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种类、含量及其结构;茶多酚的生物学活性,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现状。为茶多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肽聚糖是乳酸菌细胞壁的必需成分,它的化学结构较为保守固定,而其合成是一个涉及多步反应的复杂过程。乳酸菌肽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比如免疫增强功能、抗感染、抗肿瘤及抗过敏等。本文对乳酸菌肽聚糖的组成结构和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重点综述了近年来乳酸菌肽聚糖代谢及其调控过程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乳酸菌肽聚糖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葡萄糖醛酸木糖甘露聚糖(GXM)是新生隐球菌(C.neoformans)荚膜的主要成分,经研究发现GXM也存在于毛孢子菌中,是阿萨希毛孢子菌(T.asahii)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与真菌的毒力和致病性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真菌GXM的生物学活性与影响因素,为真菌的检测及临床致病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核糖核酸酶A(RNase A)是脊椎动物所特有的蛋白质家族。除了水解RNA以外,它们还参与细胞成熟、细胞凋亡、血管生成以及宿主防御等过程,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表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们已经发现了13个RNase A基因。本文综述了人类RNase A的酶活性和结构特点,特别论述了其特殊的生物学活性,以及酶活性与特殊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透明质酸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底物的特异性和产物的不同,透明质酸酶可分为3类,该酶为糖蛋白,不同来源的酶分子量差异较大,已知的3种不同来源的酶的一级结构也不相同,有多种活性调节因子,透明质酸酶的功能复杂,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并在许多疾病的和生物学研究中呈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Cfibfobl.wu-growthfactor,简称bFGF)具有对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促生长作用【川。国内已有数家公司在研究开发药用bFGF,作为治疗烧伤、烫伤、溃疡等疾病的外用重组牛bFGF已经上市。虽然牛bFG与人bFGF的氨基酸同源性达98.7%,但目前上市的重组牛bFGF为融合蛋白,在N一端多了17个氨基酸,有可能导致生物学活性发生变化。本文应用Balb/c3Th细胞/MTh生物学活性测定法,分析比较了重组牛bFGF融合蛋白和重组人bFGF生物学活性,为B~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1材料与方法1.三…  相似文献   

7.
二氢槲皮素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高寒带落叶松的根部。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学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工业领域和医药领域。然而,目前二氢槲皮素的工业化生产仍然依赖于传统的植物提取,原料稀缺、提取难度大、产率较低,阻碍了其工业化应用的推进。基于此,主要综述了二氢槲皮素的化学结构及性质、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生物学活性以及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二氢槲皮素的相关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日后二氢槲皮素的生物合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白藜芦醇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余慧琳 《生物学通报》2005,40(11):12-13
白藜芦醇是广泛存在于葡萄、花生、虎杖、藜芦、决明等植物中的活性物质,也是红葡萄酒的主要保健成分,具有保肝、抗炎、抗肿瘤、调节血脂、抗病原微生物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生物学作用。综述了白藜芦醇的生理功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儿茶素及其聚合物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应用前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茶素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衰老及改善肝功能等生物活性。近年来儿茶素类化合物(GTC)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作者对儿茶素代谢、生物学活性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儿茶素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水牛睾丸特异Ldhc基因全长在大肠杆菌中原核表达,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以水牛睾丸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RT-PCR扩增Ldhc cDNA,PCR获得水牛全长Ldhc基因;连接pET-32b构建表达质粒pET-32b-Ldhc;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并利用SDS-PAGE分析.体外Ni离子柱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印迹鉴定其抗体结合活性,同工酶谱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制备了表达质粒pET-32b-Ldhc;IPTG诱导得到56KDa目的蛋白;Ni柱纯化获得纯度90%以上的蛋白;Western印迹显示目的蛋白具有特异的抗体结合活性;同工酶活性染色证明其具有乳酸脱氢酶活性.结论:试验成功制备了水牛睾丸LDH-CA蛋白,并初步验证了其生物学活性,为我们进一步探讨LDH-G4的功能及免疫节育疫苗的制备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取短棒状杆菌的有效成分,观察生物学效应,为研制新型治疗制剂奠定基础。方法将短棒状杆菌77—1株用冷热外压法获得细胞壁,再经苯酚及三氯甲烷萃取肤聚糖成分。结果提纯品经紫外吸收测定、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抑瘤试验、脾激活试验、毒性试验证实,具有生物学活性及安全性。其主要成分经生化检测含有多肽及聚糖类物质。结论短棒状杆菌的有效成分是细胞壁上的肽聚糖类物质;实验采用的提纯工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现也在不断地谋求发展和创新。合成生物学可以通过“模块化”和“适配性”方法将代谢产物或其前体的生物合成过程从植物转移至微生物中,通过发酵生产中药的活性成分。本文综述了现有中药合成的方法,阐述了合成生物学对中药活性成分合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阿替匹林C(3,5-二异戊烯基4-羟基肉桂酸)是巴西绿蜂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是目前巴西绿蜂胶定性检测及质量控制的主要评价指标.随着巴西绿蜂胶研究的深入,阿替匹林C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作者对阿替匹林C在蜂胶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分离纯化、人工合成、生物学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其在巴西绿蜂胶的质量控制及药理活性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各种多细胞生物都生存于微生物的包围与威胁之中,但都各有其生存之道。如动物的角膜极少感染,昆虫无淋巴细胞和抗体而能繁殖昌盛,植物在大量微生物的土壤中能健康发芽……何以为道?它们都能产生肽抗生素是其极为重要的生存之道之一。本文介绍肽抗生素的理化性质、种类、生物学活性及杀菌机制、开发应用前景与面临问题。  相似文献   

