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溶瘤腺病毒是一组通过基因工程构建的腺病毒、能够选择性在肿瘤细胞中完成感染-复制周期,从而特异性地杀伤、溶解肿瘤而不伤及其他正常细胞、组织,其作用机制包括:通过基因的缺失突变、插入特异性启动子、以及通过病毒结构蛋白的修饰等方面,实现肿瘤靶向治疗作用。本文就相关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刘旭  张东亮  刘文虎 《生物磁学》2011,(7):1382-1384
溶瘤腺病毒是一组通过基因工程构建的腺病毒、能够选择性在肿瘤细胞中完成感染-复制周期,从而特异性地杀伤、溶解肿瘤而不伤及其他正常细胞、组织,其作用机制包括:通过基因的缺失突变、插入特异性启动子、以及通过病毒结构蛋白的修饰等方面,实现肿瘤靶向治疗作用。本文就相关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溶瘤腺病毒是一种改造过的能够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并能够杀死肿瘤细胞的腺病毒,目前已经应用于肿瘤治疗中。但是因为肿瘤的复杂性以及高突变性,所以提高溶瘤腺病毒对肿瘤的有效性,选择性和安全性成为了主要的研究方向。能够在体内正常表达shRNA、细胞因子、自杀基因、基质修饰蛋白等治疗性基因的溶瘤腺病毒具有比单纯的溶瘤腺病毒更强的抗肿瘤活性。而具有肿瘤特异性启动子,尤其是双调控启动子的溶瘤腺病毒对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另外用脂质体、PEG聚合物、纳米颗粒、多肽等包裹的溶瘤腺病毒能够减少病毒的免疫原性以及对肝脏的毒性,增强了全身给药途径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用PEG连上抗体、小肽、细胞因子和配体,能显著提高溶瘤腺病毒的选择性。因此,整合病毒载体与非病毒载体的优点并与免疫治疗相结合,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提高病毒靶向治疗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极难治疗,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15%。在过去20年中,有许多溶瘤病毒被尝试用于治疗胰腺癌,其中有一部分已经步入临床试验阶段。由于溶瘤病毒疗法毒副作用较低,且可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方法有机结合,对于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以及单一疗法疗效较差的胰腺癌而言无疑是很好的选择。该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溶瘤病毒的基因改造方法、作用原理以及临床前实验结果,并对溶瘤病毒疗法治疗胰腺癌存在的挑战和相应解决办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神经胶质瘤是增殖能力强、复发率高的原发性脑肿瘤,手术、放化疗等传统疗法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溶瘤病毒作为新型免疫疗法已被证明具有靶向性强、溶瘤效果显著及副作用少等优势。近年来溶瘤病毒在神经胶质瘤的临床治疗上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验证。现对近几年来溶瘤病毒单药治疗及与放化疗、免疫疗法等其他手段联合治疗神经胶质瘤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进展作详细介绍,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钟江 《微生物与感染》2004,27(6):1-4,10
研究发现有些病毒具有特异性感染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这类病毒被称为“溶瘤病毒”。天然的溶瘤病毒有细小病毒、呼肠孤病毒、新城疫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麻疹病毒等。有些病毒缺失一些病毒基因的突变体,具有溶瘤病毒的特性,其中包括腺病毒、疱疹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通过病毒基因工程可以进一步提高溶瘤病毒的安全性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一系列体外、动物模型和临床的试验证实,不少溶瘤病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抑制肿瘤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溶瘤病毒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领域中较有前景的新型基因治疗药物,其通过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抗肿瘤免疫两种途径来实现肿瘤靶向治疗的目的,从而达到较好的抗肿瘤效果。现对溶瘤病毒的溶瘤机制、临床研究、联合治疗和当前挑战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基因工程改造的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对肿瘤具有特异的靶向性和显著的杀伤能力,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HSV-1类溶瘤病毒在临床上对多种肿瘤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也被证实能够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抗肿瘤免疫应答。2015年,Amgen公司的T-VEC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溶瘤病毒疗法联合放、化疗等治疗方式能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靶向免疫检查点疗法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有望与溶瘤病毒疗法联用,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 OVs)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是天然或经基因改造后对肿瘤具有靶向性的DNA病毒和RNA病毒。溶瘤病毒具有肿瘤靶向性、作为载体传递多种转基因表达、诱导免疫性细胞死亡和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等优点,而且具有可耐受的安全性。该文将从溶瘤病毒的发展历程、分类、作用机制、改造策略、生物标志物和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和现存问题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溶瘤病毒是一类天然的或经改造后获得具有靶向杀伤癌细胞能力的病毒,除了能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外,经改造后的溶瘤病毒对肿瘤微环境的调控作用也会影响其最终疗效.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抗原的表达、免疫抑制状态、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及肿瘤血管新生等,溶瘤病毒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更为系统的治疗策略;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能使两者获得协同和互补的功效,进一步提升了肿瘤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本文将对溶瘤病毒对肿瘤微环境调控作用及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陈琴  黄承浩  夏宁邵 《病毒学报》2017,33(5):774-779
