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从中发现了许多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及小分子化合物。本文对来源于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抗病毒活性物质及抗病毒机理作了论述,并对微生物来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用于植物病毒病防治的微生物农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补体系统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019冠状病毒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与补体系统异常密切相关。目前临床常用的补体抑制剂多为化学合成药物,其选择性较差,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天然产物来源的抗补体活性成分毒性小、易于被机体消化吸收,其中微生物来源的抗补体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潜力,可利用基因组挖掘快速发现和鉴定,并利用代谢工程改造和发酵优化大量生产,但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前期研究开发阶段。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较常见补体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同时对微生物来源抗补体活性物质的研发进展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补体抑制剂的临床研究和天然来源新型抗补体活性物质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洪璇  吴婷  陈长锟  何若男 《生物资源》2020,42(4):382-387
海洋微生物由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许多结构新颖、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界掀起了对海洋微生物代谢物的研究浪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海洋曲霉属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通过查阅文献与资料,对近年来海洋曲霉属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与开发的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以期有助于后续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作为条件致病菌与人体共存,一般情况下不会引发感染,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其他条件因素影响,可能引发黏膜或全身感染[1]。白念珠菌导致的口腔念珠菌病、念珠菌性阴道炎等多种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还可与其他致病菌产生相互促进作用,如在口腔中与卟啉单胞菌形成混合生物膜,使牙周围组织遭到明显的破坏[3]。目前抑制白念珠菌的药物库资源有限,临床使用的治疗药物虽然能够有效治疗白念珠菌的侵袭性感染,但其毒副作用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同时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也逐渐降低产生耐药性。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亟需开发新型有效抗菌物质,而生物源中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等特点可以为此提供基础[4]。学者们对白念珠菌致病机理和药物作用靶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积极寻找抑制白念珠菌的相关天然活性物质,为解决化学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提供了基础。本文对白念珠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机理以及不同生物源对白念珠菌的抑制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