15.
抗菌肽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是生物体在抵抗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抗菌肽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谱的抗革兰氏阳性、阴性菌活性,对真菌、某些有包膜的病毒、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也有抑制活性。抗菌肽具有不同于传统抗生素的独特抗菌机制,病原菌不宜对其产生耐药性,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抗生素替代品。介绍了抗菌肽的来源与分类、理化特性与生物学活性,并重点阐述其最新的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γ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γ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是机体发挥免疫功能、清除体内病原体不可缺少的成分。因此,IFN-γ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疫苗免疫效果检测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干扰素-γ产生、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做以下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紫草及其提取物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草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味甘,咸,性寒,归心包络,肝经,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等功效,中医临床主要用于湿性斑疹、紫癜、血尿、淋浊和血痢、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等病。2005版《中国药典》收录紫草2个品种,分别是紫草科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内蒙紫草(Arnebia gutlata Bunge)的干燥根[1]。已从紫草中分离提取出多种具有生物学的活性成分,其中紫草根中主要含萘醌类成分和脂肪酸成分,萘醌类成分主要有紫草素(Sh ikon in)、乙酰紫草素(Acetylsh ikon in)、去氧紫草素(Deoxysh ikon in)、异丁酰紫…  相似文献   

18.
不论是在自然或病理条件下,多数细菌均被胞外多糖所包被,胞外多糖对细菌的粘附及在竞争环境中的存活和生长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细菌胞外多糖以其独特的生物学活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人们关注。系统介绍了细菌胞外多糖的结构性质、特性及生理功能,重点阐述了几种多糖的应用现状,并对今后细菌胞外多糖在工业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深入开发利用多糖功能菌资源,进一步扩展其在工业领域上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爱文  李盛英  陈辉 《微生物学报》2023,63(5):1917-1929
电活性微生物具有独特的在细胞内外环境之间传递电子的能力。在对天然电活性微生物电子传递机制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异源构建天然电活性微生物电子传递结构基础也可以将遗传背景清晰的非电活性大肠杆菌改造为电活性微生物。构建获得的工程化电活性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应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同时也可以作为底盘细胞整合相应的目标产物合成通路实现电能驱动的生物合成。本文以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电活性大肠杆菌为主题,详细阐述天然电活性微生物电子传递的机理及结构基础,总结了工程化电活性大肠杆菌的构建策略、成功案例以及应用领域,并对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电活性大肠杆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生物磁学》2011,(2):I0001-I0001
研究人员在日前出版的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报告了一种名为PHY906的混合草药在降低伊立替康所造成的胃肠毒性方面的效果。这项研究强调了传统草药的治疗价值、阐释了可能的治疗机制,即通过草药的多配方成分来调节多种生物学活性,也许能提供目前常规药物不能实现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