溶瘤病毒因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特性,已成为目前较有前景的肿瘤治疗类药物。溶瘤病毒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中已得到证实,但由于恶性肿瘤高度的异质性和复杂性使得溶瘤病毒单药治疗肿瘤的效果受限,因此溶瘤病毒联合其他肿瘤治疗药物一起协同治疗肿瘤将是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有望为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新近研究表明,不同的小分子抑制剂可通过多种机制控制肿瘤生长,其在体外协同溶瘤病毒能达到更优的肿瘤治疗效果。本文就目前溶瘤病毒联合小分子抑制剂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XIAP(X链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of-apoptosis prota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s)家族中最有效力的caspase抑制物,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XIAP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表达及治疗情况做一综述,有望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几款溶瘤病毒制剂的相继上市,溶瘤病毒疗法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焦点。溶瘤病毒可选择性感染并裂解肿瘤细胞,同时释放肿瘤相关抗原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达到杀伤肿瘤细胞和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溶瘤病毒对肿瘤的靶向杀伤作用决定了其安全性和溶瘤效果。为了开发出安全高效的溶瘤病毒,目前主要采用以下策略:利用某些病毒载体对肿瘤细胞的天然靶向性,使溶瘤病毒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并杀伤肿瘤细胞;或者对病毒基因组进行缺失和插入等修饰,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特异性表面受体、胞内信号通路或者肿瘤微环境等提高溶瘤病毒的肿瘤靶向性。其中,肿瘤微环境中的低氧状态、新血管生成以及免疫抑制状态等都可成为溶瘤病毒的靶点。而溶瘤病毒通过表达细胞因子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者与CAR-T细胞联合作用,靶向调节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状态,成为提高溶瘤病毒肿瘤靶向性的常用方法。本文将对以上溶瘤病毒靶向治疗肿瘤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具有简单、高效、针对性强的特点,可通过编辑DNA序列治疗一些难治的具有遗传基础的疾病,特别是癌症。近年来,此技术主要用于遗传修饰动物模型的制备与药物开发,现已进入癌症临床试验阶段,并获得喜人的成效,极具临床价值。本文对CRISPR-Cas9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功能基因筛选、递送系统和免疫疗法等方面进行概述,探讨了其在临床转化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旨在为今后应用该技术进行肿瘤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CHL1(close homologue of L1)基因是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L1基因家族中的一员,既往的研究认为,CHL1基因作为神经识别分子,主要参与调节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和神经元亚型的特异性分化。近期的研究发现,CHL1基因参与了对细胞生长和迁移的调节,影响了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文拟对CHL1基因在肿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学说的成熟发展和研究成为当前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因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在肿瘤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以CSCs为靶点为肿瘤治疗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传统的治疗不能有效靶向CSC,开发针对CSC靶向治疗的新方法,将对肿瘤的耐药、复发、转移具有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17.
段海潇  程奕宁  汪洋  胡翰  刘滨磊 《生命科学》2023,(11):1462-1474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AR-T)疗法属于肿瘤免疫治疗的范畴。该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表现优异,但在实体瘤治疗中存在诸多挑战。近年来,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 OVs)在针对黑色素瘤、脑胶质瘤等实体瘤适应证的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溶瘤病毒一方面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杀伤肿瘤细胞,另一方面通过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作用。因此,溶瘤病毒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等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也在广泛开展。目前研究表明,溶瘤病毒不仅能够增加CAR-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而且通过传递肿瘤相关抗原或特异性抗原来增强CAR-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同时溶瘤病毒还可以帮助CAR-T细胞克服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两种疗法的联合应用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够解决CAR-T在实体瘤治疗领域的瓶颈,具有广阔的临床转化前景。本文就溶瘤病毒与CAR-T细胞联合治疗实体瘤的药效及相关机制研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OVs)疗法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方法,它可通过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并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发挥作用.然而天然溶瘤病毒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将各种不同的病毒作为载体,通过基因修饰的方法增强或减弱病毒毒力并导入新的功能性基因,以提高其溶瘤作用.目前可以作为溶瘤病毒载体的有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牛痘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这些病毒载体均可通过不同的基因修饰方法,靶向性感染并杀死不同的肿瘤细胞,获得较好的溶瘤作用.本文综述了几种溶瘤病毒载体的基因修饰方法,以及修饰后的溶瘤效果.  相似文献   

19.
E-cadherin 参与形成细胞间黏附性连接,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cadherin 在肿瘤的发生发 展过程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物体内,E-cadherin 的表达和功能受到多个水平、多重因素的调控,而 E-cadherin 又可以影响 多条重要信号通路的活性,参与到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E-cadherin 下调造成细胞间黏附性连接减少、极性减弱,细胞由上皮样转变为间 质样,这一变化是上皮间质转化(EMT)的重要标志之一。E-cadherin 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 E-cadherin 下调所引起 的 EMT 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运动,肿瘤细胞侵袭力增强,促进转移的发生。近年来,大量研究关注到 E-cadherin 对肿瘤细胞的耐药及干 细胞特性的获得都有影响。综述 E-cadherin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以 E-cadherin 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20.
微小RNA(MicroRNA)是一组长约18~25 nt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通过与靶mRNA基因的3'或5'端UTR区完全或不完全结合来抑制翻译过程,并以此参与了细胞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MicroRNA对基因的调控作用密切相关。人们开始探究每一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相关MicroRNA之间的关系,寻找MicroRNA所调控的靶基因,试图依据MicroRNA的调控机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进行抑制甚至预测,以达到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